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周處除三害》:死生間的權衡拿捏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無雷簡介

通緝犯陳桂林已是癌症末期,他打算自首,卻發現自己在通緝要犯排行榜上只排名第三。於是他查出前二名下落,要將他們一一除掉,成就當代的「周處除三害」。



▍無雷心得

主角陳桂林原就是幫派份子,劇情自然圍繞在黑道幫派上,也少不了警匪追逐肉搏的場景,但這部電影不止於此,反而在不經意間展露小驚喜。比如演到一個老梗橋段,觀眾心裡大致有底,然而接下來的劇情發展是情理之中,劇中人物的舉動卻是意料之外,這種「翻新」十分有趣。


劇情看似簡單,但引出的問題卻使人深思。比如三害之一被陳桂林追上時問他:「我認識你嗎?給我一個理由。」他不想死得不明白,所以開口發問。陳桂林有答案,但我想那個答案並非是發問者想要的──他想知道的是他倆結怨於何時、之間的仇恨有多深。想來他聽到一句簡單的「周處除三害」,大抵也無法瞑目。偏偏就是這樣一句話,把生與死的距離拉得很近,也消弭了殺人的針對性。


陳桂林知道自己癌末前想「幹一票大的」,知道以後卻在掙扎下選擇自首。生機勃勃之時無所畏懼地靠近死亡,卻在生命凋零之際珍惜餘下的時光,失去之後才意識到自己所擁有的,似乎是人類的通病。


點綴全片的黑色幽默,既不突兀到使觀者完全跳離情緒,又能暫時脫離沉重的桎梏,稍微喘息。與簡潔好聽的配樂,都是這部電影必不可少的畫龍點睛之處。總結來說,《周處除三害》在俗套劇情的基礎上融合了新元素,讓人耳目一新,阮經天的演技也讓人驚艷。



▍有雷心得

▹貪嗔痴中的痴:陳桂林個性塑造

劇情與電影簡介皆點明,「貪嗔痴」是本片《周處除三害》中的三害(也是人性三毒)。而「痴」,即陳桂林。


最開始那段槍殺黑幫老大與追擊戰,塑造出陳桂林的個性:他關心奶奶、幾近無懼、成功逃脫便得意地笑,毫無罪惡感。他真正的「痴」,展露於知道自己得癌症後。那時他雖有動搖,卻不多,全展現在所擲的九個聖筊,往後再無動搖,全心痴迷其中。就如同他說:「我不怕死,只是想被記住。」於是餘生之中,他挑了他所能做到的、能讓所有人記住的事情來做:周處除三害。


片中有幾處陳桂林獨行的橋段,有些是他面對著鏡頭,有些是背對著離去,但這些片段都在音樂簡潔卻成功的烘托下,引出了同理陳桂林當下茫然蕭索的感受。雖然理不清陳桂林的執著所為何來,陳桂林自己或許也仍想不明白(從他提及想讓所有人記住,卻無法回應小美的「為什麼」即可知),但釐清原因並非這部電影想要闡述的,毫無理由的行動卻更凸顯了陳桂林的「痴」。



▹循環往復的命運:受制香港仔(嗔)的小美⠀⠀

殺死香港仔、攜小美出逃後,陳桂林與小美並坐在一起。


「你就跟警察說香港仔是我殺的」
「為什麼?」
「我要讓所有人都知道香港仔是我殺的。」
「為什麼?」


第二個為什麼,陳桂林回答不出。隨後,小美說起自己媽媽的故事:她被香港仔從另一個男人手中救出,因此甘願為香港仔服刑。此時陳桂林也連問了兩個為什麼。有趣的點在於,這裡似乎有個循環關係存在:不僅是雙方皆連問對方,更是小美母親與香港仔,及小美與陳桂林的關係。


她們都被救出,她們也都心甘情願(從小美問「『我們』接下來要去哪」即可知),但陳桂林的選擇與香港仔不同。小美得以從這循環往復的命運中逃脫,但現實中或許還是有許多人,依舊陷在這樣的關係之中。

⠀⠀⠀⠀⠀⠀⠀⠀⠀⠀⠀⠀⠀⠀⠀


▹「不必多想」的平凡靈魂:林祿和(貪)和他的信徒們

進入禮堂的這段劇情節奏放慢,因此體感時間較長,在思考肺癌是否真的會吐黑水時,我幾乎都要以為陳桂林真的順利「皈依」。揭發祕密的時候,竟有種鬆了口氣的感覺,但也覺得很沉重,看新聞就能曉得,現實中許多人沒能走到「揭發」這一步,被困在「禮堂」中一輩子。已經信服尊者的小胖媽媽,至少還有個陳桂林替她揭發。然而被催促對陳桂林動刀的當下,良知和自我譴責相互拉扯,她知道眼前的陌生人是想幫助自己,卻也沒有勇氣直面尊者的錯誤,最後才在掙扎中選擇了自戕。⠀


而點綴全片的黑色幽默中,描述篇幅最大的除了「自首要排隊」外,就是禮堂的槍殺橋段了。這段一直讓我想起《金牌特務》中的教堂片段。只是教堂中的特務哈利中計失去理智,而陳桂林在殺人這方面原就毫無克制。禮堂片段又分為林祿和與他的信徒們兩階段。林祿和多年前犯案後順利逃到澎湖,在陳桂林兩次卡彈時,他幾乎要揚起的嘴角,讓我瞬間反應過來:他覺得自己還能逃脫第二次。但事不過三,第三次子彈終究還是射了出去。


宗教之所以能屹立不倒,就是因為「尊者」只是一個象徵。陳桂林殺了林祿和後轉身離開,卻聽到禮堂內再度傳出歌聲,這是全片當中最令我毛骨悚然的地方:即使目睹槍殺,依然有信徒執迷不悟。這段最特別的,是他們演出了信徒之間依然有所區別。陳桂林折返回來,有些尚未換上「制服」、信仰程度較淺的信徒聚在一起竊竊私語,而後也迅速逃離。而陳桂林發出警告後的槍殺舉動是一對一進行,卻沒有信徒試圖阻攔。


真正顯出區別,是槍殺過程中有人一開始不逃,輪到他槍枝卻卡彈時他才跑了,或可視為臨死才醒悟的一群。但有些人即使面臨卡彈依然不跑,仍舊微笑歌唱,這些人信仰最深,也拋棄了身而為人思考的權力。林祿和的伴侶明明不是信徒,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卻還是做了。她至死仍在歌唱,最後一句歌詞「我們平凡的靈魂,緊緊跟隨不必多想」,清晰點出了他們說服的話術與信徒的盲目。

⠀⠀⠀⠀⠀⠀⠀⠀⠀⠀⠀⠀⠀⠀


▹瑕不掩瑜的簡潔與耳目一新

劇情中當然也有我覺得稍嫌突兀之處,比如陳桂林被刀子捅後封進棺材裡,竟然能在隔日早晨逃出來,超出常人所能為。尊者中彈後,依然能坐著說話亦如是。還有陳灰,兩度追擊陳桂林,卻處處落下風,即使四年來陳桂林躲藏度日,卻感受不太到警方的威脅。⠀⠀


不過這些都瑕不掩瑜,《周處除三害》在俗套劇情的基礎上融合了新元素,讓人耳目一新。其中毫不拖沓的簡潔,是我最喜歡的地方。比如香港仔拍了小美臀部,後懲罰小弟那段,前後並未費事說明香港仔與小美的關係,卻讓兩人的關係與個性快速透過互動展現出來。陳桂林的抉擇與情節的推進也相當明快,以至於劇情進入靈修中心、開始鋪陳陳桂林的信服之情時,才會意識到節奏的放慢。

⠀⠀⠀⠀⠀⠀⠀⠀⠀⠀⠀⠀⠀⠀

「生與死的距離」固然太過沉重,陳桂林的「痴」卻簡化了這份人人都必須面對的掙扎。「痴」情最終得解,陳桂林以得償所願的形式,迎來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伏法而非癌症)的死亡。

════════

觀賞日期:2024.03.02
評價:4/5

內容總結
周處除三害
4
/5
有些如浮光掠影般稍縱即逝、有些則如吉光片羽般令人愛不釋手。彙集各類影視相關心得,含括電影、影集、綜藝、舞台劇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個人評價:★★★★★ (五星為全滿) 大一時上的「心理與生活」課程,老師讓我們從四部與當時正在教的腦傷、心理、情緒等等主題都有關連的電影當中挑一部來看,而當時在全班投票下中選的,就是這部。(另外三部是《腦筋急轉彎》、《可可夜總會》和《心靈捕手》)
個人評價:★★★★★ (五星為全滿) 大一時上的「心理與生活」課程,老師讓我們從四部與當時正在教的腦傷、心理、情緒等等主題都有關連的電影當中挑一部來看,而當時在全班投票下中選的,就是這部。(另外三部是《腦筋急轉彎》、《可可夜總會》和《心靈捕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故事才正要展開…」戲中戲的快樂結尾作為本片的開場,這是一部票房大賣的亞裔主流商業大片,內容卻奠基在對亞洲族群的主觀偏見之上,俗豔浮誇的情節所帶出的諷刺性,有意指向近年上映的《#瘋狂亞洲富豪》,也是「亞裔社群」開始受到關注的時刻,幾年後則在《#媽的多重宇宙》奪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時達到了最高峰(該片的女
Thumbnail
由此說來,劇本其實完全有開展出女性共謀、讓愛莉與瑞秋深度交流的可能性,創作者卻不斷削弱愛莉「媳」的身分,讓她只是個護兒心切而不惜傷害其他女性的「婆」,其中雇用私家偵探揭露瑞秋父母過往的陰招,更降低了這個角色該有的智慧及層次。
Thumbnail
◎微劇透,此篇內容僅是個人觀點與心得 在COVID-19這個名字未出現、還叫做武漢肺炎的時候,台灣因提早預防及防疫機制被全世界看見。而之中,看到最多就是日本的報導,健保卡領口罩、口罩地圖、唐鳳到陳時中部長和政府人民積極配合,其中他們對於台灣為何能將防疫做得這麼好,都共同提到一場曾經在台灣爆發的戰役,
Thumbnail
 「緊抱住的綠洲 / 是殘破的海市蜃樓」徐佳瑩的<綠洲>歌詞意外地與李滄東的《綠洲》契合,外人看似「殘破」的「更生人」與「半癱瘓弱勢」,他們是緊抱著彼此的綠洲,如同房間牆壁上那幅毛毯畫,而他們的眼裡的海市蜃樓則是美麗的幻影。就像窗外射入的光線從鏡面反射形成正在飛的白鴿,或是化成翩翩起舞的紋白蝶,我
Thumbnail
一場青春的校園舞會,男孩遇見心儀的女孩,閃耀著大大的眼睛在舞池燦笑著。 傻傻看著她的笑靨,時空凍結,他彷彿看到天使。 殊不知不分白晝夜半、荒廢的體育場,甚至是行進中的校車,無止盡發生著無聲而沉痛的侵害與霸凌。
Thumbnail
《紐約哈哈哈》導演的新作,當年過度用力生活、追尋夢想的女孩,也成為了有能力愛與被愛的女子,走入了婚姻。Noah Baumbach編導的電影,總像一面溫柔的鏡,照見每個人在生活和關係裡,一次次微小而深重的挫敗,直至黯淡得快要看不清自己,又及時點亮了光,沒有陽光燦爛,卻是卻是暗夜裡令人心安的暖黃燈火。
Thumbnail
我一直很著迷於「其後」這個概念。或許造成衝擊的事件各不相同——不過大多跟死亡有關——我想,許多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其後。因為發生、經歷某件事,從此成為只能單獨守候回憶、乃至被回憶綑綁的人,這樣的我們,該如何一磚一瓦重建內心崩解的世界,該以什麼姿態迎向從此以後的人生?《金翅雀》也是一個關於其後的故事。
Thumbnail
改編自法國暢銷書《退稿圖書館》。無人知遇,乏人問津,從無機會出版的,都被妥貼收藏在退稿圖書館中,等待某個命定時刻,被知音拾起一讀。不過更可能的是永遠沒有這個時刻。被退稿被拒絕的失敗苦澀都是真的,而那些被看見的被選擇的被付印的被熱銷的,是否也都是真的?
Thumbnail
《大娛樂家》一部「傳記音樂劇電影」,由二十世紀福斯發行。講述一名具有遠見的男人(P.T.巴納姆)的故事,「夢想」是他的工作、「家庭」就是他的全部、「承諾」讓他踏上這條滿是荊棘的道路。本片為真人真事改編,改編自美國馬戲團創辦人P.T.巴納姆和他的玲玲馬戲團|在此推薦給你。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故事才正要展開…」戲中戲的快樂結尾作為本片的開場,這是一部票房大賣的亞裔主流商業大片,內容卻奠基在對亞洲族群的主觀偏見之上,俗豔浮誇的情節所帶出的諷刺性,有意指向近年上映的《#瘋狂亞洲富豪》,也是「亞裔社群」開始受到關注的時刻,幾年後則在《#媽的多重宇宙》奪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時達到了最高峰(該片的女
Thumbnail
由此說來,劇本其實完全有開展出女性共謀、讓愛莉與瑞秋深度交流的可能性,創作者卻不斷削弱愛莉「媳」的身分,讓她只是個護兒心切而不惜傷害其他女性的「婆」,其中雇用私家偵探揭露瑞秋父母過往的陰招,更降低了這個角色該有的智慧及層次。
Thumbnail
◎微劇透,此篇內容僅是個人觀點與心得 在COVID-19這個名字未出現、還叫做武漢肺炎的時候,台灣因提早預防及防疫機制被全世界看見。而之中,看到最多就是日本的報導,健保卡領口罩、口罩地圖、唐鳳到陳時中部長和政府人民積極配合,其中他們對於台灣為何能將防疫做得這麼好,都共同提到一場曾經在台灣爆發的戰役,
Thumbnail
 「緊抱住的綠洲 / 是殘破的海市蜃樓」徐佳瑩的<綠洲>歌詞意外地與李滄東的《綠洲》契合,外人看似「殘破」的「更生人」與「半癱瘓弱勢」,他們是緊抱著彼此的綠洲,如同房間牆壁上那幅毛毯畫,而他們的眼裡的海市蜃樓則是美麗的幻影。就像窗外射入的光線從鏡面反射形成正在飛的白鴿,或是化成翩翩起舞的紋白蝶,我
Thumbnail
一場青春的校園舞會,男孩遇見心儀的女孩,閃耀著大大的眼睛在舞池燦笑著。 傻傻看著她的笑靨,時空凍結,他彷彿看到天使。 殊不知不分白晝夜半、荒廢的體育場,甚至是行進中的校車,無止盡發生著無聲而沉痛的侵害與霸凌。
Thumbnail
《紐約哈哈哈》導演的新作,當年過度用力生活、追尋夢想的女孩,也成為了有能力愛與被愛的女子,走入了婚姻。Noah Baumbach編導的電影,總像一面溫柔的鏡,照見每個人在生活和關係裡,一次次微小而深重的挫敗,直至黯淡得快要看不清自己,又及時點亮了光,沒有陽光燦爛,卻是卻是暗夜裡令人心安的暖黃燈火。
Thumbnail
我一直很著迷於「其後」這個概念。或許造成衝擊的事件各不相同——不過大多跟死亡有關——我想,許多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其後。因為發生、經歷某件事,從此成為只能單獨守候回憶、乃至被回憶綑綁的人,這樣的我們,該如何一磚一瓦重建內心崩解的世界,該以什麼姿態迎向從此以後的人生?《金翅雀》也是一個關於其後的故事。
Thumbnail
改編自法國暢銷書《退稿圖書館》。無人知遇,乏人問津,從無機會出版的,都被妥貼收藏在退稿圖書館中,等待某個命定時刻,被知音拾起一讀。不過更可能的是永遠沒有這個時刻。被退稿被拒絕的失敗苦澀都是真的,而那些被看見的被選擇的被付印的被熱銷的,是否也都是真的?
Thumbnail
《大娛樂家》一部「傳記音樂劇電影」,由二十世紀福斯發行。講述一名具有遠見的男人(P.T.巴納姆)的故事,「夢想」是他的工作、「家庭」就是他的全部、「承諾」讓他踏上這條滿是荊棘的道路。本片為真人真事改編,改編自美國馬戲團創辦人P.T.巴納姆和他的玲玲馬戲團|在此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