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未消、計畫性增量與勞動力短缺 全球國防訂單增量與實際收益持續落差

2024/01/0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據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分析,全球主要的15間國防承包商集團,積壓未出貨訂單(backlog)自2020年以來增加了10個百分點,除砲火未歇的烏俄戰事帶起的周邊效應,既有的採購計畫與供應鏈的干擾也是重要因素。在以色列於加薩全面開戰與全球勞動力短缺等情況下,可預期積壓的軍火訂單仍將持續上揚。


根據能獲取的完整年度資料,至2022年底全球15間主要國防承包商的訂單未出貨積壓量已達到7776億美元,雖然今年上半年小幅下滑,但仍維持在7640億美元。

 

地緣政治局勢與訂單增長也引起投資者關注,過去一年MSCI和Stoxx的相關指數漲幅達四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五十。根據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SIPRI)的報告,2022年實質軍事支出就達到2.24兆美元的新高,增加了3.5%。

 

金融時報分析,支出與訂單大幅增加源於歐美捐贈武器庫存給烏克蘭,而需補充坦克與彈藥,歐洲近年的軍事支出是三十年來最急遽陡升的時期。如以K9自走砲文明的南韓最大武器製造商韓華航太(Hanwha Aerospace),就收到來自東歐國家的大量訂單。

 

自2020年到2022年底,韓華的積壓量從24億一路暴增到152億美元,而與烏克蘭緊鄰的波蘭就是這批訂購者中的最大客戶。這也使南韓一路竄升為全球第九大軍火出口國。德國的坦克製造商萊茵金屬(Rheinmetall)是俄烏戰爭牽動軍事開銷的另一大受益者,兩年多來未出貨量也暴增177億美元。

 

但除了烏克蘭戰事導致的軍事支出以外,戰爭以前就展開的採購計畫也在全球國防產業訂單積壓量中占據不小的分量,如全球第三大的英國貝宜系統(BAE System)的訂單積壓量自2020年起也增加了224億美元。

 

機構夥伴(Agency Partners)分析師Nick Cunningham指出,由於供應鏈運作狀況不穩定、勞動力短缺,使得各家廠商雖然獲得大量訂單,但尚未產生實際收益。SIPRI的報告也證實這一點,如2022年武器銷售與軍事服務的實際收益是5970億美元,比前一年下滑3.5%。

 

在尚未能取得完整資料的下半年,以色列與哈瑪斯又打開了另一條戰線,本月拜登也已兩次繞過國會緊急批准對以色列的軍售案。雖然各國對於是否繼續軍援烏克蘭已出現分歧,但可以預期在目前仍有訂購需求,而產能未能跟上的情況下,未出貨的積壓量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仍會持續增長。

介紹與轉譯國際新聞的深度報導,填補即時新聞、熱門話題與主流論述的遺漏之處,尋找對臺灣社會具有啟發性的資源。希望這些故事不只帶來另類觀點,也能作為對爆炸資訊的修補淨化。這樣說恐怕已經很冒犯人,只好先道歉。視野有限,敬請賜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