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山生態2024-3-1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8:45 老師帶領從龍泉寺西南側圍牆邊走入"月光溪",因水脈已斷,已不見溪水與螃蟹蹤跡,經土地公廟,來到附近"小溪貝塚",據資料顯示年代距今約1600 年前,其出土文物距今約650年前,稱「內惟 小溪貝塚 遺址」。馬卡道族祖先史前生活的痕跡,包括至海岸捕撈食用後的貝殼、石頭及獸骨骨針、陶器碎片等,是當年廢棄物品的放置場所,過去這裡溪水,植物,小動物等天然資源豐富。

貝塚遺址

貝塚遺址

荷蘭時代文獻記錄「打狗平埔」,也就是一般所稱的「馬卡道族(Makatau)。在 16 世紀荷蘭人進入此地之前,馬卡道族在此聚居,他們種植莿竹作為圍籬,以防禦海盜入侵,莿竹圍籬的馬卡道語「Takao」,音近「打狗」,又音似日語漢字「高雄」的發音,故日據時代高雄的地名因此而得名。

沿途山道邊發現許多"細葉麥門冬",但近來改稱為"沿階草",膨大根部可食用或當藥用,其塊根可滋陰潤肺,益胃,治肺燥乾咳。

細葉麥門冬

細葉麥門冬

"山棕" 葉分割揉搓後可製繩索,棕毛掃帚、及簑衣用等

山棕

山棕

我們走"菜剉路"陡坡路而上,看見"木玫瑰",木玫瑰不是玫瑰花,其花語是"永恆的愛",它是木玫瑰的果實「蒴果」自然乾燥木質化後的形狀,像似玫瑰花,因此稱為木玫瑰。

菜剉路如洗衣板而得名

菜剉路如洗衣板而得名

木玫瑰

木玫瑰

接著往"奇妙谷"方向攀爬,陡道下方通路往右有個"奇妙洞",進入洞內不算困難,是個底端沒有出路的封閉峽谷,洞內可見經過億萬年歲月點滴出來的難得鐘乳石柱。

鐘乳石柱

鐘乳石柱

奇妙洞

奇妙洞

一行27人離開奇妙谷繼續往上,來到「岩谷亭」休息,這裡登山客較少來此,也未見猴子行蹤,是深山中難得的幽靜,亭邊巖壁高聳挺拔,高山樹蔭清涼,在此可仿效古人悠閒地琴棋書畫。

奇妙谷

奇妙谷

岩谷亭

岩谷亭

raw-image

最後經"新翠嶺",再至"四棵榕"休息後,直接往龍泉寺登山口而下,11:26結束行程。

---------recorded by linct-------

avatar-img
62會員
158內容數
樂趣體驗紀錄,沙龍房間有歌唱,生活,科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nc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壽山已多次攀登,不知道還有哨船頭山稜線。
黃色小鴨是藝術家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創作風靡全球,2013年曾經在高雄真愛碼頭展出,睽違十年,再度"鴨境"
壽山目前僅開放四個石灰岩洞即金瓜洞,天雨天財洞,北峰極樂洞,猩猩洞。
高雄市忠烈祠位於壽山南麓,是一個保存了日本戰前建築以及歷史的紀念地。在這裡,你可以一覽高雄的景色,也可以放空心靈,感受寧靜與暢快。不論是搭乘輕軌或公車,都能輕鬆地到達忠烈祠,是值得一遊的景點。
壽山已多次攀登,不知道還有哨船頭山稜線。
黃色小鴨是藝術家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創作風靡全球,2013年曾經在高雄真愛碼頭展出,睽違十年,再度"鴨境"
壽山目前僅開放四個石灰岩洞即金瓜洞,天雨天財洞,北峰極樂洞,猩猩洞。
高雄市忠烈祠位於壽山南麓,是一個保存了日本戰前建築以及歷史的紀念地。在這裡,你可以一覽高雄的景色,也可以放空心靈,感受寧靜與暢快。不論是搭乘輕軌或公車,都能輕鬆地到達忠烈祠,是值得一遊的景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天去高士神社看鳥居,旭海草原找新基石,10多年前走阿朗壹後就沒來過旭海,現在旭海草原經整理多了些原住民圖騰和海洋意象擺設。領隊說還是要爬山,先走一圈石板屋遺址熱身後去旭海,收尾走座高士佛山,號稱恆春二佛之一,來回5K左右,全程都有步道規劃,雖落差300M,但算是觀光等級路線(但冷門),拜佛簡單啦!
Thumbnail
▪︎咒語描述: 運用這個場景,創建一個關於這個場景的故事。 題目:靜謐之森 在一個遙遠的森林深處,有一個隱藏的寶地,這裡的美景如詩如畫。清澈的溪流輕輕地流過光滑的石頭,竹林高聳入雲,彎曲的竹子在溪流上方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拱門。陽光透過茂密的竹葉,投下斑駁的陰影,為這片綠意盎然的河岸增添了
Thumbnail
  多年前因石門水庫建造,遷移大批居民,當地的開漳聖王信仰也一併被帶到觀音樹林等地區,究竟現況如何?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常去紅葉野溪溫泉,但對溫泉後的山林卻一知半解。這趟去山胡椒基地,才知道這片離我們不遠的森林,原來是貫穿台灣歷史的入口。 ​早上我們先一起共乘到進入內本鹿的入口。車停下來,剩下的就是靠自己走。不過今天的步程不遠,只走了20分鐘左右就到了山胡椒基地。 我們同行的人中,很多來自外縣市的朋友…
Thumbnail
位於有點隱密的曼陀羅湯 順著主街旁邊的小徑走 種滿櫻花的小徑會帶你找到與世隔絕的曼陀羅湯
Thumbnail
傾頹的駐在所、滿布生活遺痕的古道,我們站在林道上眺望無緣前往的雪山稜線,向下尋找那掩藏在雪見林道下方的兩處駐在所。由於大雨打亂了原先的行程,我們意外踏上了這段意外的小冒險,探訪兩處早已有所耳聞的遺跡。在大雨中,聽著走路的聲音,徒步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就帶著詩意。
Thumbnail
經過了幾天的趕路,我和佩姬終於抵達了月影谷的山腳下,我張望了四周,一切既熟悉又陌生,月影谷的入口處有一處剝落的無人石墓,那裡曾經是我躲避寒冬的落腳之處,溪水潺潺聲,彷彿又打算將我拉回那痛苦又無法丟棄的童年往事,我下了馬,走到了溪邊,兩手捧起那冰涼的溪水打算用溪水將自己拉回現實。 「你沒事吧?莫蘭迪
幽夢老頭的這片迷陣竹林,除了竹樓後面的被竹海圍着的山,根本沒有其它的地方可以去。 雲風看見竹樓左邊有一條小徑,這條小徑和其它的不同,它沒有岔口,應該是通向山上的道路,雲風沿着一路走了進去,走到盡頭時,雲風看見了一個很大的湖泊在山崖下,山崖上有一個巨型瀑布,水流從山崖流下,下面的巨石也被這強烈的衝擊
Thumbnail
    「這個潭裡的水越來越少了,這幾年小芋頭及小米歉收,連附近的森林都打不到獵物。部落許多人生病都無法好,而紛紛向祖靈報到」,頭目查馬克憂心地說。 「經過多次的祈雨祭,雨神都未曾露面」,祭司解釋著。     「家族千年前從Badaiyi遷徙至加匏朗,得感謝加泵社(今泰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天去高士神社看鳥居,旭海草原找新基石,10多年前走阿朗壹後就沒來過旭海,現在旭海草原經整理多了些原住民圖騰和海洋意象擺設。領隊說還是要爬山,先走一圈石板屋遺址熱身後去旭海,收尾走座高士佛山,號稱恆春二佛之一,來回5K左右,全程都有步道規劃,雖落差300M,但算是觀光等級路線(但冷門),拜佛簡單啦!
Thumbnail
▪︎咒語描述: 運用這個場景,創建一個關於這個場景的故事。 題目:靜謐之森 在一個遙遠的森林深處,有一個隱藏的寶地,這裡的美景如詩如畫。清澈的溪流輕輕地流過光滑的石頭,竹林高聳入雲,彎曲的竹子在溪流上方形成了一道天然的拱門。陽光透過茂密的竹葉,投下斑駁的陰影,為這片綠意盎然的河岸增添了
Thumbnail
  多年前因石門水庫建造,遷移大批居民,當地的開漳聖王信仰也一併被帶到觀音樹林等地區,究竟現況如何?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常去紅葉野溪溫泉,但對溫泉後的山林卻一知半解。這趟去山胡椒基地,才知道這片離我們不遠的森林,原來是貫穿台灣歷史的入口。 ​早上我們先一起共乘到進入內本鹿的入口。車停下來,剩下的就是靠自己走。不過今天的步程不遠,只走了20分鐘左右就到了山胡椒基地。 我們同行的人中,很多來自外縣市的朋友…
Thumbnail
位於有點隱密的曼陀羅湯 順著主街旁邊的小徑走 種滿櫻花的小徑會帶你找到與世隔絕的曼陀羅湯
Thumbnail
傾頹的駐在所、滿布生活遺痕的古道,我們站在林道上眺望無緣前往的雪山稜線,向下尋找那掩藏在雪見林道下方的兩處駐在所。由於大雨打亂了原先的行程,我們意外踏上了這段意外的小冒險,探訪兩處早已有所耳聞的遺跡。在大雨中,聽著走路的聲音,徒步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就帶著詩意。
Thumbnail
經過了幾天的趕路,我和佩姬終於抵達了月影谷的山腳下,我張望了四周,一切既熟悉又陌生,月影谷的入口處有一處剝落的無人石墓,那裡曾經是我躲避寒冬的落腳之處,溪水潺潺聲,彷彿又打算將我拉回那痛苦又無法丟棄的童年往事,我下了馬,走到了溪邊,兩手捧起那冰涼的溪水打算用溪水將自己拉回現實。 「你沒事吧?莫蘭迪
幽夢老頭的這片迷陣竹林,除了竹樓後面的被竹海圍着的山,根本沒有其它的地方可以去。 雲風看見竹樓左邊有一條小徑,這條小徑和其它的不同,它沒有岔口,應該是通向山上的道路,雲風沿着一路走了進去,走到盡頭時,雲風看見了一個很大的湖泊在山崖下,山崖上有一個巨型瀑布,水流從山崖流下,下面的巨石也被這強烈的衝擊
Thumbnail
    「這個潭裡的水越來越少了,這幾年小芋頭及小米歉收,連附近的森林都打不到獵物。部落許多人生病都無法好,而紛紛向祖靈報到」,頭目查馬克憂心地說。 「經過多次的祈雨祭,雨神都未曾露面」,祭司解釋著。     「家族千年前從Badaiyi遷徙至加匏朗,得感謝加泵社(今泰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