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跟同事撰寫烏來的企劃,把資源一個一個梳理。協會發起也遞交出去,感恩各個專業領域的前輩們一起發起。而過年期間都一直在構想偏鄉有機書店的模式能快點成型,讓這裡的文化共識能更凝聚。
然後,今日意外在山上時認識一位健談的老闆。
同事們各種羨慕我的工作下午茶,一杯花香淺焙咖啡,加上老闆親自做的低卡布朗尼。老闆心門開,談到很多建議⋯好像也跟我們未來的合作項目有點關聯。
我想,驚喜總是伴隨著感恩,謝謝瀑布旁邊的咖啡店,讓我就這樣走進去嘗試,意外得到工作上的禮物。
------
對了,今天我看到一位高中同學,在臉書轉發了一則文章,字字句句我都被文字療癒到,很感恩很感恩很感恩,我轉發在這,也當成一個紀錄。
『如果你曾領受愛情的美好,此刻亦當領受它的酸楚。
《愛智者》
這是一封關於失戀的來信,信裡的內容斷斷續續,持續拼湊了幾日,才有了大概。
我可以感覺得到,當事人還處於震驚期,她不知道對方怎麼了,也不曉得自己該怎麼應對。更重要地,我猜你可能突然發現自己原來這麼不理解他,不理解這段關係。當中最使人痛苦的,莫過於對對方判準的失效,這會讓人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
難道一直以來,我都一廂情願地在跟幻影與投射互動嗎?人會開始尋找各種正反面的證據試著說服自己,到底前後不一的人是誰?但那終歸是徒勞,因為結局已定,分手已成必然。
為了挽回對方,你或許會想著大幅讓步,承認沒有犯的錯,同意自己是個加害者,但其實真正在搞PUA、玩煤氣燈的是對方,然後你發現你的讓步只讓對方拿到了繼續攻擊你或卸責的證據,於是你覺得天旋地轉,原來人不可以善良。
現在即便對方來了信,你也不敢點開,你不知如何是好,因此向我請教。
我只能說,關於感情這件事,我們從來沒有好方法。
因此我很少跟人談愛情,因為說到底,這全是在發瘋。是以佛洛姆談到愛情時,只用了短短的章節;羅伯特‧強森則將它等同於宗教愛的補償。
彷彿愛情就是疾病。我勸過人分手,後來兩人結了婚。我也祝願過人白頭偕老,結果兩人鬧得不可開交。也就是說,關係的奧秘正在於:它永遠是不可知的。即便我們曾自以為理解,但事實是我們從未理解對方,好端端地一言不合就分手,原因不完全出在你身上,而在於人的自我(ego)是由各種矛盾和不穩定的碎片組成,環境的變化很容易讓原先維繫住自我的核心產生偏離。人會因此突然變得扭曲,濃情轉淡,愛也跟著成為了恨。在感情中沒有正義,也沒有公平。一旦失去了愛,關係就成為權力的競爭與人際的操弄。
聰明的旁觀者保持距離,愚蠢的旁觀者深陷其中。
只有自我懷疑和自我貶低會持續留給當事人,我們看似在沒有結局的愛情裡一無所得。直到時間過去,它會無情地將所有的愛恨情仇啃食殆盡。縱使我在這件事情上一直不太成功,但我想和你分享的是,愛情雖有痛苦,它卻是生命的禮物。這份禮物讓人跳脫了原先習以為常的生命,無論是愛得激烈,或者痛得流淚。無論正負向,愛情帶來的強烈感受都讓人對當下產生了一種親密感。我們因此擺脫了行禮如儀與麻木,感覺自己活著。愛情成為了生命這座牢籠的鑰匙,成為了無意義人生的解答。
而愛情帶來的痛苦正源於它曾賜與我們的歡樂。如果你曾領受它的美好,此刻亦當領受它的酸楚。猶如呼與吸構成了生命,喜與悲也構築了愛情。用這個態度接受生命,也用同樣的態度接受愛情。接受當下即是全部,這個當下,下個當下,以及每一個當下。無論當下是悲傷還是憤怒,是無力還是絕望,我觀看它,我接受。但你知道嗎?狂風不終日,驟雨不終朝。風暴不會長久,接在它之後的,是雲淡風輕。
感受猶如掛在天空的浮雲,它會來,也會離開。好比海浪,大海不會永遠平靜無波,因為流動是它的本質。我們不期待它應當如何,只看它,陪伴它。如果我們被捲進去了,那就成為它。
全心全意地去恨吧!如果你還有恨。全心全意地去思念吧!如果你還思念。然後再回來你身上,帶著慈悲注視和陪伴著痛苦的自己。呼吸吧!因為神就是呼吸中的呼吸。痛苦的時候就安住在你的呼吸,憤怒的時候就如慈母般擁抱自己。或者讓自己成為山,任何風雨都不能動搖你的核心。讓自己成為湖,清澈地映射自你心中閃現過的一切。
喬‧卡巴金博士那本正念小書《當下,繁花盛開》尤其值得在我們低落的時候參考。收攝你的念頭與言語,只對你能影響到的人事物說話和行動,你的力量就會逐漸集中。總有一天,波濤會逐漸止息,你會再次回到你的中心。
因為曾經帶著慈悲自我陪伴,你會變得更富同情心,更能欣賞每個在愛中的人戀人間彼此熱烈的眼眸會一次次帶你走入回憶,那時的你會像我一樣深自慶幸,感謝自己真心愛過。
很久以後,你再次翻到自己年輕時的照片,又看向鏡子前的自己。你知道歲月已經讓你走到了很遠的地方。到那時,你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我的朋友,願星辰為你指路,陽光與你同行。』-------以上是<老妖的輔導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