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

含有「IMF」共 4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報告中,將全球GDP成長預測調升至3.0%(2025)3.1%(2026),主因企業和消費者因應美國關稅提前採購,拉抬短期經濟表現。企業面臨供應鏈重組與資本成本攀升的雙重挑戰,如車廠Nissan調整布局以優化成本。印度,則在政策與資金流動間展現脆弱平衡。面對不穩定的環境要如何思考
Thumbnail
英格蘭行長呼籲IMF協調全球經濟失衡,強化跨國政策合作。美國6月CPI升至2.7%,利率不確定性增加。Nvidia獲准對中出口AI晶片,但長期價值仍要看應用端現金流。Cummins 具成本轉嫁能力及在能源轉型佈局(氫能技術)展現韌性。當前17倍本益比,中長期看400-450美元,是穩健與成長標的。
Thumbnail
她們不只是女主角,更是伊森韓特命運的折射 她們,不只是湯女郎 在伊森·韓特的每一次任務裡,危險從未缺席,背叛總在臨界點徘徊。但比起核彈、飛車、AI與潛艇,最讓人記住的,往往是那些與他並肩作戰過、讓他猶疑過、甚至被他親手放開的女人們。 我們習慣稱她們「湯女郎」,彷彿她們只是任務中的一段插曲。
Thumbnail
2025年6月23日,美國聯邦眾議院以全票通過《台灣不歧視法案》(Taiwan Non-Discrimination Act),這項由共和黨籍眾議員金映玉(Young Kim)與民主黨籍眾議員葛林(Al Green)共同提出的法案,展現了美國對台灣參與國際經濟組織的堅定支持。
Every hero is only as great as the villain they’re up against 我花了整整一週,把《不可能的任務》系列1到8集一口氣追完。不是因為時間太多,而是這個系列真的太精彩、太值得一次看完。從90年代的諜報懸絲,到AI操控下的終局預測,伊森·韓特的
Thumbnail
當任務不再只是任務,我們所面對的,是信念的極限考驗 最近趁著上映熱潮重看了《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原本只是想補完這一集,沒想到反而被它重新喚起了對整個系列的熱情與記憶。從第一集的懸絲盜檔、到第八集對人性與科技的深度提問,每一集都有它獨特的風格與情感。於是就這樣——一集接著一集,我把整個《不可能
Thumbnail
5/5不可能的任務8
當敵人無形,信任成為最危險的選擇 從肉搏對手到無形威脅,系列進入數位時代的深水區 在《全面瓦解》中,我們見證了伊森·韓特如何在信任與背叛之間堅守信念。而來到第七集,《致命清算》則將這種信任危機推向極致——這一次,敵人不再是軍火商、恐怖份子或叛變特工,而是一個無所不在的人工智慧「生存體」(The
Thumbnail
5/5不可能的任務7
當敵人是你曾經的自己,信任成為最危險的選擇 從孤立無援到鏡像對決,系列進入心理戰的深水區 在《鬼影行動》中,我們見證了伊森·韓特在被體制拋棄的情況下,仍堅守信念完成任務。而來到第五集,《失控國度》則將這種「無援狀態」推向極致,並加入一個更具威脅性的敵人:辛迪加(The Syndicate)——一
Thumbnail
5/5不可能的任務5
當世界拋棄你,信念才是唯一武器 從情感深度走向極限挑戰,系列全面升級 在《不可能的任務3》中,我們看見了伊森·韓特的脆弱與人性,他不再只是特務,更是一個會愛、會痛的普通人。而來到第四集,《鬼影行動》(Ghost Protocol)則是一次全面風格重塑與動作規模升級的關鍵轉折點。 這一集由動
Thumbnail
5/5不可能的任務4
當婚姻遇上危機,特務也會心碎 從極限動作回歸人性核心,這一次,伊森不只是特務 在重溫完《不可能的任務2》那場摩托車飛躍與白鴿齊飛的視覺盛宴後,我帶著一種「系列是否會繼續升級」的期待,走進了第三集。這一次,導演換成了J.J. Abrams,一位擅長在動作與情感之間找到平衡點的敘事高手。 《不可能
Thumbnail
5/5不可能的任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