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周處除三害》:死生間的權衡拿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無雷簡介

通緝犯陳桂林已是癌症末期,他打算自首,卻發現自己在通緝要犯排行榜上只排名第三。於是他查出前二名下落,要將他們一一除掉,成就當代的「周處除三害」。



▍無雷心得

主角陳桂林原就是幫派份子,劇情自然圍繞在黑道幫派上,也少不了警匪追逐肉搏的場景,但這部電影不止於此,反而在不經意間展露小驚喜。比如演到一個老梗橋段,觀眾心裡大致有底,然而接下來的劇情發展是情理之中,劇中人物的舉動卻是意料之外,這種「翻新」十分有趣。


劇情看似簡單,但引出的問題卻使人深思。比如三害之一被陳桂林追上時問他:「我認識你嗎?給我一個理由。」他不想死得不明白,所以開口發問。陳桂林有答案,但我想那個答案並非是發問者想要的──他想知道的是他倆結怨於何時、之間的仇恨有多深。想來他聽到一句簡單的「周處除三害」,大抵也無法瞑目。偏偏就是這樣一句話,把生與死的距離拉得很近,也消弭了殺人的針對性。


陳桂林知道自己癌末前想「幹一票大的」,知道以後卻在掙扎下選擇自首。生機勃勃之時無所畏懼地靠近死亡,卻在生命凋零之際珍惜餘下的時光,失去之後才意識到自己所擁有的,似乎是人類的通病。


點綴全片的黑色幽默,既不突兀到使觀者完全跳離情緒,又能暫時脫離沉重的桎梏,稍微喘息。與簡潔好聽的配樂,都是這部電影必不可少的畫龍點睛之處。總結來說,《周處除三害》在俗套劇情的基礎上融合了新元素,讓人耳目一新,阮經天的演技也讓人驚艷。



▍有雷心得

▹貪嗔痴中的痴:陳桂林個性塑造

劇情與電影簡介皆點明,「貪嗔痴」是本片《周處除三害》中的三害(也是人性三毒)。而「痴」,即陳桂林。


最開始那段槍殺黑幫老大與追擊戰,塑造出陳桂林的個性:他關心奶奶、幾近無懼、成功逃脫便得意地笑,毫無罪惡感。他真正的「痴」,展露於知道自己得癌症後。那時他雖有動搖,卻不多,全展現在所擲的九個聖筊,往後再無動搖,全心痴迷其中。就如同他說:「我不怕死,只是想被記住。」於是餘生之中,他挑了他所能做到的、能讓所有人記住的事情來做:周處除三害。


片中有幾處陳桂林獨行的橋段,有些是他面對著鏡頭,有些是背對著離去,但這些片段都在音樂簡潔卻成功的烘托下,引出了同理陳桂林當下茫然蕭索的感受。雖然理不清陳桂林的執著所為何來,陳桂林自己或許也仍想不明白(從他提及想讓所有人記住,卻無法回應小美的「為什麼」即可知),但釐清原因並非這部電影想要闡述的,毫無理由的行動卻更凸顯了陳桂林的「痴」。



▹循環往復的命運:受制香港仔(嗔)的小美⠀⠀

殺死香港仔、攜小美出逃後,陳桂林與小美並坐在一起。


「你就跟警察說香港仔是我殺的」
「為什麼?」
「我要讓所有人都知道香港仔是我殺的。」
「為什麼?」


第二個為什麼,陳桂林回答不出。隨後,小美說起自己媽媽的故事:她被香港仔從另一個男人手中救出,因此甘願為香港仔服刑。此時陳桂林也連問了兩個為什麼。有趣的點在於,這裡似乎有個循環關係存在:不僅是雙方皆連問對方,更是小美母親與香港仔,及小美與陳桂林的關係。


她們都被救出,她們也都心甘情願(從小美問「『我們』接下來要去哪」即可知),但陳桂林的選擇與香港仔不同。小美得以從這循環往復的命運中逃脫,但現實中或許還是有許多人,依舊陷在這樣的關係之中。

⠀⠀⠀⠀⠀⠀⠀⠀⠀⠀⠀⠀⠀⠀⠀


▹「不必多想」的平凡靈魂:林祿和(貪)和他的信徒們

進入禮堂的這段劇情節奏放慢,因此體感時間較長,在思考肺癌是否真的會吐黑水時,我幾乎都要以為陳桂林真的順利「皈依」。揭發祕密的時候,竟有種鬆了口氣的感覺,但也覺得很沉重,看新聞就能曉得,現實中許多人沒能走到「揭發」這一步,被困在「禮堂」中一輩子。已經信服尊者的小胖媽媽,至少還有個陳桂林替她揭發。然而被催促對陳桂林動刀的當下,良知和自我譴責相互拉扯,她知道眼前的陌生人是想幫助自己,卻也沒有勇氣直面尊者的錯誤,最後才在掙扎中選擇了自戕。⠀


而點綴全片的黑色幽默中,描述篇幅最大的除了「自首要排隊」外,就是禮堂的槍殺橋段了。這段一直讓我想起《金牌特務》中的教堂片段。只是教堂中的特務哈利中計失去理智,而陳桂林在殺人這方面原就毫無克制。禮堂片段又分為林祿和與他的信徒們兩階段。林祿和多年前犯案後順利逃到澎湖,在陳桂林兩次卡彈時,他幾乎要揚起的嘴角,讓我瞬間反應過來:他覺得自己還能逃脫第二次。但事不過三,第三次子彈終究還是射了出去。


宗教之所以能屹立不倒,就是因為「尊者」只是一個象徵。陳桂林殺了林祿和後轉身離開,卻聽到禮堂內再度傳出歌聲,這是全片當中最令我毛骨悚然的地方:即使目睹槍殺,依然有信徒執迷不悟。這段最特別的,是他們演出了信徒之間依然有所區別。陳桂林折返回來,有些尚未換上「制服」、信仰程度較淺的信徒聚在一起竊竊私語,而後也迅速逃離。而陳桂林發出警告後的槍殺舉動是一對一進行,卻沒有信徒試圖阻攔。


真正顯出區別,是槍殺過程中有人一開始不逃,輪到他槍枝卻卡彈時他才跑了,或可視為臨死才醒悟的一群。但有些人即使面臨卡彈依然不跑,仍舊微笑歌唱,這些人信仰最深,也拋棄了身而為人思考的權力。林祿和的伴侶明明不是信徒,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卻還是做了。她至死仍在歌唱,最後一句歌詞「我們平凡的靈魂,緊緊跟隨不必多想」,清晰點出了他們說服的話術與信徒的盲目。

⠀⠀⠀⠀⠀⠀⠀⠀⠀⠀⠀⠀⠀⠀


▹瑕不掩瑜的簡潔與耳目一新

劇情中當然也有我覺得稍嫌突兀之處,比如陳桂林被刀子捅後封進棺材裡,竟然能在隔日早晨逃出來,超出常人所能為。尊者中彈後,依然能坐著說話亦如是。還有陳灰,兩度追擊陳桂林,卻處處落下風,即使四年來陳桂林躲藏度日,卻感受不太到警方的威脅。⠀⠀


不過這些都瑕不掩瑜,《周處除三害》在俗套劇情的基礎上融合了新元素,讓人耳目一新。其中毫不拖沓的簡潔,是我最喜歡的地方。比如香港仔拍了小美臀部,後懲罰小弟那段,前後並未費事說明香港仔與小美的關係,卻讓兩人的關係與個性快速透過互動展現出來。陳桂林的抉擇與情節的推進也相當明快,以至於劇情進入靈修中心、開始鋪陳陳桂林的信服之情時,才會意識到節奏的放慢。

⠀⠀⠀⠀⠀⠀⠀⠀⠀⠀⠀⠀⠀⠀

「生與死的距離」固然太過沉重,陳桂林的「痴」卻簡化了這份人人都必須面對的掙扎。「痴」情最終得解,陳桂林以得償所願的形式,迎來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伏法而非癌症)的死亡。

════════

觀賞日期:2024.03.02
評價:4/5

內容總結
周處除三害
4
/5
有些如浮光掠影般稍縱即逝、有些則如吉光片羽般令人愛不釋手。彙集各類影視相關心得,含括電影、影集、綜藝、舞台劇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個人評價:★★★★★ (五星為全滿) 大一時上的「心理與生活」課程,老師讓我們從四部與當時正在教的腦傷、心理、情緒等等主題都有關連的電影當中挑一部來看,而當時在全班投票下中選的,就是這部。(另外三部是《腦筋急轉彎》、《可可夜總會》和《心靈捕手》)
個人評價:★★★★★ (五星為全滿) 大一時上的「心理與生活」課程,老師讓我們從四部與當時正在教的腦傷、心理、情緒等等主題都有關連的電影當中挑一部來看,而當時在全班投票下中選的,就是這部。(另外三部是《腦筋急轉彎》、《可可夜總會》和《心靈捕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大哥和紐約大哥 前一陣子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介紹「周處除三害」。 查了一下,因為對電影中的主角原型人物產生興趣所以就看了這部電影。香港導演導的戲果然在武打動作部分很精湛,另外這是我第一次看阮經天的戲(好落伍我😅),才發現他的演技真好。 電影中的原型人物曾是台灣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看了他
Thumbnail
為什麼英文片名是「豬、蛇和鸚鵡」? 世界上真的有絕對的善與惡嗎? 人生面臨此做出的選擇『會對另個人好嗎?』,還是什麼也沒得到?
Thumbnail
電影《周處除三害》,2023犯罪劇情片。動作與劇情比例上均等。開場告別式的警匪打鬥相當精彩,一直到主角陳桂林追殺並了結香港仔後初嘗成名滋味來到本劇中點,拍攝手法精煉、影像風格大膽,節奏鮮明,可說毫無冷場;下半場場景來到澎湖靈修道場追查林祿和,節奏變緩,以人物張力為主,刻劃直指內心,更顯人物性格層次;
Thumbnail
周處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正是知道悔改,《晉書》中指出:「處自知為人所惡,乃慨然有改勵之志。」所以他殺虎斬蛟,是經過深切的自我反省,試圖改過自新。然而,陳桂林去追殺林祿和與香港仔,可不是為了贖罪,而是--想紅!再加上他自知活不久,因此--不怕死!這兩者相加,讓他成為三害中最「惡」的一位。
Thumbnail
周處除三害 | 評價 8.1/10 | awwrated https://awwrated.com/zh-tw/netflix/81746263 《周處除三害》(英譯: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是一部結合黑幫復仇、犯罪動作與暴力美學的台灣犯罪劇情片
Thumbnail
周處除三害憑著NETFLIX和大陸上映,近期又再度翻紅,引發大眾關注。電影片名取自典故直接點題,簡單俐落,基本上知道典故的人,就能大致清楚理解電影的情節,絲毫不差。 主角陳桂林是出名的黑道殺手,被全國的黑白兩道通緝追殺,某天奶奶過世後,又得知自己得了肺癌只剩不到半年的命,於是決定自首。沒想到警局內
Thumbnail
撇開所有對現實的既定認識,道德、律法也通通忘記,兩個小時餘的片長,觀眾不必帶腦,跟著槍擊要犯陳桂林,以卡彈手槍把壞人全都殺光。犯錯的都死了,於是像正義,存活下來的角色本來就不重要。《周處除三害》成也簡單,敗嗎——說不上,畢竟它無留存深意的欲望。瘋癲、爽快,大幹一場,然後留名,那麼簡單,做得很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大哥和紐約大哥 前一陣子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介紹「周處除三害」。 查了一下,因為對電影中的主角原型人物產生興趣所以就看了這部電影。香港導演導的戲果然在武打動作部分很精湛,另外這是我第一次看阮經天的戲(好落伍我😅),才發現他的演技真好。 電影中的原型人物曾是台灣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看了他
Thumbnail
為什麼英文片名是「豬、蛇和鸚鵡」? 世界上真的有絕對的善與惡嗎? 人生面臨此做出的選擇『會對另個人好嗎?』,還是什麼也沒得到?
Thumbnail
電影《周處除三害》,2023犯罪劇情片。動作與劇情比例上均等。開場告別式的警匪打鬥相當精彩,一直到主角陳桂林追殺並了結香港仔後初嘗成名滋味來到本劇中點,拍攝手法精煉、影像風格大膽,節奏鮮明,可說毫無冷場;下半場場景來到澎湖靈修道場追查林祿和,節奏變緩,以人物張力為主,刻劃直指內心,更顯人物性格層次;
Thumbnail
周處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正是知道悔改,《晉書》中指出:「處自知為人所惡,乃慨然有改勵之志。」所以他殺虎斬蛟,是經過深切的自我反省,試圖改過自新。然而,陳桂林去追殺林祿和與香港仔,可不是為了贖罪,而是--想紅!再加上他自知活不久,因此--不怕死!這兩者相加,讓他成為三害中最「惡」的一位。
Thumbnail
周處除三害 | 評價 8.1/10 | awwrated https://awwrated.com/zh-tw/netflix/81746263 《周處除三害》(英譯: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是一部結合黑幫復仇、犯罪動作與暴力美學的台灣犯罪劇情片
Thumbnail
周處除三害憑著NETFLIX和大陸上映,近期又再度翻紅,引發大眾關注。電影片名取自典故直接點題,簡單俐落,基本上知道典故的人,就能大致清楚理解電影的情節,絲毫不差。 主角陳桂林是出名的黑道殺手,被全國的黑白兩道通緝追殺,某天奶奶過世後,又得知自己得了肺癌只剩不到半年的命,於是決定自首。沒想到警局內
Thumbnail
撇開所有對現實的既定認識,道德、律法也通通忘記,兩個小時餘的片長,觀眾不必帶腦,跟著槍擊要犯陳桂林,以卡彈手槍把壞人全都殺光。犯錯的都死了,於是像正義,存活下來的角色本來就不重要。《周處除三害》成也簡單,敗嗎——說不上,畢竟它無留存深意的欲望。瘋癲、爽快,大幹一場,然後留名,那麼簡單,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