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從兒童貧困到解決「孤食」問題,日本「小朋友食堂」是什麼?

這幾年在日本,媒體上時常會出現「小朋友食堂(子ども食堂)」的介紹,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小朋友食堂成為不少人尋求溫飽的重要場所。但你知道嗎?小朋友並不是只限「小朋友」才能參加,小朋友食堂也不是公機關或是連鎖店,各地方的有志之士都可以自己開辦小朋友食堂,到底這個小朋友食堂是什麼?
圖為小朋友食堂用餐一景。圖片出自「認定NPO法人全国こども食堂支援センター・むすびえ」新聞稿。

隨心所欲的蔬果店

「小朋友食堂」這名稱最早來自東京都大田區的「隨心所欲的蔬果店謝謝(気まぐれ八百屋だんだん,だんだん在島根方言是「謝謝」的意思)」這間蔬果店。雖然名為蔬果店,但就和店名一樣,老闆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除了販售蔬果外,這裡同時也是料理教室、手語教室、補救教學⋯⋯等社區交流的空間。
身為口腔衛生師(歯科衛生士)的近藤博子,認為吃得好就能顧好牙齒健康,而和認識的農家合作,做起每週末定期配送蔬果箱的生意。後來因為顧客們的拜託,有時候平日也會在店鋪賣起蔬果,而開始經營「隨心所欲的蔬果店(気まぐれ八百屋)」。

從補救教學到小朋友食堂

2009年,老闆娘的女兒上了高中,因為女兒一句「不會數學」,找了認識的老師當孩子的家教。但近藤博子心想,難得有這樣的資源,只有女兒來學實在太可惜了,乾脆把蔬果店變成超低價補習班,只要小朋友只要拿著 1枚硬幣,不管是日幣 1元還是玩具硬幣,就會有志工教你寫作業。
某天,認識的小學副校長告訴近藤博子,學校裡有小朋友每天除了營養午餐外,只吃 1根香蕉度日,後來這名小朋友被送到安置機構(児童養護施設)。近藤博子聽到這件事情時就在想,一定還有其他小朋友也有一樣的狀況,而決定繼續擴增蔬果店的服務項目,在 2012年推出「小朋友食堂」,只要小朋友只要拿著 1枚價值低於 100日圓的硬幣,就可以用餐。

小朋友也能輕鬆參與的空間

催生出小朋友食堂一詞的近藤博子強調,推出小朋友食堂的初衷是要打造一個小朋友一個人也可以輕鬆參與的空間,所以才取名為「小朋友食堂」,但小朋友食堂一直以來的目的都是要防止「孤食」,也就是一個人單獨用餐,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想和其他人一起吃飯的人都可以到小朋友食堂,和大家一起吃飯。
這就是催生出「小朋友食堂」的「隨心所欲的蔬果店謝謝」外觀。圖片出自 Wiki Commons。

小朋友食堂的爆紅

事實上,小朋友食堂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從以前到現在,各地一定都有積極熱心、守望相助的鄰居,會主動幫忙照顧社區裡的孩子。在近藤博子想出「小朋友食堂」一詞之前,近藤博子的蔬果店早已是社區裡很重要的據點,隨時都有志工在這裡陪小朋友讀書。
但不能否認的是,近藤博子是最先發想出這個名詞的人,要說近藤博子是創辦小朋友食堂的第一人,一點都不爲過。
此外,近藤博子的蔬果店,在開辦小朋友食堂之前,原本就小有名氣,有很多媒體採訪。在近藤博子推出小朋友食堂後,又有其他團體(例如:NPO法人豊島子どもWAKUWAKUネットワーク)跟著採用小朋友食堂一詞,大幅提升小朋友食堂的媒體曝光度。很多人看到小朋友食堂的新聞報導後,也想在自己的社區裡開辦小朋友食堂,甚至出現可以一站式教大家開辦小朋友食堂的非營利組織(むすびえ),種種因素都助長小朋友食堂在日本遍地開花。
圖為小朋友食堂活動一景。圖片出自「認定NPO法人全国こども食堂支援センター・むすびえ」新聞稿。

小朋友的貧困問題

小朋友食堂會在這個時間點爆紅,還和日本在 2013年頒布《子どもの貧困対策の推進に関する法律》新法有關。
目前認為,日本每 7名小朋友當中就有 1人處於相對貧困的狀態。未成年並沒有獨自謀生的能力,家庭的經濟狀況就會反映在孩子身上,所以「兒童貧困(子どもの貧困)」的問題,家戶就成為觀察指標。其中一個判斷方式,是看「相對貧困(相対的貧困)」的比率,也就是家庭收入不到全國家庭可支配所得(可処分所得)中位數一半的比率,作為指標。

相對貧困率逐年攀升

實際上日本從 1980年代起,兒童的(相對)貧困率逐年攀升,目前已經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加盟國當中的後段班。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最新資料,2018年日本家戶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 253萬日圓,可支配所得未達 127萬日圓(相當於每個月只有 10萬5,833元)的家戶,就是在貧窮線以下。2018年日本的相對貧困率為 15.4%(單看未滿 17歲兒少的貧困率為 13.5%),如果是單親家庭,相對貧困率則高達 50.8%。
也有另一份統計指出,2013年不得不進到照顧機構安置的兒童當中,最常見的理由是遭到家長虐待(37.9%),第二名就是因為家庭的經濟因素,也就是貧窮(11.7%)。甚至退一步來說,有些家長將孩子當作發洩情緒的出口,對孩子施暴或疏忽照顧(neglect)兒童,這背後的因素,也可能和被貧窮逼到絕境有關。

相對貧窮不容易被發現

不同於絕對貧窮(絶対的貧困)的狀態,連孩子最基本的食衣住都有問題,相對貧窮的狀況不容易發現,但確確實實會影響到小朋友的飲食、教育機會等方面。
在這個背景下,小朋友食堂被視為能解決小朋友貧窮問題的解方。再加上媒體的大肆宣傳,讓 2013年底日本全國只有 21間小朋友食堂,2016年5月底增加為 319間,到了 2019年6月更暴增為 3,718間。
圖為小朋友食堂用餐一景。圖片出自「認定NPO法人全国こども食堂支援センター・むすびえ」新聞稿。

不是專為小朋友的食堂

但最重要的是,小朋友食堂最初的理念並不是「為了窮苦孩子的食堂」,也不是「專為小朋友設計的食堂」。撇開小朋友食堂的始祖「隨心所欲的蔬果店謝謝」,日本各地的小朋友食堂,作法上也很分歧,但核心理念都是一樣的:要讓大家能輕鬆自在地進來吃頓飯。

近八成沒有規定參加者資格

根據最新的統計,日本全國約有 6,000間小朋友食堂,當中有 78.4%的小朋友食堂並沒有規定參加者資格,不會限制來用餐的人的年齡、國籍或收入;實際上也有 3分之 2的小朋友食堂,是有高齡者參與用餐的。其餘 2成有限定用餐資格的小朋友食堂,多半是規定大人不能單獨來用餐,或是只限單親家庭等。
所以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小朋友食堂絕對不是「小朋友才能參加」的環境,小朋友食堂的核心理念是要防止「孤食」,也就是一個人用餐。這個狀況不會只發生在小朋友身上,老年人更是如此。再者,如果要打造一個防止「孤食」的環境,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這個環境有人,最好是有各式各樣不同的人,這樣對於生活圈很小、平常不太容易接觸到其他人的人來說,在小朋友食堂可以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這樣才能排解掉孤單、孤獨的感受,讓這個地方成為一個隨時都有人、同時也很有人情味的地方。

不可能只讓小朋友參加

另一個因素則是執行面的問題。就算是一個以小朋友為主的小朋友食堂,也沒有辦法做到「只讓小朋友參加」。如果今天有一個小朋友是爸媽帶著一起來,從經營者的角度很難規定「只有小朋友才能參加,爸媽要在外面等」,因為小朋友食堂並不是一個托育中心或安親班。如果今天是一個針對單親或弱勢家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小朋友食堂,當有人來造訪時,你也不可能叫對方提出財力或是單親證明,一定要符合資格才能用餐。
圖為小朋友食堂用餐一景。圖片出自「認定NPO法人全国こども食堂支援センター・むすびえ」新聞稿。

小朋友食堂有兩大類

這個問題就會回到,目前的小朋友食堂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種是以交流為目的的小朋友食堂,讓小朋友食堂成為社區公共空間,歡迎任何人來參加;另一種則是以提供支援為主的小朋友食堂,希望透過這個空間找到需要幫助的人,並給予個別協助。
如果是後者,以提供支援為主的小朋友食堂,要如何「找到」這些在社會上相對弱勢的族群,而且還要他們願意「主動踏進來」?這是助人工作者經常會遇到的難題,在營運的過程中,也很容易陷入「這個做法是否真的能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的兩難。
類似的兩難也會發生在以打造社區公共空間為主的小朋友食堂上。特別是希望讓這個空間成為不論男女老少都能輕鬆融入的小朋友食堂,也可能會因為「太過熱情」,積極希望社區老人一起「共食」,但卻受限於「小朋友食堂」這個名字,有些年長者不願意去小朋友食堂,覺得自己還年輕、不需要幫助,覺得自己去了反而會被看不起。
但不論是哪一種小朋友食堂,小朋友食堂最終目的都是要打造一個「不會放掉任何人」的社會⋯⋯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977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看到好玩有趣、各種傻眼的日本新聞就會隨手翻翻的日文新聞編譯平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