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史上最有趣的免疫系統科學漫談(原來,你能活著還真是奇蹟!)

更新於 2024/03/0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Why Aren’t We Dead Yet?

作者: 伊丹.班—巴拉克

原文作者: Idan Ben-Barak

譯者: 傅賀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0/09/03

raw-image

就免疫系統雜談


作者對自己這本書的定位便是啟發興趣用的


基本上看介紹的本書特色 以及章節目錄 書的內容就那些了


書尾延伸閱讀作者也推薦了幾本免疫學入門的書


不過都是外文書就是了 我查了一本發現沒有中譯就沒在找了


然後那本Historical Atlas of Immunology


amazon上2K 博客來標價12K 我也就摸摸鼻子 閃人


主軸就是介紹免疫系統 以及他如何運作


然後簡談一些關於免疫學的歷史


作者不諱言地在書本內不斷重申一件事


那就是免疫學才剛起步而已


很多知識其實並非絕對 我們可能只見到冰山一角


而書中提到的衛生假說


倒是讓我又再度加深


我從 人從哪裡來 那本人類學後 之後又從電影的劇情 還有其他書籍中所總結出的結論


那就是比起人類自身的演化


反倒是人類改變周遭環境的速度太快了


所以很多文明病便冒了出來 人體內的免疫系統也是如此


就不說那些因為環境而滅絕的


在我們發現之前 就無聲無息消失的其他物種


總之 這本寫的確實有趣


要拿來比較的話 就是比較嚴謹的日本作者所寫的書


換句話說 就是更加扎實且言之有物的大眾入門書籍


而且裡頭有許多知識點啟發了我對事物運作的看法


像是 危險模型 就讓我開了眼界


至少就乍聽之下我還蠻認同的


也開啟了另一種看人體的角度


還有母親與胎兒啊 蠕蟲啊 細胞自殺 病菌入體內的描述等等


都讓我覺得既殘酷又和諧


這便是細胞 也是人體 更甚至於社會 整個大自然


或者說是整片宇宙的常態吧


系統介紹說建立這個能開放更多功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作者: 平泉澄 譯者: 梁曉弈, 黃霄龍, 劉晨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9/04/17
作者: 中華書局編輯部 出版社:華品文創 出版日期:2011/01/10
作者: 汪詰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2022/04/07
作者: 張馭寰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06/12
作者: 池上英洋, 川口清香 譯者: 何姵儀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19/10/04
主編者: 賀新輝 出版社:地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年2月
作者: 平泉澄 譯者: 梁曉弈, 黃霄龍, 劉晨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9/04/17
作者: 中華書局編輯部 出版社:華品文創 出版日期:2011/01/10
作者: 汪詰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2022/04/07
作者: 張馭寰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06/12
作者: 池上英洋, 川口清香 譯者: 何姵儀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19/10/04
主編者: 賀新輝 出版社:地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年2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此為Podcast說書頻道【TOGETHER 一起讀】EP81《底層邏輯》第二部的文字稿,建議可以搭配音檔效果更佳: 👉ApplePodcast:TOGETHER 一起讀 👉Spotify:TOGETHER 一起讀
經濟學中,每個人皆為『理性經濟人』基礎假設,更是一個根本上的錯誤,因為經濟學認人類皆為『理性』,而沒有考慮『人性』,這個假設使經濟學偏離了真實的人類行為模式,更不用說運用在人性交戰的投資市場中了。
Thumbnail
2023年4月17日,在度過了三年的COVID-19疫情生活後,隨著大眾運輸搭乘防疫規則的鬆綁,台灣可以說是正式告別戴口罩的日子。金獎導演林君陽最新電影《疫起》在此時推出,以二十年前台北和平醫院因SARS疫情緊急封院的事件為改編基礎......
Thumbnail
其實他們到頭來都會抵達目的地。但他們非要自尋煩惱不可,看似迫切,其實虛幻,辜負了時間的真義,純粹只是焦慮與抱怨。
Thumbnail
救人者也有可能摧毀世界、人類展現了自私卻也無法割捨愛人的能力,我們看到金草葉讓兩邊觀點都呈現出來,給了我們思考與選擇的機會。 為什麼我們還需要末日故事,因為它是警惕、是對照記、也有可能是希望。或許末日總如落塵般那樣的緩慢到來,而我們所期盼的那一劑拯救世界的永恆良方,是否就蘊藏在其中?
Thumbnail
一年之中,總有那樣的日子,從表面上看來似乎與以往沒有什麼不同,但辦公室裡卻流動著令人不自在的氣氛。 唉……又是?我嘆了一口氣,把胳膊架在桌上,雙手撐著額頭,一下子洩了氣,眼皮自動地闔上。我閉目片刻,睜開眼睛後又凝視了半天桌上的灰塵,最後無力地搓揉了臉兩下。我在群組裡傳了一則訊息: — 我是普通
Thumbnail
在「歐嗨呦」與「莎呦那拉」之間的 3 年,今敏都在製作他的第五部電影《做夢機器》(夢みる機械)。在他過世 11 年後的今天(7/28),正是今敏執導的《千年女優》公開 20 週年,而我們仍然看不到《做夢機器》。我們來看看,今敏大師留下的未完之夢,在這麼多年裡是如何漸漸消失的。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還在單身? 設法增加自己的姻緣線吧
Thumbnail
<p>乍看那麼理所當然對錯的事,在現實生活中,它真的那麼非黑即白嗎?又或者,它確實是黑白分明的,但這個黑白分明,對我們有那麼嚴重嗎?又或者,我們總是能夠分辨黑白與決定下一步嗎?</p>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此為Podcast說書頻道【TOGETHER 一起讀】EP81《底層邏輯》第二部的文字稿,建議可以搭配音檔效果更佳: 👉ApplePodcast:TOGETHER 一起讀 👉Spotify:TOGETHER 一起讀
經濟學中,每個人皆為『理性經濟人』基礎假設,更是一個根本上的錯誤,因為經濟學認人類皆為『理性』,而沒有考慮『人性』,這個假設使經濟學偏離了真實的人類行為模式,更不用說運用在人性交戰的投資市場中了。
Thumbnail
2023年4月17日,在度過了三年的COVID-19疫情生活後,隨著大眾運輸搭乘防疫規則的鬆綁,台灣可以說是正式告別戴口罩的日子。金獎導演林君陽最新電影《疫起》在此時推出,以二十年前台北和平醫院因SARS疫情緊急封院的事件為改編基礎......
Thumbnail
其實他們到頭來都會抵達目的地。但他們非要自尋煩惱不可,看似迫切,其實虛幻,辜負了時間的真義,純粹只是焦慮與抱怨。
Thumbnail
救人者也有可能摧毀世界、人類展現了自私卻也無法割捨愛人的能力,我們看到金草葉讓兩邊觀點都呈現出來,給了我們思考與選擇的機會。 為什麼我們還需要末日故事,因為它是警惕、是對照記、也有可能是希望。或許末日總如落塵般那樣的緩慢到來,而我們所期盼的那一劑拯救世界的永恆良方,是否就蘊藏在其中?
Thumbnail
一年之中,總有那樣的日子,從表面上看來似乎與以往沒有什麼不同,但辦公室裡卻流動著令人不自在的氣氛。 唉……又是?我嘆了一口氣,把胳膊架在桌上,雙手撐著額頭,一下子洩了氣,眼皮自動地闔上。我閉目片刻,睜開眼睛後又凝視了半天桌上的灰塵,最後無力地搓揉了臉兩下。我在群組裡傳了一則訊息: — 我是普通
Thumbnail
在「歐嗨呦」與「莎呦那拉」之間的 3 年,今敏都在製作他的第五部電影《做夢機器》(夢みる機械)。在他過世 11 年後的今天(7/28),正是今敏執導的《千年女優》公開 20 週年,而我們仍然看不到《做夢機器》。我們來看看,今敏大師留下的未完之夢,在這麼多年裡是如何漸漸消失的。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還在單身? 設法增加自己的姻緣線吧
Thumbnail
<p>乍看那麼理所當然對錯的事,在現實生活中,它真的那麼非黑即白嗎?又或者,它確實是黑白分明的,但這個黑白分明,對我們有那麼嚴重嗎?又或者,我們總是能夠分辨黑白與決定下一步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