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的渴望,轉化成愛的動力,從愛人開始

更新於 私密發佈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家,曾經是讓我受傷的地方,我逃離家,選擇一個人流浪的生活方式,這顆心再也不想要一個家。

雖然談戀愛、結婚到離婚,看似想要成家,但恐懼受傷的感覺,讓我很難建立親密關係,不知道怎麼愛人與被愛,而想要一個人生活,一個人躲藏起來,想要把心門關起來,就是怕傷害。


拍攝

拍攝



幾十年來,原生家庭帶來的陰影,不只是影響我的感情,也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只能以冷漠對待這個世間,這顆心就更加無情,在無情的保護之下,是一顆想要愛人與被愛的心。

缺乏了愛的能量,整個人是很消沈的,很厭世的,對一切都產生不了興趣,只能用理智去激發自己向上的動力,可是身心是不協調的,以致於百病叢生。

失去了愛人的心,也不懂得怎麼被人所愛,就是依賴與逃離間擺盪,渴望被人需要,又容易感到疲累而病倒。

整個人一直處在緊張又忙亂的生活中,不斷被生活逼迫向前走,又常常失去了方向。

內心空虛,用各種工作、興趣和學習來填補,仍然失去動力,不知為何?

對家的渴望,是內心最深的恐懼,想要,又不敢要。

一想到家,就想到那個充滿衝突與冷戰不斷的地方,又愛又恨,讓人痛苦不堪,又割捨不下的親情,卻從來沒有意識到,所有的衝突背後,都是來自愛,只是愛的方式不是彼此想要的,就引發了衝突。

一次次衝突事件,讓人更加陷入事理之爭,而感受不到愛。由於衝突不斷,就不斷在解決問題,避免紛爭,渴望和平,期待和諧的生活,而不明白,愛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根源,反而因此逃避親密關係,不敢去愛。

當放下事理之爭,發現原來是愛的深切,才會有這樣強烈的情緒,而造成爭執,爭執而據理力爭的結果,是兩敗俱傷,只有回到愛的感受,就會發現根本沒有對立,沒有衝突,而是愛的溝通不良,方式不對,但已經消磨彼此的愛,而精疲力盡,以為不再愛了。

父子、母女、夫妻、情侶,都是一樣的。愛得深沈,衝突更多,渴望越大,卻不知道回到愛的感受,才是真正的溝通。

當我的心充滿了愛,每個人的語言、反應、行為,都不再是表面所呈現的,而是一種愛的展現,透過自己的方式在表達。如果心中有愛,就會懂得不同的意見,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反應,其實都是在傳達愛的訊息。

不管是正向、負向的情緒,都能被接納與包容,而從心裡感受到愛,就能溝通無礙,和諧互動。

用愛來回應這個世間的一切,就能感受到愛,無論身處在什麼環境裡,都把身邊的人當成家人一樣來愛,使團體像一個家,吵吵鬧鬧,也能被包容,被接納。

因為有愛,愛是能量,撫慰人心,消弭歧見,相親相愛,和樂融融。

因為有愛,愛是能量,激發潛能,增加自信,熱情洋溢,希望無窮。

當我思維愛,不如化成行動,用愛付出,付出真心,從愛人開始,愛自己,也愛身邊的人,愛的能量帶來不可思議的情感交流,滿滿的愛在每個人心中流動,滿足家的渴望,愛人與被愛的需求。

此刻,生命就會充滿幸福感,不再恐懼愛人與被愛,而能享受愛人與被愛的喜悅充盈。只要心中有愛,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自然就能和睦相處,同心協力,互助合作,團結一心。

 

心靈花園的玫瑰仙子,愛自己,也珍惜身邊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不想在愛裡失去自我。
如果要對「家」下一個定義,我認為那是「 一個充滿愛、接納、支持、自由與安全的人間天堂」 在我生命中擁有及體驗過三個家,一個是生活了18年的原生家庭,一個是維繫18年婚姻最終破碎的家,最後一個就是我開悟後重新回歸的靈魂之家。前兩者都是現實世界的住所,卻因愛的缺失導致家族成員們承受著太多的衝突與傷
Thumbnail
所有的難,都是一種對愛的提問。而我們難以靠自己找到答案,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夥伴,我們需要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中去感受愛。 這就是人,在愛中執迷,又通過執迷了解真實的愛。
Thumbnail
當我們處理自己情緒時,多數人的反應,不是逃離這樣的情緒感覺,認為事過境遷就沒事了;不然就是為了保護受傷的自己,而意圖責怪他人。人們有時害怕的是面對自己,承認自己是錯的,是受傷的,會讓他們感覺自己很軟弱。 我們的靈魂在人世間尋求的是愛人與被愛的經歷,在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關係,甚至不那麼重要的關
Thumbnail
愛自己,是有層次的,是會挫折的,是需要勇敢的,是來來回回、反反覆覆的磨合,然後碰到,那個卡點,是願意,是我願意嘗試看看,我願意勇敢看看,我願意呼吸,我願意放手,我願意面對,我願意承擔,我願意承認,我願意請求,我願意痛,我願意穿越幻象,進入真實,我願意碎裂而完整,我願意讓愛與信任臨在與此時此刻
Thumbnail
情感是人類的基本組成部分,它們是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也是我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重要途徑。當我們選擇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感,特別是負面情感時,我們可能會失去與自己內心世界的聯繫。這種自我疏遠可能會導致情感麻木,甚至是情感失調,從而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愛的源頭 是自己 愛,是心理上的一種感受,不是特定做著某件事就有愛,也不是不做哪些事就沒有愛,但就不禁想問最初的愛是誰給出來的,如果說愛是因為別人給予才會擁有的話,我寧願相信愛是一個人的本能,愛的源頭是自己。 原生家庭與自己的選擇 也許一開始的答案我會選擇家庭,但我想到並不是每一個人的家
喜歡是理想的投射,愛情是自我的投射。 想找愛情,要先找到自己。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不想在愛裡失去自我。
如果要對「家」下一個定義,我認為那是「 一個充滿愛、接納、支持、自由與安全的人間天堂」 在我生命中擁有及體驗過三個家,一個是生活了18年的原生家庭,一個是維繫18年婚姻最終破碎的家,最後一個就是我開悟後重新回歸的靈魂之家。前兩者都是現實世界的住所,卻因愛的缺失導致家族成員們承受著太多的衝突與傷
Thumbnail
所有的難,都是一種對愛的提問。而我們難以靠自己找到答案,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夥伴,我們需要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中去感受愛。 這就是人,在愛中執迷,又通過執迷了解真實的愛。
Thumbnail
當我們處理自己情緒時,多數人的反應,不是逃離這樣的情緒感覺,認為事過境遷就沒事了;不然就是為了保護受傷的自己,而意圖責怪他人。人們有時害怕的是面對自己,承認自己是錯的,是受傷的,會讓他們感覺自己很軟弱。 我們的靈魂在人世間尋求的是愛人與被愛的經歷,在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關係,甚至不那麼重要的關
Thumbnail
愛自己,是有層次的,是會挫折的,是需要勇敢的,是來來回回、反反覆覆的磨合,然後碰到,那個卡點,是願意,是我願意嘗試看看,我願意勇敢看看,我願意呼吸,我願意放手,我願意面對,我願意承擔,我願意承認,我願意請求,我願意痛,我願意穿越幻象,進入真實,我願意碎裂而完整,我願意讓愛與信任臨在與此時此刻
Thumbnail
情感是人類的基本組成部分,它們是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也是我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重要途徑。當我們選擇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感,特別是負面情感時,我們可能會失去與自己內心世界的聯繫。這種自我疏遠可能會導致情感麻木,甚至是情感失調,從而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愛的源頭 是自己 愛,是心理上的一種感受,不是特定做著某件事就有愛,也不是不做哪些事就沒有愛,但就不禁想問最初的愛是誰給出來的,如果說愛是因為別人給予才會擁有的話,我寧願相信愛是一個人的本能,愛的源頭是自己。 原生家庭與自己的選擇 也許一開始的答案我會選擇家庭,但我想到並不是每一個人的家
喜歡是理想的投射,愛情是自我的投射。 想找愛情,要先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