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方的「戲劇意志論」將戲劇分為三類,即(1)喜劇comedy;「喜歡」非喜感的劇,指劇情隨劇中人意志發展,最後得到完美結局、(2)鬧劇farce;熱「鬧」的劇,指劇中人沒有意志,只有一種性格,各種單一性格撞擊產生火花,創造出笑料、(3)悲劇tragedy;「悲壯感」非悲傷的劇,指劇中人意志力高於常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2. 「相聲」為一種戲劇形式,即透過言說的動作、戲劇性表達,包含二人轉(東北)、獨腳戲(上海)、棟篤笑(香港)、答嘴鼓(閩南)、脫口秀(倪敏然自創,因常在秀場表演,故取自「脫口而出就是作秀」),而日本的らくご(落語)、まんざい(漫才)亦是「相聲」的一種形式,只是語言不同。
3. 英文stand-up comedy應翻譯為「相聲」,而非脫口秀,脫口秀(一人或多人)只是「相聲」的一種形式,名稱只是為了有利於表演者凸顯自己。
4. 馮翊綱老師1988年還是戲劇系大四的學生時創立了《相聲瓦舍》,當初之所以取名「相聲」,只是為了沾1985年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的光,當時還沒有售票系統,就在植物園一邊表演一邊賣票,之後受駐演於「新舞台」劇場,900人的座位正適合戲劇,直到2017年拆除。
5. 魏龍豪一生相聲的創作與展演受傳統相聲恩澤極深,從不認為所創造出來的作品是他的作品,遂成為「公共財」歡迎後人使用,馮翊綱老師受其影響,在《相聲瓦舍》創立30周年時,亦將過去所有創作的劇本變成「公共財」免費授權。
6. 《相聲瓦舍》目前一年約推出兩部戲,一部戲約演30-40場,一年100場,吸引約3萬人次買票進場。一路無政府補助、無企業贊助,全靠票房,讓其創作不用在乎政治正確、不用做結案報告,把錢都存了下來,讓遇到突如其來的疫情時,還能坐吃山空5年。
7. 「魏龍豪」並非其本名,而是其弟弟的名字,之所以用弟弟的名字做藝名,是因為弟弟先於他被抽去當兵,想利用「魏龍豪」的明來吸引魏龍豪,只是直到死前都不曾再連絡上弟弟。
8. 1980年代末,解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開放黨禁報禁、取消劇本審查,讓戲劇得以自由創作。
9. 解嚴前已有魏龍豪、吳兆南等相聲,因相聲是語言表演,受政治環境氛圍影響,當時較不興盛。
10. 過去戲劇系畢業多往影視圈發展,因為賺錢快,戲劇1場的薪水=演影視1集的薪水,影視還不用背台詞。
最後一講,原本還想跟馮翊綱老師合影的,但在聽了老師曾(現在不排斥)反對將現場表演錄成光碟販賣,因為那是為了服務沒時間進劇場的觀眾做的,在現場表演才能感受到台下觀眾與作品交流的眼神與反映。故相較於合不合影,我有幸坐在台下跟老師互動,已是最難能可貴的經驗了。
老師對於自己的戲不會重複演出,一檔演完沒了就沒了,因為他是創作給願意走進戲院的人看的。問不會想讓戲持續演下去嗎?老師只簡單回答「戲各有命」。想到前幾天聽傅朝卿老師說文化資產有其生命週期,當與原先保存時的樣貌、目的已大不相同時,可以重新認定文化資產。
20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