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標的故事(四十五) #沒人來標

投標的故事(四十五) #沒人來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標案如果沒人來標,

承辦人員需要寫檢討報告,

因此許多承辦人員都很擔心沒人來標。

因此,有的承辦人會先去跟廠商「聊聊」,

了解要怎麼寫招標文件。

 

曾有篇新聞標語 ”台電主任憂採購案流標

竟私串2公司虛增投標數”

台灣電力公司2019年6月間公告採購案,

電力調度處萬姓主任擔心採購案

未有3家以上廠商投標,

流標壓縮工作時程。

 

與有意投標的元墉公司周老闆聯繫,

請他找來無投標意願的上弘公司許老闆,

期間周為許準備投標文件,

但因承辦人發現投標文件有異便廢標。

 

台北地方法院依違反政府採購法

判萬、周有期徒刑3月、許有期徒刑2月。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1015002414-260402?chdtv

 

反過來想,如果經常只有一家投標的機關,

可能有些標案的內容實在太多不確定性,

外商或具規模公司通常都不會去投標,

政府就會找自己出資成立的公法人來標,

之後再分拆標案給其他公司,

只要公法人標到政府標案即可。

 

如2020年交通部招標的

全部由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得標。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430628

 

說實在,該案執行的承辦人,

通常就是負責撰寫標案的人。

寫標案最傷腦筋的部分

就是設定計畫執行工作項,

他有可能熟悉業務卻不熟悉技術,

甚至連業務本身都沒有非常了解細節……

這時候這個標案該怎麼辦呢?

 

有一種作法就是「抄」,

把過往的需求說明書拿出來抄,

改日期,改內容,就丟上去。

 

從專業的角度來看,

需求說明書是專案一開始的核心,

如果寫錯方向,自然就會做出錯誤的專案。

 

因此,在撰寫之前,

一方面要了解業務單位真正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要了解當前技術的極限、

能實作的內容有哪些,

這樣才能寫出一個廠商能實作、符合需求、

合理使用預算的專案。

 

因此,進行大量的需求訪談並不可免,

最後一定要問問專業廠商看法,

避免弄出了一個包山包海的滿漢全席大餐,

卻只有哪麼一點點路邊攤的預算,

當然投標廠商也就不去了。

avatar-img
歐文松的沙龍
16會員
254內容數
ESG是個熱搜關鍵字,更是與永續發展為同義詞,是一個持續幾十年,你會一直需要的一個能力。 永續發展還是一次輸贏,這是每個工作者,每個組織永遠的問題。你可能是公司CEO,或者在公司裡上班族,或者至少你要和客戶做生意,ESG價值決策對你一定會有影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歐文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落在史丹佛大學的威爾森和 米格羅姆教授身上, 他們得獎的研究是 #拍賣理論。 威爾森是第一個創建拍賣理論框架的人。   拍賣通常是 「拋售一個具有市場價值的物品」, 在他的研究中, 他指出投標人提供的報價 通常會比他們所認為的標的物的價值要低, 因
本文探討政府採購法中協力廠商的定義、需要協力廠商的原因、選擇協力廠商的考量因素及合作前的盡職調查,並強調協力廠商考核評鑑的重要性。
你知道自己面對的是哪一種賽局?   賽局理論把競爭分為2種: 「有限賽局」和「無限賽局」。   有限賽局裡, 有已知的玩家、 固定的規則、 各方都同意的目標。 就像足球賽, 我們都曉得比賽要如何進行, 曉得最後拿到最高分的球隊獲勝, 就這樣,比賽結束。   而在無限賽局裡
常看到影視中男女主角談情說愛時, 都會有一個詩情畫意場景, 就是初一十五月正圓時!   我查維京百科出現「月暈效應」一詞, 屬於心理學範疇。 就是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 往往只從局部出發, 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 即是常常以既定印象概全。   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 他就會被一
202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落在史丹佛大學的威爾森和 米格羅姆教授身上, 他們得獎的研究是 #拍賣理論。 威爾森是第一個創建拍賣理論框架的人。   拍賣通常是 「拋售一個具有市場價值的物品」, 在他的研究中, 他指出投標人提供的報價 通常會比他們所認為的標的物的價值要低, 因
本文探討政府採購法中協力廠商的定義、需要協力廠商的原因、選擇協力廠商的考量因素及合作前的盡職調查,並強調協力廠商考核評鑑的重要性。
你知道自己面對的是哪一種賽局?   賽局理論把競爭分為2種: 「有限賽局」和「無限賽局」。   有限賽局裡, 有已知的玩家、 固定的規則、 各方都同意的目標。 就像足球賽, 我們都曉得比賽要如何進行, 曉得最後拿到最高分的球隊獲勝, 就這樣,比賽結束。   而在無限賽局裡
常看到影視中男女主角談情說愛時, 都會有一個詩情畫意場景, 就是初一十五月正圓時!   我查維京百科出現「月暈效應」一詞, 屬於心理學範疇。 就是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 往往只從局部出發, 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 即是常常以既定印象概全。   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 他就會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