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知名漫畫《七龍珠》、《怪博士與機器娃娃》作者鳥山明,本月1日因「 急性硬腦膜下血腫 」離世,享壽68歲。 鳥山明以他的代表作「七龍珠」贏得了全球觀眾的喜愛,他的早逝是整個漫畫世界的巨大不幸。本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急性硬膜下血腫」的相關知識。希望透過這篇文章,我們能夠提高大眾的健康意識,並慎重地對待每一個可能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健康的風險。
注意 此為神經重症是需要立即送急診診療的
硬腦膜在哪裡?

硬腦膜位置(來源:TeachMe)
如上圖,我們腦部外面有顱骨(Bone)保護著。腦與頭骨之間,還有腦膜覆蓋。硬腦膜(Dura mater)位於顱骨和蜘蛛網膜(Arachnoil)之間。此處的顱內出血就稱為「硬腦膜下血腫」。
大約四分之一的頭部受傷者會發生硬腦膜下血腫。硬腦膜下血腫的類型包括:
急性:這是最危險的硬腦膜下血腫類型。這些症狀很嚴重,通常在頭部受傷後幾分鐘到幾小時內出現。隨著血液匯集,大腦的壓力會迅速增加。如果不及時診斷和治療,您可能會失去知覺、癱瘓甚至死亡。
亞急性:症狀通常在頭部受傷後數小時至數天甚至數週內出現。腦震盪可導致亞急性硬腦膜下血腫。
慢性:這種類型的血腫在 65 歲以上的人群中更為常見。出血發生緩慢,可能在數週或數月後才會出現症狀。即使是輕微的頭部損傷也可能導致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由於症狀出現延遲,您甚至可能不記得頭部受傷是如何發生的。
為什麼會發生「急性硬腦膜下血腫」Acute Subdural Hematoma SDH
SDH 是所有頭部損傷中最致命的一種,與更嚴重的全身性腦損傷有關,經常與腦挫傷一起發生。更廣泛地說,硬腦膜下血腫是一種創傷性腦損傷 (TBI)。
導致硬腦膜下血腫的頭部損傷通常很嚴重,例如車禍、 跌倒或暴力攻擊。發生的原因通常是由於大腦表面靜脈的拉伸和撕裂造成的,當頭部受傷突然震動或搖晃腦部時,這些靜脈就會破裂。
分析受傷原因,交通事故最常見,其次是跌落。患者的年齡層,則是青壯年者居多。嚴重頭部外傷存活下來的病患,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身心障礙。以發生率、死亡率、殘障率、社會成本支出及醫療資源使用的觀點來看,頭部外傷造成之顱內出血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醫療問題及社會問題。
在少數情況下,頭部的輕微碰撞也會導致硬腦膜下血腫。如果因為腦部血管或腦部本身受損而導致顱骨和腦部之間的空間(硬腦膜下腔)出血,就會形成硬腦膜下血腫。當這种血液開始在硬膜下腔積聚時,會對大腦施加壓力(顱內高壓)並可能導致腦損傷。
硬腦膜下血腫症狀與警示信號
硬腦膜下血腫可能會立即引起症狀(急性),也可能會緩慢生長並在以後引起症狀。您可能會在受傷或血管破裂(慢性)幾週後注意到這些症狀。

顱內出血類型(A)軸向視圖和(B)冠狀視圖;EDH = 硬腦膜外血腫、SDH = 硬腦膜下血腫、SAH = 蜘蛛膜下腔出血、IPH = 實質內出血 (來源:TeachMe)
硬腦膜下血腫的症狀可能包括:
- 平衡或行走問題
- 迷亂(confusion:定向力消失,無法辨識時間、地點、或人物)
- 頭暈
- 頭痛
- 噁心或嘔吐
- 呼吸問題
- 昏倒(失去知覺)
- 癲癇發作
- 嗜睡
- 言語問題
- 視力問題
- 間歇性虛弱或麻木感

不要輕忽頭部撞擊(來源:NEURONEWS)
有時,頭部受傷後人們不會立即出現任何症狀。這稱為清醒間隔,幾天後才出現症狀。此外,重要的是要知道發展較慢的硬膜下血腫(慢性類型)可能會被誤認為是其他疾病,例如腦腫瘤、中風或失智症。
每當出現神經系統症狀,例如記憶喪失、頭暈或肌肉無力時,您都應該立即就醫,盡可能向醫生提供有關您的症狀資訊。
硬腦膜下血腫死亡率與恢復情況
腦損傷後的恢復情況差異很大。急性 SDH 患者的死亡率為 50% 至 90%,這些死亡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潛在的腦損傷和受傷後幾天內對大腦造成的壓力造成的。大約 20% 到 30% 的患者將恢復全部或部分腦功能,但這些患者相對上較常發生術後癲癇。良好的治療結果最常見於接受快速治療的患者、年輕人、GCS 評分高於 6 或 7 且瞳孔反應性的患者,以及沒有多發性腦挫傷或大腦無法控制的壓力的患者。
硬腦膜下血腫可以預防嗎?
保護自己免受頭部傷害可能有助於預防硬腦膜下血腫。您可以採取措施防止跌倒,騎摩托車、自行車或滑板時戴安全帽很重要,另外,駕駛或搭乘交通工具時,在車內繫好安全帶並在危險情況下使用安全設備可能有助於保護您的頭部免受傷害。
五大危險族群
任何人都可能因頭部意外受傷而出現硬腦膜下血腫。但某些因素可能會增加您的風險,五大SDH危險族群為:
- 年齡:65 歲及以上的人和嬰兒發生硬腦膜下血腫的風險更大。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會在頭骨內縮小,以致頭骨和大腦之間的空間變大,這使得頭骨和大腦之間的膜上的細小靜脈伸展。即使頭部受到輕微傷害,這些變細、拉伸的靜脈也更容易撕裂。嬰兒沒有強壯的頸部肌肉來保護自己免受頭部外傷,當有人用力搖晃嬰兒時,可能會出現硬腦膜下血腫(搖晃嬰兒症候群)。
- 參與接觸性運動:參與高強度或極限運動(如足球、橄欖球或滑雪板)的人發生硬腦膜下血腫的風險較高。
- 服用抗凝血劑:抗凝血劑會減慢凝血過程或完全阻止血液凝固,如果血液不凝結,即使在相對較輕的傷害之後,大腦周圍的出血也可能會嚴重且持久。
- 血友病:這是一種遺傳性出血性疾病,會阻止血液凝固。血友病患者受傷後出血不受控制的風險較高。
- 酒精使用障礙:長期飲酒過量會導致肝臟損傷,受損的肝臟無法產生足夠的有助於血液凝固的蛋白質,這會增加失控出血的風險。
📬合作洽詢:semele1989@icloud.com
參考資料
NHS https://www.nhs.uk/conditions/subdural-haematoma/
UCLA Health https://www.uclahealth.org/medical-services/neurosurgery/conditions-treated/acute-subdural-hematomas
Cleveland Clinic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21183-subdural-hematoma
Cedars-Sinai https://www.cedars-sinai.org/health-library/diseases-and-conditions/s/subdural-hematom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