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自己的事(四):藝術史畢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獨自在海外度過了一整年,雖然眼前的日子過得很緩慢,然而在這短暫的人生旅程中,卻只是邁出的微小一步。這段時間裡,有三件事情讓我有所感悟和啟發。首先,是成功完成了藝術史碩士學位。其次,在大學中擔任助教的經驗。最後,學習獨處的技能。今天我想分享一下對於完成藝術史碩士的一些感想。


回想起當初是什麼原因讓我決定修讀藝術史,我已經記不清了。然而,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我竟然產生了一種對藝術的抗拒感,或者可以說是對藝術價值的質疑。曾經熱愛參觀美術館和博物館的我,卻有一段時間對展覽和藝術品失去了興趣⋯


在中學選修視覺藝術,大學主修文化相關科系,我一直對藝術情有獨鍾,或者可以說它像一扇小窗,讓我窺見新奇的世界。從前,我對藝術的看法是藝術品很美,看了讓人愉悅。初次接觸印象派的風景畫時,我陶醉於它那寧謐的世界。我也對藝術家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表示讚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對藝術開始產生更深層次的興趣,不僅僅是對藝術品美感的欣賞,更是對藝術創作背後的故事、背景的深入了解。為什麼印象派的畫風會如此朦朧,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何關聯?有時候某些藝術作品會引起焦慮、不安的情緒,或者讓人摸不著頭腦,我開始思考藝術家的動機是什麼?藝術的語言之難以理解,是因為創作者用不同的視覺元素、理論來回應他們所處的時代、地區和群體背景,用他們獨特的視角將抽象的思想呈現。有時候確實感覺自己落入一個坑,愈看愈發現自己似乎並不懂如何看藝術,或許也是這個原因促使我選擇了一門在主流中並不太實用、以興趣為主的學科。順其自然地踏上了進修藝術史的旅程,著侈地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挖掘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藝術。


學習的過程中,矛盾不斷上演。對於學習新知識,一開始充滿了興奮,不停地揭開這個世界長河中未知的一頁。有時穿越時空讀蒙古元朝時期的藝術,有時又研究英國文學流派Bloomsbury的藝術思想,然後轉頭投入伊斯蘭建築的靈性空間,再接著深入荷蘭文藝復興藝術。時代背景、文化如同一場複雜的舞蹈,不斷交錯交疊。然而,在短短的時間內理解並掌握長篇的歷史背景,以及理解學者的觀點並建立自己的見解,這種輸入輸出的過程是頗為痛苦的一環。每週的大量閱讀、課上的討論、構思和資料搜集,這一切讓我感受到頭腦在努力地運轉,吸收知識,有條理地整合零碎的資訊,思考拓展觀點的方向。這種能力不僅適用於藝術史研究,也轉化到學習其他領域的科目。


另一個矛盾之處在於,藝術的價值是什麼?儘管藝術不像食物一樣迫切,卻也是一種被忽略的精神營養品。不知是否因為審美疲勞,但當深入研究時,當看到學者們投入一生研究某一特定領域,我開始產生懷疑。為什麼學術的文章都是如此難以理解的語言?唸過去的歷史對當下生活又有何關聯?為什麼我要了解荷蘭文藝復興藝術中的小丑是做什麼的,又為什麼要關心伊斯蘭那盞玻璃油燈的義義?誰會有時間關心與自己生活毫不相關的東西?再加上感覺被收藏在美術館和博物館中的藝術品似乎失去了原有的靈魂,被鎖在玻璃櫃中,與原有的時空和地域隔絕。學習藝術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然而,經過一番思考,我開始理解藝術作為思考訓練系統的一個切入點。透過觀察藝術品、文化活動提出問題,並從學者的論點中尋找啟發。在深入抽絲剝繭的過程中,對藝術背後的體系和當代歷史文化背景提出質疑和批評。為什麼某部分被展示而某部分被排斥?世界觀是如何被建構的?藝術機構、藝術家、群體之間的關係如何?宗教、政治、貿易等等在藝術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此外,藝術本身便是破舊立新的象徵,結合跨學科的研究更是突破了傳統框架。有一學期的課題是以「水」為主題,包含任何與水相關的藝術,探討造船技術、大航海時代的 黑奴歷史、氣候、北極原住民的藝術生態、女性情慾等等。另一門課程是digital art history,討論藝術史和科技之間的應用、互動以及道德議題。藝術不能僅僅是閉門造車、自語自話,而是要如何與其他領域的知識相結合,發揮更多的可能性。


一年終於藝術史碩士畢業,但我感覺自己才剛剛踏入看藝術的門檻,這套訓練除了應用在藝術領域,還讓我更有意識地開始思考、觀察其他事物背後的運作機制。然而,要真正掌握藝術以及學習的藝術,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經驗的洗禮。




內容總結
藝術史
0
/5
avatar-img
2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成為大人,仿如一場在迷霧中穿行的冒險。既看不清,又難以捉摸 。此時此刻的我漸漸體會到,或許我正在朝著真正的成熟邁進,但究竟是何種風景構成了「真正的大人」呢?從未成年到成年的轉變中,我們應該如何微調內心和思緒呢? 儘管法定成年年齡被訂為十八歲,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在十七歲到十八歲的一夜之間,說句「
很久以前,有一場鮮明的夢境,至今仍然歷歷在目。 在那個昏暗、彷彿洞穴般的場景裡,爸爸媽媽笔直地站在我面前,臉上毫無表情。突然,一股力量將我拉離開他們。他們的身影變得越來越微小,而我呼喊得越大聲,那股力量則將我越拉越遠。直至完全看不見父母的那一刻,我眼睛頓時睜開, 臉上的肌肉仍停留在夢中歇斯底裡的緊
「啊﹗啊啊啊啊﹗﹗﹗﹗」 情緒失控的呼聲迴盪在某天下著毛毛細雨、遼闊無人的某個角落。 因為一宗小事抑壓許久的抑鬱像熔岩般爆發。本來只是大叫一聲,但那般無奈委屈仍然無法全然驅散,加上四處寥寥無人,女孩索性任性地、或者說終於能夠敞開地一邊走一邊間歇地嚎叫。她就像迷路的小孩,找不到爸媽似的。
成為大人,仿如一場在迷霧中穿行的冒險。既看不清,又難以捉摸 。此時此刻的我漸漸體會到,或許我正在朝著真正的成熟邁進,但究竟是何種風景構成了「真正的大人」呢?從未成年到成年的轉變中,我們應該如何微調內心和思緒呢? 儘管法定成年年齡被訂為十八歲,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在十七歲到十八歲的一夜之間,說句「
很久以前,有一場鮮明的夢境,至今仍然歷歷在目。 在那個昏暗、彷彿洞穴般的場景裡,爸爸媽媽笔直地站在我面前,臉上毫無表情。突然,一股力量將我拉離開他們。他們的身影變得越來越微小,而我呼喊得越大聲,那股力量則將我越拉越遠。直至完全看不見父母的那一刻,我眼睛頓時睜開, 臉上的肌肉仍停留在夢中歇斯底裡的緊
「啊﹗啊啊啊啊﹗﹗﹗﹗」 情緒失控的呼聲迴盪在某天下著毛毛細雨、遼闊無人的某個角落。 因為一宗小事抑壓許久的抑鬱像熔岩般爆發。本來只是大叫一聲,但那般無奈委屈仍然無法全然驅散,加上四處寥寥無人,女孩索性任性地、或者說終於能夠敞開地一邊走一邊間歇地嚎叫。她就像迷路的小孩,找不到爸媽似的。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中東地區的家庭也有包餃子活動?長得像餃子,吃起來像鬆餅,裡面卻又包起司?有些人叫它黃金起司餃,香甜的餅皮包入滿滿起司,炸得酥脆之後泡到糖漿裡,最後在撒些開心果碎,真的不愧被稱作中東的少女夢幻逸品,吃一口就難忘。但你知道嗎,即將結束的不只是齋戒月,有些食物竟然也會跟著從店家的櫥窗消失,只能明年再見。
心理學博班申請心得分享的文章數量相當少(申請英國博士班的又更少)。我很幸運處在一個資源豐沛又支持的環境當中,我有機會第一手認識與詢問曾經走過這一遭的人們,但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我希望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並將我在這一路上搜尋到的資源做一個統整,讓之後相關領域的申請者有更多參考案例。
這幾年在日本,媒體上時常會出現「小朋友食堂(子ども食堂)」的介紹,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小朋友食堂成為不少人尋求溫飽的重要場所。但你知道嗎?小朋友並不是只限「小朋友」才能參加,小朋友食堂也不是公機關或是連鎖店,各地方的有志之士都可以自己開辦小朋友食堂,到底這個小朋友食堂是什麼?
走進店內感覺像來到了昭和時代一般,媽媽桑跟客人不用說...年紀絕對是昭和(其中一個阿嬤說她84),日本鄉下還保存了上個時代的遺產,而這天我們又踏足了其中一處。
搭著火車,穿進又長又黑的隧道,無止盡的黑暗,突然被隧道盡頭的山洞光線劃破。火車穿出隧道,相模灣的海景突然如卷軸一般展開在眼前...,這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這是杉本博司小的時候,從熱海到小田原的途中,對於搭火車所看到的回憶,也是他內心的原鄉。
在瑞士弗萊堡州的Plaffeien小鎮有一個台灣車輪餅小攤,賺零用錢也兼做國民外交。飄著中華民國國旗的小攤,賣著台灣食譜、瑞士本土原料的車輪餅。瑞士客人和台灣鄉親都喜歡,堅持健康的台灣美味,人情味和小費不斷小車的老闆娘享受著小小的成就感。了解更多瑞士創業的故事,來看瑞士台灣車輪餅。
中東地區的家庭也有包餃子活動?長得像餃子,吃起來像鬆餅,裡面卻又包起司?有些人叫它黃金起司餃,香甜的餅皮包入滿滿起司,炸得酥脆之後泡到糖漿裡,最後在撒些開心果碎,真的不愧被稱作中東的少女夢幻逸品,吃一口就難忘。但你知道嗎,即將結束的不只是齋戒月,有些食物竟然也會跟著從店家的櫥窗消失,只能明年再見。
心理學博班申請心得分享的文章數量相當少(申請英國博士班的又更少)。我很幸運處在一個資源豐沛又支持的環境當中,我有機會第一手認識與詢問曾經走過這一遭的人們,但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我希望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並將我在這一路上搜尋到的資源做一個統整,讓之後相關領域的申請者有更多參考案例。
這幾年在日本,媒體上時常會出現「小朋友食堂(子ども食堂)」的介紹,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小朋友食堂成為不少人尋求溫飽的重要場所。但你知道嗎?小朋友並不是只限「小朋友」才能參加,小朋友食堂也不是公機關或是連鎖店,各地方的有志之士都可以自己開辦小朋友食堂,到底這個小朋友食堂是什麼?
走進店內感覺像來到了昭和時代一般,媽媽桑跟客人不用說...年紀絕對是昭和(其中一個阿嬤說她84),日本鄉下還保存了上個時代的遺產,而這天我們又踏足了其中一處。
搭著火車,穿進又長又黑的隧道,無止盡的黑暗,突然被隧道盡頭的山洞光線劃破。火車穿出隧道,相模灣的海景突然如卷軸一般展開在眼前...,這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這是杉本博司小的時候,從熱海到小田原的途中,對於搭火車所看到的回憶,也是他內心的原鄉。
在瑞士弗萊堡州的Plaffeien小鎮有一個台灣車輪餅小攤,賺零用錢也兼做國民外交。飄著中華民國國旗的小攤,賣著台灣食譜、瑞士本土原料的車輪餅。瑞士客人和台灣鄉親都喜歡,堅持健康的台灣美味,人情味和小費不斷小車的老闆娘享受著小小的成就感。了解更多瑞士創業的故事,來看瑞士台灣車輪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學生時期,因為個性內向一份工作都找不到,然而創作改變我的人生
Thumbnail
回顧碩一生活,比一般人晚了二、三十年,而這一年也算是人生最充實的一年。每個人學習成長的課題不同,自知自己在回校園學習的動機是在圓自己的夢,優異的成績、專業的知識研究已經不是自己的重點,而如何面對自己、成為想要的自己,逐漸在生命中有了樣貌。
Thumbnail
畢業兩年後,回顧相簿時,我深刻感到對自己未來的迷惘。曾是設計系畢業生的我,卻意外走上了室內裝潢工程的道路。如今的生活雖然不差,卻總覺得缺少了些什麼,迷茫不已。我仍在持續尋找和探索,不斷為自己做選擇。或許,再過幾年,當我再次回望這一切時,我能夠對自己說「現在的我很快樂」。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開始說之前,先介紹自己,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大學生,就讀設計相關科系,目前讀到二年級。 然後我讀的此科系,卻不是我心中喜歡或是有在關注這個領域很久的東西,所以我大一一開始在學時,因為理解程度差和經驗過少的關係,所以讓我讀得很辛苦又很痛苦,甚至最近又因自己在乎的事情太多,導致心理和精神的狀況變得不好,睡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
Thumbnail
大學生活是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時光,在這裡我收穫滿滿,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社交圈。即便很多年過去了,我依舊記得這段美好的時光。
Thumbnail
認真做一件事,做了十年。在西雅圖的歲月竟然也超過人生的四分之一。 前年開完學位必修音樂會,我發現自己陷入了茫然的階段。 因為對論文沒有太明確的想法,所以拖延症發作,遲遲無法動筆寫作。對自己的學業與未來老是一種無關緊要的態度,也是我一有機會就逃避面對論文的原因之一。說到讓我自願卡關的機會們,是住在西
Thumbnail
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從事的是展覽活動企劃,跟我大學時讀的語文科系八竿子打不著,但憑藉著以前有過藝術實習的經驗,就順利地踏入這個領域。不過,工作後才知道不如想像中容易,而且還有許多辛苦的地方。對這份工作感到好奇或想應徵的話,不妨先閱讀這篇文章吧!
1. 兩千年,創作生活史前史 關於個人文學年代的劃分,十年為期,恰好都標誌著我的重要時期。 兩千零一年,剛滿十八歲,進入大學,一頭栽進文學。 那時候總想走得更純粹一些,於是朝這方面打造自己。反正相較早熟的、超齡的、天才的、有多項才藝的同學們,我擁有的只是堅不可破的孤獨,以及絕對的純粹。至少,我
Thumbnail
在學生時期,因為個性內向一份工作都找不到,然而創作改變我的人生
Thumbnail
回顧碩一生活,比一般人晚了二、三十年,而這一年也算是人生最充實的一年。每個人學習成長的課題不同,自知自己在回校園學習的動機是在圓自己的夢,優異的成績、專業的知識研究已經不是自己的重點,而如何面對自己、成為想要的自己,逐漸在生命中有了樣貌。
Thumbnail
畢業兩年後,回顧相簿時,我深刻感到對自己未來的迷惘。曾是設計系畢業生的我,卻意外走上了室內裝潢工程的道路。如今的生活雖然不差,卻總覺得缺少了些什麼,迷茫不已。我仍在持續尋找和探索,不斷為自己做選擇。或許,再過幾年,當我再次回望這一切時,我能夠對自己說「現在的我很快樂」。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開始說之前,先介紹自己,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大學生,就讀設計相關科系,目前讀到二年級。 然後我讀的此科系,卻不是我心中喜歡或是有在關注這個領域很久的東西,所以我大一一開始在學時,因為理解程度差和經驗過少的關係,所以讓我讀得很辛苦又很痛苦,甚至最近又因自己在乎的事情太多,導致心理和精神的狀況變得不好,睡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
Thumbnail
大學生活是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時光,在這裡我收穫滿滿,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社交圈。即便很多年過去了,我依舊記得這段美好的時光。
Thumbnail
認真做一件事,做了十年。在西雅圖的歲月竟然也超過人生的四分之一。 前年開完學位必修音樂會,我發現自己陷入了茫然的階段。 因為對論文沒有太明確的想法,所以拖延症發作,遲遲無法動筆寫作。對自己的學業與未來老是一種無關緊要的態度,也是我一有機會就逃避面對論文的原因之一。說到讓我自願卡關的機會們,是住在西
Thumbnail
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從事的是展覽活動企劃,跟我大學時讀的語文科系八竿子打不著,但憑藉著以前有過藝術實習的經驗,就順利地踏入這個領域。不過,工作後才知道不如想像中容易,而且還有許多辛苦的地方。對這份工作感到好奇或想應徵的話,不妨先閱讀這篇文章吧!
1. 兩千年,創作生活史前史 關於個人文學年代的劃分,十年為期,恰好都標誌著我的重要時期。 兩千零一年,剛滿十八歲,進入大學,一頭栽進文學。 那時候總想走得更純粹一些,於是朝這方面打造自己。反正相較早熟的、超齡的、天才的、有多項才藝的同學們,我擁有的只是堅不可破的孤獨,以及絕對的純粹。至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