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久刀匠本名為橋本勇男、傳系乃屬新新刀期巨匠「石堂是一」石堂派系統,並以其作刀風格為目標的名工,生涯計二十七回入選新作刀展,圖例為中村泰三郎老師實際訂製及持用的愛刀。
刀匠小傳
元久刀匠橋本勇男氏。昭和9年10月生。居住在愛知縣蒲郡市。財團法人日本美術刀劍保存協會會員、全日本刀匠會會員、新作刀展入選二十七回、石堂是一門下。
石堂是一→初代藤原一則→二代藤原一則→藤原武則→藤原元久。
昭和25年起拜在父親藤原武則門下修行、昭和42年11月獲得日本文化廳作刀承認,風格為石堂派最拿手的備前傳。本作品刃口燒製地鐵緊緻清晰,為元久刀匠的典型作品是也,只有訂製刀才會在刀根(茎)刻上引以為傲的「藤原」貴族姓氏。
正在修練試斬等流派的朋友大概都聽過在拔刀道(或戸山流(とやまりゅう))界均享有盛名的故中村泰三郎老師,中村老師自創中村流在日本甚至有「劍聖」的美稱。
中村氏的專業在於抜刀道的研究與實踐,本文將匯集其日常言論與著作中,有關於實用日本刀的選擇方法,告訴各位讀者如何選擇一把適合自己的好刀。由於奉行自己修練的古流派別老師禁止試斬,故無法身體力行去砍砍看,只能借重名人角度為文,特此致歉。
首先,在刀身選擇上,應儘量避免鑑賞用的美術刀劍!尤其具有保存價值(如附有鑑定書者)的刀,喜歡用骨董刀者,或許可以購買有些許瑕疵的無銘新刀使用。雖然,江戶時期山田浅右衛門吉睦的《懷寶劍尺》是以所謂「切味」(鋒利度)作為排列順序的業物銘鑑,另類的日本刀匠的排名。
拙者來看凡是經過折疊鍛打過程所造出來的刀身,不管良業物也好業物也罷,切味上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天差地別,試刀手技術好壞倒是差別較大。
跟《懷寶劍尺》的作者也是江戶名試刀手「山田淺右衛門」一樣,在許多收藏家提供下,中村氏一生中,試過約200振不同時代的刀,每一振的刀長均在2尺4寸左右為基準,中村氏經過無數次真劍斬的心得後,總結共有10點選擇方法如下:
訂製刀袸的部份,現在蠻多居合道同好偏愛「天正袸」柄頭為角形之造型者。但真劍斬的刀柄握法為右手掌稍微離開刀鍔一點點,左手掌滿握刀柄下端,小指扣住底部上方。因此,柄頭為圓形的「肥後袸」會較合適真劍斬用。
奉行自己的愛刀,除美術鑑賞刀外,都是直接向日本當地刀匠訂刀,完工後才交由日本職人研磨及製作刀袸,過程透明一氣呵成。
在臺灣各位朋友用來試斬的真劍,無法比照日本國內的多元來源,故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購買中古的昭和或平成時期的日本刀既製品或用大陸製鋼板刀,而非依據刀主要求量身訂。造成在比重、長度上等等,完全符合前述要求的真劍是非常少。中村氏建議,行有餘力可以對手上的刀進行小部份的改造(建議交由專業人士處理)。
最後,中村氏認為現今刀匠在製作日本刀時總愛將刀造的既長、燒刃過於華美,有如一把只能拿來鑑賞用的鐵棒,真能用於真劍斬者寥寥無幾。
著重美觀、又重、又長的刀,一般人不但很難舉高亦難砍下。不但會影響拔刀速度,切味亦相對減半。
須知輕巧、堅固、彈性、銳利等四要件,才是實戰用刀的絕對因素。(全文完)。
分隔線-----------------------------------------------------------------------分隔線
問(讀者,以下同):
小弟身高180,買了一把2尺5的試斬刀,雖然按照比例算是2尺5,但揮舞過後發現,大約2尺4是最靈巧的尺寸。
答(奉行答,以下同):
不管人體如何的大小,始終難逃地心引力及地球上的物理原則。身高較高者,還是使定寸之內的刀比較好。因為刀只是手臂的延伸,手長加刀長後還是會比一般人長阿!對不對呢。
問:
您好!您這篇中村氏的文章是出自這本書吧!日本刀精神と抜刀道―「斬る!」戦慄の真剣刀法
這本書對於練習斬道和居合道的修練者來講很不錯!我也有買一本~~
答:
歡迎到訪
當然當然,它算中村氏的代表作了。日本現在很多人強調試斬,但理論與實證無人能超過他(各地點及氣候都試過,連活牛都斬過三隻),當然奉行在刀具知識上受惠此書不少。
書雖好,但缺點在於動作示範時,沒有分格圖說也沒有細部說明。所以如果沒有實際的修行過戶山流或居合斬者,很難瞭解其內容(奉行也是其中之一)。故初學者不太建議直接自此書著手學習(亂學一通恐無法上達),參考手之內的鍛鍊及揮刀的弧線等篇幅即可。
問:
小弟非常喜歡 奉行大人的文章,而且習慣反覆閱讀,發現 奉行大人可以稱為無監察部落格作者!對文章的要求非常謹慎與正確關於修業還是只教到備水砥,老師太忙了無法返台,看樣子可能要去他那兒學習兼打家劫舍A東西。
答:
謝賞文
過獎過獎,奉行一向是站在讀者的立場寫文章,如果寫半天讓人霧裡看花,就會令人厭煩再也不過來了。
不過,因為這裡不探討大陸刀及金屬材料學(刀身有多硬等等),倒讓蠻多人不敢過來提問。所幸這些問題還有一些什麼刀O會或東O論壇上有非常多具有耐心的高手在不厭其煩,奉行就省事多了。
在臺灣曾有志於研師一途者,寥寥無幾。有人被「懶」字所擊敗,有人被「利」字擊敗,請兄臺戒之!慎之!
問:
鎬地較厚的刀對於堅物斬(如兜、鹿角、青竹等)很有效,但因會吸(卡)住試斬對象較軟的組織,換成斬草蓆卷時,切味會變的較差。而鎬地較薄的刀,身幅如上述一般的話,對各類試斬對象時切味會非常好。不過,如果技術不好角度錯誤,致刀身側面打到對象時,刀身彎掉的可能性非常大。鎬地的厚薄影響刀身彈性,是無庸置疑的。
奉行大人所提到的這點,貼切的說中我在使用不同類型的刀練習試斬過程中的狀況。
答:
論起實踐奉行還真不如您。
本文立論正是在實用刀的實踐論之淺談,古代江戶城中腰物奉行所屬的一批公務員也專做這些事,這也是日本武術跟咱們中國武術不同之處,日本人重視「器」的挑選,中國人重視「形」的鍛鍊,造成同屬於大中華文化圈的兩個國家異樣的發展方向。
總之,各有各的趣味之處吧!
問:
先前透過朋友知道了奉行兄的網站,也常常來觀看文章~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句"只要是讓刀主開心的,就是好刀",因此常常謹記在心。
對於日本刀還是這幾年才"真正"的慢慢接觸到,以前擁有一把陳xx大師的作品便很高興了,但是卻也沒有特意的對日本刀做更詳細的了解,很感謝奉行兄寫了這麼多文章供我們一條入門的道路。
答:
感謝您的到訪,世上又多了一位愛刀家,能幫上點忙真是太好了。
不管世局如何變化,請不要忘掉第一次到手這把刀時的快樂。難過的時候回想一下當時的情景,你會忘掉所有不快樂的事。任何事都無法取代它的,不是嗎?
問:
請教一下奉行大,寬文新刀中有著金鑲嵌銘如"山野加右衛門永久 三ツ胴截断"這種試銘刀,當時是真的切味很足,切透"三個"人體還是"三層"??那如果至今這種刀還會有這樣的切味嗎?
答:
"三ツ胴"截断是指三個試斬體重疊固定的試斬成果,"一の胴"截断則單指試斬體的"部位"。
切味當然還在(自己就有一把寬文新刀),但我覺得試刀手的技術佔了60%以上,現在雖然還有試斬的流派存在,但應該沒人能有那麼好的技術了吧?
問:
據說使用青土作鏡面拋光過後,在金屬表面會殘留青土內含的化學物質,必須使用汽油將其溶解並清洗乾淨,之後再依序使用滑石粉 ( 即打粉 )、乾淨的羊毛輪拋光 !
當然這方法是一般工業上的處理方式,要我在阿波還是阿榮的產品上試驗還 OK 啦,反正玩壞就算了 ~ ~ ~ ( 其實早就玩壞了 )
但要使用在十萬一把的濃洲堂上面,我可沒那個膽。
講到研磨的問題,我個人只知道乾淨的羊毛輪大約等於 6000番,不曉得奉行大人曉不曉得青土、白土、紅土各大約等於幾番的磨石?而且聽說土類磨過之後是不是還要用汽油洗乾淨?謝謝!
答:
有關研磨,個人極少涉獵此領域,所以不能提供最正確的資訊給你。sorry
土類磨過之後是不是還要用汽油洗乾淨-----是什麼阿?
只知刀研磨過後要用蘇打水洗的阿!全部擦乾後再連續三天上打粉大保養;上丁子油即可。------用油或其他化學物質可是會染上刀的表面的,不可不慎。
答(屯友代答,非本屯所立場):
小弟剛好來奉行大大這逛看到你提出的疑問小弟不才你說的小弟都試過小弟就以我的經驗跟大家分享。
去年小弟跟朋友收購一把手工打造的打刀,本來那把刀地肌刃文都有,因為朋友照顧不好生鏽了,朋友就給他拋光下去。下場就是整把刀毀掉,剛拋好時亮晶晶過一陣子又沒妥善照顧,又開始生鏽。後來低價轉手給我小弟算是比較手癢的人,接手後就開始想辦法恢復刀子原本的模樣。
因為本身工作是模具維護的關系,所以很多拋光的方法都接觸過,那時候為了這把刀,找了很多管道想要購買砥石。後來實在是負擔不起那些砥石跟相關的費用,就開始利用手邊的資源。
那時候刀子我先重新研磨一次,然後拋光再來就是花ㄌ幾千塊找代購公司向日本購買鳴嚨砥跟刃豔砥。其實如果只要做美術研磨的話,只要有這2種砥時就可以了,這是小弟的發現。
重點來了,您說的青土白土咖啡土小弟都用過拋光效果沒話說很亮,就連地肌的顯現效果也很優,小弟當時把青土拿來做拭這個步驟做完後效果一流但是上完油後隔天就出問題了保養油會呈現水滴狀再放幾天刀子就開始生鏽,後來小弟一直找網路資料,才知道青土本身含有蠟會導致保養油無法完全覆蓋在刀子的表面形成保護膜。小弟才另外想辦法搞出金肌粉(代購公司說這個東西台灣海關說是化學用品不准進關所以無法購買)重新再做一次拭(當然表面的蠟要先想辦法處理掉),之後刀子才不再出現保養油呈現水滴狀的情形也沒再出現沒幾天就生鏽的情況。所以小弟以我本身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千萬不要用青土等含蠟的研磨拋光劑刀子會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