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行動上的巨人,而非思想上的侏儒。」這句話,我要將它奉為圭臬。回首近三年的學習歷程,從高三考完學測、準備指考,剛上大一~目前快大三下,我發現自己學習的許多盲區。
1.看了很多書,學了各式各樣的理論,但要實作時卻總是方恨少。也就是無法馬上將所學應用在「現實」之中,成為了一個收藏知識的專家而非實戰家。
2.「想>>>做」,曾經有人稱讚我是個有想法、內涵豐滿的人,聽了其實很開心,不過心中總有股野心,不停地反問著我:「你真的只能夠這樣子嗎?有哪些突破可以試試看?」
能夠有所突破的地方:
1.平衡身心靈,從顧好健康開始:為什麼第一個突破是健康呢?我發現沒有健康萬萬不能,去年乃至這兩個月,我發覺自己的抵抗力變差了。時常感冒發燒、鼻子過敏、生理期腹痛,還有食道逆流的症狀........。「固定三餐時間」、「盡可能乾淨飲食」、「每天早上泡一杯溫的檸檬水」也許是我現階段能做出的調整。當然還有保持靜心的習慣,做了各式各樣冥想、放鬆練習,最合我胃口的是10分鐘的正念呼吸了。以及「佛系」遵循<5K馬鈴薯計畫>,遵照一週一週逐漸增強的訓練強度,使自己能「在三個月內全程跑完5K」。
2.應用特教系所學、「練習把知識講清楚」,於是我找了補教相關的兼職工作,目前也順利地在這一兩個星期中,和補習班室長、學生家長洽談好教學(輔導)工作,儘管時薪並不算非常優渥,但可以不無小補,減少跟家人拿錢的頻率。
3.提升「簡報」「表達」的軟實力,80%看書20%影片:檢核時機是系上報告,還有到偏鄉國中教怎麼製作簡報,再遠一點就是接案賺點外快吧!
再來是我讀了查爾斯前輩的文章,而有的啟發。去年暑假,我參加了好幾個活動,兩個五天以上的偏鄉服務營隊(含籌備期)和一個由陸委會舉辦的營隊。回首過來想,我當初的報名動機並不是出於「我真的想要」(I am eager to do something 的程度),而是想要獲得更多的IG粉絲人數。
我想延伸談談偏鄉服務營這件事,我發覺我不大喜歡「純粹的育樂營」,儘管我在志工團中遇見了不錯的人類、有幾個目前還會聯絡,不過營隊的宗旨不符合我的預期吧。我去的營隊是個以活動團康遊戲、社交為主,有課程(但時數還是少於活動),簡言之都沒有太多和在地特色的連結,有部分有但也可能只是安插一些部分。或是提供「實質服務」,儘管陪伴了學童那幾天,但多少都會「不小心造成一些服務污染」。
我最扎心的是一對一陪伴一位小二妹妹的經驗。這位妹妹疑似有「躁鬱+自閉症」的傾向,身為特教系,營隊便安排我在全程營期一對一輔導她。時間快轉到營期結束:「姊姊,妳明年還會再來嗎?」且從結業式直到放學回家、坐上家人機車之前,她都緊緊的握住我的手,心想這是個多麼深的羈絆。今年一樣想認識對教育同樣懷有熱忱且性格端正的同輩,因此,我選擇參加滿足這三個條件的志工營隊。
1.能夠發揮專業能力
2.長期駐點,每年皆會固定時間有志工至該校服務
3.貼合在地特色:不過這也間接考驗了一位新手老師的教學素養,他能否根據教學場域、情境的不同,轉換教學模式、調整教材難度、做到差異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