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是跑行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多人。

專注是很消耗精神的,而在工作之間轉換注意力,真的需要成本。如果一天之中可以專心好好完成一兩件事情,就很棒了。

慢慢來,比較快。



其實不只是工作。

這似乎有一點像是,年輕的時候去外地旅遊,總會把行程排得滿滿的,什麼該去的地方、該看該吃該玩的,全部都要盡可能地塞進去,深怕浪費了任何一分一秒。

於是,為了完成安排好的行程,可能會忙著奔波與踩點。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放棄了所有的規劃和那種「解任務式」的出行方式。

雖然依然想要去很多地方,但如果就隨意完成一個、兩個最想做的事情,花點時間待下來,就算只是坐在某個店裡看書、甚至就在房裡躺上半天也沒關係。

留下空白,可以讓工作與生活都更加順心且流暢。

avatar-img
71會員
105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那個媽媽-avatar-img
2024/03/04
是的真的要刻意留白一下
日光福利社-avatar-img
2024/03/04
人類圖設計裡,意志力中心空白的,例如我,也不喜歡被行程追著跑...
Sylvi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4
日光福利社 嘿嘿,您這麼一說,我查了一下,發現我的意志力也是空白的~但頭腦、邏輯、與薦骨都是有顏色的(好累XD)
Sylvie的移動城堡 的其他內容
偶爾在某些互動的情境下,或多或少地會感覺到,似乎對方並沒有真的「聽」你說什麼。有的時候,對方或許是善意地急於分享,所以必須要有一個讓他的經驗或想法能夠開始展現或闡述出來的前提。
這一兩年,愈來愈常在各式的「美食探訪」或者拍攝「食物製作」流程、甚至「切開」的過程,聽到主持人說:QQ的也太療癒了吧、製作過程也太療癒了吧、一口吃下真的好療癒……;除了吃的以外,還有一些可愛的物品、風景……。
小學一年級以前,住在北投的稻香市場附近。 住家位於一條小巷內,巷子的盡頭是個鐵門深鎖的社區,小巷的兩旁則是老舊矮房。右側那排,裡面數過來的第二棟二樓,有一位獨居老先生,當時我家就是那間屋內,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小小的房裡。 印象中,鄰居的大哥待我家裡的哥哥好……
國高中的時候很屁孩,為了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品味特殊,就是不會明目張膽的跟同學宣告我會聽五月天、SHE或是梁靜茹之類的——就是那些總是會出現在光南門口醒目廣告上面歌手或明星。
若將人生看作一場體驗的遊戲,每個人的體驗都是「注意力」的總和,「你關注什麼,現實對你而言就是什麼樣子」。為此,若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豐富的體驗,就必須分心,讓分心幫助我們逃離「時間有限」的困境。但是,這卻忽略的這些體驗的深淺程度,以及重要程度,是否真的是我們的人生要追求的呢?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自由書寫過程中,如何消滅不必要的括號並提出相關想法。未來該追求寫作目標,作者發現能夠自由寫字並消滅括號。同時,他提到,只要有目標,即使在繁忙的日常中也應該擠出一點寫作時間。
偶爾在某些互動的情境下,或多或少地會感覺到,似乎對方並沒有真的「聽」你說什麼。有的時候,對方或許是善意地急於分享,所以必須要有一個讓他的經驗或想法能夠開始展現或闡述出來的前提。
這一兩年,愈來愈常在各式的「美食探訪」或者拍攝「食物製作」流程、甚至「切開」的過程,聽到主持人說:QQ的也太療癒了吧、製作過程也太療癒了吧、一口吃下真的好療癒……;除了吃的以外,還有一些可愛的物品、風景……。
小學一年級以前,住在北投的稻香市場附近。 住家位於一條小巷內,巷子的盡頭是個鐵門深鎖的社區,小巷的兩旁則是老舊矮房。右側那排,裡面數過來的第二棟二樓,有一位獨居老先生,當時我家就是那間屋內,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小小的房裡。 印象中,鄰居的大哥待我家裡的哥哥好……
國高中的時候很屁孩,為了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品味特殊,就是不會明目張膽的跟同學宣告我會聽五月天、SHE或是梁靜茹之類的——就是那些總是會出現在光南門口醒目廣告上面歌手或明星。
若將人生看作一場體驗的遊戲,每個人的體驗都是「注意力」的總和,「你關注什麼,現實對你而言就是什麼樣子」。為此,若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豐富的體驗,就必須分心,讓分心幫助我們逃離「時間有限」的困境。但是,這卻忽略的這些體驗的深淺程度,以及重要程度,是否真的是我們的人生要追求的呢?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自由書寫過程中,如何消滅不必要的括號並提出相關想法。未來該追求寫作目標,作者發現能夠自由寫字並消滅括號。同時,他提到,只要有目標,即使在繁忙的日常中也應該擠出一點寫作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文章提及觀賞公視臺語臺優質節目,如《浪淘沙》、《初聲》、《阿叔》等,學習臺灣文化與歷史。作者並於誠品書店選購三本書:葉海洋《盡興》、周品均《職場不是自助餐》、張明志《死亡癱瘓一切的知識》,以回應自身在事業與人生方向上的需求。
Thumbnail
創造自己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常常被問到:「你是誰?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卻帶著深沉的哲學意涵。許多人把生命比喻為一場尋找自我的旅程,彷彿答案早已被埋藏在某個隱秘的角落,只需我們揭開層層面紗,就能發現那個屬於我們的「真我」。然而,經歷過人生的起伏後,我逐漸明白:生活並不是關於找到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Thumbnail
停下來喘息 有時的適可而止 不是為了什麼 而是讓自己喘口氣 什麼都不去想也是種放空 讓情緒有個和諧的出口 也是善待自己的一種 不為他人 純為自己 日子總該好好的柔軟 心情總該好好的善待 轉念從來不是為了誰 不疼惜自己又誰暸解 一種懂得也是種明白 有句話說 生活不是綁架自己 而
Thumbnail
有過好一陣奔波的日子,南北跑成為日常,調節步驟和氣候的階段也時常感到不適,完成幾件事又再清單上多謄上幾格。或許是開始體會到,一踏出哪邊的大門以後,就是得不回頭的一路向前,每個人都如此,如此被推波向前,去到更遠的地方好忘記原來不是自願來到這裡。
Thumbnail
繼續我鬆散的生活,日子過得很慢,時間的概念變得模糊,似乎無法掌握。 上班時很多事都照著schedule走,每個月結帳出報告,專案開會出差,滿滿的行程,並且心裡有底,預先規畫準備。每個月過得很快,完成好多事。一個月又一個月,一步一步往前。 上班的時候也總覺得若可以不用工作,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想學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生活更多的是起起伏伏 ㄧ段又一段的道路 ㄧ旦生活的波浪 朝我們襲來 我們的內心就很難不起波動 因此保養心靈 比什麼都重要 不精神內耗 就是將心安放的基本 ㄧ顆即使在喧囂中 依舊能保持安寧的心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文章提及觀賞公視臺語臺優質節目,如《浪淘沙》、《初聲》、《阿叔》等,學習臺灣文化與歷史。作者並於誠品書店選購三本書:葉海洋《盡興》、周品均《職場不是自助餐》、張明志《死亡癱瘓一切的知識》,以回應自身在事業與人生方向上的需求。
Thumbnail
創造自己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常常被問到:「你是誰?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卻帶著深沉的哲學意涵。許多人把生命比喻為一場尋找自我的旅程,彷彿答案早已被埋藏在某個隱秘的角落,只需我們揭開層層面紗,就能發現那個屬於我們的「真我」。然而,經歷過人生的起伏後,我逐漸明白:生活並不是關於找到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Thumbnail
停下來喘息 有時的適可而止 不是為了什麼 而是讓自己喘口氣 什麼都不去想也是種放空 讓情緒有個和諧的出口 也是善待自己的一種 不為他人 純為自己 日子總該好好的柔軟 心情總該好好的善待 轉念從來不是為了誰 不疼惜自己又誰暸解 一種懂得也是種明白 有句話說 生活不是綁架自己 而
Thumbnail
有過好一陣奔波的日子,南北跑成為日常,調節步驟和氣候的階段也時常感到不適,完成幾件事又再清單上多謄上幾格。或許是開始體會到,一踏出哪邊的大門以後,就是得不回頭的一路向前,每個人都如此,如此被推波向前,去到更遠的地方好忘記原來不是自願來到這裡。
Thumbnail
繼續我鬆散的生活,日子過得很慢,時間的概念變得模糊,似乎無法掌握。 上班時很多事都照著schedule走,每個月結帳出報告,專案開會出差,滿滿的行程,並且心裡有底,預先規畫準備。每個月過得很快,完成好多事。一個月又一個月,一步一步往前。 上班的時候也總覺得若可以不用工作,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想學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生活更多的是起起伏伏 ㄧ段又一段的道路 ㄧ旦生活的波浪 朝我們襲來 我們的內心就很難不起波動 因此保養心靈 比什麼都重要 不精神內耗 就是將心安放的基本 ㄧ顆即使在喧囂中 依舊能保持安寧的心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