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結果產生偏見,商業決策更加理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我要成為股神巴菲特第二。」

最近,和我一位有玩股票的朋友聊天。

他說,他發現了個什麼指數方法,年化投資報酬率是股神巴菲特的兩倍。

相信不出幾年,他一定可以成為股神巴菲特第二。

可其實,他犯了一個我們常犯的錯誤,那就是「結果偏見」。

總是以為一個人成功後,他過去所有行為一定都有其道理。

卻不一定知道,這個人成功的真正關鍵,自己是否具備。

像股神巴菲特會告訴你,他很小時候就去打工,並用打工賺來的錢批發可口可樂去賣。

可他不一定會告訴你的是,他 8 歲參觀紐約證交所,開啟投資興趣的時刻,是他國會議員的父親帶他去的,並由高盛董事親自接待他。(有深厚家底)

這邊並不是在說股神巴菲特不努力,而是讓他成功的關鍵因素,你不一定擁有。

因此,要讓自己商業決策更加理性,更加不被「結果偏見」所影響。

最好的方法,是更加全面且系統地思考,這個成功關鍵是真的嗎?

我有辦法複製嗎?

會不會有可能這關鍵只可讓我獲得小部分成功,卻讓無法獲得更大成功呢?

【不因結果產生偏見,商業決策更加理性】

#啟發隨想

#專家事業研究室

期望我的啟發,也能為你面對到的問題,帶來新的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如何做對決策,讓人生更富足、幸福、美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https://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IndepArticle.aspx?id=6010941 我是一位信仰「價值投資」的人,股神的故事我幾乎倒背如流,當初股神要投資波克夏紡織廠的時候,他親自登門拜訪鄰居,希望鄰居可以出資一起拯救波克夏公司
Thumbnail
本週內容:(1)00940巴菲特選股原則?、(2)ETF永動機與反轉風險、(3)借錢買高股息ETF可行?、(4)簡評蘇丹紅事件、(5)投資不必追求慧眼獨具、(6)重劃區的投資邏輯、(7)中國電動車內卷、(8)潛力股資訊總整理、(9)潛力股追蹤:八貫、凱撒衛、潤弘、八方雲集、台耀、遠雄港、意德士、威宏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如何做對決策,讓人生更富足、幸福、美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https://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IndepArticle.aspx?id=6010941 我是一位信仰「價值投資」的人,股神的故事我幾乎倒背如流,當初股神要投資波克夏紡織廠的時候,他親自登門拜訪鄰居,希望鄰居可以出資一起拯救波克夏公司
Thumbnail
本週內容:(1)00940巴菲特選股原則?、(2)ETF永動機與反轉風險、(3)借錢買高股息ETF可行?、(4)簡評蘇丹紅事件、(5)投資不必追求慧眼獨具、(6)重劃區的投資邏輯、(7)中國電動車內卷、(8)潛力股資訊總整理、(9)潛力股追蹤:八貫、凱撒衛、潤弘、八方雲集、台耀、遠雄港、意德士、威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