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陌生人的恐慌感與內心的掙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隨著年紀增長,面對陌生人的恐慌感反增不減。大部分的時候在商場工作時可以切換工作模式,忽略陌生人的眼神對視與音聲干擾,盡可能的以專業部分裝飾掉緊張與焦慮。近期發現當工作時要做情緒轉換是件很難的事情,吵雜的聲音讓我疲倦、虎視眈眈的眼神讓我不安。有人問過我這是怎麼樣的感覺?我總說就像是自己進了一個房間後,有人用廣播器告說『從現在起要跟一位殺人犯在這個房間供處72小時,不能保證對方是否有攻擊性。』這樣的心情就是陌生人帶給我的恐慌感。

自己都清楚的知道在房間裡與自己供處的殺人犯就是自己虛構出來的,就像自己生活上所有的事情都設定了『惡意』,就看過上一篇的人就會知道我是一個被惡意餵養大的人。惡意透過時間與經驗的堆疊變得十分強大,強大的力量讓自己完全看不到黑暗中微小的裂縫,自然也看不到裂縫裡的陽光。當陌生人與惡意同時來訪,那種無助且內心被掏空的感覺不知該如何停止。住校時有次我還為了躲避所有人的眼神,我躲進了自己的衣櫃裡,聞著自己熟悉的味道在哭泣。為什麼哭?那時候很單純的想『把自己哭累』哭累了就能睡了,自己的衣櫃像是某種安全堡壘,畢竟原生家庭是給不起我的。值得慶幸的是國中與專科都有輔導老師、心理學老師在定期為我輔導,當然家人是不知道的,知道後除了被嘲諷與責罵,再來就是會絕對禁止我心理輔導。原因:母親覺得丟她的臉。

出社會工作後,隨著工作壓力、人際壓力變大的情況下,這樣的狀況愈發嚴重。上班到一半跑去廁所偷哭,哭完後在回單位繼續工作,執得開心的是因為我的工作需要時常露出手腕,所以不能再像唸書時期一樣在有壓力的情況下以割傷自己來舒壓,(這是不對的)這個習慣從國小伴隨我到與先生相遇的初期。可能是遇見先生後的生活元素大量的改變讓原先只有狹小的裂縫越來越大,大到陽光都能直射到我的眼前時,我才第一次感受到人生的溫暖。溫暖來得突然,舊有的模式也被打亂,花了很久的時間才慢慢伸出雙手去感受這份溫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ra
2會員
11內容數
“La vida es o una gran aventura o nada.” 為自己添增新的世界,或許是孤獨 或許是安靜 或許會更悲傷,也或許找到內心的真諦。
Clara 的其他內容
2024/09/14
上週聽了一個故事,同事說最近在交友軟體上面遇見一個男生,平時都是在交友軟體上傳訊息,連對方的line都沒有,更不用說電話了。兩人相約一起去遛狗過(帶狗狗去玩水)也一起去吃過飯,話題都圍繞在狗狗上。聽到時覺得蠻好的,是個好的開始。同事卻問「這樣會不會不正常?」 我「哪裡不正常?」 同事的表情看
2024/09/14
上週聽了一個故事,同事說最近在交友軟體上面遇見一個男生,平時都是在交友軟體上傳訊息,連對方的line都沒有,更不用說電話了。兩人相約一起去遛狗過(帶狗狗去玩水)也一起去吃過飯,話題都圍繞在狗狗上。聽到時覺得蠻好的,是個好的開始。同事卻問「這樣會不會不正常?」 我「哪裡不正常?」 同事的表情看
2024/09/13
情緒低落已經持續兩個月了,這種感覺再熟悉不過了。年初的時候精神科藥物的停的差不多了,藉由運動與戒掉咖啡,讓生活慢慢回到不使用藥物的狀態。我知道對我來說是勉強的,是超過我附和的。矛盾的是我也知道如果我持續的用藥會讓自己走向另一走滅亡,藥物讓我心理性的完全依賴,從一天的總量3-5顆到了後期一天藥量達
2024/09/13
情緒低落已經持續兩個月了,這種感覺再熟悉不過了。年初的時候精神科藥物的停的差不多了,藉由運動與戒掉咖啡,讓生活慢慢回到不使用藥物的狀態。我知道對我來說是勉強的,是超過我附和的。矛盾的是我也知道如果我持續的用藥會讓自己走向另一走滅亡,藥物讓我心理性的完全依賴,從一天的總量3-5顆到了後期一天藥量達
2024/09/07
修復自己的心,需要修復的地方在我的人生中佔很大的空間。童年的悲傷讓成年後的我時刻都在修復自己,有些人總覺得我的思考很正向,有些人覺得我現在的生活不需要糾結於過去的故事。糾不糾結不是單一句話「我放下了。」就會自然放下了,更多時候是不斷跟自己說放下、忘掉、不要在意、其實沒什麼、自己多心了,這些話就像
Thumbnail
2024/09/07
修復自己的心,需要修復的地方在我的人生中佔很大的空間。童年的悲傷讓成年後的我時刻都在修復自己,有些人總覺得我的思考很正向,有些人覺得我現在的生活不需要糾結於過去的故事。糾不糾結不是單一句話「我放下了。」就會自然放下了,更多時候是不斷跟自己說放下、忘掉、不要在意、其實沒什麼、自己多心了,這些話就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初真的到明顯的生理反應的焦慮,是從工作上出現的狀況。
Thumbnail
當初真的到明顯的生理反應的焦慮,是從工作上出現的狀況。
Thumbnail
隨著工作要求和職場競爭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更帶來工作焦慮,這種焦慮不僅影響著他們的工作表現,更侵蝕著個人的倪靜和幸福感。 這篇文章提供了許多如何應對職場焦慮的方法和建議,從理性思考到行為改變的建議,為職場人提供了實用的工作壓力處理技巧。
Thumbnail
隨著工作要求和職場競爭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更帶來工作焦慮,這種焦慮不僅影響著他們的工作表現,更侵蝕著個人的倪靜和幸福感。 這篇文章提供了許多如何應對職場焦慮的方法和建議,從理性思考到行為改變的建議,為職場人提供了實用的工作壓力處理技巧。
Thumbnail
20幾歲的時候好像沒有想過什麼恐懼的事,除了年輕談戀愛怕分手。剛畢業找了幾份工作,不知道這份工作要不要繼續時?說到底這是焦慮還是恐懼?是焦慮自己還沒有找到工作,還是恐懼自己不夠資質找到好工作?因為本篇是談恐懼,就先言歸正傳回到恐懼。
Thumbnail
20幾歲的時候好像沒有想過什麼恐懼的事,除了年輕談戀愛怕分手。剛畢業找了幾份工作,不知道這份工作要不要繼續時?說到底這是焦慮還是恐懼?是焦慮自己還沒有找到工作,還是恐懼自己不夠資質找到好工作?因為本篇是談恐懼,就先言歸正傳回到恐懼。
Thumbnail
早安美好,一早來張💃圖,自信最美。 但要懂得謙卑,祝福大家上班愉悅事事如意。 怕什麼 就會想到什麼 信什麼 就會聽到什麼 真正的恐懼不是源自於外面的世界 而是來自於我們的內心 只要是 人 皆會犯有這毛病 越是怕 越會發生 越是不安 心生恐懼 總是要時常 對自己說
Thumbnail
早安美好,一早來張💃圖,自信最美。 但要懂得謙卑,祝福大家上班愉悅事事如意。 怕什麼 就會想到什麼 信什麼 就會聽到什麼 真正的恐懼不是源自於外面的世界 而是來自於我們的內心 只要是 人 皆會犯有這毛病 越是怕 越會發生 越是不安 心生恐懼 總是要時常 對自己說
Thumbnail
欸,為什麼!我突然全身舒暢,心情也明快! 昨天工作時,原本旁邊的同事因為家事、公事混雜,心情明暗交錯,手邊還持續整理著禮物的紙箱、宣傳單等等物品,一邊用碎念的方式整理自己接下來的思維。 大概五分鐘她才怒火滔天的結束一場對話。 我深呼吸了幾口氣,邀請她。 嘿,陪我練習先照顧自己好嗎? 拿出
Thumbnail
欸,為什麼!我突然全身舒暢,心情也明快! 昨天工作時,原本旁邊的同事因為家事、公事混雜,心情明暗交錯,手邊還持續整理著禮物的紙箱、宣傳單等等物品,一邊用碎念的方式整理自己接下來的思維。 大概五分鐘她才怒火滔天的結束一場對話。 我深呼吸了幾口氣,邀請她。 嘿,陪我練習先照顧自己好嗎? 拿出
Thumbnail
「焦慮」幾乎已經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從孩子到大人,從社會各個不同領域跟階層,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焦慮 我跟家裡老大都是很容易焦慮的性格,想到有事還沒做會焦慮,事情做完了也會焦慮😖 除了對於事情的焦慮感以外,更多的是對人生的焦慮 很多時候在人生的路口,不知道該往哪兒走,好像GPS有點失控
Thumbnail
「焦慮」幾乎已經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從孩子到大人,從社會各個不同領域跟階層,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焦慮 我跟家裡老大都是很容易焦慮的性格,想到有事還沒做會焦慮,事情做完了也會焦慮😖 除了對於事情的焦慮感以外,更多的是對人生的焦慮 很多時候在人生的路口,不知道該往哪兒走,好像GPS有點失控
Thumbnail
 處於2023年的後疫情時代,若問問大家這幾年最核心的感受是什麼,「不安」是相當常見的情緒,而不安的感受常參雜著焦躁、擔憂、恐懼、緊迫等,時時刻刻啃嚙身心。因此,在持續追求心理健康的同時,我們值得率先照顧自己的「不安」。
Thumbnail
 處於2023年的後疫情時代,若問問大家這幾年最核心的感受是什麼,「不安」是相當常見的情緒,而不安的感受常參雜著焦躁、擔憂、恐懼、緊迫等,時時刻刻啃嚙身心。因此,在持續追求心理健康的同時,我們值得率先照顧自己的「不安」。
Thumbnail
前些天大家對於強迫症有許多迴響,也了解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症頭,想著早期的我,每天上班前一定要巡瓦斯桶,一次,二次,再開再關,出去鎖門了又進來,上班到一半還特地跑回家,看看瓦斯關了沒,門鎖了沒,通常都是有的,那時我因為只有一人在家,老公孩子都在外地,這種情況直到他們回到家同住才有改善,我知道這不是強迫症
Thumbnail
前些天大家對於強迫症有許多迴響,也了解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症頭,想著早期的我,每天上班前一定要巡瓦斯桶,一次,二次,再開再關,出去鎖門了又進來,上班到一半還特地跑回家,看看瓦斯關了沒,門鎖了沒,通常都是有的,那時我因為只有一人在家,老公孩子都在外地,這種情況直到他們回到家同住才有改善,我知道這不是強迫症
Thumbnail
最近,在生活中碰上了過去發生過的相似場景,觸發了以前的陰影回憶,在那個當下焦慮感竄滿全身,同時也冒出了很複雜的情緒 「注意!注意!為了保護自己,趕緊做出回應唷!」 身體心理基於保護機制,催促著我趕緊做出決定,不論是趕緊以言語與對方進行理論(戰),或是低聲下氣的與對方拜託(討好)......
Thumbnail
最近,在生活中碰上了過去發生過的相似場景,觸發了以前的陰影回憶,在那個當下焦慮感竄滿全身,同時也冒出了很複雜的情緒 「注意!注意!為了保護自己,趕緊做出回應唷!」 身體心理基於保護機制,催促著我趕緊做出決定,不論是趕緊以言語與對方進行理論(戰),或是低聲下氣的與對方拜託(討好)......
Thumbnail
進入新的職場環境確實可能讓人感到緊張,甚至這樣的未知成為很多人不敢輕易離開舊環境的主要阻力。但這也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來建立新的人際關係、學習和成長,尤其當意識到原來的單位已經不適合自己,還是得鼓起勇氣嘗試往新的方向前進。希望以下幾個建議,能讓你更快速或有所參考地適應新的職場環境。
Thumbnail
進入新的職場環境確實可能讓人感到緊張,甚至這樣的未知成為很多人不敢輕易離開舊環境的主要阻力。但這也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來建立新的人際關係、學習和成長,尤其當意識到原來的單位已經不適合自己,還是得鼓起勇氣嘗試往新的方向前進。希望以下幾個建議,能讓你更快速或有所參考地適應新的職場環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