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的時代裡,我所失去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是否曾在旅行前,找過餐廳、景點這類情報,爬過人家的旅遊文,甚至看過 google map 街景,還查過評價和分數,以至於當你旅行在外,卻發現你好像都已來過?

或者,你是否曾為自己打算做的事,昭告天下一個理由?像是帶小小孩出國,要先跟眾人說「或許有人會認為小孩還小,帶他們出國玩,他們長大後不會記得。可能真是如此,但對我們夫妻來講,這卻是我們一輩子寶貴的回憶……」

為什麼你會知道這些問題的糾結與引起的論戰?

為什麼你要去回應這些自己杜撰出來的質疑?


資訊爆炸的時代裡,隨著前人經驗的分享,我們或許能順利越過人生一個一個坎,我們化險為夷,總如履平地。

但會不會最後,我們連人生想要嘗試的機會,也失去。

體會到失敗將比成功更不容易,可惜的心情也將比可賀更可貴。


人的心明明要傳達給自己的,就是傾聽你內心的聲音,說出你心裡的話,做你心的決定;然而,心的電波卻像從宇宙發射,非得穿過那片太空垃圾,才傳達的到在地球的你。到頭來,我們是繞了最遠最曲折的路,過度包裝一份最純粹的心意。


不禁想,現在的資訊太多,充斥著我們生活,也連帶的減少我們對未知的期待與驚喜帶來的快樂,還有受挫。

以致於現在「感受」一事,變得是如此難能可貴。


▲圖片來源/freepik

▲圖片來源/freepik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蟹殼青
16會員
63內容數
一些閱讀,旅行,生活,寫作,感情,○○ 不想被看見,卻又想被了解的我。 多麼希望和num3一樣說,「這裡沒有我」,不過隨著涉世愈深,卻留下愈多痕跡。 *○○可以是任何的指涉,舉凡世人所愛的,所崇媚的,所消費的,沒有意義的所指。 我也沒能逃過。
蟹殼青的其他內容
2024/07/03
兒童,一直是社會族群裡最弱勢且涉世未深,亟需要被保護和關心的一群。在他們身上,可能發生兒少性侵、偷拍、誘拍、勒索…等各種性剝削,以及販賣兒童。這些悲劇的發生,不該讓他們(受害者)成為被指摘的對象。這不是只是在看年紀小的A片,也不是什麼家醜不外揚,這些想法只會助長兒少性剝削的濫觴。
Thumbnail
2024/07/03
兒童,一直是社會族群裡最弱勢且涉世未深,亟需要被保護和關心的一群。在他們身上,可能發生兒少性侵、偷拍、誘拍、勒索…等各種性剝削,以及販賣兒童。這些悲劇的發生,不該讓他們(受害者)成為被指摘的對象。這不是只是在看年紀小的A片,也不是什麼家醜不外揚,這些想法只會助長兒少性剝削的濫觴。
Thumbnail
2024/05/12
有時,我覺得自己是個演員,尤其是在社群當道的現在,會令自己不禁錯覺,生活在楚門的世界。博取眼球,爭取按讚數,得到同溫層的聲量和青睞。
Thumbnail
2024/05/12
有時,我覺得自己是個演員,尤其是在社群當道的現在,會令自己不禁錯覺,生活在楚門的世界。博取眼球,爭取按讚數,得到同溫層的聲量和青睞。
Thumbnail
2024/03/11
英文 abide 一詞在古典英文裡有「停留、居留(於某狀態、場所等)」的意思,有趣的是,abide 的過去式及過去分詞「abode」,其做為名詞,意思是指「居所、住處」,將原本動詞 abide 表示「停留、居留」的意思,以名詞 abode 「居所、住處」保留了下來,被現代英文使用著。
Thumbnail
2024/03/11
英文 abide 一詞在古典英文裡有「停留、居留(於某狀態、場所等)」的意思,有趣的是,abide 的過去式及過去分詞「abode」,其做為名詞,意思是指「居所、住處」,將原本動詞 abide 表示「停留、居留」的意思,以名詞 abode 「居所、住處」保留了下來,被現代英文使用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旅遊或者旅行之間,我選擇旅行!
Thumbnail
旅遊或者旅行之間,我選擇旅行!
Thumbnail
旅行 有時會以為 自己像是在尋找那令人感動的力量 有時 卻會是在不斷的發現與覺察那個自己原本知道的事 只是在不同的位置,不一樣的地方 重新看見,而有了新的感受而已
Thumbnail
旅行 有時會以為 自己像是在尋找那令人感動的力量 有時 卻會是在不斷的發現與覺察那個自己原本知道的事 只是在不同的位置,不一樣的地方 重新看見,而有了新的感受而已
Thumbnail
旅行,對我來說是一個探索未知領域的最好方式 大腦陷入了待機,就起身旅行吧 被外界訊息轟炸,就起身旅行吧 想要探索可能性,就棄身旅行吧 旅行,就像在同樣的時空裡暫時當個旅人,只享受旅行帶來的感官刺激!
Thumbnail
旅行,對我來說是一個探索未知領域的最好方式 大腦陷入了待機,就起身旅行吧 被外界訊息轟炸,就起身旅行吧 想要探索可能性,就棄身旅行吧 旅行,就像在同樣的時空裡暫時當個旅人,只享受旅行帶來的感官刺激!
Thumbnail
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是多采多姿的,從年少的憧憬到隨著年齡增長的思考,旅行意義不斷變化。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旅行觀唸的轉變,認為應該用心感受當地文化和人情才能真正體會旅行的意義。他喜歡紀錄旅行的點滴,這些回憶成為了他的寶藏。此外,他更傾向於在國內進行深度旅行,探索臺灣的風土人情。
Thumbnail
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是多采多姿的,從年少的憧憬到隨著年齡增長的思考,旅行意義不斷變化。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旅行觀唸的轉變,認為應該用心感受當地文化和人情才能真正體會旅行的意義。他喜歡紀錄旅行的點滴,這些回憶成為了他的寶藏。此外,他更傾向於在國內進行深度旅行,探索臺灣的風土人情。
Thumbnail
不管是遠行還是歸來, 每一次的心情總是會有著不同的體會。 旅行是貼近生活的一種實現與融入, 開拓眼界視野讓心更加寬廣。
Thumbnail
不管是遠行還是歸來, 每一次的心情總是會有著不同的體會。 旅行是貼近生活的一種實現與融入, 開拓眼界視野讓心更加寬廣。
Thumbnail
你是否曾在旅行前,找過餐廳、景點這類情報,爬過人家的旅遊文,甚至看過 google map 街景,還查過評價和分數,以至於當你旅行在外,卻發現你好像都已來過?現在的資訊太多,充斥著我們生活,也連帶的減少我們對未知的期待與驚喜帶來的快樂,還有受挫。以致於現在「感受」一事,變得是如此難能可貴。
Thumbnail
你是否曾在旅行前,找過餐廳、景點這類情報,爬過人家的旅遊文,甚至看過 google map 街景,還查過評價和分數,以至於當你旅行在外,卻發現你好像都已來過?現在的資訊太多,充斥著我們生活,也連帶的減少我們對未知的期待與驚喜帶來的快樂,還有受挫。以致於現在「感受」一事,變得是如此難能可貴。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都喜歡出國、旅行, 我從來沒有嚮往這件事, 即使有出過國,對我來說, 目前就是一個體驗或完成事情後的成就感(例如帶爸媽出國或自己第一次出國就是這樣的心情...) 還有我很討厭,別人說:「要趁年輕多出去看看」 我一直不太懂,為什麼? 很多時候,會接到別人詢問出國後的體驗,但...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都喜歡出國、旅行, 我從來沒有嚮往這件事, 即使有出過國,對我來說, 目前就是一個體驗或完成事情後的成就感(例如帶爸媽出國或自己第一次出國就是這樣的心情...) 還有我很討厭,別人說:「要趁年輕多出去看看」 我一直不太懂,為什麼? 很多時候,會接到別人詢問出國後的體驗,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