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過於古典老派,缺乏新意,再加上皮影戲與演員演出交會不多,各自獨立,總覺應該可以找到更創新的故事,影偶與演員應該有更多機會互動與交融。
近幾年斷斷續續出現偶戲與真人共演的作品,比如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製作的《魂顛記》以執頭偶與演員共演,阮劇團的《釣蝦場的十日談》由布袋戲偶與演員共演,拾念劇集、無獨有偶、施如芳合作,綜合杖頭偶、執頭偶、面具偶與演員演出的作品《鯨之嶋》,不貳偶劇團綜合布袋戲及默劇表演的《尋找一個屬於我們的島》,故事工廠的《倒數婚姻》則讓執頭偶與演員共演。
布袋戲是臺灣知名度與觀眾群最多的偶戲,而執頭偶容易製作成與真人等身的大小,與真人演員對戲較無違和感,因此這兩種戲偶更常應用於舞臺劇中與真人演員共演。
響座劇場的《光之路》少見地選擇與永興皮影戲劇團合作,讓影偶與演員共演。這是一次別出心裁的嘗試,也是屬於高雄獨有風格的合作模式(臺灣現存皮影戲劇團皆註冊於高雄)。
此次《光之路》雖然有少數令人眼睛一亮的橋段,諸如:由真人演員模仿影偶的姿態,隱身於布幕後透過影子演出。又比如:劇中天星閣皮影戲團,父親吳阿水與一雙兒將才、秀知3人的互動,偶爾由影偶呈現。然而多數時候,皮影戲只出現在天星閣搬演劇目的橋段,或是秀知模仿父親登臺演出的橋段,影偶仍是真人演員手中的影偶,影偶與演員幾無直接互動,整體而言,只是舞臺劇與皮影戲相互穿插演出,兩個劇種並未真的融合、互動、共演。
《光之路》的主要故事線--皮影戲劇團天星閣團長吳阿水一心培養長子將子成為能獨當一面的操偶師,但長子將才無意承繼家業,相反的女兒秀知熟稔父親演出的每一場戲,終於在危機中成功登臺,獲得父親的首肯與接納。
倍受期待的兒子離家、最終由不受期待的女兒承繼家業,這樣的故事未免太過古典老派,缺乏新意,再加上皮影戲與演員演出交會不多,各自獨立,總覺應該可以找到更創新的故事,影偶與演員應該有更多機會互動與交融。
節目單說明製作《光之路》是為了向維繫皮影戲這項傳統技藝的藝師致敬,然而我卻意外在觀眾席上觀察到文化斷層導致皮影戲更難以向兒童及年輕人推廣。
永興皮影戲劇團,在《光之路》中天星閣登臺演出的戲中戲,選擇了《西遊記之火焰山》及《濟公活佛》兩段戲文,有打鬥施法,有叫戰爭辯,有影音聲光,可說是內行人看得門道、外行人看得熱鬧的好段子,然而現場觀眾席上的孩子,竟對《西游記》《濟公活佛》一點概念也沒有,每當皮影戲鑼鼓登場,孩子們便坐立難安。
不難推測,臺灣這個世代的孩子,無論童書、童話、漫畫、動畫、電視節目、手機短片,已經很少談及中國傳統長篇章回小說,以致對《西游記》《濟公活佛》故事情節陌生,僅管操偶師技巧純熟,插科打諢,與時俱進地穿插抖音、YT笑話,仍不足以引起孩子的興趣。或許必須將孩子們熟知的動畫、卡通改編成皮影戲,才能捉住孩子們的注意力。
不是一臺戲裡既有演員演出也有影偶主演,就算跨界演出;也不是傳統技藝穿插抖音、YT笑話,就足以對抗時代的洪流。《光之路》意外讓人重新審視「跨界」「傳承傳統技藝」,給了許多思考空間。
----------
導演:黃琦勝
編劇:鍾欣怡
皮影戲:張新國、張信鴻、張英嬌、張劭齊
演員:羅永昌、劉庭歡、劉昱德、鄭心慈、周洪于婷、蘇莞筑、游芳瑜、簡羽晨
舞台設計:高健鈞
肢體顧問:蘇莞筑
戲偶製作:張信鴻
光影美術:龔泳真
燈光設計:童偉倫
音樂設計:許晉嘉
音響技術:俊傑燈光音響企業社
服裝設計:黃致凡
舞台監督:陶曉慧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協辦單位:響座劇場、不可無料劇場
藝文支持:財團法人瑞儀教育基金會
----------
關聯閱讀:
【表演藝術評論臺】
密密織構的光影:多層次跨域表演文本《光之路》|楊美英(專案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