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七龍珠超畫集》談鳥山明的圖像

從《七龍珠超畫集》談鳥山明的圖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龍珠迷 #鳥山明關鍵字 #夏天_鄉下_電影

#龍珠迷 #鳥山明關鍵字 #夏天_鄉下_電影



  昨天中午得知鳥山明(1955-2024)逝世時,大批網友貼出《七龍珠》的相關圖片,悼念鳥山明。筆者卻不以為意,逝世的是《七龍珠》嗎?漫畫《七龍珠超》(中文版至第二十二集)與《七龍珠SD》(中文版至第八集)皆尚在連載,年底還有劇場版《七龍珠:DAIMA 》。若是鳥山明原作的《七龍珠》,亦早在1995年完結。今天,逝世的並非是《七龍珠》,《七龍珠》仍舊活在人們的心中。然而,「鳥山明」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可曾活在你我心中?何謂鳥山明的圖像?


  在《七龍珠超畫集》中,收錄了《七龍珠》全四十二集漫畫中的每集作者近影集;從1985年的第一集到1995年的第四十二集。此畫集(2020年四刷版),筆者約一年翻一次,一邊欣賞精美彩圖;一邊回憶童年。如今,鳥山明逝世,才注意到畫集最後面、最少被注意的「作者自畫像」與「作者的話」。如同我們始終注意精彩的作品,而未真正認識作品背後有溫度、活生生的作者;認識這媲美四大小說《西遊記》作者吳承恩般的四大漫畫《七龍珠》作者——鳥山明。

raw-image



  從這四十二集「作者的話」所描繪、形塑出鳥山明的圖像為:鳥山明在23歲的過年期間正式出道成為漫畫家。家裡有養狗養貓,貓是下雨天撿到的,叫「小黑炭」;狗則是西伯利亞犬,叫「俄國斯娃娃」(小俄),小俄在快滿十歲時死了。另鳥山明育有一對兒女,兒子生於1986年;女兒則生於1991年;在1994年時,孩子開始說:「帶我們去滑雪啦!」。鳥山明怕冷,所以總是開車而不騎機車或自行車,並且都窩在電視房的暖桌裡工作(一邊播錄下來的洋片電影,一邊工作);另外也怕老鼠,家裡曾成了鼠屋。鳥山明喜歡鄉下,不喜歡熱鬧,曾想住到更鄉下的地方;另超愛炎熱的夏天,夏天讓人興奮,漫畫也幾乎呈現夏天的感覺。鳥山明對畫畫感興趣,起因於托兒所時看的「101忠狗」。對於想要的東西,在弄到手之前會一直畫它(他說這是壞毛病,筆者倒認為是優點);漫畫中也畫出過去看過的許多電影,如:看著成龍的電影邊看邊畫。認為當漫畫家的好處,就是可以自己決定放假日。上墨線的日子都是上午12點起床,上午4點左右睡覺(有睡8小時很好)。長期的工作與截稿日使得屁股長脂肪瘤、右肩酸痛、牙痛及每次都想不到「作者的話」要寫什麼的困擾。希望是能夠悠哉一點、仔細一點地工作,並且有時間玩,而非老是工作。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由此可知,鳥山明之後不再有長篇漫畫的可能原因在於,除了難以超越自身的經典外(已實現財富自由),更在於漫畫工作的壓力(沒有助手)。甚至在第四十一集的「作者的話」寫道:「七龍珠只要在畫3回就要進入完結篇了。」可見鳥山明從以畫圖維生到討厭畫圖,希望趕快完結、休息、盡情的玩。其曾表示,若不是1999年因玩具廠商贈送的電腦,開始電腦繪圖,刺激對畫圖的倦怠,自己搞不好早就完全對畫圖不感興趣了。


  《七龍珠》自1984年至1995年,共連載了12年。鳥山明從當爸到小孩上小學、小俄生育到離世。兒子從對《七龍珠》沒興趣,到逐漸認同父親。女兒則相當討厭(電視轉到看都不看一眼)。鳥山明總是在家偷偷摸摸看《七龍珠》劇場版,而不敢到戲院跟別人一起看(這感覺是否像是不敢到幼稚園看孩子期末表演,怕看到出糗、比上不足、輸在起跑點的自己)。


raw-image
raw-image


  在《七龍珠》最後一集,鳥山明除了向書迷、編輯、家人、朋友及動畫、電視、電影、玩具、遊戲等相關人士致謝外,更向書中的角色致謝。因為鳥山明始終在尚未有結局與細節的情況下,摸著石頭過河般的一步步畫下去,如:悟空是來自外星的賽亞人、會變成巨猿的設定,都是畫之前沒有想到的。鳥山明喜歡不過度設想未來,讓故事能夠隨興、刺激的發展;配合每個時期自己不同的想法去自由地改動故事。而角色也像有了生命般知道怎麼活下去,最後總能奇蹟似的將故事串在一起。


  鳥山明不喜歡一直做一樣的事,總是想盡量嘗試各種天差地遠的畫法,讓自己永遠都不會膩。如:從《怪博士與機器娃娃》圓潤的線條,到《七龍珠》稜稜角角的線條,或直接在色紙畫彩圖。並且不喜歡看其他漫畫找靈感,而是透過認過電影找靈感(非常喜歡電影)。鳥山明的專注,表現在畫圖從草稿到上色完稿的一氣呵成。專注到什麼聲音都聽不到,就算犧牲睡眠也會一口氣畫完。中途停下來反而會睡不著,連做夢都會繼續畫下去。結果早上起來才發現,「啊...虧我在夢裡都已經畫完了說。」在日復一日的漫畫工作中,鳥山明最開心的時候是設計原創機體的時候;畫出現實不存在,充滿未來感、動感的機體。


  創意始終來自於新與舊的辯證。漫畫的「孫悟空」無疑已超越了小說的「孫悟空」;超越並非取代,而是成為經典當代詮釋、創新的典範,反映當代的價值與影響力(效益)。在舊中找到新,如:悟空穿著的黃色道服是中國少林寺和尚等僧侶僧袍的顏色,並在新中找到舊,如:當今流行的靴子、熱褲、瑜伽褲、《幽遊白書》的暗黑武術會(天下一武道會)、《獵人》的蟻王(賽魯)、《火影忍者》名人的金髮(強的象徵)、《海賊王》魯夫越來越強的型態等都有《七龍珠》的影子。


  最後,鳥山明就像你我身旁認識的中年大叔,都會經歷你我曾面對的人生課題,如:興趣是否可成為工作?當興趣成為工作,興趣就不再是興趣。然而,即便《七龍珠》完結時鳥山明不再畫圖也無仿,站在鳥山明作為人的角度,重點不在興趣不再是興趣或凡事三分鐘熱度,而是能透過延續、創造、激發新的興趣,讓「夏天」的熱情、人生的意義不斷綿延。方法就是拒絕一成不變,並勇於接受新事物、新方法、新思維。鳥山明的「作者自畫像」,總是以戴著眼鏡、帽子、叼著煙的人樣,或帶著防毒面具的機器人樣現身。面具下,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有幸陪伴你我一同成長的一代傳奇,感謝活在有鳥山明的世界。

鳥山明表示最喜歡的插畫作品,就是這一張

鳥山明表示最喜歡的插畫作品,就是這一張


2024/3/9


avatar-img
辯證人生
53會員
587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最為人熟知的畫作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一生皆生活於荷蘭台夫特(Delft),故又被稱為「台夫特的維梅爾」,與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同被稱為荷
  展覽的標題很響亮-「超出建築」,然而,超出建築的是什麼?是否真的超出?   策展人、實踐大學建築系主任王俊雄老師表示:「這次展覽最主要是要打破一般人對於建築觀念的框架,建築最重要的意義其實就是跟生活應該要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在建築裡面生活,最重要的體驗應該是在談建築時最重要的主體,
1. 西方的「戲劇意志論」將戲劇分為三類,即(1)喜劇comedy;「喜歡」非喜感的劇,指劇情隨劇中人意志發展,最後得到完美結局、(2)鬧劇farce;熱「鬧」的劇,指劇中人沒有意志,只有一種性格,各種單一性格撞擊產生火花,創造出笑料、(3)悲劇tragedy;「悲壯感」非悲傷的劇,指劇中人
  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最為人熟知的畫作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一生皆生活於荷蘭台夫特(Delft),故又被稱為「台夫特的維梅爾」,與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同被稱為荷
  展覽的標題很響亮-「超出建築」,然而,超出建築的是什麼?是否真的超出?   策展人、實踐大學建築系主任王俊雄老師表示:「這次展覽最主要是要打破一般人對於建築觀念的框架,建築最重要的意義其實就是跟生活應該要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在建築裡面生活,最重要的體驗應該是在談建築時最重要的主體,
1. 西方的「戲劇意志論」將戲劇分為三類,即(1)喜劇comedy;「喜歡」非喜感的劇,指劇情隨劇中人意志發展,最後得到完美結局、(2)鬧劇farce;熱「鬧」的劇,指劇中人沒有意志,只有一種性格,各種單一性格撞擊產生火花,創造出笑料、(3)悲劇tragedy;「悲壯感」非悲傷的劇,指劇中人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無垠的宇宙,渺小的地球,孤獨、廣闊、未知,三種情緒並存。在望不到盡頭的漆黑宇宙中,既有大戰過後的沉寂,卻也飽含不確定的騷動感。儘管暗示了強敵的存在,這個場景所表現的並不是充滿緊張感的氛圍,而是令人振奮的、躍躍欲試的感受。
自從六月日本上映後,《七龍珠超 超級英雄》的劇透可說是無處不在,老實說在悟空可以變成超藍之後,現在的七龍珠對我本來說已經是一個無限趨近於迷因的動畫了,唯一還令人好奇的可能就剩下悟空接下來要染什麼髮色而已。 【這次「沒有」悟空】 【比克更像是老爸】 【《七龍珠超 超級英雄》值得一看嗎?】
……無垠的宇宙,渺小的地球,孤獨、廣闊、未知,三種情緒並存。在望不到盡頭的漆黑宇宙中,既有大戰過後的沉寂,卻也飽含不確定的騷動感。儘管暗示了強敵的存在,這個場景所表現的並不是充滿緊張感的氛圍,而是令人振奮的、躍躍欲試的感受。
自從六月日本上映後,《七龍珠超 超級英雄》的劇透可說是無處不在,老實說在悟空可以變成超藍之後,現在的七龍珠對我本來說已經是一個無限趨近於迷因的動畫了,唯一還令人好奇的可能就剩下悟空接下來要染什麼髮色而已。 【這次「沒有」悟空】 【比克更像是老爸】 【《七龍珠超 超級英雄》值得一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