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維梅爾的帽子》談17世紀風靡全球的中國熱

2024/03/17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佛朗基人為當時中國對歐洲人的稱呼襲取自阿拉伯人的用法 #黑鬼為當時中國人對黑人的稱呼 #南蠻為當時日本人對葡萄牙人的稱呼 #李日華筆下的荷蘭人紅髮黑面腳底長逾二尺(60cm) #在愛爾蘭瓷器被稱作delph而非china

#佛朗基人為當時中國對歐洲人的稱呼襲取自阿拉伯人的用法 #黑鬼為當時中國人對黑人的稱呼 #南蠻為當時日本人對葡萄牙人的稱呼 #李日華筆下的荷蘭人紅髮黑面腳底長逾二尺(60cm) #在愛爾蘭瓷器被稱作delph而非china



  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最為人熟知的畫作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一生皆生活於荷蘭台夫特(Delft),故又被稱為「台夫特的維梅爾」,與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同被稱為荷蘭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畫家。然而,如同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 1853年—1890)的作品死後才聲名大噪,維梅爾的作品和才華亦直到19世紀中葉才被認同。


  本書副標題為「從一幅畫看17世紀全球貿易」,透過七件作品;維梅爾的五件作品(〈台夫特一景〉、〈軍官與面帶微笑的女子〉(1658)、〈在敞開的窗邊讀信的少婦〉(1657)、〈地理學家〉(1669)、〈持秤的女子〉(1664))、范德布赫(Hendrick van der Burgh, 1627—1664)的一件作品(〈玩牌人〉(1655))、及台夫特瓷盤中的裝飾畫,一窺17世紀的全球貿易與作品背後隱藏的中國因素。


  首先,繪畫作為一種藝術表現,亦是反應歷史的媒介;即畫者和觀畫者所處的世界。當時人們的所思、所做、所為,透過畫家的眼睛與雙手,紀錄下當時情境與物品(白銀、青花瓷、鯡魚船等)背後更大的歷史。前提是,必須是寫實主義風格的繪畫才有可能。然而,寫實主義風格並非全然中立客觀的寫實,畫中物品的擺放、光線、背景,人物的姿勢等都經過畫家精心安排,甚至風景畫除了選擇角度,亦須考量畫面平衡、美觀而選擇所截取風景的範圍。維梅爾的畫作除了一貫的寫實主義風格外,其一生雖未曾離開過台夫特,卻能透過當時作為全球貿易霸主的荷蘭,讓這段17世紀的全球貿易史得以透過畫作被保存,並作為本書作者加拿大史學家、漢學家卜正民(Timothy Brook, 1951—)詮釋17世紀全球貿易的窗口。  


  「17世紀的荷蘭,維梅爾在世時,荷蘭正經歷代規模的變遷,從軍事社會過度平民社會,從君主制過度為共和制,從天主教過度喀爾文教派,從商行過渡為公司,從帝國過度為國家,從戰爭過度向貿易。」


  接著,17世紀是個什麼樣的世紀?中國歷經明末(1368—1644)與清初,日本結束戰國時代進入德川家康建立的江戶時代(1603-1868),西方歷經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英屬東印度公司於1600年成立,荷屬東印度公司於1602年成立(1790年代破產1800年遭解散)。相同的是,東西方面臨地理大發現後(15世紀末到16世紀)的第二次接觸(文化移轉),及小冰河期(1645—1715);寒冷氣候導致瘟疫肆虐全球(1550—1770),與穀物產量下跌。〈台夫特一景〉(1660、1661)中所見的鯡魚船(讓漁船能在海上用鹽加工處理鯡魚的船),正是反映氣候變遷致鯡魚廠往南移向波羅的海。


  17世紀是個帝國主義尚未到來,隨機應變、充滿機會的時代,世界逐漸如蝴蝶效應般的產生關聯。相較於第一次接觸的發現時代(地理大發現),17世紀是第二次接觸;互動時間較長,不只人數多,如:1650年代,十年間搭荷屬東印度公司船隻前往亞洲的人數超過四萬人(但每三個搭船前往亞洲,就有兩個沒回來)。交換的商品也多,如:頭50年間,荷屬東印度公司船隻所運回的瓷器,總數超過300萬件。甚至離鄉背井、終老異鄉,如:傳教士永久居留於中國、或因船隻擱淺直接在當地娶妻生子、或中國人成為奴隸被帶至歐洲。種種皆促成差異文化的摩擦與融合,如:與法國結盟的北美原住民,天黑後,所有人都睡覺而無人站崗;法國人則認為已距敵方不遠,還不設衛兵太愚蠢,北美原住民則認為還未進入攻擊範圍,浪費寶貴精力站崗更愚蠢。


  17世紀全球貿易的中心是中國,不同於今日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生產各種物美價廉的商品;17世紀西方(歐洲、美洲)流往亞洲的三大商品分別為:白銀、煙草、及用來開採銀礦和採收煙葉的奴隸。亞洲流往西方的商品則為香料(胡椒、丁香、肉豆蔻等)、紡織品,還有鑽石、瓷器。當時歐洲人對中國傳說中的富裕深信不疑,且想擁有異國文化的商品,並將之融入自己的生活空間,如:1602年,首次抵達荷蘭的大批瓷器,引來全歐洲各地的買家搶購。然而,從墨西哥出發的馬尼拉大帆船,得花兩、三個月橫渡太平洋才能抵達菲律賓,且要在七月前返航,避免颱風,故歐洲人無不想找到更快速通往中國的航道。


  加拿大聖羅倫斯河地區法國傳教團的團長暨地圖繪製員尚普蘭(Samuel de Champlain, 1574—1635),正是試圖通過征服或殖民為實現其夢想-找到穿越北美洲前往中國的通道(沿著五大湖往上走,結果是失敗的)。尚普蘭一方面,需要原住民的知識來找出這條隱藏的通道,另一方面,還需要和原住民做買賣;如:買賣〈軍官與面帶微笑的女子〉(1658)中軍官所戴帽子的原料-海狸毛皮帽,以支應其探勘的開銷。當時在巴黎值一里弗赫(相當於一磅白銀)的商品,運到北美洲換海狸毛皮,再運回巴黎,價格可翻百倍為兩百里弗赫。17世紀全是個世界地圖尚未完整,充滿機會與冒險的時代。


  雖然中國對歐洲之物不感興趣,頂多感到好奇而已。然而,隨著經濟擴張,卻創造出白銀的龐大需求(日本和南美為兩大供應來源);一方面,中國需要輸入白銀以補足貨幣供給,另一方面,歐洲人必須輸出白銀以購買亞洲商品。當時中國白銀供應不足,縱使有銀礦,卻因政府擔心礦場的白銀不受控制,流入私人手中,及深信在開採聚落裡會引來人心腐化和社會動盪,而嚴格限制銀礦開採,歐洲則是因為白銀在亞洲經濟體所能買到的黃金,多於在歐洲所能買到的,如:在歐洲買一單位的黃金需要12單位的白銀,在中國只需要一半或更少的白銀即可買到。及中國境內普遍較低的生產成本,將白銀帶到中國,買進貨物回銷歐洲或亞洲其他地方產生龐大獲利(如同現在全球貿易,美國透過美金匯率賺價差,中國的勞動力成本較西方低,商品CP值高)。故荷蘭17世紀時平均每年運了價值將近一百萬荷蘭頓的白銀到亞洲(約10公噸重)。


  最後,雙邊的貿易是相互影響的,除了語言,更多是在差異文化的摩擦與融合。如:中國的湯碗是圓底,西方用得則是平底,因為中國喝湯只是配角,為的是快速飲用,西方喝湯則是主角。中國景德鎮當時為了配合西方的餐具,而生產西方的湯碗。甚至連青花瓷的顏色,也配合西方的喜好,引進波斯鈷(中國的青花瓷顏色較淡),迎合西方人的需求。〈在敞開的窗邊讀信的少婦〉(1657)中,在1601年的人看來,主角不是少婦,而是前景中那件只有最有錢的人才買得起的中國瓷器。當時台夫特的勞動力有1/4投入與陶器貿易有關的工作,台夫特生產的精陶受到那些買不起中國瓷器的人們青睞,外銷至愛爾蘭,有趣的是,在愛爾蘭瓷器甚至被稱作delph而非china。然而,荷蘭於17世紀下半葉逐漸勢衰弱,其中1672年法國入侵尼德蘭為主要原因,荷蘭人無力抵抗,只能使出最後手段-破堤,英國順勢成為18世紀的全球貿易新霸主。


  綜上,本書的七件作品,各作為17世紀全球貿易的窗口。17世紀的全球貿易史,並不必然需透過寫實主義風格的畫作才可研究,撇開這七件作品是否都跟17世紀全球貿易相關,即作者是否刻意放大作品的「部分」,如〈在敞開的窗邊讀信的少婦〉中,重點不在信或少婦,而是前景的土耳其的地毯與中國的青花瓷。然而,不可否認的,以畫作描述17世紀全球貿易史,是個具創意與有趣的詮釋視角,賦予繪畫更多層的意義外,也讓維梅爾在藝術史之外晉陞世界史之列,讓維梅爾的其他畫作更為人熟知。


  卜正民指出,「外國之物在歐洲人的居室裡佔有一席之地,但在中國人的居室裡則沒有,這個問題與審美或文化無關,癥結在於各自能以何種心態來看待更廣大的世界。」筆者認為,當時中國之所以對歐洲之物不感興趣,除了中國地大物博,不差歐洲的新奇事物外,更在於,如同梁漱溟指出的,中國已是成熟的文化;是個早熟的、已達巔峰的文化。導致外來文化通常為其吸收、所用,如:佛教中國化,而非成為外來文化。或者說,中國文化本身就是包容差異的文化,融合各個民族的文化,甚至鄰國的文化皆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當然,前提是當時中國國力正盛。


   17世紀要在中國永久居留有兩條途徑:一是向地方當局申請許可,由澳門進入。一是偷溜進來。而歐洲傳教士在中國還要遵行四個條件:透過合法管道來華、穿中國服、講中國官話、言行符合中國禮俗。相較於今日,各國有更開放的永居條件,且不必說當地的語言或認識當地的禮俗,幾乎可靠一本護照走天下。然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卻稱今日「全球化已死」。全球化當然未死;17世紀是西方人以開放的心態看待世界,東方人則故步自封,如今,風水輪流轉,西方人在保護主義、貿易壁壘下,不再如過去開放。此時回頭看全球貿易的起源,更加有感,如同胡塞爾在《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中批評伽利略及其後的科學家不再思考科學起源的意義(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受益於全球化下的我們,是否亦遺忘了全球化起源的意義?全球化,除了讓人得以享用遠在千里外生產的商品與進步的技術之外,更讓人透過反思自身文化(在地化),知道自己所置身於世界的位置,以減輕存在的不確定感,及保有讓文化持續進步與創新的可能。

2023/10/17

3會員
522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