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摘要
- 交易頻率多高,交易時間多短算是短期投資呢?
- 當你決定進入投資市場,了解你的競爭對手有多麼強大
- 為什麼短期投資注定失敗?
了解各種不同交易頻率
- 高頻交易(High-Frequency Trading,HFT)
- 利用自動交易系統在極短的時間內捕捉並從市場微小波動中獲利的交易策略。例如,交易者可以通過挖掘某種證券買入價與賣出價之間的微小差價,或者在不同交易所之間尋找某隻股票的微小價差。
- 交易時間: 這種由強大的電腦系統和複雜的運算所主導的股票交易能在毫秒之內自動完成大量買、賣以及取消指令。(一毫秒=千分之一秒)
- 交易策略: 高頻交易操作上取消委託的數量遠高於實際成交的數量,每日交易結束後,幾乎手上部位都會持平,因為持倉的時間通常只有幾秒甚至幾分之一秒,故很少面臨隔夜風險。造市策略、套利策略、低延遲策略。
- 交易門檻: 採用電腦演算法來執行大量高速證券交易,這種交易策略在金融市場中具有很高的競爭力,因此需要不斷最佳化演算法和技術裝置(電腦、光纖設備)以保持領先地位。設備共置(Co-location),即容許券商將系統設置在接近交易所系統的位置,以加快傳輸速度。
- 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的報告指出,美國股市總體成交量中約有70%通過「高頻交易」完成,而進行「高頻交易」的機構數量僅占2%。雖然「高頻交易」在某種程度上有助於增加股票市場的流動性,但程式錯誤或人為疏忽都有可能對市場走勢造成災難性影響。
- 高頻交易商 一 A1lsonTrading、DRW、Infinium、OuantLab 以及 RGM
- 避險基金(Hedge Fund),又稱對沖基金或套利基金
- 藉由金融期貨、金融選擇權等衍生性金融商品與金融工程結合後,以盈利為目的的金融基金。其最初目的為通過避險(Hedging)避免損失;近期發展為基於最新的投資理論和極其複雜的金融市場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槓桿效用,承擔高風險、追求高收益的投資模式。
- 交易時間: 當日~長期持倉
- 交易策略: 長短倉(同時買入及沽空股票)、市場中性(同時買入股價偏低及沽出股價偏高的股票)、全球宏觀,即由上至下分析各地經濟金融體系,按政經事件及主要趨勢買賣...。
- 交易門檻: 對於經濟趨勢的透徹了解,程度能夠向企業出售經濟諮詢,以及管理國內和國際貨幣和利率風險。且能利用數學和統計分析得出的定量模型進行系統交易。
- 任何一個好的交易策略,如果確實能夠產生α (超額報酬) ,那麼一定有容量限制 (Capacity constraint) ,簡單來講,策略管理的資金量越大(不論私募或者公開基金),其產生超額報酬的難度越高。因此任何一個好的投資策略都會在到達一定規模後關閉,反過來說,如果你購買的某款主動型基金沒有規模限制,那麼你可能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 交易商: AQR capital、橋水基金、文藝復興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 LLC),詹姆斯·西蒙斯於1982年成立,是一位屢獲殊榮的數學家和前冷戰時代的密碼破解者。
- 長期投資
- 價值投資,以合理價格買入公司股票並長期持有,享受公司增長帶來的利潤,甚至於將整間公司買下。
- 交易時間: 幾星期~幾十年
- 交易策略: 買入「價格低於價值」的股票,或者以「合理價格」買入有競爭力的股票。
- 交易門檻: 有能力了解公司真正內在價值,包含資產淨值、營收成長性、淨利潤、未來股東權益成長率...。
- 交易商: 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多元控股公司,旗下包括物業、意外險、再保險、及特殊類保險,過去平均每年為股東創造20%以上的價值成長,前身為一家紡織公司。
由上述幾種交易頻率以及交易策略,可以了解到
「人力」當沖,對比於高頻交易
;
期權裸買、裸賣,對比於金融工程的對沖基金
,
根本不堪一擊
,但事實上
你的最大競爭對手
就是這些機構,反過來說,他們最容易賺的錢,
就是藉由散戶行為造成的股價偏差,進行套利。
- 至於對個股長期投資,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看財報並且時時更新資訊、追蹤趨勢,沒有組建團隊設立系統,靠自己僅能很費力的追蹤幾間公司,利空、利多消息面也沒有大資本家來的靈通,對於個股可能下市的重大利空也沒有掌握度。
- 整體市場長期投資,或許是散戶更好的選擇,以合理價格買入(觀察本益比),並長期持有,享受人類文明的長期經濟增長,長期股利收入。同時將重心放在本業賺取更多可投入資本、享受生活、適時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