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捨的源頭是無私,喜歡眾人好,喜歡大家開心,喜歡盡其一切分享。一般有正知信仰的人,透過經典的教導與薰習,慢慢拋開習氣,漸漸懂得替別人著想,為人群付出,行善積德。但是有少數人,沒有固定或特別的宗教信仰,但是與生俱來的心性遠遠超越有信仰的人,這種人自帶光芒,累世的智慧讓他們懂得將煩惱轉菩提,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有一對住在加拿大的老夫妻,其實年紀也不大,約莫六十多歲,兩人長居加拿大溫哥華,在近郊有一座幅員廣闊的農場,夫妻倆年紀大了,沒有力氣整頓農場,更不想賣給建商蓋房子,兩人思來想去,就是不知如何讓這座農場發揮最大功用。有一天,妻子跟先生商量,不如把這塊地捐給慈善團體,他們一定有辦法讓它發揮最大功用。
慈善團體果然不負老夫妻所望。從老夫妻手上接過那塊土地,志工總動員,翻土立桿埋籽澆水,每天都有數十名志工進進出出,幾個月後,十來種蔬果大豐收,志工將蔬果拿去義賣,也送給弱勢家庭食用。每逢西洋或華人節日,志工們也會在農場舉辦一連串親子活動,讓大家齊聚共享家庭溫暖。一塊原本死氣沉沉的土地搖身一變成為一座生機勃勃的農場,真正是「一人喜捨,群眾有福」的最佳詮釋。
前些時間,媒體報導一位教授捐出八千五百萬元的身家回饋學校,引起社會大眾共鳴,每個人都稱讚不已,一致認同教授溫暖義舉。有人說,教授一生未婚未生,捐出全部身家也是合理,難道還有更理想的作法?現代這個社會未婚未生的也不少,但是捐出全部身家的人寥寥無幾,喜捨的心,不是每個人都具備,那是一門獨道的工夫。
長輩都教我們要守,創業維艱、守成不易,再困難也不能敗家產。有些人將「守成」解讀成「守財」,儘管已經擁有數不清的財富,卻為了盡忠職「守」,變成錙銖必較,一毛不拔,奮鬥了一輩子,換來子孫爭產,一生被自己的財富困住。金錢是流動的,從善如流,用在利益人群的地方,就會從人群中流回來,這是宇宙不變的道理。
我們習慣為「己」,不習慣為「眾」,喜捨的意義,有心人才懂。
#喜捨之物為眾人
#喜捨之心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