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除了在Killzone之外,在重大的經濟數據公布時也容易產生較大的波動,並出現較好的交易機會,在2/1、2/2分別迎來英國央行利率決議以及美國非農就業數據,這兩個都是非常重要的數據,也出現非常標準的操作S.O.P,融合了專欄開立以來所教過的內容,算是非常值得記下來並且學習的範例,就讓我們接著看下去吧!
圖一:英鎊/美元日線圖。
在判斷大格局的Bias時,一般會建議看最近的90~120根K棒,如果以日線圖來說就是3~4個月左右的時間,雖然英鎊/美元從去年12月~今年2月一直在窄福的區間裡震盪,但結構並沒有被破壞,仍然維持多頭的常態結構,高點過高、回檔不破前低,因此我們首先有了方向性:偏多看待。
圖二:群組提醒
接著切到15分鐘線,在NY Killzone時,看到非常漂亮的市場結構轉換,也截圖提醒學員們關注。
圖三:15分鐘線OB
掃除低點流動性後,迅速的拉抬形成市場結構轉換,而在轉折的低點也存在高品質OB,這是非常標準的多單進場設置。
圖四:複合式多單模型
除了觀察到OB之外,也同時存在多個複合式進場模型:破壞塊(Breaker)、公允價值缺口(FVG)、獨角獸模型(Unicorn)、最佳化進場模型(OTE)、折溢價區(PD Array),這些都是非常好的進場機會。
圖五:重點提醒
在這樣複合式條件成立的情形下,也能夠採取的策略大致上如圖所述,各條件分別掛單、在折價區利用小格局尋找更精確的進場點、只掛風險最小、風報比最高的極限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