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賀歲片前,你應該了解的事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過年期間,許多人都會去電影院看賀歲片,大笑一場,看著群星對你說新年發財,高高興興的、歡歡喜喜的過春節。

香港電影一直是我們觀看電影的大宗,不管是周星馳、周潤發等都是我們從小到大耳熟能詳的明星。我們常看的國片,大部分也是港片。而過年時觀看的賀歲片,正是香港電影界創造出來的電影新型態。

賀歲片的起源與發展

香港的賀歲片是如何誕生的?依據徐浩峰在其《香港賀歲片:民眾心裡與後現代文化的雙重範本》一文的分析,香港雖然在華語電影中領先群倫,但還是懼怕好萊塢電影的威脅。

因為好萊塢的電影製作非常成熟,所以許多香港電影公司都會模仿或者索性翻拍好萊塢的電影。像是周潤發的《賭神》,模仿的是達斯汀·霍夫曼的《雨人》;還有模仿《奪寶奇兵》的《衛斯理》等等。不過,影片的橋段相互模仿,在電影界中算是正常,比如《英雄本色》中,周潤發手拿雙槍轉身掃射的畫面,現在好萊塢電影也經常模仿。

面對好萊塢電影成熟的製作,香港電影界是一直在想如何突破。面對好萊塢的競爭,如何造就自己的獨特優勢呢?有哪些電影是好萊塢無法製作的呢?想來想去,香港的電影人發現了一個特殊的需求,那就是過年時看電影的感覺。春節這段時間,觀眾進入電影院,追求的不僅僅是電影本身,更是為了在過年時的氣氛。

換句話說,賀歲片的誕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動機。它不僅僅是為了拍攝電影,還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只有過農曆年的我們才知道的觀眾要求。

基於這個目標,賀歲片往往有三個特點:首先是針對春節檔期量身訂作的。其次要滿足中華文化過年的氣氛,團團圓圓過好年的喜劇結局。第三就是一部電影可以看到許多大明星的演出,覺得物超所值。至於劇情合不合理,反而不是很重要的。

所以從上世紀80年代逐漸成型,早期代表作包括許冠文、許冠杰兄弟的《摩登保鏢》和《最佳拍檔》,然後是成龍和洪金寶的功夫喜劇《城市獵人》、《飛鷹計畫》,然後大多數的電影公司和大明星都開始參與其中。只要看電影的片名就可以感覺出來過年的氣氛,像是是《八星報喜》、《吉星拱照》、《嚦咕嚦咕新年財》等。

隨著賀歲片的逐漸普及,台灣也自己拍攝賀歲電影。像是從2011年起,著名諧星豬哥亮都會在農曆新年時期推出過年賀歲片,如《雞排英雄》、《大尾鱸鰻》、《大稻埕》、《大囍臨門》、《大尾鱸鰻2》、《大釣哥》等電影,並領銜主演,每部戲均有破億票房,也讓豬哥亮有「破億票房天王」的封號。


賀歲片的文化意義與商業價值

按照徐浩峰導演的分析指出,賀歲片不算電影類型,其劇本結構和正常電影不太相同,它是一個超越敘事功能的例行節目,其操作思路類似於舉辦一場綜藝晚會,使用的是“拼盤”式的創作。因此,我們所看到的賀歲電影呈現方式是:情節分散且支離破碎,隨時會插入其他劇情,像是模仿其他著名電影的橋段;表演常常脫離角色,感覺有時候好像天外飛來一筆,加入幽默的歌舞段落,邀請明星客串露臉等等。

此外,賀歲電影的製作速度特別快。像當年由王家衛監製的《東成西就》,算是20世紀90年代最成功的賀歲片之一,直到快要年底才開始拍攝。因為王家衛之前拍攝《東邪西毒》時超支預算,所以《東成西就》的演員陣容都是從《東邪西毒》中借用的。

由於過年期間前往電影院看電影的觀眾很多,往往票房都不錯,所以近年來也有些大片,特意針對要在過年期間播出,不講究傳統喜慶風味,但是劇情卻十分感人肺腑,以期待叫好又叫座。


倪國緯評論

傳統的賀歲電影對電影的質量而言,的確是不怎麼可以提升水準。但是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去看賀歲片?徐皓峰有一個群體心理出發的分析視角:“人們在一個虛無的時間上達成共識,便是過節過年……在人類生活中,痛苦代表差異,而歡樂代表一致。人們的心靈,像一張優惠券,發揮它最大的價值,就是愉快的時刻,其中最大的節日,便是過年。

過年這件事在中華文化的意義中,就是一個人必須回到以家族為主體的環境中。人一旦形成人群,情感狀況就會改變,集體生活有消除異端、相互妥協、達成共識的特征,這對個人心理有很強的塑造作用。所以明明在平常時可能是不雅的笑話,但在群體歡樂中都變成了無所謂。

過春節是中華文化中最盛大的節日,辛苦了一年,一家人趁這個節日團圓在一起,彼此說些吉祥話,互祝未來,給來年一個期許。在這歡慶的氣氛中,一切都要幸福、更要美滿。發生碗盤打破不好的事情,要說歲歲平安來彌補,讓一切都是美好。在這樣的氣氛中,看看幽默的電影,從頭笑到尾,然後得知一個美好結局的故事,在春節期間是多麼美好,又何必在乎情節合不合理,水準高不高呢?

前幾年因為疫情,賀歲片都無法順利推出。2024年春節,終於可以再見賀歲片的推出,在歡樂的氣氛中,讓我們好好欣賞賀歲片吧!

延伸閱讀:農曆年的故事:春節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倪國緯的沙龍
4會員
45內容數
「在雜音中尋找自己的聲音,在評論裡找到前行的方向。」 【倪國緯沙龍】從台灣到北京,用文字記錄觀察、評論與自我對話。分享產業、社會、個人故事,誠實面對誤解與挑戰。搜尋「倪國緯」,找到另一種聲音。
倪國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本文記述作者在不同時期於北京經歷沙塵暴、霧霾及楊柳絮等空氣汙染問題的親身感受,並藉此反思北京長期以來在環境治理上的努力與挑戰。
Thumbnail
2025/04/27
本文記述作者在不同時期於北京經歷沙塵暴、霧霾及楊柳絮等空氣汙染問題的親身感受,並藉此反思北京長期以來在環境治理上的努力與挑戰。
Thumbnail
2025/04/26
本文探討歐盟與中國電動車貿易的最新發展,從高關稅政策轉變為「價格承諾」機制,並分析此一變革背後的地緣政治與產業策略考量。文章並以作者親身經歷,闡述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快速崛起、其在歐洲市場的拓展策略與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趣聞,以及臺灣在全球電動車供應鏈中扮演的角色與發展機會。
Thumbnail
2025/04/26
本文探討歐盟與中國電動車貿易的最新發展,從高關稅政策轉變為「價格承諾」機制,並分析此一變革背後的地緣政治與產業策略考量。文章並以作者親身經歷,闡述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快速崛起、其在歐洲市場的拓展策略與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趣聞,以及臺灣在全球電動車供應鏈中扮演的角色與發展機會。
Thumbnail
2025/04/16
美國巨額債務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隱憂,臺灣如何因應?本文探討美國債務問題、海湖莊園協議的影響,以及臺灣應有的策略佈局。
Thumbnail
2025/04/16
美國巨額債務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隱憂,臺灣如何因應?本文探討美國債務問題、海湖莊園協議的影響,以及臺灣應有的策略佈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釀電影想邀請你們一起——寫下你/妳曾經見過的香港,或是帶給你的生命重要轉變的香港電影。 活動即日起至 2024 / 9 / 09,本次獎項共有 3 名,將得到《釀電影》vol.16「香港幻象」雜誌 1 本。
Thumbnail
釀電影想邀請你們一起——寫下你/妳曾經見過的香港,或是帶給你的生命重要轉變的香港電影。 活動即日起至 2024 / 9 / 09,本次獎項共有 3 名,將得到《釀電影》vol.16「香港幻象」雜誌 1 本。
Thumbnail
家中裝了MOD後,總期待每周更新的電影,也讓我回顧了許多經典大片,還有小時候只看過一次的好作品,這樣重溫舊夢的回顧,不僅喚起塵封的回憶,精彩回味的劇情,猶如媽媽拿手菜的好滋味,久違一嚐總是充滿著迷人想念的幸福享受。
Thumbnail
家中裝了MOD後,總期待每周更新的電影,也讓我回顧了許多經典大片,還有小時候只看過一次的好作品,這樣重溫舊夢的回顧,不僅喚起塵封的回憶,精彩回味的劇情,猶如媽媽拿手菜的好滋味,久違一嚐總是充滿著迷人想念的幸福享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加臺北電影節六部影片放映的觀影心得,藉由對每部影片的描述和感想,探討了臺北電影節的各種電影類型和主題。從西班牙到日本,每部電影都有獨特的故事情節和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加臺北電影節六部影片放映的觀影心得,藉由對每部影片的描述和感想,探討了臺北電影節的各種電影類型和主題。從西班牙到日本,每部電影都有獨特的故事情節和意義。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看慣過去港產娛樂商業片的觀眾,總覺得題材越來越…偏門?反正大家總愛說「香港電影已死」,新導演(不代表是業界新鮮人)如何計算都未必取得大眾歡心,還不如拍熟悉擅長的東西,先「說好自己故事」!大家以為「拍自傳」只會流於孤芳自賞、自我沉溺(俗稱「自肥」),其實可以從小見大,從個人片段窺探整個社會的軌跡…
Thumbnail
看慣過去港產娛樂商業片的觀眾,總覺得題材越來越…偏門?反正大家總愛說「香港電影已死」,新導演(不代表是業界新鮮人)如何計算都未必取得大眾歡心,還不如拍熟悉擅長的東西,先「說好自己故事」!大家以為「拍自傳」只會流於孤芳自賞、自我沉溺(俗稱「自肥」),其實可以從小見大,從個人片段窺探整個社會的軌跡…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電影和人相同,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既沒能每一部都給一篇長文,不如以此十好(ㄏㄠˋ)作個引頭,盡量選擇不同國別,不同文化和視界的作品。如同一本好書能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帶我們走向遠方。我想,電影也是如此。
Thumbnail
電影和人相同,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既沒能每一部都給一篇長文,不如以此十好(ㄏㄠˋ)作個引頭,盡量選擇不同國別,不同文化和視界的作品。如同一本好書能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帶我們走向遠方。我想,電影也是如此。
Thumbnail
說來有趣,因為手上有三張電影票買一送一券,偏偏年底爆忙,實在沒什麼時間看電影,下班也只想休息,好不容易終於在最後一天把工作趕完,可以放鬆。 結果去看了這麼沈重的片子…… 老實說,若不是衝著影帝,基本上這不是我會想去電影院看的片子,而看完之後,就覺得還好有來電影院看。 這樣說好了,這是個非常傳統
Thumbnail
說來有趣,因為手上有三張電影票買一送一券,偏偏年底爆忙,實在沒什麼時間看電影,下班也只想休息,好不容易終於在最後一天把工作趕完,可以放鬆。 結果去看了這麼沈重的片子…… 老實說,若不是衝著影帝,基本上這不是我會想去電影院看的片子,而看完之後,就覺得還好有來電影院看。 這樣說好了,這是個非常傳統
Thumbnail
去年是大疫退散解封之年,生活回歸正軌,年初時的確有點報復性消費的觀影心態,但下半年後真的是有不少想看的作品。
Thumbnail
去年是大疫退散解封之年,生活回歸正軌,年初時的確有點報復性消費的觀影心態,但下半年後真的是有不少想看的作品。
Thumbnail
2023年的香港電影可謂不乏話題、甚或特殊的一年。年初《毒舌大狀》破香港票房紀錄,甚至有人高呼香港電影踏入小陽春;但到下半年已明顯後勁不繼。另外也有過往較少出現的議題如紀錄片倫理、提名「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香港代表等爭議。不過在筆者看來,2023年香港電影情況,在之後會如何發展呢?筆者當中有不少疑問
Thumbnail
2023年的香港電影可謂不乏話題、甚或特殊的一年。年初《毒舌大狀》破香港票房紀錄,甚至有人高呼香港電影踏入小陽春;但到下半年已明顯後勁不繼。另外也有過往較少出現的議題如紀錄片倫理、提名「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香港代表等爭議。不過在筆者看來,2023年香港電影情況,在之後會如何發展呢?筆者當中有不少疑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