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花 aaaaalvaread-avatar-img

艾花 aaaaalvaread

22 位追蹤者
在這個艱難的時代 更需要閱讀 Books, coffee and a beautiful candle night. · 🔖 Book Reviewer | Eng & 中文 · | · 📬 collab: [email protected] ·
人生就是由無數一頁頁構成的書。 當感覺快要活不下去的時候,試著再翻多一頁吧。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資訊爆炸時代,為什麼我們還需要閱讀? 在這個資訊唾手可得的時代,我們只需輸入關鍵字,就能輕易找到各種懶人包、短影片,迅速獲取想要的知識。然而,為什麼我們仍然需要閱讀?除了資訊以外,閱讀能帶給我們什麼? ▍📖 「Brain Rot」——資訊過載時代的隱憂 2024年,牛津英語大辭典選出了年度代
Thumbnail
4/5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謝謝您的分享❤️
溫水煮蛙其實不會發生,因為青蛙會慢慢感到熱而跳出去。相反,熱水可能會直接會把青蛙燙傷而逃不出去。而為什麼我們常常困在自己的盲點裡,卻沒有跳脫? 每個人都喜歡以最舒適的方式思考,因為「質疑」會讓世界變得難以預測,甚至威脅到我們的自我認同。但這樣的 「順思維」,是否讓我們劃地自限、拒絕改變?你相信嗎?
Thumbnail
4/5逆思維
當每個人都能輕易發布與分享內容時,資訊的真實性往往被取代為吸引眼球的價值。因此,我們必須認清資訊民主化不僅賦予我們發聲的權力,也帶來查證真相的責任。審視資訊的來源與意圖,避免成為誤傳者或誤導者的工具,是防止被誤導、維持批判性思考的關鍵꒰ᐢ. .ᐢ꒱
Thumbnail
4/5後真相時代
這篇文章探討Michelle Zauner的回憶錄《沒有媽媽的超市》,分享書中關於食物、家庭、文化認同和喪親之痛的動人故事,以及作者如何在這些體驗中找到自我和療癒。文章並觸及許多讀者可能感同身受的議題,例如亞裔移民家庭的高期待、含蓄的愛,以及在異鄉尋找歸屬感的掙扎。
Thumbnail
3/5沒有媽媽的超市
若談起戰爭,我們習慣聯想到一種充滿時代精神、戲劇化情節或史詩劇場(epic theater)的英雄謳歌、參與戰事的個人與集體也多半被建構為面向陽剛的積極主體。但往往被歷史忽略、被強行掩蓋的的 —— 是那些同樣與男性並肩作戰的女性。 歷史,就是透過那些沒有任何人會記住他們的見證者和參與者的口述而保存
Thumbnail
5/5戰爭沒有女人的臉
《#平面國》寫於1884年,表面上他像是對於空間維度的探索與思考,但裏層卻能滲透出反烏托邦與對社會階級、封閉思想諷刺的意味。書中詳細描述了二維世界的種種,因此我們也能藉著這種思維類比四度或更高維度看我們三維世界的視覺。而這種「壓扁」的二維世界,卻把社會階級、宗教議題、極權統治的議題更立體的反應出來。
Thumbnail
4/5平面國
曾經接觸過無數快餐式的雞湯讀物倡導著「與自己和解」、「相信自己」,但內容大多如出一徹難免讓人感到空洞和「如何和解」的空虛。而這次則是從神經科學)為切入點,了解如何能夠改變慣性的思維陋習。除了幫助人們面對創傷,也讓讀者了解到藉由建立神經連結,克服自我設限信念,並重新學會信任自己。
Thumbnail
5/5Rewire-神經可塑性
火光與硝煙退卻後,這些矛盾所帶來的憤怒、迷失、失望、無力、罪疚和迷茫,最終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塑造出一個屬於這個時代的獨特靈魂面貌。這一部作品捕捉了這些幽微的傷害,讓這些傷害被看見。
Thumbnail
5/5日常運動
《等待在夜裡被捕》是一本討論新疆維吾爾地區的種族滅絕的回憶錄。作者塔依爾用著平靜的語氣,敘述著維吾爾人在中國恐怖統治底下,被官方各種抹黑與貼上標籤,以極端宗教思想、民族分離主義與暴力恐怖等原因,受到打壓、逮捕,甚至被送去「教育」。 ╻我們與新疆的距離 作者塔依爾當初用維吾爾語書寫回憶錄,如今
Thumbnail
5/5等待在夜裡被捕
avatar-avatar
黃玫籽
「寫作者必須在現場的毒霧還未完全散退,趁記憶碎片尚有餘溫、傷口還未結痂之時,打撈將要被遺忘的物事,為終可能被麻木與疑懼閹割的情感托印,存記那些曾經有幸遭遇的生命樣態。」 --- 這段話觸動了我,提醒我作為寫作者, 在情感的最前線捕捉那些即將被遺忘的瞬間, 每一個細節都值得被記錄,因為它們構成了我們的生命經歷~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