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8-晨跑的自己
avatar-img
Clara

2024.02.28-晨跑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晨跑的感受是什麼?是放鬆、是思考、是自由、是獨立的個體,那個時候自己只屬於自己,不屬於任何人。思考的內容大多是關於自己,晨跑後要準備什麼給自己吃;運動後的梳洗是否只是單純的沖澡,還是要好好泡澡舒緩一下肌肉;又或者今天的自己想畫什麼妝容......等等只專注在自己的思考。思考內容讓內心深處感受到自由,不需為任何人調整自己的步調,所以只需以自己為中心的早晨,這樣的思考能感受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

上段文字裡重複幾次『獨立個體』,成長過程中獨立常聽,卻從沒感受過獨立個體。情緒勒索的家庭環境中照顧者總會不斷以『獨立』兩個字來壓榨孩子,孩子要獨立作息、孩子要獨立生活、孩子學業要獨立、孩子幾歲後經濟要獨立,這些獨立的受惠者都來自於壓榨孩子照顧者的虛榮心。沒去想過在孩子獨立的過程中也是需要陪伴的,孩子獨立的過程中需要照顧者耐心的引導,孩子獨立的過程需要先有足夠的安全感與愛。

沒有足夠家庭系統支持下,成年後需要花更多時間來調適自己的心裡狀態。因為生活中或是工作上忙碌之餘更多是需要調節內心的自我懷疑,好像在一個傷口上反覆劃開又上藥的狀態,某日回首時內心的傷疤早已是厚厚的痂皮。對於傷痛不再有感受,有的只是習慣,習慣傷口反覆疼痛後的病態安全感。長期下來當對面真正快樂的感受或是自己所努力後的成就時會感到不真實,甚至害怕在成功的背後是否隱藏了更可怕的危險。

avatar-img
Clara
2會員
11內容數
“La vida es o una gran aventura o nada.” 為自己添增新的世界,或許是孤獨 或許是安靜 或許會更悲傷,也或許找到內心的真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lara 的其他內容
上週聽了一個故事,同事說最近在交友軟體上面遇見一個男生,平時都是在交友軟體上傳訊息,連對方的line都沒有,更不用說電話了。兩人相約一起去遛狗過(帶狗狗去玩水)也一起去吃過飯,話題都圍繞在狗狗上。聽到時覺得蠻好的,是個好的開始。同事卻問「這樣會不會不正常?」 我「哪裡不正常?」 同事的表情看
情緒低落已經持續兩個月了,這種感覺再熟悉不過了。年初的時候精神科藥物的停的差不多了,藉由運動與戒掉咖啡,讓生活慢慢回到不使用藥物的狀態。我知道對我來說是勉強的,是超過我附和的。矛盾的是我也知道如果我持續的用藥會讓自己走向另一走滅亡,藥物讓我心理性的完全依賴,從一天的總量3-5顆到了後期一天藥量達
隨著年紀增長,面對陌生人的恐慌感反增不減。大部分的時候在商場工作時可以切換工作模式,忽略陌生人的眼神對視與音聲干擾,盡可能的以專業部分裝飾掉緊張與焦慮。近期發現當工作時要做情緒轉換是件很難的事情,吵雜的聲音讓我疲倦、虎視眈眈的眼神讓我不安。有人問過我這是怎麼樣的感覺?我總說就像是自己進了一個房間
上週聽了一個故事,同事說最近在交友軟體上面遇見一個男生,平時都是在交友軟體上傳訊息,連對方的line都沒有,更不用說電話了。兩人相約一起去遛狗過(帶狗狗去玩水)也一起去吃過飯,話題都圍繞在狗狗上。聽到時覺得蠻好的,是個好的開始。同事卻問「這樣會不會不正常?」 我「哪裡不正常?」 同事的表情看
情緒低落已經持續兩個月了,這種感覺再熟悉不過了。年初的時候精神科藥物的停的差不多了,藉由運動與戒掉咖啡,讓生活慢慢回到不使用藥物的狀態。我知道對我來說是勉強的,是超過我附和的。矛盾的是我也知道如果我持續的用藥會讓自己走向另一走滅亡,藥物讓我心理性的完全依賴,從一天的總量3-5顆到了後期一天藥量達
隨著年紀增長,面對陌生人的恐慌感反增不減。大部分的時候在商場工作時可以切換工作模式,忽略陌生人的眼神對視與音聲干擾,盡可能的以專業部分裝飾掉緊張與焦慮。近期發現當工作時要做情緒轉換是件很難的事情,吵雜的聲音讓我疲倦、虎視眈眈的眼神讓我不安。有人問過我這是怎麼樣的感覺?我總說就像是自己進了一個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