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故事未完待續

77公開內容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持續探索那些未完結的故事,比如,探索思維和認知的過程,聚焦於思考和發現;分享鯰魚車車的冒險經歷,展現生活中的各種奇遇;分享他人的故事,關注他們生活中的未完章節和持續的經歷。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Sylvie
一位作者控訴其前老闆的職場霸凌經歷,描述其前老闆利用媒體形象、政府資源及社會地位,在職場上公然羞辱員工,並在職場霸凌零容忍的現代社會,仍能逍遙法外,呼籲職場霸凌受害者勇敢發聲。
Thumbnail
avatar-avatar
Sylvie
愛情不再是唯一核心敘事?從過往愛情是文學作品核心主題,到如今多元關係的興起,愛情不再是衡量人生完整的唯一標準。作者質疑傳統婚姻模式的適用性,並探討家人與朋友在照護上的差異,以及現代社會多元關係的接受度。
avatar-avatar
Sylvie
有的時候,我以為我在外面,好像看清楚了或者看懂了什麼;但是,偶爾回過頭,欸,好像我其實也正在裡面。 在那個「局」裡面。 都說旁觀者清,但旁觀者真的「清」嗎? 你是否好像看清了什麼,卻又從此難再擁有自處於一方的清淨? 可是我沒辦法旁觀--旁觀那些裝腔作勢、旁觀那些惺惺作態,還有那些屈意奉承與逢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5/02/08
1
有時候我們在外面,但不願意說破事實,有時候我們在裡面,但故意耍賴裝迷糊。
1
avatar-avatar
Sylvie
本文講述了作者在旁觀一場朋友被迫離職,並在離職面談中受到主管的排擠,提問,懷疑與折磨後,思索自身在職場的角色,得出放下自我,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更為重要的結論。
Thumbnail
Vanessa  Li-avatar-img
2024/07/01
1
文中的一段話....人資:『為什麼要離職?改組織後在新的單位不開心嗎?』我:「嗯?妳也是從XX過去負責那邊的招募,那妳開心嗎?^^」人資:『!?……』(沉默)----->我會回答『我做得很開心,每一個轉換都是一個學習,一個成長,可以精進更多的技能。』..離職面談時,再如何都要表現出正面的模樣😆
1
Sylvi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01
Vanessa Li 太厲害了 😆😆
avatar-avatar
Sylvie
最近的日常似乎也逐漸趨於平穩,或許可以開始嚐試把原來想做的事情納入到平穩的日常中,建立一點點紀律。如在工作中每週三都發電子報,每個月的最後一個週五和朋友一起舉辦讀書會等等。時間過得愈快,如何讓自己立的flag落地實踐呢?
Thumbnail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06/27
1
我膽子小,不敢立flag,也許比較沒煩惱。😄 開心看到三十好幾不再是魔法師了。❤️
1
Sylvi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30
1
陽台觀察者 flag就是用來打破的XD
1
avatar-avatar
Sylvie
金邊虎尾蘭成長的故事,從一盆小盆栽到分珠再分珠,充滿生機與困境。這篇文章分享了虎尾蘭因為土壤問題而出現成長困難的故事,提醒我們要為虎尾蘭擇適合的生長環境。
Thumbnail
甲文人-avatar-img
2024/05/15
1
感覺它默默地,抓住一點什麼,就站起來了。很有毅力,很有耐性。
1
avatar-avatar
Sylvie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自專高人的評論者,他們總是在不請自來的情況下,對我們進行指手畫腳、莫名其妙的評論。這些評論並非出於真正的關心,而是一種自我彰顯的方式。在面對這些評論時,我們更需要保持距離,不要受到他們的影響。
Thumbnail
洪七-avatar-img
2024/05/15
1
來錄一集來黑特一下吧!我最近好多人想罵
1
avatar-avatar
Sylvie
我拿筆,也用鍵盤。 用鍵盤打字,可以藉著幾乎和腦袋運轉一樣的速度紀錄正在想的事情,在打字的過程中,慢慢想清楚一些事情。 同時無限發散。 拿筆呢,可能一樣發散,但因為寫字的速度跟不上腦袋發散的速度,所以多少會稍微聚焦一點。而且,寫字總是有一種舒服的感覺。 心情很不好的時候,寫字還有一種排毒的作
Thumbnail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05/13
1
恭喜三十好幾小憩後復出。不論是打字,或是手寫,或是錄音,祝三十好幾留下滿滿的吉光片羽,滿天的星星。❤️
1
avatar-avatar
Sylvie
今天是連續第60日的日更,明起暫停,調整發文方式。 原先在日常的運轉中,一直想盡各種方式要維持日更的原因是:深知自己一旦停下來或者幫自己放水之後,就很難再維持或者重新進入到一個有紀律的輸出狀態。 甚至,在遇到周末或者節假日整天不在家裡時,還會預設排程,維持每日發文。 不過,如果以第一性原理回頭
Thumbnail
黃璧怡-avatar-img
2024/04/16
1
完成了連續60天日的壯舉,朝向新的創作節奏,好棒!祝三十好幾繼續筆耕愉快喔!
1
avatar-avatar
Sylvie
前一陣子,有個很久沒有聯繫的同學與我聯絡,簡短的幾句言辭往返之後,我便四兩播千金的不再接下任何話荏了,默默淡出。因為簡單的互動就已經知道對方大致是來尋求認同與討拍的,只是以尋求協助作為包裝。 雖然之前曾說過不要給人免費的建議,但並非是說必須要當個斤斤計較的勢利眼或者自私自利的小氣鬼,畢竟,我亦曾經
Thumbnail
avatar-avatar
Sylvie
你遇過和自己同一天生日的人嗎? 我知道的第一位和我同一天生日的,是我的外婆。只不過,我們是農曆生日同一天。 而國曆生日在同一天的,我國中的時候曾經遇到第一位,她是我的國文老師;後來則是一位高中的同班同學,也是女生,現在是牙醫師,丈夫也是醫師。 接著,就是同事了。 在前幾份工作中,曾有那些整個
Thumbnail
Wisdom-avatar-img
2024/04/14
1
看到這一篇讓我想到了〔人類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仍然有不同的獨特性與此生的使命任務,人類圖是〔人生使用手冊〕的一種工具。
1
avatar-avatar
Sylvie
曾經跟朋友在聊天時提到,如果我們可以聽得懂動物說話就好了,很想知道他們都在表達什麼,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韓國的訓犬師節目這麼好看的原因。 作為專業訓犬師,他可以理解不同小狗的行為背後的意義,比如,小狗的吠叫分成很多種,有些是警戒,有些事具有攻擊性的,而有些或許只是在打招呼。 比如,人家只是誤會你要入
Thumbnail
avatar-avatar
Sylvie
每天想著要發文,有時候光是想著要寫什麼,就很傷腦筋。特別是在那些剛好沒有「前幾天多寫了一些東西」而留存下來、可以快速修改之後使用的備用文字。然而這樣的日子,大約是目前日常的八成以上,更不要說,再加上可能某些日子因為下班後還有行程而晚歸,使得可以寫字的時間更短更短了。比如此時此刻。 不過,這麼似乎也
Thumbnail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04/12
1
三十好幾認真,鞭策自己每天要發文,不知偶爾偷懶會不會被處罰?累得時候怎麼辦?身體還是要自己照顧,也祝三十好幾轉職順利。❤️
1
Sylvi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13
1
陽台觀察者 偷懶不會被處罰,就是好像少了一天之後就會全盤放棄的感覺。不過我需要調整一下這個發文模式,謝謝你的提醒 ❤️
1
avatar-avatar
Sylvie
過往留下的文字,是因為關係所以重要,才有意義。 先前天,在整理先前的雲端資料,翻出許多從即時通與MSN時代便留存下來的文字檔案,那些曾經的對話紀錄,留下了在過去的某時某分某一秒,和哪些人之間的互動,有高中的、大學的,還有許多和前同事與不同階段朋友們。打字的速度之所以一直都能夠和講話一樣快,都是在網
Thumbnail
avatar-avatar
Sylvie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Wisdom-avatar-img
2024/04/10
對。
avatar-avatar
Sylvie
每過一陣子,就會開始動手大掃除。 過去,通常是在春夏之交或秋冬之際,藉著衣櫃換季的時刻順便整頓家裡,順便清掉櫃子裡面那許多不合適的東西,特別是那些放了很久、總想著有一天會用到,但就那樣默默地再多放了幾年,最終還是沒有等到那個用到的「有一天」。 當生活與或者職業發展進程,走到了某些轉折點時,也是很
Thumbnail
avatar-avatar
Sylvie
都說在花東住過的人不怕地震,但今天早上的地震著實很嚇人。那種驚嚇的感覺,我想大概是因為,擔心房子的安危,會造成自身生命財產的損失。 剛從花蓮回到台北的那些年.偶遇地震,都覺得「哎,不怕不怕」。畢竟在花蓮讀書的那些年,早已把地震當日常。不過,在空曠的山水之間、待在僅有一層樓的小小平房,畢竟和高樓都市
Thumbnail
甲文人-avatar-img
2024/04/03
「意外和明天,我們真的不知道哪一個先來。」 沒有錯。我也想起九二一大地震,同一個台灣,災區內和災區外是兩個不同的世界。災難不會選地方,也不會只發生在別人身上。
avatar-avatar
Sylvie
前幾天收到一位同學的訊息,收到訊息的當下正好在忙,加上整個周末因為回鄉下去掃墓了,都在忙著照顧家中長輩,沒有及時回覆對方。 在暫且擱置未回覆的當下,一段我和這位同學的對話浮出我的腦海。那是時隔一年多的某天晚上,似乎是因為某事再次與她連絡上。然而在那一個電話中,對方先是委屈巴巴抱怨說我們倆斷了聯繫,
Thumbnail
Jane Shen-avatar-img
2024/04/02
2
到了年紀就會慢慢發現朋友貴精不貴多,貴誠不貴長,留在身邊老朋友即便年節只聯絡個幾天,但生命出現不可承受之輕時,陪在身邊的總是這些人,真的有必要好好檢視一下好友名單,時間要放在真正重要的人身上,人生苦短好好珍惜。
2
Sylvi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03
Jane Shen 是呀,謝謝你的分享。我也覺得,時間要放在真正的人身上(啊我昨天還藉故拒絕了一通想找聊天的電話,因為不想要再發散精力當一個看不見盡頭的情緒垃圾桶了)
avatar-avatar
Sylvie
其實,多數人對於自己的想法與決斷是充滿信心的,他們從來都沒有要聽別人的意見,只是希望被認可,或者透過比較,獲得「我其實也沒那麼差」的感覺。 這些敘述通常是一個故事,透過徵詢你的意見或看法來包裝期待獲得認同的意圖……
Thumbnail
Wisdom-avatar-img
2024/03/30
2
只支持有決心的人與團隊, 因為彼此都珍惜生命(時間=生命=金錢)
2
Sylvi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03
1
Wisdom 謝謝你的提醒,「調整體質、調整關係」是我可以控制的事情,也是我的責任,而且這真的很重要!!
1
avatar-avatar
Sylvie
順著在說學術圈時,提到那些佔據「邊陲」或「非主流」進行批判的姿態,似乎能讓身在其中的行動者感受到自己比較特別。於是為表達他們不屑與主流社會共舞,便躲到學術理論的詞彙中,藉此假裝自身佔據了某種否些發言權,甚至是思想的制高點。 「邊陲與弱勢」可作為展示正當性的武器 在日常生活與職場中,這樣的人很
Thumbnail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4/03/28
2
每天聽這些KOL發表對政治、環保、教育、投資等等的看法,真不知道聽眾觀眾到底把真正的專家定位在哪?例如:平台上很多人寫投資相關文章,也受到很多讀者的關注,但,作者是否提供正確的投資概念或只是一味炒股,頗令人憂心的。
2
Sylvi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28
1
Angela Chen 我也不懂。或許每一個人都有點話想要說、有些立場想要表達,但礙於文字組織能力或口語表達能力不夠強大,所以就讓別人來替自己代言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