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選舉結束,美台立即管理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mocratic and autonomous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spanning over 75 years, there has not been an instance where an incumbent President attended the inauguration ceremony to congratulate the President-elect immediately after the election. This lack of precedent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absence of a transfer of power during the rule of the former authoritarian leaders Chiang Kai-shek and Chiang Ching-kuo. Additionally, there is no historical precedent for a political party to retain power for more than eight years following the beginning of Taiwan’s popular election of the President since 1996.

President Tsai's participation in the ceremony, offering her congratulations and delivering an address to President-elect William Lai, signifies the timely affirmation of the democratic result, particularly aimed at preventing any unforeseen circumstances. This demonstrates a thoughtful and tactful action taken by the President.

In response to the comment by Beijing’s Taiwan Affair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stating that “DPP’s does not represent Taiwan’s mainstream opinion,” President-elect Lai vowed that they have no intention to alter the present course Tsai is taking. Furthermore, U.S. President Biden, when asked for his reaction, stated, "We do not support independence," according to NIKKEI Asia.  They are managing the risk instantly.

在延續超過75年的中華民國(台灣)歷史中,尚未出現現任總統在選舉後立即參與就職典禮並祝賀當選總統的情況。這種先例的缺乏可以歸因於前威權領袖蔣中正和蔣經國統治期間權力的不轉移。此外,自1996年以來,台灣總統的普選開始,政黨在超過八年內保持執政的歷史先例也不存在。

蔡總統參與就職典禮,向當選總統賴副總統致以祝賀並發表講話,象徵著對民主結果的及時確認,尤其是為了防範任何突發狀況。這顯示了總統採取的深思熟慮和巧妙的舉動。

對於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的評論指出「民進黨不代表台灣主流民意」的回應,當選總統賴副總統發誓他們無意改變蔡總統目前的政策。此外,據《日經亞洲》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在被問及反應時表示,「我們不支持獨立」。他們都正在立即管理風險。


蔡英文總統對賴清德勝選之恭賀致詞    蔡英文 20240113

各位國人同胞,各位關心台灣、關心2024年,這一場總統大選的所有朋友,還有現場所有的朋友,大家晚安,大家好!

首先,我要以總統的身分,恭喜賴清德副總統順利當選。同時,我也要向另外兩組,在選戰中奮戰不懈的候選人,表達敬佩之意。

他們為這場選戰付出許多,也提出許多對國家發展寶貴的意見,我要謝謝他們的努力,而這場選舉就是,台灣民主生命力的展現

我也要感謝全體台灣人民,我們再一次共同完成民主社會中,最重要的一場選戰。無論選舉結果如何,這就是我們共同珍惜的民主生活方式。

如同每一次的選舉,這次的選戰裡,凸顯了台灣社會,在一些議題上的分歧,但也有許多共同的關切和看法。

我期待在未來,包括我剩下的任期內,以及未來新任的總統,能啟動跟在野政黨、社會各界的各項溝通,讓選舉的結束,成為我們共同面對挑戰、化解分歧的開始。

在這裡,我也要謝謝全體公務同仁堅守崗位,以及所有參與選務工作辛苦的同仁,因為有你們,這場大選才能順利地完成。

此時此刻,全球都在注目台灣這場選舉,我也要特別謝謝所有外交人員。因為有他們,世界才能零時差的掌握,來自中華民國台灣的正確訊息和立場,也看到我們的民主價值。

更重要的,我也要感謝我們的國軍將士、警消弟兄姊妹,因為他們的堅守崗位,確保國家的安全、社會的穩定,我們才能順利地進行這次選舉。

接下來,我也要跟現場的朋友說,經過這場選舉,我們一起向世界證明,再多的挑戰,再多的壓力,都無法打擊我們對民主的堅定信心,更不會放棄對自由、對家園的熱愛。

我要謝謝大家八年來不離不棄的支持,和我們一起走到這裡,今天的台灣,已經成為一個更好的台灣。對此,我衷心感激。

今天的選舉結果,台灣人民選擇民進黨繼續執政。台灣走向世界的路,我們身為執政黨,必須要穩健前進,同時讓台灣更加堅韌。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7/post/202401130019/

 

賴清德勝選感言    賴清德 20240113

國內外的媒體朋友,大家晚安,感謝各位的耐心等待。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以及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已經順利在今天完成。感謝台灣人民共同寫下了民主的新頁,並向世界展現了,對民主體制的珍惜,這是我們永不放棄的堅持。

我要感謝兩位對手,所展現的民主風度,我剛剛也分別接受了他們恭賀的電話;我也恭喜他們所領導的政黨,在國會席次中的斬獲,期待未來能夠為國家團結合作。

作為2024世界大選年,最矚目的第一場大選,台灣締造了民主陣營的第一場勝利。這場勝利,有三個重大的意義:第一個意義,台灣告訴全世界,在民主和威權之間,我們選擇站在民主這一邊中華民國台灣,會繼續和國際民主盟友並肩同行。第二個意義,台灣人民用行動,成功抵禦外部勢力的介入。因為我們相信,自己的總統自己選

第三個意義,在三組候選人中,賴蕭配得到最多的支持,代表國家會繼續走在正確的路上,不會轉向,更不會走回頭路。

我們要感謝蔡英文總統,和執政團隊的夥伴們,八年來盡心盡力,為台灣的改革與建設,打下了深厚的基礎。賴清德和蕭美琴,將在這個基礎上加倍努力,讓國家穩健前行,讓人民過好日子。

然而在國會選舉,民進黨沒有維持過半的席次,這代表我們努力不夠,的確有要虛心檢討的地方。選舉結果告訴我們,人民期待「有能力的政府」和「有效率的制衡」。這新的民意,我們充分理解,完全尊重。面對新的國會結構,台灣必須走向「溝通、協商、參與、合作」的政治,我要在此表達:第一,我會深入研議兩位對手的政見和主張,只要是福國利民、符合國家發展需要的,我都會納入施政方針。第二,未來的人事佈局,我會秉持民主大聯盟的精神,不分黨派、用人唯才,也歡迎各界推薦專業人才,一起為國家發展來努力。第三,未來的施政,各黨派有共識的議題,我們優先處理。還沒有共識也沒有急迫性的,讓我們擱置爭議、持續溝通。第四,亟待解決的重大議題,例如勞保、健保的財務永續,我會建立政策溝通平台,來擴大討論基礎,廣納民意參與,跨越政黨鴻溝,尋求社會的最大公約數。

維持台海的和平穩定,是我擔任總統的重要使命。我將依照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用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自信的和中國展開交流合作,增進兩岸人民的福祉,達到和平共榮的目標。然而面對中國的文攻武嚇,我也有守護台灣的決心。

我要再次感謝台灣人民,選擇了賴蕭配,我們深感榮幸,也必定全力以赴,不辜負所託。選舉已經結束,所有選戰中的衝突和激情,應該要到此為止。2300萬人民,都是一家人,讓我們繼續攜手團結合作,推動國家繼續往前走。謝謝大家。

https://udn.com/news/story/123307/7707324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3年〈保護台灣法案〉(眾議院通過版)/ Taimocracy翻譯 〈2023年台灣非歧視法案〉(眾議院通過版)/ Taimocracy翻譯 
I have been observing: The KMT's somewhat reluctant selection of Taiwan Hou as its presidential candidate (with support from Eric Chu, Han Kuo-yu, Jaw
趙少康隨口胡謅,「年輕人不滿國民黨,關他什麼事?強調年輕人可以對國民黨不滿,但不要對他和侯友宜不滿。」 朱立倫說,「國民黨就是改革,今天才會提名侯友宜;國民黨就是要改革,今年才會有趙少康」,朱的講話真有趣。
Biden did expressed "If Trump wasn't running, I'm not sure I'd be running, We cannot let him win."
這裡有五架飛機:兩架允許進場,三架在等待,連我都搞昏了。要配合地面圖來看比較清楚。過勞?塔台讓人誤會了嗎?
一言蔽之,蔣介石是「戰後台灣」、蔣經國是「現代台灣」或(轉型台灣) 1950年起的「中華民國」(GRC),其根本問題:缺乏國際法人條件的「國家」。那是源於「軍事佔領」與「政權流亡」的雙重糾葛。 作為國際法人,國家state的四項資格:恆常人口、固定疆域、政府/統治、與他國交往的能力。
2023年〈保護台灣法案〉(眾議院通過版)/ Taimocracy翻譯 〈2023年台灣非歧視法案〉(眾議院通過版)/ Taimocracy翻譯 
I have been observing: The KMT's somewhat reluctant selection of Taiwan Hou as its presidential candidate (with support from Eric Chu, Han Kuo-yu, Jaw
趙少康隨口胡謅,「年輕人不滿國民黨,關他什麼事?強調年輕人可以對國民黨不滿,但不要對他和侯友宜不滿。」 朱立倫說,「國民黨就是改革,今天才會提名侯友宜;國民黨就是要改革,今年才會有趙少康」,朱的講話真有趣。
Biden did expressed "If Trump wasn't running, I'm not sure I'd be running, We cannot let him win."
這裡有五架飛機:兩架允許進場,三架在等待,連我都搞昏了。要配合地面圖來看比較清楚。過勞?塔台讓人誤會了嗎?
一言蔽之,蔣介石是「戰後台灣」、蔣經國是「現代台灣」或(轉型台灣) 1950年起的「中華民國」(GRC),其根本問題:缺乏國際法人條件的「國家」。那是源於「軍事佔領」與「政權流亡」的雙重糾葛。 作為國際法人,國家state的四項資格:恆常人口、固定疆域、政府/統治、與他國交往的能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勝つか負けるかの瀬戸際 臨到一決勝負的關鍵時刻 ぎわに(際に)    
Thumbnail
美國12月非農就業數據及加州野火災情衝擊金融市場,導致美股及臺股雙雙下跌。臺股方面,加權股價指數重回22500~23000整理區間,金融權值股轉弱,拖累整體盤面;生醫股則相對強勢。本文分析市場現況,並提醒投資人需留意避險策略。
Thumbnail
今天來腦洞大開一下,聊聊中共這個王朝會不會統一臺灣。從中國歷史朝代興替的上帝視角來看,答案似乎是不會的,永遠也不會。
Thumbnail
基於歷史與文化差異,中國與臺灣的選舉制度存在著許多的不同之處。本文介紹了中國自古以來的官員選拔方式,以及近代開展的民主化過程,以及臺灣的選舉制度源由、發展與運作方式。同時也闡述了中共對獨立參選需克服的障礙,並點明瞭臺灣選民對政治人物的深思熟慮態度。
Thumbnail
2024年1月13號,是臺灣總統大選的日子,選舉結果一如各家傳統民調公司封關前的結果,由賴清德與蕭美琴組合當選。然而關於選舉的討論並沒有因為他們當選,以及另外兩組候選人承認落選後而結束,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關於選務人員的開票瑕疵,甚至是關於選舉作票的討論充斥著各大社群平臺...
Thumbnail
世界各國從去年年底至選前幾周,不約而同地開始集中報導1/13的臺灣大選,也都逐一採訪主要總統候選人,甚至也有外國製作了特別電視節目,予以講評。儘管選舉已過去兩週,但不僅僅是美國的智囊團,世界其他民主國家都仍在持續發表有關臺灣選舉的影響報告。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mocratic and autonomous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spanning over 75 years, there has not been an inst
Thumbnail
勝つか負けるかの瀬戸際 臨到一決勝負的關鍵時刻 ぎわに(際に)    
Thumbnail
美國12月非農就業數據及加州野火災情衝擊金融市場,導致美股及臺股雙雙下跌。臺股方面,加權股價指數重回22500~23000整理區間,金融權值股轉弱,拖累整體盤面;生醫股則相對強勢。本文分析市場現況,並提醒投資人需留意避險策略。
Thumbnail
今天來腦洞大開一下,聊聊中共這個王朝會不會統一臺灣。從中國歷史朝代興替的上帝視角來看,答案似乎是不會的,永遠也不會。
Thumbnail
基於歷史與文化差異,中國與臺灣的選舉制度存在著許多的不同之處。本文介紹了中國自古以來的官員選拔方式,以及近代開展的民主化過程,以及臺灣的選舉制度源由、發展與運作方式。同時也闡述了中共對獨立參選需克服的障礙,並點明瞭臺灣選民對政治人物的深思熟慮態度。
Thumbnail
2024年1月13號,是臺灣總統大選的日子,選舉結果一如各家傳統民調公司封關前的結果,由賴清德與蕭美琴組合當選。然而關於選舉的討論並沒有因為他們當選,以及另外兩組候選人承認落選後而結束,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關於選務人員的開票瑕疵,甚至是關於選舉作票的討論充斥著各大社群平臺...
Thumbnail
世界各國從去年年底至選前幾周,不約而同地開始集中報導1/13的臺灣大選,也都逐一採訪主要總統候選人,甚至也有外國製作了特別電視節目,予以講評。儘管選舉已過去兩週,但不僅僅是美國的智囊團,世界其他民主國家都仍在持續發表有關臺灣選舉的影響報告。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mocratic and autonomous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spanning over 75 years, there has not been an in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