瞞不住了 原來英國排放核汙水比日本更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根據外媒爆料,英國的塞拉菲爾德核設施在超過3年的時間裡發生了多次泄漏事件,每天約有2.5立方公尺的放射性液體被釋放,總計至少有2,700噸的放射性污水進入水循環。這些污水是直接洩漏而未經處理,具有極大的毒性。英國政府被指隱瞞了這些事件,這些行為使得人們對英國政府對待本國民眾的態度感到憤怒。

塞拉菲爾德核設施在過去70多年裡發生了超過20次泄漏事件。其中,在50年代曾釋放了超過200公斤的體沉積物到大西洋,1957年的火災釋放了大量放射性物質到空氣中,1983年也發生過一次嚴重事故,具體釋放量不詳。這些事件表明,核泄漏在該設施中幾乎是家常便飯。

近日,挪威和管理部門在海邊測量到的放射性含量增加了近200倍,推斷是來自塞拉菲爾德。一些研究還發現,鄰近塞拉菲爾德地區的白血病患病率上升,與核外洩漏有關。英國氣象局的測算顯示,核洩漏顆粒已經蔓延至整個歐洲海洋。

歐盟早在2001年就曾發出警告,指出塞拉菲爾德存在外洩風險,但英國當局並未采取措施。2019年,即使英國核監管部門收到核子洩漏報告,也被指控裝聾作啞,沒有採取實際行動。

最近,美國的蒙蒂塞洛核電廠也洩漏了150萬公昇的放射性污水,而法國的蠟和核廢料處理廠每年排放的放射性物質超過日本計畫30年排放的量。這些事件顯示了核設施老化和管理不善所帶來的風險。


重點整理

  • 英國塞拉菲爾德核設施在超過3年的時間裡發生了多次泄漏事件,每天約有2.5立方公尺的放射性液體被釋放,總計至少有2,700噸的放射性污水進入水循環。
  • 英國政府被指隱瞞了這些事件,這些行為使得人們對英國政府對待本國民眾的態度感到憤怒。
  • 塞拉菲爾德核設施在過去70多年裡發生了超過20次泄漏事件,其中包括1957年的火災和1983年的嚴重事故。
  • 挪威和管理部門在海邊測量到的放射性含量增加了近200倍,推斷是來自塞拉菲爾德。
  • 一些研究還發現,鄰近塞拉菲爾德地區的白血病患病率上升,與核外洩漏有關。
  • 歐盟早在2001年就曾發出警告,指出塞拉菲爾德存在外洩風險,但英國當局並未采取措施。
  • 美國和法國的核設施也發生了泄漏事件,顯示了核設施老化和管理不善所帶來的風險。

影響

  • 塞拉菲爾德核設施的泄漏事件對英國周邊地區的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
  • 這些事件也引發了人們對核安全的擔憂,並加劇了反核運動。
  • 英國政府的隱瞞行為也受到了廣泛批評,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建議

  • 英國政府應立即采取措施,修復塞拉菲爾德核設施的泄漏問題,並向公眾公開相關信息。
  • 各國應加強核設施的安全監管,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 應加強核廢料的處理和處置,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訊息流鬼才的沙龍
17會員
35內容數
chatgpt 玩法挖掘 ai前端消息 讓你走在最前面
2024/01/18
█節錄自《我們為什麼存在》第十三章 驚恐患難全在為私身..... 自卑和自信也並非天生,而是來源於寵辱。如果環境總是激起我陰面情緒,說我這不好那不好,嘲笑我的缺陷或者數落我的缺點,我並沒有因自愛而反抗,反而內心承認了別人的話,自然就會自卑,尤其是來自親人的數落與打擊最具有殺傷力。如果環境總是給予
Thumbnail
2024/01/18
█節錄自《我們為什麼存在》第十三章 驚恐患難全在為私身..... 自卑和自信也並非天生,而是來源於寵辱。如果環境總是激起我陰面情緒,說我這不好那不好,嘲笑我的缺陷或者數落我的缺點,我並沒有因自愛而反抗,反而內心承認了別人的話,自然就會自卑,尤其是來自親人的數落與打擊最具有殺傷力。如果環境總是給予
Thumbnail
2024/01/17
借閱 教你如何借閱全國圖書館電子書 《我們為什麼存在》這本書探討了一個大哉問:人類存在的意義。作者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帶領我們一起思考這個問題。 作者首先介紹了人類的起源和演化,然後分析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他指出人類之所以會存在,是因為地球具備了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而人類恰好適應
Thumbnail
2024/01/17
借閱 教你如何借閱全國圖書館電子書 《我們為什麼存在》這本書探討了一個大哉問:人類存在的意義。作者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帶領我們一起思考這個問題。 作者首先介紹了人類的起源和演化,然後分析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他指出人類之所以會存在,是因為地球具備了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而人類恰好適應
Thumbnail
2024/01/16
人腦為生存而設計,生存就是保存能量。但成功需要消耗精力,做不舒服的事。 所以,與拖延作鬥爭,做錯選擇,不等於失敗。這表示你有正常功能的大腦。 然而,成功不正常,不是大多數人經歷的。 但如果你還是想成功,你需要重置大腦: 明確定義成功的意義 設定達成目標所需的步驟 強迫自己踏出舒適
Thumbnail
2024/01/16
人腦為生存而設計,生存就是保存能量。但成功需要消耗精力,做不舒服的事。 所以,與拖延作鬥爭,做錯選擇,不等於失敗。這表示你有正常功能的大腦。 然而,成功不正常,不是大多數人經歷的。 但如果你還是想成功,你需要重置大腦: 明確定義成功的意義 設定達成目標所需的步驟 強迫自己踏出舒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切爾諾貝爾核電站:位於烏克蘭謝爾諾比爾市。1986年4月26日,事故發生時,一個核反應爐發生爆炸,釋放出大量輻射物質。大火延燒8天,是日本廣島原子彈400至500倍。 由於災情嚴重,切爾諾貝爾核電站及周圍區域被劃定禁止進入區域,稱為切爾諾貝爾禁區。
Thumbnail
切爾諾貝爾核電站:位於烏克蘭謝爾諾比爾市。1986年4月26日,事故發生時,一個核反應爐發生爆炸,釋放出大量輻射物質。大火延燒8天,是日本廣島原子彈400至500倍。 由於災情嚴重,切爾諾貝爾核電站及周圍區域被劃定禁止進入區域,稱為切爾諾貝爾禁區。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24)針對核安會專報,從近日連續有感地震對核安影響、日本含氚廢水排放監控,到新媒體公眾溝通能力,多方面通盤檢視核安會效能。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24)針對核安會專報,從近日連續有感地震對核安影響、日本含氚廢水排放監控,到新媒體公眾溝通能力,多方面通盤檢視核安會效能。
Thumbnail
ESG今周刊|核能電廠 沒有核災威脅!比爾蓋茲、童子賢都為核融合前景按讚,為何美國小型核電廠SMR仍胎死腹中? 各國積極衝刺零碳發電政策,小型核能電廠(SMR)因為沒有核災威脅,可以快速設廠而被寄予厚望,但是核廢料、成本太高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 以今周刊品牌的影響力,文中提到…
Thumbnail
ESG今周刊|核能電廠 沒有核災威脅!比爾蓋茲、童子賢都為核融合前景按讚,為何美國小型核電廠SMR仍胎死腹中? 各國積極衝刺零碳發電政策,小型核能電廠(SMR)因為沒有核災威脅,可以快速設廠而被寄予厚望,但是核廢料、成本太高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 以今周刊品牌的影響力,文中提到…
Thumbnail
2023年,日本決定將承載132萬噸核廢水的排放出海洋,然而卻一直存在爭議。環保專家指出,未有全面環境影響評估,只須相信科學,的確不足以解決問題。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一直在忽視地球生態的變化,這次的核廢水排放是否會被後人視為一樁大錯,值得深思。
Thumbnail
2023年,日本決定將承載132萬噸核廢水的排放出海洋,然而卻一直存在爭議。環保專家指出,未有全面環境影響評估,只須相信科學,的確不足以解決問題。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一直在忽視地球生態的變化,這次的核廢水排放是否會被後人視為一樁大錯,值得深思。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每天五分鐘 了解時事又學英文」 核能發電的議題在台灣及國際上的討論聲浪都不曾間斷,而在本文會用英文短文來聊聊核能發電的優劣勢,帶你了解國際議題的同時又能學習英文。
Thumbnail
根據外媒爆料,英國的塞拉菲爾德核設施在超過3年的時間裡發生了多次泄漏事件,每天約有2.5立方公尺的放射性液體被釋放,總計至少有2,700噸的放射性污水進入水循環。這些污水是直接洩漏而未經處理,具有極大的毒性。英國政府被指隱瞞了這些事件,這些行為使得人們對英國政府對待本國民眾的態度感到憤怒。 塞拉菲
Thumbnail
根據外媒爆料,英國的塞拉菲爾德核設施在超過3年的時間裡發生了多次泄漏事件,每天約有2.5立方公尺的放射性液體被釋放,總計至少有2,700噸的放射性污水進入水循環。這些污水是直接洩漏而未經處理,具有極大的毒性。英國政府被指隱瞞了這些事件,這些行為使得人們對英國政府對待本國民眾的態度感到憤怒。 塞拉菲
Thumbnail
福島核廢水的正式排放成為國際焦點,其背後涉及著環境、漁業和食品安全等議題,不僅受到週邊國家的關切,甚至在日本國內也引起了不少的反對聲音。以下將從多個角度來探討福島核廢水排放的爭議。
Thumbnail
福島核廢水的正式排放成為國際焦點,其背後涉及著環境、漁業和食品安全等議題,不僅受到週邊國家的關切,甚至在日本國內也引起了不少的反對聲音。以下將從多個角度來探討福島核廢水排放的爭議。
Thumbnail
日本政府宣佈福島核電廠將排放含氚廢水入海,這將對海洋生物和我們的飲食產生影響。 瞭解如何避免重金屬中毒,同時獲取足夠營養是當前必須面對的問題。 在混亂的未來,個人內心的問題也將逐漸浮現。 土星和海王星的合相,暗示著更多真相和挑戰將出現在未來。
Thumbnail
日本政府宣佈福島核電廠將排放含氚廢水入海,這將對海洋生物和我們的飲食產生影響。 瞭解如何避免重金屬中毒,同時獲取足夠營養是當前必須面對的問題。 在混亂的未來,個人內心的問題也將逐漸浮現。 土星和海王星的合相,暗示著更多真相和挑戰將出現在未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