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哈巫族過年祭典 在地文化復興 平埔原住民族群引關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者/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林彥勳、林詩音、陳子晴、王榆皓

對平埔族群們的了解

通常民眾被問到:「請問你們知不知道台灣的平埔族群有哪些呢?大部分人的反應有兩類,稍微懂一點的會說『我只知道西拉雅族欸!』,但不了解的,甚至會說『平埔族不是一個族嗎?』」。

人們對法定原住民都不是很了解,更何況是法定外的平埔族群呢?今日專題報導會帶你深入了解從過年祭典到部落文化,來認識一個位於埔里的平埔族群-噶哈巫族。


噶哈巫過年祭典展現文化特色

平埔族群們中的噶哈巫族 在 2023年12月23日,在蜈蚣社區(對外) 與 2023年11月24日~2023年12月26日,在牛眠部落(對內),舉辦了盛大的過年。噶哈巫族於埔里鎮共有四庄分別為:「牛眠、守城、大湳、蜈蚣崙。」

112/12/23(六)活動流程

112/12/23(六)活動流程

112/11/24(五)~112/12/26(二)活動流程

112/11/24(五)~112/12/26(二)活動流程


噶哈巫的過年祭典在每年的農曆11月15日,其中活動有走鏢、牽田、抓大魚、送大魚等。 以下分別介紹這幾項活動:

抓大魚:「與字面上的意義完全相反,其實是抓小魚這樣顛覆傳統認知的行為,而且在部落人民的概念中抓到越小隻的越厲害,因為相比於捉大魚這樣純粹的力氣活,捉小魚更能展現細膩的技巧,更因為地理環境的限制,只能孕育出小魚,所以皆以捉小魚居多。」

raw-image


走鏢:「是族內的跑走競賽,原為選出族內勇士保衛部落,後演變為與大家同樂的節日活動,走鏢的冠軍享有很高的榮耀。」

raw-image



牽田:「開頭有領隊耆老與部落中的年輕人拿著竹枝吊著鹹豬肉,然後旁邊會有一位敲鑼人敲鑼祈福,步行繞庄一周,直到行至定點,開始繞著篝火行走,分發小米酒,一位耆老於火前,獻上供品念誦噶哈巫語的禱詞,耆老結束吟唱後,大部隊隨即一齊唱頌Azem(阿煙)之歌,走回慶祝場地。」


送大魚:「邊敲鑼邊走向河邊,有一個竹簍,裏面放著用月桂桃葉包著的魚,向東邊跟祖靈告知我們來了,然後拿起竹簍的魚丟向河裡,據說如此便可送走上一年都禍患,迎來新一年都福氣,使願望得以實現,擲魚後,眾人便起程歸家,象徵著儀式結束。」

raw-image




噶哈巫過年祭典的美食

在過年祭典時,會有烤豬肉、阿拉粿、麻糬、苔蘚、小米酒等美食。


其中具特色的食物阿拉粿的製作方式:「把糯米糰秤重->沾油並揉圓->把餡料包進去->沾油並揉圓->把月桂桃葉擺成十字型->把糯米糰包進去->放到蒸籠裡蒸->取出用電風扇吹涼。」

raw-image
raw-image



搗麻糬:「今年過年才有的活動。大家先向祖靈報各自的名字,然後用力的搗個兩下,最後會讓參與者搗個100下,之後會發麻糬吃。食用時要與別人交換,象徵和對方化解恩怨。」

raw-image
raw-image




對噶哈巫文化與過年祭典的看法與心得


「我們參加了這個活動,感受到了非常濃厚的那種過年的氛圍,也能感覺到噶哈巫他們非常的團結。他們也非常熱情的邀請族外的我們一起跳舞。能跟噶哈巫族人們一起唱唱跳跳吃東西也非常開心!」-陳子晴
「我覺得台灣作為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公民社會都有責任跟義務去保存這個文化」-江書葳
參加活動時遇到暨大原專班的學生,他們表示,原本對平埔族群是完全陌生的,參與這個活動後,能更了解埔里的平埔族群們。
「我們一直延續到今年已經第九年了,那這個期間我們的參與人數,也一年比一年多,所以說我們會一直把這個傳承延續下去。」-牛眠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潘孟彰 

補充資料

報告簡報(內有影片):

https://www.canva.com/design/DAF5TW-E69Y/OHFM0brBV8BzBOest83XGA/edit?utm_content=DAF5TW-E69Y&utm_campaign=designshare&utm_medium=link2&utm_source=sharebutton


參考資料與圖片來源:

https://youtu.be/7J7BpjUYhks?feature=shared

  • FB :埔里四庄番-噶哈巫族

https://www.facebook.com/kaxabu

  • FB: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總幹事-潘仁和

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861831163932768&id=100003178574894&mibextid=oEMz7o



avatar-img
1會員
2內容數
school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11213026ching 的其他內容
HI 大家好~~~ 此篇為測試用喔
HI 大家好~~~ 此篇為測試用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今天行程參訪「噶瑪蘭族語推組織營隊」活動,參與的學生大約有20位。活動在噶瑪蘭文化展示中心舉行,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新社部落。除了美麗的海景,這裡還以香蕉絲工藝而聞名。開場的祭祖儀式pasepaw非常盛重,由當地耆老帶領,我也感受到了祝福的氛圍。預祝接下來兩天營隊順利完成! 趕上了火車對號末班車,到了
Thumbnail
漢人移民到台中開墾時,台中土地上,居住著平埔族。 在理論上,台中的土地,屬於這些平埔族所有,並非無主土地。 漢人移民為了搶奪平埔族土地,用了很多方法。 1、直接殺戮平埔族人。 如前面提過的沙轆社事件。 鄭成功部將劉國軒幾乎將沙轆社平埔族人,全部殺光。只剩下6人躲藏起來,沒被殺。
Thumbnail
拍瀑拉族,也稱巴布拉族,中部5個平埔族之一。 居住在今臺中市大肚區、大甲區、沙鹿區、龍井區、梧棲區、和清水區.這一帶的海岸平原. 有4個社:牛罵社(清水)、沙轆社(沙鹿)、水裡社(龍井)、大肚社(分北、中、南三社). 拍瀑拉社的重要大事.有下面幾件: (1)成立大肚王國.
Thumbnail
日本學者伊能嘉矩將平埔族分成10族。平埔族就是住在平地的原住民,俗稱熟番。 這10族中,有5族住在中部地區,和台中的開發有密切關係。要研究台中的開發,不得不研究平埔族。 這5個平埔族是:道卡斯族、拍瀑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洪雅族。 下面先介紹道卡斯族。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荷蘭人、鄭成功到台灣時,台灣高山上有原住民,平地上也有原住民,這些住在平地的原住民就是平埔族。 平埔族一般分成10個族,其中5個平埔族住在中部地區,就是道卡斯族(斗葛族)、拍瀑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洪雅族(羅亞族、阿立昆族)。 其他5個族中,最有名的就是住在台南一帶的西拉雅族。
Thumbnail
珍珠社區稻草手工藝頗有名氣,可是這項傳統藝術是平埔族的傳統,還是漢人的創意?在這個地方,族群已經融合的嚴絲合縫,很難分出彼此。但是,用稻草編織的面具,倒是透露出一點平埔族的消息,因為這樣的臉譜,不是漢族傳統的模樣,比較像是噶瑪蘭人對祖先的記憶。
Thumbnail
繼宜蘭是多雨的地方需要室內景點,金車噶瑪蘭威士忌酒廠也是個很棒的成人室內點。
Thumbnail
對平埔族群們的了解 通常民眾被問到:請問你們知不知道台灣的平埔族群有哪些呢?大部分人的反應有兩類,稍微懂一點的會說「我只知道西拉雅族欸!」,但不了解的,甚至會說「平埔族不是一個族嗎?」。 人們對法定原住民都不是很了解,更何況是法定外的平埔族群呢?今日專題報導會帶你深入了解從過年祭典到部落文化,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今天行程參訪「噶瑪蘭族語推組織營隊」活動,參與的學生大約有20位。活動在噶瑪蘭文化展示中心舉行,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新社部落。除了美麗的海景,這裡還以香蕉絲工藝而聞名。開場的祭祖儀式pasepaw非常盛重,由當地耆老帶領,我也感受到了祝福的氛圍。預祝接下來兩天營隊順利完成! 趕上了火車對號末班車,到了
Thumbnail
漢人移民到台中開墾時,台中土地上,居住著平埔族。 在理論上,台中的土地,屬於這些平埔族所有,並非無主土地。 漢人移民為了搶奪平埔族土地,用了很多方法。 1、直接殺戮平埔族人。 如前面提過的沙轆社事件。 鄭成功部將劉國軒幾乎將沙轆社平埔族人,全部殺光。只剩下6人躲藏起來,沒被殺。
Thumbnail
拍瀑拉族,也稱巴布拉族,中部5個平埔族之一。 居住在今臺中市大肚區、大甲區、沙鹿區、龍井區、梧棲區、和清水區.這一帶的海岸平原. 有4個社:牛罵社(清水)、沙轆社(沙鹿)、水裡社(龍井)、大肚社(分北、中、南三社). 拍瀑拉社的重要大事.有下面幾件: (1)成立大肚王國.
Thumbnail
日本學者伊能嘉矩將平埔族分成10族。平埔族就是住在平地的原住民,俗稱熟番。 這10族中,有5族住在中部地區,和台中的開發有密切關係。要研究台中的開發,不得不研究平埔族。 這5個平埔族是:道卡斯族、拍瀑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洪雅族。 下面先介紹道卡斯族。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荷蘭人、鄭成功到台灣時,台灣高山上有原住民,平地上也有原住民,這些住在平地的原住民就是平埔族。 平埔族一般分成10個族,其中5個平埔族住在中部地區,就是道卡斯族(斗葛族)、拍瀑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洪雅族(羅亞族、阿立昆族)。 其他5個族中,最有名的就是住在台南一帶的西拉雅族。
Thumbnail
珍珠社區稻草手工藝頗有名氣,可是這項傳統藝術是平埔族的傳統,還是漢人的創意?在這個地方,族群已經融合的嚴絲合縫,很難分出彼此。但是,用稻草編織的面具,倒是透露出一點平埔族的消息,因為這樣的臉譜,不是漢族傳統的模樣,比較像是噶瑪蘭人對祖先的記憶。
Thumbnail
繼宜蘭是多雨的地方需要室內景點,金車噶瑪蘭威士忌酒廠也是個很棒的成人室內點。
Thumbnail
對平埔族群們的了解 通常民眾被問到:請問你們知不知道台灣的平埔族群有哪些呢?大部分人的反應有兩類,稍微懂一點的會說「我只知道西拉雅族欸!」,但不了解的,甚至會說「平埔族不是一個族嗎?」。 人們對法定原住民都不是很了解,更何況是法定外的平埔族群呢?今日專題報導會帶你深入了解從過年祭典到部落文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