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立法院長韓國瑜勝選:柯文哲究竟是關鍵少數,還是兩面不討好?

2024/02/02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raw-image


經歷多日紛擾,台灣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在2月1日舉行,由國民黨推出的韓國瑜、民進黨的游錫堃、民眾黨的黃珊珊三方競選。

在第一輪投票中,國民黨、民進黨各自祭出了超強黨紀,結果也確實票票入匭,開出了54票對51票的全黨總動員;倒是說好「團進團出」的民眾黨,因為陳昭姿一張印泥汙損的「爭議票」,讓黃珊珊無法8票全拿,成了這次唯一沒有拿到全黨委員票的立法院長候選人。而在第一輪投票沒有任何候選人過半的情況下,院長選舉便進入第二輪投票,由得票較高的韓國瑜及游錫堃對決。

雖說民眾黨曾經承諾,不會參與第二輪投票,但柯文哲選前撕毀「藍白合」的做法實在讓人印象深刻,所以民眾黨的「不可測」也成為這次各方議論的熱門話題,諸如「民眾黨可能在第二輪跑票」等陰謀論層出不窮。不過真的進入第二輪投票後,民眾黨8人確實皆未參與,所以最後還是形成了藍綠對決,由韓國瑜以54票擊敗游錫堃的51票,游也在第一時間宣布辭去立委。

基本上,這個結果符合筆者1月18日的文章預測,「民眾黨最可能的立院策略就是走黃國昌路線,也就是在立法院長上放棄站隊,藍綠都不支持,等於實質保送國民黨」;至於該文另一預測,「民眾黨可能在政黨策略上藍綠都不結盟,不與民進黨共組聯合政府、也不與國民黨共組在野聯盟,而是針對不同法案進行游擊監督,在每一次的表決上展現身為關鍵少數的存在感,盡可能鞏固『第三勢力』」的品牌」,則還須時間檢驗。

無論如何,在民眾黨未支持民進黨、國民黨拿下立法院長的情勢下,賴清德的穩定執政已經蒙上陰影:第一階段「綠白合」宣告失敗,未來要以聯合政府換民眾黨結盟,恐怕機會更小;但柯文哲是否因此彰顯了「關鍵少數」的角色,有助2026與2028兩次大選的選情,還是更加深陷兩面不討好的困境?其實值得深思。

柯文哲又想重演「藍白合」的禮讓戲碼

回顧這次立法院長之爭,柯文哲可謂是戰略受限後,決定在戰術上重演去年11月的「藍白合」劇本:最後關頭極限施壓,逼迫大黨禮讓,但結果也一樣勒索失敗。

一開始,被認為是關鍵少數的民眾黨,在不同階段開出了不同「考題」、要藍綠兩黨「答卷」,包括立院改革4大條件、委員會單一召委制,製造「視路線決定支持藍或綠」的氛圍。但了解柯文哲的人都知道,這些條件不過是政治煙霧彈,民眾黨究竟要支持韓國瑜、游錫堃或自提人選,關鍵還是在柯文哲、黃珊珊、黃國昌等人的政治判斷與路線博弈,與藍綠是否接受前述條件無關。果然,在韓游都對前述條件表示同意後,民眾黨還是自提了黃珊珊參選立法院長。

而黃珊珊的出線也不是天外飛來一筆,而是三股力量作用的博弈結果:第一,民眾黨內有堅決不支持韓國瑜的親綠派系;第二,民眾黨內有堅決不肯「綠白合」、也不想「藍白合」的聲音;第三,民進黨內有強烈反對「綠白合」的力量。

首先是民眾黨內有堅決不支持韓國瑜的親綠派系,這個派系基本上以黃珊珊為首,不僅反對在立法院長議題上支持韓國瑜,也不願意與國民黨合作組成在野聯盟、換取民眾黨人擔任副院長,基本上就是選前主要反對「藍白合」的民眾黨內勢力;但與之相反,這一派系並不反對「綠白合」,黃珊珊個人更是因為有意參選2026年台北市長、想獲民進黨禮讓,所以傾向在立法院長上支持游錫堃,並讓民眾黨與民進黨共組聯合政府。

但這一路線遭到第二股力量、也就是「堅決不肯『綠白合』也不想『藍白合』的聲音」反對,代表人物就是黃國昌。基本上,黃珊珊路線或許有機會讓民眾黨人入閣、參與執政,也有機會讓有志參選2026年九合一大選的黨內同志出頭,提高被民進黨禮讓的可能,但這一路線的實踐結果,就是讓民眾黨失去黨格成為「小綠」;尤其柯文哲選前一路猛轟民進黨貪汙腐敗,如果在選後直接與綠結盟、幫助民進黨完全執政,這種髮夾彎就算狂熱支持者能夠視而不見,還是會因人設崩壞而勸退一些選民,所以黃國昌強烈反對「綠白合」,認為民眾黨應該堅持不藍不綠的「新政治路線」,因此也不支持「藍白合」。

最後是第三股力量、也就是民進黨內強烈反對「綠白合」的派系。這個派系以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為首,基本上從頭到尾都不肯給柯文哲好臉色,先後進行了「這8席是沒用8席」、「只接受民眾黨起義來歸」、「民眾黨議會改革是老套詐術」的強悍放話,顯然不只不同意禮讓立法院長,連副院長也要緊握在手,用意就是要避免重蹈國民黨選前的「藍白合」覆轍:養大柯文哲,以至最後養虎為患,因此這次寧願輸掉院長,也要堅壁清野,為長遠的2026年、2028年大選做準備。

當然,賴清德作為未來總統,還是希望用「綠白合」實現穩定執政,所以據筆者了解,賴這些日子有嘗試私下徵詢民眾黨人入閣,換取對方在立法院長投票上支持游錫堃,並與民進黨在立院結成同盟,讓民進黨實質過半,好順利推動法案與政令。但眾所周知,柯建銘才是民進黨立院的真正主導人,這次顯然為了貫徹堅壁清野的意志,連賴都不惜得罪、也不怕得罪,賴的努力當然也就竹籃打水一場空。

總之觀察前面三股力量碰撞,「藍白合」顯然沒有黨內民意基礎,「綠白合」則被黃國昌反對、被柯建銘唾棄,所以柯文哲只剩自提人選一條路,但就算自提人選,柯文哲還是想一拼「大黨禮讓」的可能,所以在立法院長人選提名上,不選擇8席當中唯一有立委經驗、但在民進黨中仇恨值極高的黃國昌,而是選擇了明顯願意「綠白合」、但從沒當過立委的黃珊珊,就是要賭賴清德意志能壓過柯建銘路線,讓民進黨在不想韓國瑜當院長的考量下,不惜自棄大黨主體、全部灌票給黃珊珊,形成51票加8票勝過54票的局面,就像當初柯文哲以「政黨輪替」要脅國民黨禮讓總統提名一樣。

只是從結果來看,民進黨不是國民黨、柯建銘也不是馬英九,且柯文哲的勒索最終還是失敗了。

不藍不綠路線能走多久

而這樣的結果,雖然彰顯民眾黨作為「關鍵少數」,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特色,卻也凸顯柯文哲與其政黨的發展隱憂,那就是民眾黨內部的路線之爭:民眾黨究竟要做一個在野小黨,維持黨格,還是要參與執政,但做執政黨附庸?

而「黨格」與「附庸」之爭,其實也不是今天才有,早在去年「藍白合」糾結時,黃珊珊等人就曾以此反對民眾黨與國民黨結盟,柯文哲也在「事後想想覺得不對勁」後,短短幾天內撕毀了白紙黑字簽下的六點聲明,同時撕掉自己擔任副總統、與國民黨共組聯合政府、讓民眾黨人參與執政的入場券;現在又因為同樣爭論,讓黨內期盼「綠白合」、穩定參與執政的勢力夢想落空,短期內看起來「黨格」是守住了,沒有立即變成「小綠」,也沒有正式變成「小藍」,長期的發展隱憂卻仍待解決。

首先是與民進黨的相處問題。當然,善變是柯文哲的底色,現在拍板黃國昌路線,不代表永遠要走黃國昌路線,就像今天不支持游錫堃當立法院長,不代表明天不能同意部分民眾黨人入閣,畢竟柯仍可以把過去短暫同意「藍白合」時的說詞複誦一次,「這個政府裡面,凡是監督制衡的我要,譬如法務部、金管會等,希望是管這些,隨時盯著你們」,展現實際上是權力分贓、表面上是監督作用的「清高姿態」,並用這種方式,為自己寄生民進黨、參與執政開闢輿論空間。

但問題是這也要民進黨願意買單。如前所述,一向硬脾氣的賴清德之所以會向民眾黨遞出合作的橄欖枝,就是想以聯合政府換取立法院的兩黨結盟,也就是要民眾黨在立法院長上支持游錫堃,在以後的表決中充當民進黨的投票部隊,形成穩定執政。但如今立法院長選舉結果水落石出,民眾黨沒有支持游錫堃,已經失去重要的談判籌碼,就算還能獲邀入閣,恐怕也無法在重要部會扮演重要角色,還不如當初同意國民黨「藍白合」所換到的後續安排;且黃國昌在民進黨中仇恨值極高,還是個只顧個人問政表演的自走砲,就算柯文哲答應讓民眾黨人入閣,在黃國昌在任的情況下,究竟要如何貫徹民進黨意志?難道要次次分裂投票,讓民眾黨8席直接分裂成「小綠派」與「黃國昌派」?如果真要如此,民進黨又何須讓出重要位子進行利益交換?

不過分裂的民眾黨,某種程度也是柯建銘所樂見。柯建銘這次強悍堅壁清野,最大目的還是要替民進黨的2026年九合一大選、2028年總統大選服務,也就是寧可失去立法院長,都要逼民眾黨眾人現出原形:不做「小綠」,就會被民進黨打成「小藍」。

柯建銘賭的,是黃國昌路線其實違反民眾黨的「反藍親綠」底色,久了必然引起民眾黨內鬨,屆時如果有想當「小綠」、換取更好政治未來的民眾黨人,民進黨將不會吝惜禮讓議員、進行收編;至於黃國昌這種始終不肯「綠白合」的角色,柯建銘基本上也不會費心拉攏,而是會直接打成「小藍」,就像這次立院選舉前後,柯建銘反覆形塑的「民眾黨真正目的是保送韓國瑜」氛圍,其實也確有一些作用,例如柯文哲在選後發了一篇恭喜韓國瑜的臉書動態,下面就出現許多「說要新政治,卻助攻韓國瑜」的批評,畢竟柯文哲支持者還是淺綠選民稍多一些,而韓國瑜在淺綠板塊的仇恨值非常高,與黃國昌有得比。

在柯建銘的構想中,裂解民眾黨、招安可能的「小綠」,再把剩下的民眾黨人打成「小藍」與國民黨附庸,有助民進黨挖回被柯文哲吸走的淺綠年輕人,讓柯文哲即便參選2028年的總統大選,也更多會分食非綠選票,讓國民黨再度落選、讓民進黨繼續執政,阻止政黨輪替。這才是這次柯建銘操盤院長之爭的真正目標。

那麼柯文哲如果讓民眾黨當「小藍」,與國民黨親近,是否就能得到壯大機會?恐怕也不樂觀。

第一,如前所述,與國民黨合作其實違反民眾黨的「反藍親綠」底色,在民眾黨內沒有民意基礎,否則去年11月就該「藍白合」成功,這次也該票投韓國瑜、換取副院長,但結果顯然不是這樣,如果未來強硬靠向國民黨,恐怕只會加速黨內的「小綠」叛逃;第二,國民黨當然不會拒絕與民眾黨合作,但問題是經歷過去的「藍白合」波折,黃珊珊等人已在藍營積累了極高仇恨值,柯文哲的出爾反爾更是深入人心,所以國民黨這次明顯展現了大黨性格,在正副院長上自提人選,也展現合作誠意、同意民眾黨的改革訴求,但民眾黨如果不願意票投韓國瑜,國民黨也不會因此自降黨格,無條件禮讓副院長之位,甚至為了阻止游錫堃當院長而票投黃珊珊。

基本上國民黨賭的就是,民眾黨不敢真的票投游錫堃,因為這樣等於坐實民眾黨是「小綠」,反讓國民黨有機會召喚這次大選中被柯文哲帶走的淺藍與中間選民,而從投票結果來看,國民黨其實賭對了。未來的立法院提案,國民黨取態也是同樣邏輯:只有8席的民眾黨不可能自己提案(提案門檻至少15席),除非有藍綠支持,而只要法案不違反國民黨的原則與路線,國民黨當然願意做「關鍵多數」;國民黨的提案當然也會尋求民眾黨支持,如果最終遭遇民進黨、民眾黨一起阻攔,國民黨或許會先嘗試說服民眾黨,但若說服不成,剛好就能強化民眾黨是「小綠」的形象,有助國民黨在未來大選鞏固支持者。

因此在2026年、2028年兩次大選提名上,國民黨目前的基本態度也是如此:2026年九合一大選,國民黨可能不排除禮讓部分想當「小藍」的民眾黨人選議員,例如已被民眾黨鬥出核心、連尾牙都沒被通知參加的蔡壁如,卻不會再重演2023年「藍白合」的歹戲拖棚,在縣市長上比民調、看看是否禮讓民眾黨人,而是做好了全台「三腳督」(三人競選)的準備,為的就是維持大黨主體性,不讓民眾黨有壯大機會;2028年總統大選更是如此,如果柯文哲願意合作,國民黨當然不排除「X柯配」,卻基本上不會再有「柯X配」的禮讓可能。

整體來說,民進黨與國民黨目前都在進行裂解民眾黨的嘗試,只是方法與姿態不同:民進黨正以執政資源威逼利誘,讓民眾黨明顯分裂出「小藍」、「小綠」,最高目標就是讓柯文哲失去淺綠年輕人的青睞,卻還是有能量在2028年繼續阻止國民黨勝選;國民黨則是賭柯文哲不敢冒著人設崩壞的風險直接與民進黨合作,所以也不想再像以前那樣卑躬屈膝,而是一方面不反對民眾黨當「小藍」,又不認為民眾黨當「小綠」是壞事。簡單來說,民進黨想要掏空且邊緣化民眾黨,國民黨則想要借力使力讓民眾黨為自己所用。

正因如此,筆者才會在1月18日的文章預測,柯文哲在立法院長選舉上最可能的做法,就是走黃國昌路線,在立法院長上放棄站隊,藍綠都不支持,實質保送國民黨,並且暫時不與民進黨、國民黨任何一黨穩定結盟。因為不論選哪一邊,都有政治風險,可能會立刻開始自己的泡沫化進程,且黨內的路線鬥爭依舊渾沌不明。

但問題是,如果繼續「不藍不綠」,柯文哲又能走多久?先不論民眾黨內是否會有內鬨,光是2026年九合一大選,在台灣現有選制下,小黨提名人若沒有大黨禮讓,其實很難在相對多數決的投票中勝出,而是更可能讓藍綠某一方無法勝選。例如黃珊珊、黃國昌如果分別參選台北市長、新北市長,其實最可能的結果就是分別提高國民黨、民進黨勝率,而不是兩人真的當選;至於其他縣市首長選舉,就算民眾黨有提名,也極可能只是刷存在感的作用,除非柯文哲親自下場參選,但柯早就放話要參選2028年總統,如果2026年還參選縣市首長,等於明目張膽宣告「我只當2年就會落跑」,這樣究竟能有多少勝選機率,相當令人懷疑。而如果2026年無法在基層生根、拓展地盤,柯文哲的2028年布局恐怕還是回到原點:要靠著空戰宣傳與反藍反綠票拼博,這樣就算能從第三上升到第二,恐怕還是無法真的勝選。

當然,柯文哲曾經創下一些台灣政治史紀錄,但面臨現在藍綠都有意裂解招安的局面,民眾黨要如何避免被夾殺,恐怕是比布局2026、2028更迫切的問題。

原文發表網址:

2024.2.2

台立法院長韓國瑜勝選:柯文哲究竟是關鍵少數 還是兩面不討好?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987187?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68會員
342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