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年大叔某天到東京出差,因緣際會在旅館遇見一位年輕人妻;一個來日本拍廣告、一個則是陪攝影師的先生來到日本,兩人皆是美國人,兩人皆因寂寞而相遇。大叔結婚25年了,在小孩出生後,夫妻兩人將全副心力投注在孩子身上,原本兩人的世界已回不去了,人生至此進入了下一個階段。原先兩個人分享與談情說愛的生活,逐漸被小孩的成長與需求所取代。而年輕人妻則已結婚兩年,去年剛從大學畢業,對於人生正感到徬徨與不安。兩人在飯店的酒店因寂寞而開始有了交集。
若說愛情是沒有時間與年齡限制的,是超越時間的存在。那麼我們常說:「在不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是什麼意思呢?而這和「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又有什麼差別呢?
劇中忘年之交的兩人,若真心相愛,那麼何不放膽去追呢?難道真的是因為在不對的時間相遇嗎?時間本身並沒有對錯,若說時間有不對的話,那麼不對的並非時間本身,而是某種尚未隨著時間而符合的東西,例如身分、財富、年齡、價值觀等。之所以會有這些非愛本身的條件考量,是因為考量到在未來愛可否持續的問題。不對的時間是相較於現在的時間而產生的矛盾關係,說清楚一點,便是考量到不同時間而產生的歷史距離中的互動關係。例如當今社會鼓勵女性勇敢做自己,但此一價值卻與傳統婚姻廝守一生的價值有所矛盾。在愛情面前,不是只有愛就會有結果,結果指的是因理解而實踐了兩人對未來勾勒的藍圖的可能。前提便是,彼此必須在這些相互矛盾的價值中,在互動的過程中,逐漸找到雙方皆符合與接受的價值,不管是理性的價值或是情感的價值。因此,愛從來不是單純只有愛便能有愛的結果,而是有了愛之後,利用愛的能力,在彼此的差異之間、互動之中找到包容一切差異的可能,在差異之間、矛盾之間,便會有許許多多新理解、新解釋的發生,那便是愛可否成長與持續的所在。
至於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或「不對」的人,這邊所指的「對」的人,是雙方互有好感、有愛的結果的可能的人,而並非指單戀或一見鍾情等彼此未深加互動與矛盾價值尚未融合的人。這裡指的融合並非,1+1=2的融合,而是0.5+0.5=1的融合,彼此從自我原先的價值中去理解對方的價值,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價值是會不斷變動與產生新義的,如同語言。我們在理解對方時永遠隔著一層歷史、隔著一段時間,當我們試著踏進對方當時所理解的時間時,時間又堆進了一點,於是,理解是一隨著時間不斷變動的過程。我們永遠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理解對方,因為每個人理解的基礎都是不相同的,不同的生活背景、價值觀、語言、環境、文化、歷史。如同一生從未經歷過失戀的人,對於失戀這一概念便有不同的理解。
是故,每個人的理解皆是從不同的「前結構」出發,因此不同的理解並沒有對錯的問題。當我們認為原先對的人也可能隨著時間而有不對的可能、不對的人也有變成對的人的可能。因為我們的理解在一次次與不同人在不同歷史、不同時間的對話過程中,逐漸產生了價值融合的部分,雖然不可能完全的融合,但是在部分融合與部分差異之間,更看見了彼此創造新價值的可能。而決定此刻這個人的對錯與否,不是看彼此價值符合與接受的部分,而是能夠欣賞與包容彼此差異價值的存在,並且讓相同與差異皆有成長的可能。
回到劇中,最後大叔要離開時,在涉谷的街頭巧遇了人妻,馬上叫計程車司機停車,並下車追了過去,彼此來個永別的擁抱。為什麼我認為是永別呢?而不是有機會約在美國再見。因為對大叔而言,雖然在這短暫與人妻互有曖昧的時間裡,他重溫了當年與妻子相愛的時光,讓他有再次心動的感覺。但是他知道,光有愛是不會有結果的,而結果是需要時間的,而願意花時間經營一段感情便是愛最直接的結果。25年的婚姻,不感到麻痺很難,如同味覺,吃下第一口最愛的巧克力時是美味的(初戀),但當每天不斷的吃同樣的巧克力,美味也會逐漸麻痺(不再有勇氣追愛)。感覺如同味覺,吃久了會膩、吃的順序不對也會影響原先所認知的味道(每一段感情皆改變、影響了我原先對於愛的理解),而讓味道得以持續的方法不是從此不再吃這類食物(不再相信愛情),而是在吃下一道食物時,能夠先用白開水漱漱口(重新學習一個人生活、看見自我差異的部分),讓味覺重回到能夠對任何食物產生美味可能的階段。大家多少有這樣的經驗,某次吃到一個很美味的食物,但是改天去吃便不再那麼美味了。遇見美食如同遇見心動的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珍惜每一次吃美食的時刻,因為只要一離開,美食便永遠只是一段關於美的記憶。
2017/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