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讀後雜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好友寄了這本書給我當生日禮物(其實是三本),很久沒「好好讀書」的我才有這個機會去認識一下混合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思維下荷蘭人對於土地與房屋的思維方式。

對於從小在資本主義思維下成長的我來說,「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根深柢固,許多「田僑仔」一有錢就買地買房而爆發致富的故事,在台灣社會隨處可以聽見。把土地與房屋視為「資產」,是投資的標的,而不是「生活居住的場域」,在台灣,「包租公」「包租婆」或多或少都曾經是我們嚮往的…職業吧!

所以書中衝擊我的第一個觀念就是荷蘭的「占屋」行動。這個概念比較類似台灣的「違建」,但是本質上卻完全不同。

台灣的「違建」是違反國家的建築法規,侵占公共或國家家空間來給自己使用;但是荷蘭的「占屋」卻是侵占其他未被使用的「私人」房產,而經由國家確認後便默許這樣產權的移轉,是私人轉私人而獲得國家認可。

這對我來說實在太不可思議了,就算在十五世紀的台灣,漢人要進台灣還是要跟平埔族「借地」,然後再透過偷拐搶騙等各種不入流的方式讓地變成漢人的。台灣從一開始土地便一直是「資產」,所以我比較難想像「土地國有化」的概念。

荷蘭是個有趣的國家,境內的多元族裔比台灣更複雜,我從書中的理解應該是社會主義基底的部分資本主義國家,因此荷蘭擁有歐洲最高比例的社會住宅,房子是只租不賣的,中心思維應該是讓每個人都有房子可以住。

書中提到阿姆斯特丹的住宅系統可以分為三類:租金管制住宅、社會住宅與一般市場住宅。當國家擁有最大量的房屋主控權,在這些房子老舊需要都更遞換時,政府依照現今情勢做好未來該區的都市規劃,再運用手段募集資本主義的資金,用最省力的方式進行國有住宅的改造。

看起來是多麼完美的都市發展藍圖啊!但是我覺得要能執行成功跟政府的行政魄力與清廉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現今的各國政府能做到的應該是鳳毛麟角。

書中提到阿姆斯特丹也有一堆閒置的大辦公室大樓產權極為複雜,是許多境外資金的共同投資,蓋到一半或蓋完後並沒有辦法促進該區域的繁榮與活化,變成跟台灣許多大型開發案失敗後一樣的「鬼城」。只是在土地私有的台灣損失的可能是開發者個人的私產,最糟就是認賠殺出,找另一筆資金接手;而在阿姆斯特丹則受限於荷蘭本地法規與境外國家的法規而整片被鎖死動不了。

這讓我聯想到台灣傳統土地繼承時的「多人持分」,常常都因為某幾個人的不願蓋章整片土地房產就空置在那裡。無所謂好與不好,但鎖死土地的利用是事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土地除了有資產價值之外,也承載了曾在這兒生活人們的記憶與感受,有另一層的精神價值。

書中作者舉自己在阿姆斯特丹從事都更最成功的例子來說明當初規劃考量的未來這塊土地的願景與利益的資本價值外,它曾經曾載的城鎮性格、居民意識以及歷史傷痛記憶等這些隱形的要素也需要被融入在土地未來走向的規劃裡,這樣才能增加都更成功的機率。

這讓我想到台灣發展的歷史雖然短,但我們常常在為幾百年的「歷史資產」存廢與城市是榮進程糾結掙扎。

我喜歡書中作者引述荷蘭人「海恩」提出的觀點:「唯有自己認知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才知道住宅可以怎麼樣設計或者是改造,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市場上提供的『房地產』…」

在土地私有化的台灣,我們總像在不斷的是穿成衣般在茫茫房海中找到「雖不滿意但能勉強負擔」的窩,卻從沒有機會能好好思考「我到底想要生活在什麼樣的空間裡」…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從未想過「房屋」除了做為「資產」以外的可能性,透過鄭采和建築師的這本書,帶給我對於「房產」更多可能性的想像,也讓我初步了解社會主義下對於土地的想法。對於我這種不常接觸建築法規的路人來說,這本書可以用概覽的方式去了解阿姆斯特丹的城市發展進程與許多小故事帶來的觀念衝擊。

但其實目前的台灣社會也面臨跟阿姆斯特丹一樣大量的都更需求;只是在資本方與需求方相互不信任與政府調停力道不足的狀況下,台灣的都更進度與成功率實在不能算好。

有都更需求或現在正面臨都更抉擇的朋友,倒是可以看看荷蘭的成功經驗,反思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喔!

還是要謝謝好友送這本書給我,從自己不常閱讀類型書籍裡吸收有趣的養分,開拓自己的思維,是很舒服的閱讀經驗!

raw-image



avatar-img
15會員
7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os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氣溫冷冽的周六清晨,為了女兒要參加一個營隊,老木透早5:30就強迫起床,要送女兒到台北車站東3門。 很多人都跟我說孩子這麼大了,讓她自己搭乘捷運去台北車站就好了! 如果只是坐捷運就好了,麻煩的是台北車站那個地下迷宮。搭捷運到台北車站不難,但要從這全台北市最大的地下迷宮走到東3門那才是難啊!
總覺得過了五十歲之後益發能感受到生命的無常。 早上才從一位年輕後輩口中聽說他要結婚了,滿心的祝福,滿腦興奮地籌畫著要致贈什麼樣的小禮品給這對小新人;下午卻接獲一位久病的同事已經離世的消息。 同一天裡接到極喜與極悲的消息,讓我的心緒一時無法很快地調整回來。在書店裡挑選著婚禮祝賀卡與追思卡,心情益發
從太平山下來好好的在宜蘭睡了一覺,相較於太平山,今天是比較輕鬆的行程。早上睡到飽飽才起床,今天的第一個景點便是去宜蘭北管南管市場晃晃。 一過馬路就看到特別的米糕麻糬,雙澱粉的邪惡食物,但是因為有在地特色,我還是買了一顆麻糬嚐嚐。突然發現宜蘭很流行麻糬—在宜蘭稱為「米粿」,市場裡有好幾家都在賣「米粿
我這次的宜蘭之旅重頭戲是太平山。因為沒有交通工具,所以我訂了國光客運的太平山專車,一天只有一輛,早上八點從羅東轉運站發車上太平山,下午兩點半從太平山發車下山。 因為太平山剛剛降過雪,前一天在羅東林場時跟導覽人員閒聊,他們都強烈建議一定要有防滑鞋跟登山杖。好在我聽從教練的建議,已經買好防滑的登山健走
過年之前的週四清晨,寒流剛剛肆虐完北台灣,到處都有追雪人。我從台北搭上早上7:20的客運, 8:00到達羅東轉運站,剛好看到太平山專車從我眼前離開。 車行途中過了雪隧之後,美美的宜蘭風景—宜蘭厝農舍的倒影映在水田裡,這就是正宗的宜蘭風情啊!進入羅東之後沿路見到不少木材行,連路邊都有木材堆放。羅東,
闊別二十多年再次踏入汐止拱北殿,抓住這星期台北最後的陽光,週末透早就請小黃哥哥載我上拱北殿。 途經汐止的伯爵山莊,這曾經是瓊瑤劇「庭院深深」裡豪宅的取景點,當年劉雪華跟秦漢在這裡愛來愛去,這兒也曾經是十分著名著名的豪宅區。汐止本來是非常美的,在沒有這麼多房子以前。在這裡的好山好水被大家注意到之後,
在氣溫冷冽的周六清晨,為了女兒要參加一個營隊,老木透早5:30就強迫起床,要送女兒到台北車站東3門。 很多人都跟我說孩子這麼大了,讓她自己搭乘捷運去台北車站就好了! 如果只是坐捷運就好了,麻煩的是台北車站那個地下迷宮。搭捷運到台北車站不難,但要從這全台北市最大的地下迷宮走到東3門那才是難啊!
總覺得過了五十歲之後益發能感受到生命的無常。 早上才從一位年輕後輩口中聽說他要結婚了,滿心的祝福,滿腦興奮地籌畫著要致贈什麼樣的小禮品給這對小新人;下午卻接獲一位久病的同事已經離世的消息。 同一天裡接到極喜與極悲的消息,讓我的心緒一時無法很快地調整回來。在書店裡挑選著婚禮祝賀卡與追思卡,心情益發
從太平山下來好好的在宜蘭睡了一覺,相較於太平山,今天是比較輕鬆的行程。早上睡到飽飽才起床,今天的第一個景點便是去宜蘭北管南管市場晃晃。 一過馬路就看到特別的米糕麻糬,雙澱粉的邪惡食物,但是因為有在地特色,我還是買了一顆麻糬嚐嚐。突然發現宜蘭很流行麻糬—在宜蘭稱為「米粿」,市場裡有好幾家都在賣「米粿
我這次的宜蘭之旅重頭戲是太平山。因為沒有交通工具,所以我訂了國光客運的太平山專車,一天只有一輛,早上八點從羅東轉運站發車上太平山,下午兩點半從太平山發車下山。 因為太平山剛剛降過雪,前一天在羅東林場時跟導覽人員閒聊,他們都強烈建議一定要有防滑鞋跟登山杖。好在我聽從教練的建議,已經買好防滑的登山健走
過年之前的週四清晨,寒流剛剛肆虐完北台灣,到處都有追雪人。我從台北搭上早上7:20的客運, 8:00到達羅東轉運站,剛好看到太平山專車從我眼前離開。 車行途中過了雪隧之後,美美的宜蘭風景—宜蘭厝農舍的倒影映在水田裡,這就是正宗的宜蘭風情啊!進入羅東之後沿路見到不少木材行,連路邊都有木材堆放。羅東,
闊別二十多年再次踏入汐止拱北殿,抓住這星期台北最後的陽光,週末透早就請小黃哥哥載我上拱北殿。 途經汐止的伯爵山莊,這曾經是瓊瑤劇「庭院深深」裡豪宅的取景點,當年劉雪華跟秦漢在這裡愛來愛去,這兒也曾經是十分著名著名的豪宅區。汐止本來是非常美的,在沒有這麼多房子以前。在這裡的好山好水被大家注意到之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菜雞爸媽乍到荷蘭兩個月內就買到房!!? 荷蘭購屋心得分享!差點露宿街頭~ 影片: 【深夜閒聊】差點露宿街頭?!來荷找房心得回顧~ 菜雞爸媽乍到荷蘭兩個月內就買到房!!? 荷蘭購屋心得分享(上) 菜雞爸媽乍到荷蘭兩個月內就買到房!!? 荷蘭購屋心得分享(下) 買房流程: 看房前置 (找房
Thumbnail
「千金買房、萬金買鄰」,這個道理每個人都知道,但是在房價高不可攀的台灣,能買到一間屬於自己的小窩安頓家人就已經是祖上積德,要謝天謝地了,哪敢肖想左鄰右舍剛好都是善人。 遇到好鄰居有兩種因緣,一種是先天的,也就是過去有廣結善緣,所以今生不管住到哪一個地方都會遇到前世摯友來相認。另一種是後天的,自
Thumbnail
台灣的房地產投資,過去幾年來,無論什麼樣的政經環境或是國際情勢,通通只有上漲這個選項,於是乎越來約多人加入炒房行列,但這也讓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產生世代對立! 勳仔本身雖然也有房產,不過主要以自用為主,讓勳仔來聊聊台灣的房地產投資,並且幫年輕世代發點聲吧!
收捨店面,到晚上十點,把握時間去看書充電,一直到晚安曲才跟一批認真的陌生人共擠進電梯。一本本書在我的心田種下夢想! 突然接獲美食廣場改建的消息,我也覺得是一個可以環島認識台灣的機會,於是寄了mail給投資我創業的老師,老師鼓勵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非常支持我先去環島,投資錢的部分
Thumbnail
人生之所以有意義,不是做了多少事情,而是主動做了多少事情。-郝旭烈(郝哥) 上週六到高雄參加郝哥《致富覺察》新書分享會。 開場郝哥問大家:對你來說什麼是財富自由?是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車子、以及存到目標存款的數字。​ 其實大家以為重點是財富,其實是自由。
Thumbnail
臺灣購屋熱潮反映「有土斯有財」文化觀念,將房屋視為財富象徵。此信仰根深蒂固,源自漢文化歷史,認為土地是經濟、安全與社會地位的根本。這觀念影響了世代,使購屋成為生活目標。在全球「華人」社群中廣泛存在,彰顯土地在個人及社會價值觀中的重要地位。
以下轉貼商周的文章,真是難得看到一篇我認同的房地產觀念。有空大家可以點進去看看。
談到財務自由,第一時間竟想起「物物而不物於物」這句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菜雞爸媽乍到荷蘭兩個月內就買到房!!? 荷蘭購屋心得分享!差點露宿街頭~ 影片: 【深夜閒聊】差點露宿街頭?!來荷找房心得回顧~ 菜雞爸媽乍到荷蘭兩個月內就買到房!!? 荷蘭購屋心得分享(上) 菜雞爸媽乍到荷蘭兩個月內就買到房!!? 荷蘭購屋心得分享(下) 買房流程: 看房前置 (找房
Thumbnail
「千金買房、萬金買鄰」,這個道理每個人都知道,但是在房價高不可攀的台灣,能買到一間屬於自己的小窩安頓家人就已經是祖上積德,要謝天謝地了,哪敢肖想左鄰右舍剛好都是善人。 遇到好鄰居有兩種因緣,一種是先天的,也就是過去有廣結善緣,所以今生不管住到哪一個地方都會遇到前世摯友來相認。另一種是後天的,自
Thumbnail
台灣的房地產投資,過去幾年來,無論什麼樣的政經環境或是國際情勢,通通只有上漲這個選項,於是乎越來約多人加入炒房行列,但這也讓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產生世代對立! 勳仔本身雖然也有房產,不過主要以自用為主,讓勳仔來聊聊台灣的房地產投資,並且幫年輕世代發點聲吧!
收捨店面,到晚上十點,把握時間去看書充電,一直到晚安曲才跟一批認真的陌生人共擠進電梯。一本本書在我的心田種下夢想! 突然接獲美食廣場改建的消息,我也覺得是一個可以環島認識台灣的機會,於是寄了mail給投資我創業的老師,老師鼓勵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非常支持我先去環島,投資錢的部分
Thumbnail
人生之所以有意義,不是做了多少事情,而是主動做了多少事情。-郝旭烈(郝哥) 上週六到高雄參加郝哥《致富覺察》新書分享會。 開場郝哥問大家:對你來說什麼是財富自由?是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車子、以及存到目標存款的數字。​ 其實大家以為重點是財富,其實是自由。
Thumbnail
臺灣購屋熱潮反映「有土斯有財」文化觀念,將房屋視為財富象徵。此信仰根深蒂固,源自漢文化歷史,認為土地是經濟、安全與社會地位的根本。這觀念影響了世代,使購屋成為生活目標。在全球「華人」社群中廣泛存在,彰顯土地在個人及社會價值觀中的重要地位。
以下轉貼商周的文章,真是難得看到一篇我認同的房地產觀念。有空大家可以點進去看看。
談到財務自由,第一時間竟想起「物物而不物於物」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