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薈|故鄉、故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系刊主編出了一個題目,要求我以「故鄉」為主題書寫一篇小文,暢敘我對故鄉的感覺。我究竟是那裡人呢?想想,還真有些惘然。

按戶籍登記,我算臺北縣(現在是新北市)人,我的出生地是中和。當中和、永和的界域還不是那分明的時代,有時還得花費口舌說明我的故鄉是「臺北縣中和鄉」,而不是「臺北縣永和鎮」。

然而,我的父親卻是道地臺南縣關廟鄉人。二戰期間,父親當過日本兵、曾被迫征調緬甸仰光充當軍伕;二戰結束之後、日本兵敗如山倒,根本無暇顧及這批台籍軍伕。其後臺灣也光復了,父親卻流落中南半島很長一段時間,根本無法還鄉。後來潛逃到泰國,才在泰國華僑幫助下,回到故鄉台南。

父親返台之後,並未在台南就業,反而經基督教芥菜種會牧師蔡滄達先生之介紹,北上謀生。在臺北中和認識了我媽,並結為連理,從此長居台北。所以當過去還未以「出生地」認證戶籍的時代,如提及故鄉,我總是說:我是「家在臺北的臺南人」!

我大學念的是中興大學中文系,畢業一服完兵役,馬上回母系當助教,一路升到教授。我娶妻、生子,安家、落戶、工作、教學、研究,從此也沒離開過臺中。現在一提起故鄉,我可能會改口了。因為我在台中居住超過半世紀,比起在台北居住的時間還長兩倍。我雖也經常往返新台北市老家,卻大多像個過路人、只是蜻蜓點水,並未參與台北的生活。我對台北的總體印象已是;「陌生的都會」。現今,若還有人問起我到底那裡人?正確的答案應是:「出生在新台北中和、祖籍台南關廟、目前長居台中的台中人」。

古代因交通不便,加上「父母在不遠遊」的傳統觀念,故鄉不僅是「身體的歸屬」、更是「心靈的歸宿」。古人遊宦他鄉,就算終身離鄉,也總要落葉歸根、以老家作為埋骨之地。一個人只要離鄉,就算是「羈旅遊子」。於是王粲在荊州當陽縣城,登上城樓時,有「雖信美而非吾土」之遺憾;范仲淹身為將領督軍延安,都還萌生「濁酒一杯家萬里」的感傷;甚至在想起故鄉,竟有「將軍白髮征夫淚」的軟弱表現。

其實,我雖一天也沒住過台南,對於祖籍台南卻一直深情款款。記得十多年前父親還健在,我曾問清楚父親的出生地是「台南縣關廟鄉襄洋村」,我還開車帶著父親返鄉探視親友。隨著台南親友凋零殆盡,我逐漸消退了「台南縣關廟鄉襄洋村」的繫念。十一年前,父親過世,我與母親聊起台南,強烈表示想回故鄉台南「尋根」,母親竟神秘地對我說:「其實你祖父是個養子,祖父的故鄉根本不詳。」

個信息雖澆熄了我「尋根」的熱情,但有關台南的鄉情,仍是我的最大的關注。我不但參與台南同鄉會,充當台南縣政府的粉絲,我還關心一切台南的信息。台南的一草一木、片言隻語,都會引發我的興趣。想想,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是的!原來文化的認同感,才是我繫念故鄉的主因。當年杜牧歸家,曾有:「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歸家〉)之感,這固然是感慨官場浮沉、不覺逐漸老去,鬢邊生出白髮,而有「歸來太遲」的遺憾。如以賈島的詩:「客舍幷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幷州是故鄉。」(〈渡桑乾〉)來對照,那麼,這種「以他鄉為故鄉」豈不正是現代人的寫照?

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愛;思我故鄉,愛我故鄉。故鄉台南仍然牽繫著我的情感。故鄉已不只是地域歸屬,對我而言,台南早已昇華到一種超越的、純屬個人的文化價值,正是這個層面,才使它成為我魂縈夢牽之所在…。

avatar-img
6.1K會員
660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一個月多月前,告別了南投,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台東.. 告別了朋友,一個人就開車前往台東,開啟了新的工作旅程.. 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台東熱情的陽光差點沒把我融化,才到台東第三天,終於經歷了傳說中的水土不服,過敏了... 離開南投後,回台南老家,家中老爸還叮嚀著要帶家鄉的土跟米,因
我父親是南部人,因工作的緣故,我出生於台北,之後因阿嬤年紀大了,父親請調回到南部。南部高雄是我的家鄉,我們起初是住在一個叫做甲仙鄉的地方生活,大姑媽小姑媽也都在附近居住,兒時有許多記憶都是在兩位姑姑家。其實真正的老家並不再這裡,只因老家在偏遠的山區,沒有太多工作的選擇,所以下山後第一個算是有開發
Thumbnail
若有人問我從哪裡來,我會毫不猶豫地大聲地說:「福爾摩沙」「台灣」。
哪裡是家台灣是我的家,雲林是我的家,中國是我的家嗎?不是,可是我從小到大讀的是中國的歷史、台灣的歷史,英法聯軍的屈辱,日本殖民的痛我好像可以跟中國人民一樣共鳴、觸動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想統一,但不能理解的是他們使用的方式,砲彈、飛機、在地震當中網路上粗鄙的語言,武力的統一我們能幸福嗎?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本來只是形式上的故鄉,變成旅人般實質。 又才發現的何時,長輩們的真實姓名當書寫在路口紙條電線桿架著的花籃上,方意味到稱謂與文字的連結,獲得的同時,也是逝去。 無比短暫
今天上課的內容是關於故鄉的主題. 內容是指出生的故鄉和之後生活十年之後的第二故鄉, 這二間中間的變化及自己的感想. 是很有趣的內容, 老師也會要求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故鄉, 要怎麼介紹自己的故鄉讓其他同學也能多了解故鄉的特點. 幸運的是我的故鄉一直都在台北. 不管是出生, 求學, 工作都沒有離開過
Thumbnail
我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我對嘉義的經驗和我想在嘉義定居的理由,同時描述了北部和臺北的生活負擔和對我生活的壓力。
Thumbnail
長大後為了好好介紹自己的故鄉,我開始深入了解伴我成長的地方。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一個月多月前,告別了南投,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台東.. 告別了朋友,一個人就開車前往台東,開啟了新的工作旅程.. 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台東熱情的陽光差點沒把我融化,才到台東第三天,終於經歷了傳說中的水土不服,過敏了... 離開南投後,回台南老家,家中老爸還叮嚀著要帶家鄉的土跟米,因
我父親是南部人,因工作的緣故,我出生於台北,之後因阿嬤年紀大了,父親請調回到南部。南部高雄是我的家鄉,我們起初是住在一個叫做甲仙鄉的地方生活,大姑媽小姑媽也都在附近居住,兒時有許多記憶都是在兩位姑姑家。其實真正的老家並不再這裡,只因老家在偏遠的山區,沒有太多工作的選擇,所以下山後第一個算是有開發
Thumbnail
若有人問我從哪裡來,我會毫不猶豫地大聲地說:「福爾摩沙」「台灣」。
哪裡是家台灣是我的家,雲林是我的家,中國是我的家嗎?不是,可是我從小到大讀的是中國的歷史、台灣的歷史,英法聯軍的屈辱,日本殖民的痛我好像可以跟中國人民一樣共鳴、觸動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想統一,但不能理解的是他們使用的方式,砲彈、飛機、在地震當中網路上粗鄙的語言,武力的統一我們能幸福嗎?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本來只是形式上的故鄉,變成旅人般實質。 又才發現的何時,長輩們的真實姓名當書寫在路口紙條電線桿架著的花籃上,方意味到稱謂與文字的連結,獲得的同時,也是逝去。 無比短暫
今天上課的內容是關於故鄉的主題. 內容是指出生的故鄉和之後生活十年之後的第二故鄉, 這二間中間的變化及自己的感想. 是很有趣的內容, 老師也會要求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故鄉, 要怎麼介紹自己的故鄉讓其他同學也能多了解故鄉的特點. 幸運的是我的故鄉一直都在台北. 不管是出生, 求學, 工作都沒有離開過
Thumbnail
我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我對嘉義的經驗和我想在嘉義定居的理由,同時描述了北部和臺北的生活負擔和對我生活的壓力。
Thumbnail
長大後為了好好介紹自己的故鄉,我開始深入了解伴我成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