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更新版】老闆要我作進入日本市場的計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之前有分享一篇「老闆要我作進入日本市場的計劃..」的文章,今天這篇文章是要來作點更新、多加一些實際的預算數字、細節,希望對在規劃進入日本市場的人有幫助。

如果你是...

  • 我們是 OO 集團旗下的公司,有一系列的產品,計劃要在日本陸續推出…
  • 我們原本是代工廠,有很多日本客戶,接下來想作品牌,把日本當作是首站…
  • 我們是台灣知名OO品牌 (化粧品、服飾、食品…),計劃明年要進日本市場…

你有的問題是像...

  • 建議要怎麼操作?
  • 要不要開公司?
  • 要從哪裡開始賣? 商城、官網還是實體店面?
  • 物流怎麼處理? 客服怎麼辦? 
  • 行銷要花多少錢? 花在哪裡? 花完之後可以達成什麼?

延續之前文章,要先說明的是,這裡的核心概念是...「進入日本市場」不是1天、1個月、1年,是5年、10年、甚至更久。如果要花10年的時間進入日本市場,那進入日本市場的第1天、第1個月、第1年要做什麼呢?

這篇文章要討論的是「進入日本市場」的全程 (時間/階段)、全盤 (每個階段的重點、預算) 的計劃。

這整個計劃的架構是參照「D2C新創企業的募資階段」來作討論,因為「台灣品牌進入日本市場」,基本上跟「從0到1打造一個新品牌」是很相似的。

花10年打造年營收30億日幣以上的品牌

那日本D2C新創的募資階段是長什麼樣子?

以下的內容是整理 Fabric Tokyo 森雄一郎 的網誌所發表的內容,再針對「台灣團隊進日本市場」的角度作一些調整。

從表裡面可以看出要花的時間、資金,讓大家感受實際上的日本當地市場的規模感。

raw-image

當然「台灣團隊進日本進日本市場」跟新創終究是不一樣,所以所花時間、資金、花費、營收的數字會有很大的變動。

但時序上來說,每個階段「做的事情」是很有參考價值的,尤其是「第0-12個月」「第12-24個月」。(會看到這篇文章的團隊通常是在這個階段)


第1年的執行重點: 花400萬台幣「了解日本消費者」

這個架構來說,建議在進入日本市場的第0-12個月,要把資源花在「了解消費者」, 而且這些「了解消費者」的方式也幾乎是有模版可以參考,一定是「持續性」「大量」「面對面」「一個小時以上」「看著消費者一步一步購買、使用產品」。以預算來說,第一年要花的錢是2000萬日幣 (440萬台幣@0.22) 。

在第12-24個月時,除了持續了解消費者的同時,針對鎖定的受眾,去作品牌資產的優化,只要持續性的保持對消費者了解的高清晰度、調整產品,就會發現品牌漸漸地成長。以預算來說,第二年要花的錢是1億日幣 (2200萬台幣@0.22)

這兩個階段要做的事,再用另外一位 Bulk Home 野口卓也 的觀點來說明: 第一階段(第0-12個月) 是不管如何 (不管廣告的成效再怎麼低),先取得1000位購買者,然後再從這1000位購買者裡去了解願意購買的客群、購買的原因、購買的管道等,再從獲得的資訊出發去作產品的定位。

預算的部分,野口的估算是最初期(半年-10個月左右) 要花 1400萬日幣 (308萬台幣@0.22),花費的地方分別是:

  • 產品成本: 300萬日幣
  • 網站建置: 200萬日幣
  • 人事費: 500萬日幣
  • 行銷: 400萬日幣 (CPA: 4000日幣 x 1000位購買者)

第二階段 (第12-24個月) 是在銷售上找到幾個「黃金渠道」。鎖定好定位的消費者後,針對這些消費者去找到(測試出)有可能轉換的「黃金渠道」,舉例來說,有可能是一則能夠吸引消費者購買的廣告素材、一篇文圖並茂的開箱文、提供實際體驗的活動,透過各種的嘗試,去發現可以導到消費者購買的「黃金渠道」。


從上面的舉例,應該可以發想出適合自己產品的進入日本市場 (了解消費者)的方式。例如新創類相關產品可以透過日本平台的群眾募資、執行完後針對支援者進行面談;食品、文化類相關的產品可以透過日本當地的台灣祭活動,針對購買者進行面談;電子類相關產品可以上架亞馬遜的商城,再針對購買者進行問卷、甚至是面談;以此累推。


第0年: 海外企業進入日本市場要建立的「基本設施」

另外,對於進日本市場的台灣團隊來說,上面的架構可能還有一個地方要做修正的是,在最前期「第0-12個月」時還需要做的事情包括了「建立在日本的基本設施」,這些可能包含建立日本法人、日本版的銷售官網、推廣的SNS帳號、在日本的寄送物流。

(其實這幾個在最初期都不是必要條件,有很多方式可以繞過。要建立不容易,要繞過也會增加一些不便性。但如果是用10年來進入日本市場、發展一個品牌的話,那這些都是要作的)

裡面來說,建立日本法人應該是裡面最繁鎖,因為裡面包含了 (1) 準備資本金500萬日幣 (2) 找辦公室地點、簽約 (3) 申請日本法人的行政手續 (4) 申請經營簽證 (5) 申請日本法人銀行帳號。

整個的程序完成會花3-6個月,預算會是100萬日幣左右。(細節可以參照日本政府的貿易振興機構的官網,有幫海外的企業作設立日本法人費用的試算


以上的架構,希望能讓對進入日本市場沒有一個概念,但需要在公司裡面提出一個企業、架構的人參考。因為是一個「架構」,所以比較偏「通用性」,很多地方可能需要按照品牌的特性、企業的資源、對於日本市場的重視程度等要素調整。

之後有機會會多用個案,來檢示這個架構、企劃,說明實際上品牌在進入日本市場時,細節的操作跟需要作的調整是什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本Japan Insider裡面
25會員
27內容數
從「日本裡面」,分享日本商業資訊與進入日本市場的經驗,讓海外的團隊對日本市場有更多的認識。比較操作性的內容,適合針對B2C的實體產品市場,剛起步要進入日本市場的團隊。
2024/08/11
今年 (2024年) 是第三次參加SPORTEC。參加了三年,終於開始有一點點點點的人脈、也開始稍微知道參展是在作什麼...這篇文章分享今年參展的感想,讓想來日本參展 (尤其是SPORTEC) 的團隊可以參考,也記錄自己的想法,當作以後比較的參考。
Thumbnail
2024/08/11
今年 (2024年) 是第三次參加SPORTEC。參加了三年,終於開始有一點點點點的人脈、也開始稍微知道參展是在作什麼...這篇文章分享今年參展的感想,讓想來日本參展 (尤其是SPORTEC) 的團隊可以參考,也記錄自己的想法,當作以後比較的參考。
Thumbnail
2024/03/17
感覺大部分的商業文章在介紹品牌的進入市場策略時,大部分都是著重在「行銷」。但其實真正執行起來時,東西可能還沒開始賣,在「物流」要怎麼處理就卡關了。尤其是到日本(國外)市場,因為資訊太少,光自己摸索就要摸半天(如果有辦法自己摸索的話),或者是採用土法鍊鋼的方式一單一單送,但很沒有效率 (很累)。
Thumbnail
2024/03/17
感覺大部分的商業文章在介紹品牌的進入市場策略時,大部分都是著重在「行銷」。但其實真正執行起來時,東西可能還沒開始賣,在「物流」要怎麼處理就卡關了。尤其是到日本(國外)市場,因為資訊太少,光自己摸索就要摸半天(如果有辦法自己摸索的話),或者是採用土法鍊鋼的方式一單一單送,但很沒有效率 (很累)。
Thumbnail
2024/02/25
這篇文章是整理一些 台灣團隊 (實體產品) 透過亞馬遜 進入日本市場的報導。目前大部分的內容來自於亞馬遜的官網。將會是一個動態的文章、持續的更新、也看看這些報導的團隊,後續如何進化。
Thumbnail
2024/02/25
這篇文章是整理一些 台灣團隊 (實體產品) 透過亞馬遜 進入日本市場的報導。目前大部分的內容來自於亞馬遜的官網。將會是一個動態的文章、持續的更新、也看看這些報導的團隊,後續如何進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創業好了沒】EP166 如何當個日本快樂工作人?旅日達人揭密日本職場文化feat. 專業日本商務顧問 柯誠
Thumbnail
【創業好了沒】EP166 如何當個日本快樂工作人?旅日達人揭密日本職場文化feat. 專業日本商務顧問 柯誠
Thumbnail
開始經營圖庫網賺被收入已滿9週年,2024的現在正邁向第10個年頭~
Thumbnail
開始經營圖庫網賺被收入已滿9週年,2024的現在正邁向第10個年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