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解開謎團之後,你會再重看一次的推理小說!

看似本格派推理,但是,卻從根本上推翻了閱讀推理的常識,甚至打破了某些鐵則,要在不爆雷的情況下解釋說明小說家夕木春央的機關算盡,真的也是一大難題啊!

這不是一個悠閒的故事,是關於七個大學登山社團同學會誤闖一處神秘地下建築,而後遇上了神秘的一家三口,總共十人,原本僅只需要被困一日,沒想到卻演變成必須在即將滅頂的「方舟」裡做出選擇,分秒必爭的故事。

方舟的隱喻

諾亞方舟的故事大家不陌生,就是洪水即將淹沒人類世界,諾亞是唯一知道神意的人,被神選定的諾亞默默打造方舟,引領萬物生靈上船以逃過一劫。

諷刺的是,洪水發生在這棟建築物內,誰才能獲得神的救贖?

如神的小說家筆下的主述者,既不是天才絕頂的偵探角色,也不是冷酷無情的兇手,身為一個系統工程師的一般人視角,不帶有任何外掛技能的引導讀者一起進入未知的倒數滅絕裡。從有限的背景裡,我們僅能發現他與女同學之間有著微妙的感情線,而與其他人物的關係,則沒有回憶的背景補述,無法依照人物關係而判斷殺意。也倒是因此而更要仔細觀察出現在眼前的線索。

以主述者有限的視角進展,客觀描述眼前所見,都是推裡的線索,因此第一次看時,應該會對某些人物意味不明的情緒反應,或者無管緊要的描述過於詳細感到不解,但這些鋪陳,都是第二次閱讀才能領會的恐怖樂趣:明知時間不多,以為大家無能為力只好悠哉的消磨時間,以為等待的是最終審判日,沒想到卻是一開始就決定好的神意。

道德難題的無限延伸

道德難題裡,最有名的電車難題是:注定有人會死,操控方向桿的你,會選擇原路線的五人死亡,還是更改路線一人死亡?

當你可以做出選擇改變他人命運,你會選擇犧牲少數還是犧牲多數?

困在方舟裡的所有人都在苦思這個命題,並且增加一個變數:犧牲兇手還是隨機犧牲?大多數人應該都會在這個命題選擇兇手吧,但是,不論犧牲的是誰,為了自保而作出犧牲他人的防衛舉動,真的可以自認無辜而安心活著嗎?而若找不到兇手呢?誰願意犧牲自己?

為了避免製造更多的紛爭,故事盡可能的防堵全員得救的各種可行性,讓角色貌似只剩下一個選擇:犧牲一個人,為其他人打開入口大門;還是全滅。

到這裡,我們和主述者都被神的障眼法給蒙蔽而不自知!

最重要的殺人動機

如果要做一個討厭的死法排行榜,勒死或刺死之類的死法,說不定不會排名太前?畢竟有更多更糟糕的死法。

最難以接受的死法,表現出恐懼的事物,而最難以接受的殺人動機,通常是想吐槽「有必要為了這個理由奪去人命嗎」,關於這點,這個故事是我看過最正當的動機了為了順利活下去,只能這麼做了。

天災加人禍,看似是道德兩難的抉擇,但隱藏在方舟裡的人性考驗,其實單純的令人不忍直面,根本不需多複雜的套路,夕木春央的確做出了一個相當衝擊的本格內爆,連不可能會死的人都死了,這個衝擊真的讓我有點喘不過氣啊!所有的看似消耗時間與追查真相,都是顛倒的真實,而其實多次的,神一直都給出了暗示。

近期內,我大概真的也會重看第三次,才能把玩只有本格派獨有的機關算盡啊,明明都在眼前了,為什麼第一次看完全沒意會到,這部小說,我相信會讓你重新迷上本格派推理!

不要期待,就不會受傷害!想收藏的進擊派新作家,又多一位了!

方舟|夕木春央|獨步文化|2024

#二月新書

#首刷才有描圖紙斷頭書衣版買起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力的沙龍
38會員
152內容數
單純閱讀,馬力的私房景點
馬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這座島的傳統,無論好壞都是島民日積月累的財產。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要做出什麼選擇,要如何修正,一切都只有這座島上的人可以決定。」
Thumbnail
2025/04/21
「這座島的傳統,無論好壞都是島民日積月累的財產。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要做出什麼選擇,要如何修正,一切都只有這座島上的人可以決定。」
Thumbnail
2025/04/21
「沒事的,法蘭克。我跟你說我刻骨銘心學到的一課:每個父母都是不可靠的敘事者。我們以為自己比其他人更懂孩子。但我們每個人都無法客觀看待他們。就算是厄爾羅.葛德納這種有遠見的大人物也一樣。」
Thumbnail
2025/04/21
「沒事的,法蘭克。我跟你說我刻骨銘心學到的一課:每個父母都是不可靠的敘事者。我們以為自己比其他人更懂孩子。但我們每個人都無法客觀看待他們。就算是厄爾羅.葛德納這種有遠見的大人物也一樣。」
Thumbnail
2025/04/17
不到最後一刻,你無法知道真正的答案,這樣的故事手法以前不太感興趣,因為常常讀到為了製造懸疑而歹戲拖棚的小說,最後一刻揭發的真相,卻沒有一擊正中;但是傑森・雷庫拉克非常高招,運用當下時髦的現代人心理製造懸疑。例如教養議題。
Thumbnail
2025/04/17
不到最後一刻,你無法知道真正的答案,這樣的故事手法以前不太感興趣,因為常常讀到為了製造懸疑而歹戲拖棚的小說,最後一刻揭發的真相,卻沒有一擊正中;但是傑森・雷庫拉克非常高招,運用當下時髦的現代人心理製造懸疑。例如教養議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作者高雲章是高雄人,這三本都是犯罪推理短篇合輯,並有三對特色各異的CP組合——不好意思,人家明明是正經八百的解謎冒險與驚悚美食,卻被我瞧歪了。(笑)
Thumbnail
作者高雲章是高雄人,這三本都是犯罪推理短篇合輯,並有三對特色各異的CP組合——不好意思,人家明明是正經八百的解謎冒險與驚悚美食,卻被我瞧歪了。(笑)
Thumbnail
    忤逆時代浪潮,與社會派推理壁壘分明,有劃時代意義的《殺人十角館》影視化了。        角島上的青色館,在一場大火中付之一炬,無人生還園丁也不見蹤跡。弟弟紅次郎有不在場證明、園丁動機有歧異、附近海域也沒有外人介入的跡象,地處偏遠荒蕪的角島就這樣被詛咒著,成為了懸案束之高閣。
Thumbnail
    忤逆時代浪潮,與社會派推理壁壘分明,有劃時代意義的《殺人十角館》影視化了。        角島上的青色館,在一場大火中付之一炬,無人生還園丁也不見蹤跡。弟弟紅次郎有不在場證明、園丁動機有歧異、附近海域也沒有外人介入的跡象,地處偏遠荒蕪的角島就這樣被詛咒著,成為了懸案束之高閣。
Thumbnail
《方舟》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推理小說,情節扣人心絃,閱讀完後讓人回味無窮。本文分享了《方舟》的閱讀心得,以及對故事情節和人物設定的評價。
Thumbnail
《方舟》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推理小說,情節扣人心絃,閱讀完後讓人回味無窮。本文分享了《方舟》的閱讀心得,以及對故事情節和人物設定的評價。
Thumbnail
姓司武的都得死 – 為了殺一個人,起了一場戰爭 By譚劍 .  這次看了兩本推理(方舟與這本) 是迥然不同的風格 皆不會被我列為本格推理的類型 都更像是透過懸疑探討人性 前者(方舟)探討對他人的愛能不能戰勝自私本性 這本則是在說人對於世俗慾望的執著 有時會讓人做出多失控的決定
Thumbnail
姓司武的都得死 – 為了殺一個人,起了一場戰爭 By譚劍 .  這次看了兩本推理(方舟與這本) 是迥然不同的風格 皆不會被我列為本格推理的類型 都更像是透過懸疑探討人性 前者(方舟)探討對他人的愛能不能戰勝自私本性 這本則是在說人對於世俗慾望的執著 有時會讓人做出多失控的決定
Thumbnail
因為被《方舟》的故事設定吸引,所以一直心急想看這本小說,結局確實有被衝擊到,可惜中段不夠緊湊,說不上是頂級的推理小說,不過讀後卻一直被纏繞心神,讓人思考了很多,後勁強勁。 《方舟》是很本格的推理小說,暴風雨山莊式的推理小說就是一群人被困在同一個地方無法離開,被困者一個一個被殺,而倖存者則努力找出兇
Thumbnail
因為被《方舟》的故事設定吸引,所以一直心急想看這本小說,結局確實有被衝擊到,可惜中段不夠緊湊,說不上是頂級的推理小說,不過讀後卻一直被纏繞心神,讓人思考了很多,後勁強勁。 《方舟》是很本格的推理小說,暴風雨山莊式的推理小說就是一群人被困在同一個地方無法離開,被困者一個一個被殺,而倖存者則努力找出兇
Thumbnail
一宗撲朔迷離的墮樓懸案,圍繞木屋及法庭兩個(主要)場景,出場人物僅有死者、身負弒夫嫌疑的異國妻子、兩人的兒子,以及法庭相關人士,如何撐起一個兩個半小時的故事? (下有劇透)
Thumbnail
一宗撲朔迷離的墮樓懸案,圍繞木屋及法庭兩個(主要)場景,出場人物僅有死者、身負弒夫嫌疑的異國妻子、兩人的兒子,以及法庭相關人士,如何撐起一個兩個半小時的故事? (下有劇透)
Thumbnail
2024最新!懸疑推理動漫推薦,包含〈夏日時光〉〈彼方的阿斯特拉〉〈約定的夢幻島〉〈米奇與達利〉〈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奇巧計程車〉,推理動漫必看,分享給你推理動漫神作清單!讓你可以找到下一部動漫追番去。
Thumbnail
2024最新!懸疑推理動漫推薦,包含〈夏日時光〉〈彼方的阿斯特拉〉〈約定的夢幻島〉〈米奇與達利〉〈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奇巧計程車〉,推理動漫必看,分享給你推理動漫神作清單!讓你可以找到下一部動漫追番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