從「跪人」到「貴人」,理工科學渣男的校園生存之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

最近剛好恰逢各個大學的期末考週,不知道點進這篇文章的你過得如何 ?

raw-image


你可能是個剛上大一的新鮮人,也有可能是個重修的老屁股,不才寫這篇文章的作者在下我本人這兩種身分都經歷過,甚至到現在已經化身成學弟妹會來找我要分數的助教了 囧

今天主要想分享一個從跪人到貴人的過來人心路歷程,後半段的標題是覺得對男性比較有幫助,女性讀者朋友就加減看囉

這是我第一次在專欄寫文章,想說呼應時事也想讓大家多了解我一點,打到這其實有點緊張 ( 手抖

還是先介紹一下我自己好了,我大學跟研究所都在新竹男生很多的學校,大學念跨領域的理工科系碩班跨考到電資

幾乎一般能想到的工學院必修我都被它們荼毒過,凡舉化學系傳統四化、電機系三電一工、材料導論、工程力學…..都曾經伴隨著我度過無數的夢靨

那些科目現在回想起來還依稀可以勾勒出一個模糊的輪廓,至於我修幾次就暫且保密XDD

但是請放心,這篇不會著墨太多自己的專業,畢竟我是個學渣,如果你是學霸,那你可以直接左轉,但如果你也曾經跟我一樣同為理工科苦手的一員,不妨花個幾分鐘讀完。

===================================================

大學跟高中很大的一個差異點除了很多課本都變成原文書讓很多人無法適應以外,教授主要的考核指標是研究成果而非教課,這點也跟高中十分不一樣。

也就是說他教得再好研究做不好對他的升遷也沒有幫助,因此,有一定比例的教授不會花太多時間在備課,至於沒有時間備課那要怎麼出期中考題呢 ?

大概有幾種可能 : 他自己出他上課講過的 、 跟其他老師的班級統一考,通常出現在大一的微積分或是普物這種工學院共同必修 (這裡暫不討論)、從課本後面勾習題

但不管是哪種出考卷的形式,有部分比例都是從過去幾年的考古題小改或甚至根本沒改

因此請想辦法去要到考古題

不要只有考大學前才開始讀歷屆考古試題,事實證明大學期間讀考古題也是有幫助的嘿

如果你是學霸,在把考試範圍的原文書啃完以後可以從考古題針對局部去加強

如果你是學渣,可能拿到考古題就開始背了(默默舉手)

至於考古題要怎麼取得,通常系學會或是自己的直屬學長姐都會傳承,有些老師會發...

但如果你是一個人自己去外系修課,又沒有認識的人,而且你第23對染色體是 xy 你剛好又是個社恐,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

===================================================

我這邊會分享幾個實用的技巧 :

1.直接花錢買 : 臉書的二手校版社團或是批踢踢的校版(ex : nthu-course)其實都可以看到有人在徵,可以禮貌的寄信詢問,並用一杯星巴克或是一頓晚餐當作報酬(我自己覺得用P幣很沒誠意)

2.間接地去要 (花錢) : 通常學校的數位學習平台會有修課同學的名單跟信箱,不要只顧著肉搜妹子啊,透過 email 寄信給修課的其他同學或是找到臉書密(不建議)

我不是很建議這個方法,因為有些人不太喜歡被陌生人騷擾,甚至前一陣子 Dcard 校版也有在吵要不要隱蔽修課同學的資訊這件事

我自己也有被這樣騷擾的經驗,說實話挺不舒服的,剛好直接找臉書來密我的人都不是很有禮貌或是拿了就走 (不分男女)

那如果前面兩個方法都行不通該怎麼辦呢,這時候我就要來提供第三種方法了,也是我後期比較常使用的

3.搭訕助教 : 雖然搭訕這個行為之前在網路上吵得沸沸揚揚,甚至還蔓延到了校園,你如果今天在課堂上搭訕了一個女生,她可能已經有男朋友或是她只是單純來修這門課,沒有想要認識人的意思....

但如果是助教,不管當初是自願還是非自願才當的,你永遠都有正當的理由去跟他搭話,你可以在學期初先跟他聊聊最近生活上的事情(學校附近新開的餐廳、如果都有在看籃球的話可以跟他聊聊 NBA、關心一下他的研究進度、交換一下不同實驗室的鬼故事),不要一開始就單刀直入說你想要跟他拿考古題,這樣一來太功利或是意圖太明顯,我覺得第一步可以先跟助教混熟。

即便他沒有考古題,通常助教也會對老師的出題方向或是評分標準有比較明瞭的認知,或是有時候跟他閒聊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偷偷爆個自己的八卦,我當初會想不開跑去管院雙主修還有跨考研究所又臨時決定換考科... 這些看似瘋狂臨時起意的決策

其實都是跟當初大學修課去認識助教,在課後閒聊他們給我的建言,我覺得這些收穫遠大過於當初修那門課拿到的成績,甚至有的變成現實生活的朋友還會一起出來吃飯 : )

跟助教搏暖這件事平常就要做,不要等到考前來不急念還是期末考完發現考太爛去找他要分數才一直狂密,這樣會給人觀感不好

其實不只是助教,日常生活中跟人打交道也是一樣的道理...

後記 :

為什麼會說是針對男性呢 ?

我忘記是小生還是樂擎有說過類似的論點,在清大跟交大這種地方

男生的地位比校狗還低,這點我是真的切深體會...

因為我不是小妹,所以沒有人有義務幫我,不理只是剛好而已

甚至我一度認為人的心比新竹的冬天還要冷冽

但我還是撐下來了,我從當初需要到處「跪」人,變得開始成為別人的「貴」人

到了最近(尤其是這一年)真的遇到好多來自各方的善意跟溫暖

想來分享一點自己的心得回饋




#大學生 #大學生活 #大學新鮮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史達提的京彩視角的沙龍
1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從全校最後一名到「生活發明王」:創新先生陳建銘的勵志故事,分享他的創新思維與發明歷程,以及如何將夢想與工作連結。
Thumbnail
從全校最後一名到「生活發明王」:創新先生陳建銘的勵志故事,分享他的創新思維與發明歷程,以及如何將夢想與工作連結。
Thumbnail
一位大學生分享大學課程體驗,包括必修課程、服務學習和轉系考等,以及對各個科系的看法和感受。文章篇幅較長,回顧了大學四年的教學環境和科系情況。
Thumbnail
一位大學生分享大學課程體驗,包括必修課程、服務學習和轉系考等,以及對各個科系的看法和感受。文章篇幅較長,回顧了大學四年的教學環境和科系情況。
Thumbnail
當我讀暢銷書《Deep Work深度工作力》作者寫的關於大學生如何學習的這本書時, 回想我的大學生活, 覺得當初過得挺廢的。 當年的生活一團混亂, 雖然表面上看似修了不少學分, 以198學分畢業, 不過我其實都沒認真上課, 都是臨時抱佛腳混過去的。 只是想辦法讓履歷表上的數字看起來很
Thumbnail
當我讀暢銷書《Deep Work深度工作力》作者寫的關於大學生如何學習的這本書時, 回想我的大學生活, 覺得當初過得挺廢的。 當年的生活一團混亂, 雖然表面上看似修了不少學分, 以198學分畢業, 不過我其實都沒認真上課, 都是臨時抱佛腳混過去的。 只是想辦法讓履歷表上的數字看起來很
Thumbnail
最近剛好恰逢各個大學的期末考週,不知道點進這篇文章的你過得如何 ? 你可能是個剛上大一的新鮮人,也有可能是個重修的老屁股,不才寫這篇文章的作者在下我本人這兩種身分都經歷過,甚至到現在已經化身成學弟妹會來找我要分數的助教了 囧 今天主要想分享一個從跪人到貴人的過來人心路歷程
Thumbnail
最近剛好恰逢各個大學的期末考週,不知道點進這篇文章的你過得如何 ? 你可能是個剛上大一的新鮮人,也有可能是個重修的老屁股,不才寫這篇文章的作者在下我本人這兩種身分都經歷過,甚至到現在已經化身成學弟妹會來找我要分數的助教了 囧 今天主要想分享一個從跪人到貴人的過來人心路歷程
Thumbnail
本文總結了作者在哲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第一學期的心得體會,探討了就學動機、學習狀況以及對於學位價值的看法。
Thumbnail
本文總結了作者在哲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第一學期的心得體會,探討了就學動機、學習狀況以及對於學位價值的看法。
Thumbnail
或許因為我的博士學歷,很多人會以為我從小是個學霸,其實完全錯誤。國小和國中我的成績還算前段,高中大學立刻掉到後段的後段,高中甚至是全年級倒數。求學過程中我也一直很痛苦,總覺得自己真的很笨,別人好像一下就弄懂的事情,我卻怎麼也想不通。
Thumbnail
或許因為我的博士學歷,很多人會以為我從小是個學霸,其實完全錯誤。國小和國中我的成績還算前段,高中大學立刻掉到後段的後段,高中甚至是全年級倒數。求學過程中我也一直很痛苦,總覺得自己真的很笨,別人好像一下就弄懂的事情,我卻怎麼也想不通。
Thumbnail
❝ 一定要決定好未來的你要念什麼,得以盡早準備符合該科系的資料內容,別再說多元發展教授會懂,現實是,你超會畫畫唱歌跳舞且比賽都有獲獎,但跟你要念的理工學院科系沒有什麼關聯,別人一個專業科展的小成績就比你更有優勢了。❞   學習歷程準備關鍵在於,「盡快決定好」「你」真正想要就讀的校系。唯有多方嘗試
Thumbnail
❝ 一定要決定好未來的你要念什麼,得以盡早準備符合該科系的資料內容,別再說多元發展教授會懂,現實是,你超會畫畫唱歌跳舞且比賽都有獲獎,但跟你要念的理工學院科系沒有什麼關聯,別人一個專業科展的小成績就比你更有優勢了。❞   學習歷程準備關鍵在於,「盡快決定好」「你」真正想要就讀的校系。唯有多方嘗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