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多年後⋯⋯再到關西(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年初去完日本的京都和大阪,回到香港翻查記錄,才知道我上一次到日本關西原來已經是接近十五年前的事情了,還記得當時有兩位教會姊妹及一位教會姊妹的同事跟我和太太同行,我們在那幾天內如何相處及同遊固然是一個大題目,另外由於她們當時已把行程計劃得妥當,所以我根本對如何安排行程沒有怎樣的印象,就好像當時沒有現在那樣多旅遊網頁方便訂酒店,那我們是怎樣訂酒店的呢?至今我仍然想不起。而最近跟其中一位旅伴說起當年同遊日本,她第一件事竟然說到我們選乘了印度航空,的確,那是我之後十五年去過幾十次旅行之後,那仍然是唯一一次搭乘這個航空公司的航班。

十五年,無論是自己、香港、日本和這個世界也經歷過很多轉變。這個世界在這十五年經歷過最大的事情恐怕是三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無論香港或日本關西這兩個有很多旅客光臨的地方肯定因封國封城而大受影響,另外日本在二O一一年經歷了海嘯及大地震,引致福島核電廠洩漏輻射,遺禍影響致今,而日本東京亦於二O二一年舉辦了一個在疫情下舉辦的奧運會;香港於二O一九年經歷過社會運動,我們也渡過了一段不太平安的日子;至於我自己,就在二OO九年四月到日本關西旅行前不久,我跑了人生第一場全程馬拉松,本來這對於那次關西之旅也沒有太大關連,只不過在那次旅程的三年後,第一次前往澳洲的黃金海岸參加人生第一場海外馬拉松,自此便喜歡了這運動,而在那一次之後的大部份旅程,也都順道參加當地舉行的馬拉松比賽。但誰想到這次重臨日本關西地方,卻罕有地沒有參與當地的任何一場賽事,就如十五年前一樣。

毫無疑問,在這十五年的歲月中,人生的確有不少轉變,正如自從有了跑馬拉松的喜好,自己便逐漸建立起穩定地跑步的習慣,所以這次去到關西地區,就算沒有參加任何跑步比賽,但在五日四夜的旅程中即使在天寒地凍下還是跑了三個早上。此外,年紀大了,也不像十五年前那樣會在乎去到幾多個景點或吃到旅遊書籍推介的幾多款美食,我這次不但沒有做太多的資料搜查,甚至乎也只是抱着一個去到邊吃到邊的態度,很明顯現在重質不重量,所以這次旅程在一定程度上其實更寫意和愉快。

不過若說到輕鬆的程度,其實我又會覺得上一個旅程在某方面是比較輕鬆的,由於當時已經有旅伴替這個行程安排妥善,由購買哪個航班的機票到租住甚麼酒店,以及由到哪間餐廳進食到乘搭甚麼交通工具到哪一個景點,亦已經詳細計劃,所以我跟和太太根本不用思考太多,好處當然是令我免卻費盡腦汁去安排,但對於自己當時去了什麼地方及吃了什麼東西反而沒有太多深刻。這次旅程雖然抱着去到邊吃到邊及玩到邊的態度,但始終需要知道乘搭甚麼交通工具去甚麼地方,並且要思考所需時間才可決定到先吃東西還是稍後才吃,所以規劃多了,對於東南西北及點與點之間的距離多了很多概念,似乎亦對我今次所到過的兩個城市有更多認識。

兩種旅遊方式其實各有各好,也許亦隨着自己的年紀而逐漸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旅遊方式,對上一次的旅程沒有什麼不滿和悔恨,亦感激當時能夠有另外三位旅伴結伴同行,那是可一不可再的機會。而這一次對於我來說才是真正認識大阪和京都,給我的體驗有一半是似曾相識,但亦有一半是充滿新鮮感。無論如何,經歷了這個世界及自己在這十五年內的大小轉變,仍有機會繼續到世界不同地方和角落探索這世界,始終是一件幸福的事。

(14·03·24)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三十多本自己製作的旅遊日誌中,終於找到當年前往日本關西旅行的那一本,起初我不記得當時是在什麼年份前往關西,卻記得那本日誌被我命名為『五個人·五顆心』,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原來那次旅程發生在二OO九年,真想不到下個月便是這個旅程的十五週年了⋯⋯
新工作的機構舉辦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動,屈指一數,我最少有五、六年沒有統籌過大型的活動了,三年多活在那充滿防疫限制的日子固然不能夠舉辦任何大型活動,甚至在疫情發生前亦已經逐漸專注在行政工作上,對上一次要協助舉辦或統籌比較大型的活動可能已經要數到在某年舉辦的院校開放日了,誰想到現在要重操舊業⋯⋯
回到非牟利服務機構的懷抱,代表着又會有很多機會跟義工一同合作了⋯⋯
距離一年一度的重大活動還有十天,想不到早上起床感受到腰背不沉常的痛楚,之後稍為做一點伸展運動,誰知情況惡劣了,明顯地身體姿勢去到一個位置便會感到不舒服,而這種痛楚應該已經有三年多沒有試過了。那一刻的心情實在有點兒擔心,不是擔心四個多星期後會參加一場馬拉松比賽,卻是擔心跟着那十日如何面對及準備工作⋯⋯
若果睇清睇楚這個世界,的確會令人心理不平衡!
⋯⋯和這位上司的相處是最困難,但不知是可喜還是可悲,在我尚不算太長的工作生涯中已遇見三位這樣的上司,再加上某親戚,對於這樣的人已不會感到陌生及完全不知如何應付。只不過,在這個磨合期中,仍不會感到太舒暢⋯⋯
從三十多本自己製作的旅遊日誌中,終於找到當年前往日本關西旅行的那一本,起初我不記得當時是在什麼年份前往關西,卻記得那本日誌被我命名為『五個人·五顆心』,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原來那次旅程發生在二OO九年,真想不到下個月便是這個旅程的十五週年了⋯⋯
新工作的機構舉辦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動,屈指一數,我最少有五、六年沒有統籌過大型的活動了,三年多活在那充滿防疫限制的日子固然不能夠舉辦任何大型活動,甚至在疫情發生前亦已經逐漸專注在行政工作上,對上一次要協助舉辦或統籌比較大型的活動可能已經要數到在某年舉辦的院校開放日了,誰想到現在要重操舊業⋯⋯
回到非牟利服務機構的懷抱,代表着又會有很多機會跟義工一同合作了⋯⋯
距離一年一度的重大活動還有十天,想不到早上起床感受到腰背不沉常的痛楚,之後稍為做一點伸展運動,誰知情況惡劣了,明顯地身體姿勢去到一個位置便會感到不舒服,而這種痛楚應該已經有三年多沒有試過了。那一刻的心情實在有點兒擔心,不是擔心四個多星期後會參加一場馬拉松比賽,卻是擔心跟着那十日如何面對及準備工作⋯⋯
若果睇清睇楚這個世界,的確會令人心理不平衡!
⋯⋯和這位上司的相處是最困難,但不知是可喜還是可悲,在我尚不算太長的工作生涯中已遇見三位這樣的上司,再加上某親戚,對於這樣的人已不會感到陌生及完全不知如何應付。只不過,在這個磨合期中,仍不會感到太舒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沖繩,也是第一次以自由行的方式玩日本,我們總共四個人,機票是和旅行社每一起買團體票所以有包一天的飯店,剩下三天都是用找旅社的網站找的,至於交通的部分:第一、二天在那霸買一次一天的票搭單軌就可以玩的盡興,只是需要多一點的體力因為站到附近的點都需要走10-15分鐘
Thumbnail
突然搶到機票,11天後出發。情況緊急,各種規劃都變得好混亂,明明是打算悠閒度假的啊啊啊~
Thumbnail
4月初旬,臨時起意和妹妹來趟說走就走,前兩個禮拜才開始買票、查資料,第一次的自由行既緊張又期待,跳脫舒適圈,開啟新的故事支線!
Thumbnail
懷着對日本對美好想像,終於去了日本。總體來說是不錯,有好有不好。 初到日本,剛下機的第一晚就開始了對我耐心的考驗⋯⋯因為飛機晚點抵達成田機場,到達時已經八點多。當時工作人員估計有不少已經下班,所以等待入境的時間十分長,我們至少用了一個小時才排到辦理手續。倒是省了等行李的時間,因為入境之後,轉盤上就
Thumbnail
自2013年開始,每年都會前往日本旅行,除了2021-2023年因全球COVID-19疫情未出國。今年終於安排了5月日本名古屋行程。這篇文章有前8次護照出入境記錄,之後想和大家分享,每一趟日本行的細節,包括訂機票、住宿、行程安排、費用以及遊覽過的景點和品嚐的美食。出國旅行真的很簡單、省錢又好玩。
Thumbnail
到日本自由行的經歷已經邁入第15年,每年出去一至兩次,已經累積一定的經驗,但是仍然還在學習,尤其現在自媒體的發達,喜歡參考年輕人在網路上分享的景點,截取出我們想去的部分,所以此次不再表列式'呈現每天的行程,搭乘幾點幾分車次,僅規劃為兩大方向: 1. 市區的居住,出門就是搭乘地鐵,飯店選擇居住在地鐵
Thumbnail
一直都很嚮往日本的古色古香,卻直到現在才親臨京都。 這次的自由行很特別,是我們全家人第一次全員到齊的海外旅遊。 可能太久沒帶家人出國,整個有點緊張,凌晨3點要起床,23點躺好床,但翻來覆去的我,真正入睡的時間可能是凌晨2點吧😅 抵達日本大阪,出關出乎我意料並沒有花太久的時間,但是兌換交通卡的窗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沖繩,也是第一次以自由行的方式玩日本,我們總共四個人,機票是和旅行社每一起買團體票所以有包一天的飯店,剩下三天都是用找旅社的網站找的,至於交通的部分:第一、二天在那霸買一次一天的票搭單軌就可以玩的盡興,只是需要多一點的體力因為站到附近的點都需要走10-15分鐘
Thumbnail
突然搶到機票,11天後出發。情況緊急,各種規劃都變得好混亂,明明是打算悠閒度假的啊啊啊~
Thumbnail
4月初旬,臨時起意和妹妹來趟說走就走,前兩個禮拜才開始買票、查資料,第一次的自由行既緊張又期待,跳脫舒適圈,開啟新的故事支線!
Thumbnail
懷着對日本對美好想像,終於去了日本。總體來說是不錯,有好有不好。 初到日本,剛下機的第一晚就開始了對我耐心的考驗⋯⋯因為飛機晚點抵達成田機場,到達時已經八點多。當時工作人員估計有不少已經下班,所以等待入境的時間十分長,我們至少用了一個小時才排到辦理手續。倒是省了等行李的時間,因為入境之後,轉盤上就
Thumbnail
自2013年開始,每年都會前往日本旅行,除了2021-2023年因全球COVID-19疫情未出國。今年終於安排了5月日本名古屋行程。這篇文章有前8次護照出入境記錄,之後想和大家分享,每一趟日本行的細節,包括訂機票、住宿、行程安排、費用以及遊覽過的景點和品嚐的美食。出國旅行真的很簡單、省錢又好玩。
Thumbnail
到日本自由行的經歷已經邁入第15年,每年出去一至兩次,已經累積一定的經驗,但是仍然還在學習,尤其現在自媒體的發達,喜歡參考年輕人在網路上分享的景點,截取出我們想去的部分,所以此次不再表列式'呈現每天的行程,搭乘幾點幾分車次,僅規劃為兩大方向: 1. 市區的居住,出門就是搭乘地鐵,飯店選擇居住在地鐵
Thumbnail
一直都很嚮往日本的古色古香,卻直到現在才親臨京都。 這次的自由行很特別,是我們全家人第一次全員到齊的海外旅遊。 可能太久沒帶家人出國,整個有點緊張,凌晨3點要起床,23點躺好床,但翻來覆去的我,真正入睡的時間可能是凌晨2點吧😅 抵達日本大阪,出關出乎我意料並沒有花太久的時間,但是兌換交通卡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