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彰化開車返台中,行經台鐵成功車站附近便利超商稍作休息,順便進入成功車站懷舊一下。這個車站後側邊就是成功嶺基地,引發我半個世紀前的美好記憶。我在民國58年(1969)年7月考上大學,當年7、8月間立刻接到入伍令,進入成功嶺參加大專暑期軍事訓練,直到10月初才離營入學正式就讀。其後三年大學的暑假,也曾經到台中坪林新兵訓練中心報到,繼續接受軍事訓練。
成功嶺暑期軍訓是怎麼開始的?話說政府退守臺灣10年後,臺海對峙情勢逐漸昇溫,民國47年8月23日發生八二三砲戰,其後變成常態互轟,直到民國68年(1979)才停止。 教育部在民國58年(1959)6月2日就已經頒布命令,全台大專學生均應參加為期12週的暑期軍事訓練。自此,成功嶺軍訓成為四、五年級生共同的回憶。根據統計,前總統蔣中正到成功嶺主持過4次結訓;自1973到1981年,先總蔣經國曾以國防部長、總統之身分,主持過16次成功嶺結訓典禮,可見政府高層對此之重視。
截至1999年2月9日停止這個方案,全台大約有135萬名大專生接受過成功嶺暑期軍訓。 成功嶺暑訓的內容大致和陸軍新兵入營訓練一致,各種單兵訓練、班、排攻擊推 及防禦操練,都差不多。結訓前還有一個「震撼教育」,測試方式是每個單兵都必須手持步槍在低絆網下伏偪爬行前進。空中有機槍掃射(設定高度在2.5公尺以上),地面還預埋炸藥包(當然離單兵有距離),空中還打著曳光彈,炮聲隆隆,造成仿真的「戰爭場景」。這是參加成功嶺暑訓最深刻的記憶。
民國62年6月我自中興大學畢業,考上預官23期政戰官科,並且抽到「金馬奬」,再次來到成功嶺接受三個月的陸軍新兵基本訓練。這回是玩真的,其辛苦可知。當時大學畢業生本應服兩年兵役。但因扣抵大專暑期軍訓12週役期,所以,實際上祇服一年九個月預官役。
當時新兵入伍及結訓,並非都由停靠成功車站的台鐵列車運載,軍方亦有在清晨天未亮時刻使用車隊載至彰化站南下,或載至台中站北上。這是半個世紀的回憶了,當我來到成功車站,站台依舊,站前的指標,「成功/追分站」已成為斷垣,但那個拂曉整隊到成功嶺的印象仍在。
我要求成功車站站務員讓我入站台拍攝幾張相片。站長問明動機之後欣然同意。我撫著站台標誌,沉思良久。半世紀時光匆匆而逝,當時連服預官役加訓練都玩真的,我從左營乘戰車登陸艦赴金門內洋、田浦基地服役的那種肅殺氣氛也很真實。當時為誰而戰?為何而戰?也是清楚的。
曾幾何時,許多狀況都改變了。尤其戰爭形態變化最大,兵役期限也改變許多次, 兩岸軍事實力消長更是懸殊。據聞:台灣役男服役的期限即將延長,兩岸最好 「打打嘴砲」就好,可別真打,一旦大陸真的要武統台灣,我們的國防戰力來不來得及應對,我基本是擔心的...。(完)
以下視頻,給低年級生看著玩: 大專學生集訓專輯 1961-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