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N/A不適用:身份、愛情與社會標籤的青春掙扎

讀後感|N/A不適用:身份、愛情與社會標籤的青春掙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N/A》這本小說通過主角圓香因為獨特的性格和行為經常成為他人矚目和討論的對象。小說透過這樣的展開探討了青春時期的身份認同、自我尋找、社會標籤、性別角色等議題。

圓香不停在尋找那個無可代替的人,這過程呈現了一個人在尋找自我認同和真實存在的旅程。她曾和要好的男性友人成為情侶、也嘗試和同性的實習老師交往 - 通過與不同的人建立親密關係,她探索並試圖找到那個「無可代替的存在」,但最終卻感到仍未找到。這其實也側寫了一種尋找自我價值和認同的掙扎。那個無可代替的存在實際上或許就是她自己,而不是依賴於他人的標籤或期望。然而,被貼上標籤的速度遠遠追不上撕下的速度 - 這些社會標籤和刻板印象阻礙了她實現真實的自我,這些人們眼中的「她」都不屬於真正的她。雖然故事中從沒有詳細描述她希望如何被認識,但知道自己不是甚麼也是自我探索的過程。她正在苦苦尋找的東西可能不在於社會或人,而在於深入了解和接受自己的內在無可替代的本質。

其中我認為很有趣的現象就是一些圓香毫無關聯的社會責任,因為外界對於她行為的胡亂解讀,被強加在她的身上。人們傾向於使用已知的概念,對不熟悉的事物進行分類和理解。這種傾向有助於快速處理大量的信息,但同時也可能導致對未知或不熟悉的事物進行刻板印象和偏見的形成。當圓香好不容易以為成功撕開了一層標籤時,外界便以一副「我理解你」的模樣給她按上另一層標籤。每個人的獨特性彷彿被社會對個體的期待覆蓋了,在這個框架下人們對於他人的行為帶有預設和偏見。標籤效應(Labelling Effect)起源於法國心理學家Emile Durkheim,指的是標籤具有導向性的作用。當人被貼上標籤時就會作出行為改變,漸漸地和標籤內容相一致。這樣的情節其實也讓人反思,對於他人的行為和選擇,我們是否應該更加開放和包容,避免隨意對他人進行武斷的評價和標籤,以更全面的視角理解個體的多樣性,也讓個體有更多機會展現自己。

💫 最後特別感謝皇冠文化的邀約~

‧̍̊˙· 𓆝.° 。˚𓆛˚。 °.𓆞 ·˙‧̍̊

𖤘 書籍資訊

書名|《n/a 不適用》

作者|年森瑛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23/10/30

‧̍̊˙· 𓆝.° 。˚𓆛˚。 °.𓆞 ·˙‧̍̊

工餘時間持續創作並不容易嗚~ 

💖|如果喜歡文章請按下 愛心|

🔮|對內容感興趣請按下 追蹤|

🧋|文章若有幫助也歡迎 贊助|

任何一種支持都給我敲大動力!(´▽`ʃ♡ƪ)

更多的我:InstagramVocusMediumMatters:@aaaaalvaread

avatar-img
再多一頁 one more page
22會員
35內容數
人生就是由無數一頁頁構成的書。 當感覺快要活不下去的時候,試著再翻多一頁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平面國》寫於1884年,表面上他像是對於空間維度的探索與思考,但裏層卻能滲透出反烏托邦與對社會階級、封閉思想諷刺的意味。書中詳細描述了二維世界的種種,因此我們也能藉著這種思維類比四度或更高維度看我們三維世界的視覺。而這種「壓扁」的二維世界,卻把社會階級、宗教議題、極權統治的議題更立體的反應出來。
4/5平面國
火光與硝煙退卻後,這些矛盾所帶來的憤怒、迷失、失望、無力、罪疚和迷茫,最終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塑造出一個屬於這個時代的獨特靈魂面貌。這一部作品捕捉了這些幽微的傷害,讓這些傷害被看見。
5/5日常運動
這是一個「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的故事。十三歲那年的房思琪被一直崇拜著的補習老師李國華誘姦,她小心翼翼的試探著身邊不同人對性的看法,她明白她不會得到理解 - 於是她嘗試著以愛之名,合理化這難以忍受的一切。
4/5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平面國》寫於1884年,表面上他像是對於空間維度的探索與思考,但裏層卻能滲透出反烏托邦與對社會階級、封閉思想諷刺的意味。書中詳細描述了二維世界的種種,因此我們也能藉著這種思維類比四度或更高維度看我們三維世界的視覺。而這種「壓扁」的二維世界,卻把社會階級、宗教議題、極權統治的議題更立體的反應出來。
4/5平面國
火光與硝煙退卻後,這些矛盾所帶來的憤怒、迷失、失望、無力、罪疚和迷茫,最終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塑造出一個屬於這個時代的獨特靈魂面貌。這一部作品捕捉了這些幽微的傷害,讓這些傷害被看見。
5/5日常運動
這是一個「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的故事。十三歲那年的房思琪被一直崇拜著的補習老師李國華誘姦,她小心翼翼的試探著身邊不同人對性的看法,她明白她不會得到理解 - 於是她嘗試著以愛之名,合理化這難以忍受的一切。
4/5房思琪的初戀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