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樂與高脆弱性的極度暴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最近終於有時間把《周處除三害》看完了,原本想說在休假的尾聲好好在家看部電影,沒想到看完突然決定動筆開始寫這篇我擱置許久的主題(突然不能好好休息...)。電影的敘事與鋪陳不太吸引我,或許是因為最近實在太流行這種兄弟風格的電影?唯二吸引我目光的段落大概就是中間陳桂林屠殺「新心靈舍」的信徒,以及最後的行刑畫面。

我想我會有如此共鳴,是因為影響我很多的一部電影及兩本書:

再談死刑的《越過死亡線》、日本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少年A的自傳,以及在講無差別殺人的《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當時的我是因為鄭捷與王景玉所以開始對這些議題產生興趣,因為每當我看到類似的新聞時,除了震驚之外,我都十分好奇這些人的心理狀態,存粹只是想不帶批判的去理解。但基於時間分配,實在沒過多的時間去念變態心理學這個領域的書籍,現在要能夠願意撥出一點休息時間來看書都很需要毅力...

由於我不是這個精神分析的專家,我無法區分反社會人格與精神疾病,所以我盡量聚焦社會結構的層面,我的提問是:

無差別殺人是否與資本主義有關?

我並不是什麼都要怪罪給資本主義的左膠,我只是嘗試從社會建構論的角度來解釋這個現象:

我認為人的個性天生多少有些差異,但思想與能力是被建構出來的,而非先天形成的,環境對於人性格的養成還是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生下來或許就是張白紙,根本沒有人性本善or本惡的問題)。首先我們要承認每個人的社會機會是「不平等的」,所以能力與性格的培養也會有所差異,建立在此之上,或許我們可以嘗試不把錯只怪在施暴者一個人身上,而是可去看到每個暴力事件背後的結構性問題。

但是資本主義向來都是以公平競爭為前提,但其背後的邏輯其實就是社會達爾文主義,這個意識形態預設人的成功率的不平等,是由被視為天生的能力之差距所造成的。意味著社會在權力和義務上是平等地對待每個人,而且每個人的社會機會是平等的,所以社會出身的不平等是不存在的。

適者生存,看似公平,但其實只是一個免責聲明:一個人成功;抑或是一個人犯罪,那都是個人的問題,社會是絕對公平的。

我認為人長期處在這種競爭模式下,會產生一種因焦慮與敵意而產生的暴力現象。《周處除三害》電影中,桂林仔看似英雄式的行為,其實也無法證明他不是失敗者,事實上他就是被淘汰的「社會不良品」。

總之,我認為這些暴力事件都只是脆弱、渺小的個人對於社會壓迫的一種回應,而搖滾樂向來都會試圖去理解這些邊緣少數,並且把這些社會現象帶到前台讓大家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以下是幾首探討極度暴力的歌曲分享給大家。

Talking Heads - Psycho Killer

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我大學時在看《破案神探》時聽到的,這部劇應該是我開始用Netfilx之後看的前幾部影集,當時可以在家裡看一整天都不出門,完全沈浸在劇情裡面。聽說好像要取消第三季了?真的是蠻可惜的,這部劇對於每個罪犯心理描繪都非常真實,那種近距離理解犯罪人格的窒息感如今我都還記憶猶新。

這首歌把我們帶入一個精神錯亂的殺人犯的頭腦中。這是一首是關於精神病殺人犯的著名歌曲,歌詞中的人承認自己是一個精神病殺手,並警告我們逃跑。而他們的靈感是來在於1960年的電影驚魂記 (Psycho)中諾曼·貝茨這個角色。

我們是虛榮的,我們是盲目的 

We are vain and we are blind 

我討厭那些不禮貌的人

I hate people when they're not polite

Misfits - Saturday Night

這首歌完全可以感受到那股無法整合情感的錯亂,一方面述說著他對愛人的浪漫,另一方面卻要含淚殺死他的愛人。其實如果不是旋律蠻朗朗上口的話,這首歌其實還蠻恐怖的...

但也有說法是,這是一首從一段關係的隱喻性死亡到敘述者對女友在車禍中的死亡而產生的內疚。但不論是哪一種都可以感受到那股愛人離開的痛苦。

有 52 種方法可以殺死人 

There's 52 ways to murder anyone 

第一種和第二種是相同的,它們都很用

One and two are the same and they both work as well 

Green Day - Bang bang

這首歌是從潛在的大規模槍手的角度寫的。 Billie Joe Armstrong解釋說:這是關於美國發生的大規模槍擊事件文化,混合了自戀的社交媒體。我不知道為什麼有人會做如此可怕的事情,因為我知道我永遠不會,但這只是為了反映了我們的文化。幾年前,聖巴巴拉有一個孩子瘋狂地殺人,他事先把這些部落格當成宣言。 他患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和精神障礙。這首歌是用第一人稱寫的,我試圖把自己放在他的位置上。”

我想成為名人烈士

I wanna be a celebrity martyr (ah-ah) 

我的私人戲劇裡的男主角 

The leading man in my own private drama 

這是我的私人電影(聖戰) 

It's my private movie (holy war) 

噢寶貝寶貝這是萬歲仇殺 

Oh baby, baby, this is viva vendetta 

哦,這就是愛情,否則就是零世界大戰

Oh, this is love, or it's world war zero

Pup - Factories

這首歌讓我想到2020年加拿大一名口腔衛生治療師因為跟女友吵架失控,遷怒殺死鄰居(6個家庭,殺死13人,放火燒5處)之後,然後無差別殺死路人(4位) 。而這首歌裡,因為女朋友跟其他男人跑了,於是需要制定一個不計代價的報復計畫,我想多數人應該都沒辦法忍受自己遭到伴侶拋棄,在這種極度被否定的狀態下(被全盤退貨),某些無法承受自戀性受傷的人,找不到公平正義,無處宣洩,這樣的惡就生出恨意出來,演變成自戀性報復,以仇恨犯罪做為一種對外的宣示。

他們會因為我所做的事而絞死我

And they'll hang me for what I have done

寶貝沒關係 

Baby it's alright 

我很快就會唱歌 

I will be singing soon 

當絞刑架的地板上 

When the floor of the gallows 

消失後我會想起你

Drops away I will think of you



我是一個堅定反對暴力的人,但我嘗試理解這些犯罪人格,或許這種嘗試對受害者或其家屬而言是種傷害,但我認為或許在失控扣動板機的霎那,人們可以不再作為一個輸家,可以重新找回長期被剝奪的人生自主權,就算只是一瞬即逝,也要讓長久抑壓的情緒得以釋放宣洩。《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的作者Franco Bifo Berardi提到這本書會叫做英雄是因為David bowie 的著名歌曲《Heroes》,而我認為最傳神的一句歌詞就是:

We can be Heroes, just for one day

如果我們不去嘗試解決社會問題,就算消滅了一堆罪惡至極的人,類似的事還是會接踵而至。希望我們的社會已經付出足夠的代價,願悲劇不再發生。

avatar-img
19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illyBill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就在幾個月之前,因緣際會之下我從新連絡上一位失聯已久的大學同學。畢業這幾年他嘗試想聯絡過我很多次,但因為我之前很少使用臉書跟IG(加上他也改了名字,我也找不到他),所以經歷幾番波折他透過幾位友人,我們才從新連絡上。他是一個熱愛攝影又滿腔熱血的人,大學時我們總是聊著音樂、攝影還有一些無聊的理論思想
  最近我在《空間正義》一書中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概念:衍生地理(consequential geography)。它的基本定義就是「地理不僅是一種背景反映或可描繪物理屬性的空間表達」,讓我來幫大家翻譯翻譯,它的意思就是:「地理其實不只是一種客觀的背景描述、描繪空間的工具,它背後還隱藏著許多利益關係與
  在這開工的第一個禮拜、禮拜六還要補班的情況下,我實在是快樂不起來。
  最近看到紀錄片《九槍》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內心可以說是喜憂參半,畢竟獲獎可以讓社會大眾注意到我們社會中存在的暴力、歧視性問題,算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但除了難過這種悲劇發生在你我身邊,這件事情我也覺得身為台灣人很丟臉。
  我在今年二月中退伍,我在入伍前隨手抓了幾本社會學相關的書籍加上一本7000字單字口袋書進去(完全高估自己對學術的興趣)。我為了能夠在一些破碎零散的休息時間看自己的書,我拼了命在鑑測之前把單戰全部背完,結果我在部隊裡看完的第一本書竟然不是我自己帶的,而是跟同梯借來喬治歐威爾的《1984》。
回顧2020至今的COVID-19 疫情,從一開始的清零政策、三級警戒、實名制到現在所提倡的共存,我們可以透過此次深刻的經驗來看看我們到底是如何受到政府的規範。作為一向喜愛挑戰主流社會規範的搖滾樂,自然而然有許多樂團透過歌曲來試圖挑戰過度保守、壓制個人的社會氛圍,進而去挑戰所謂被定義出來的危險。
  就在幾個月之前,因緣際會之下我從新連絡上一位失聯已久的大學同學。畢業這幾年他嘗試想聯絡過我很多次,但因為我之前很少使用臉書跟IG(加上他也改了名字,我也找不到他),所以經歷幾番波折他透過幾位友人,我們才從新連絡上。他是一個熱愛攝影又滿腔熱血的人,大學時我們總是聊著音樂、攝影還有一些無聊的理論思想
  最近我在《空間正義》一書中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概念:衍生地理(consequential geography)。它的基本定義就是「地理不僅是一種背景反映或可描繪物理屬性的空間表達」,讓我來幫大家翻譯翻譯,它的意思就是:「地理其實不只是一種客觀的背景描述、描繪空間的工具,它背後還隱藏著許多利益關係與
  在這開工的第一個禮拜、禮拜六還要補班的情況下,我實在是快樂不起來。
  最近看到紀錄片《九槍》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內心可以說是喜憂參半,畢竟獲獎可以讓社會大眾注意到我們社會中存在的暴力、歧視性問題,算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但除了難過這種悲劇發生在你我身邊,這件事情我也覺得身為台灣人很丟臉。
  我在今年二月中退伍,我在入伍前隨手抓了幾本社會學相關的書籍加上一本7000字單字口袋書進去(完全高估自己對學術的興趣)。我為了能夠在一些破碎零散的休息時間看自己的書,我拼了命在鑑測之前把單戰全部背完,結果我在部隊裡看完的第一本書竟然不是我自己帶的,而是跟同梯借來喬治歐威爾的《1984》。
回顧2020至今的COVID-19 疫情,從一開始的清零政策、三級警戒、實名制到現在所提倡的共存,我們可以透過此次深刻的經驗來看看我們到底是如何受到政府的規範。作為一向喜愛挑戰主流社會規範的搖滾樂,自然而然有許多樂團透過歌曲來試圖挑戰過度保守、壓制個人的社會氛圍,進而去挑戰所謂被定義出來的危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下集)包括了80年代的流行搖滾男歌手、全女子(或女主唱)搖滾樂團及重金屬搖滾樂團共三十首歌曲,不做歌曲、樂團、歌手及詞曲創作人的介紹(有興趣請再自行連結到原文章延伸閱讀),就只給您「聽歌賞曲🎧」的純音樂享受!
Thumbnail
本文(上集)包括了80年代的美國流行搖滾樂團(男主唱)及英國、愛爾蘭、瑞典、澳洲的流行搖滾樂團共三十首歌曲,不做歌曲、樂團、歌手及詞曲創作人的介紹(有興趣請再自行連結到原文章延伸閱讀),就只給您「聽歌賞曲🎧」的純音樂享受!
Thumbnail
津々由歷史小說《牡丹》的作者許蒲生(筆名:陳乃雄)領軍,攜手曾入圍第33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的樂團「裝咖人」貝斯手張劭威,以及台語迷幻搖滾樂團「憂憂」貝斯手陳靖諭(dodo)所組成,在成立之初即榮獲桃園鐵玫瑰熱音賞桃樂獎,並在2024年10月30日發行首張EP《流芳》...
Thumbnail
昨天晚上在酒吧遇到一位認識多年的美國人朋友,我們閒聊了一陣子之後,我問他怎麼看這次的美國選舉(他跟我說過好幾次他覺得川普瘋了)
Thumbnail
今天來聊一部在台灣上映時沒什麼熱度,但在中國卻莫名竄紅的台灣犯罪劇情片,《周處除三害》。 「周處除三害」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源自《晉書周處傳》和《世說新語》,情節大致在敘述原本自身也是一害的周處,在他人慫恿下滅除了其他二害(猛虎、蛟龍),隨後幡然自新,改惡從善的故事。
Thumbnail
有人說《周處除三害》是一部爽片,尤其是電影最後,屠戮邪教教徒那一段,我卻覺得,是一部警示片,尤其是對於為人父母來說,更是要小心翼翼的,維護孩子們心裡面本有的那一片善,別讓那片善,在沒注意到的時候,不小心走岔了。
Thumbnail
去年入場觀賞臺灣電影《周處除三害》,雖然當時票房和口碑平平,但近期在Netflix上架後卻意外贏得點擊率與好評。串流平臺的崛起是否意味著戲院文化的不合時宜?現今觀眾更趨向家庭影院。此外,劇情中對新興宗教的描述也引發了深思,如何判斷善惡有別?這些議題都值得探討。
Thumbnail
最近終於有時間把《周處除三害》看完了,原本想說在休假的尾聲好好在家看部電影,沒想到看完突然決定動筆開始寫這篇我擱置許久的主題(突然不能好好休息...)。電影的敘事與鋪陳不太吸引我,或許是因為最近實在太流行這種兄弟風格的電影?唯二吸引我目光的段落大概就是中間陳桂林屠殺「新心靈舍」的信徒,以及最後的行刑
Thumbnail
電影《周處除三害》,2023犯罪劇情片。動作與劇情比例上均等。開場告別式的警匪打鬥相當精彩,一直到主角陳桂林追殺並了結香港仔後初嘗成名滋味來到本劇中點,拍攝手法精煉、影像風格大膽,節奏鮮明,可說毫無冷場;下半場場景來到澎湖靈修道場追查林祿和,節奏變緩,以人物張力為主,刻劃直指內心,更顯人物性格層次;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下集)包括了80年代的流行搖滾男歌手、全女子(或女主唱)搖滾樂團及重金屬搖滾樂團共三十首歌曲,不做歌曲、樂團、歌手及詞曲創作人的介紹(有興趣請再自行連結到原文章延伸閱讀),就只給您「聽歌賞曲🎧」的純音樂享受!
Thumbnail
本文(上集)包括了80年代的美國流行搖滾樂團(男主唱)及英國、愛爾蘭、瑞典、澳洲的流行搖滾樂團共三十首歌曲,不做歌曲、樂團、歌手及詞曲創作人的介紹(有興趣請再自行連結到原文章延伸閱讀),就只給您「聽歌賞曲🎧」的純音樂享受!
Thumbnail
津々由歷史小說《牡丹》的作者許蒲生(筆名:陳乃雄)領軍,攜手曾入圍第33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的樂團「裝咖人」貝斯手張劭威,以及台語迷幻搖滾樂團「憂憂」貝斯手陳靖諭(dodo)所組成,在成立之初即榮獲桃園鐵玫瑰熱音賞桃樂獎,並在2024年10月30日發行首張EP《流芳》...
Thumbnail
昨天晚上在酒吧遇到一位認識多年的美國人朋友,我們閒聊了一陣子之後,我問他怎麼看這次的美國選舉(他跟我說過好幾次他覺得川普瘋了)
Thumbnail
今天來聊一部在台灣上映時沒什麼熱度,但在中國卻莫名竄紅的台灣犯罪劇情片,《周處除三害》。 「周處除三害」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源自《晉書周處傳》和《世說新語》,情節大致在敘述原本自身也是一害的周處,在他人慫恿下滅除了其他二害(猛虎、蛟龍),隨後幡然自新,改惡從善的故事。
Thumbnail
有人說《周處除三害》是一部爽片,尤其是電影最後,屠戮邪教教徒那一段,我卻覺得,是一部警示片,尤其是對於為人父母來說,更是要小心翼翼的,維護孩子們心裡面本有的那一片善,別讓那片善,在沒注意到的時候,不小心走岔了。
Thumbnail
去年入場觀賞臺灣電影《周處除三害》,雖然當時票房和口碑平平,但近期在Netflix上架後卻意外贏得點擊率與好評。串流平臺的崛起是否意味著戲院文化的不合時宜?現今觀眾更趨向家庭影院。此外,劇情中對新興宗教的描述也引發了深思,如何判斷善惡有別?這些議題都值得探討。
Thumbnail
最近終於有時間把《周處除三害》看完了,原本想說在休假的尾聲好好在家看部電影,沒想到看完突然決定動筆開始寫這篇我擱置許久的主題(突然不能好好休息...)。電影的敘事與鋪陳不太吸引我,或許是因為最近實在太流行這種兄弟風格的電影?唯二吸引我目光的段落大概就是中間陳桂林屠殺「新心靈舍」的信徒,以及最後的行刑
Thumbnail
電影《周處除三害》,2023犯罪劇情片。動作與劇情比例上均等。開場告別式的警匪打鬥相當精彩,一直到主角陳桂林追殺並了結香港仔後初嘗成名滋味來到本劇中點,拍攝手法精煉、影像風格大膽,節奏鮮明,可說毫無冷場;下半場場景來到澎湖靈修道場追查林祿和,節奏變緩,以人物張力為主,刻劃直指內心,更顯人物性格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