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只專注做好一件事情,一做就是三十八年,這樣的故事在日本彷彿很常見,我們習慣以「職人」尊稱這些始終如一的專業者,用敬畏的心情接近這樣一位職人的雜記,在變化速度如此巨大的此刻,我們似乎更嚮往某些舊時代才能存在的姿態,告慰怎麼樣辛苦都無法順應時代潮流的我們當代人。
大坊勝次先生在東京青山開設了「大坊珈琲店」,他很誠懇地寫下,身為岩手縣盛岡的鄉下人,來到東京的銀行就職後的第一印象是:在確定被錄取的那一刻,終有一天會辭職的念頭已萌芽。原來某些事情被決定時,才會第一次看清全貌。
大坊先生稱之為要件,而不是天賦。要件的組成可能是人格特質、生命經驗,但絕非他多懂咖啡或者多懂爵士樂,因而開設了一個專門播放爵士樂的咖啡店,是這樣的故事,反而更令人想接著看下去,既然不是天賦而支持著夢想,後天成形的要件反而是大多數普通人你我所更容易遇到的情況。
因此,「大坊珈琲店」即使是咖啡專門店,大坊先生也不希望這裡是咖啡通聚集的店,只要覺得這裡的咖啡好喝就行了;希望這裡不是熟客大聊特聊的店,只要保持一種彼此知會的默契,不論新舊客人都享受靜靜待著的店......他的宣言相當震撼:
「沒有一個人是特別的」必須貫徹到底,沒有人有特別待遇。說白一點,就是不親切、不說話、什麼都不做。
多少時刻,我們也會有想要窩在一個這樣的熟悉卻疏離的空間,有安全感卻不會被打擾的棲地,雖然曾經開過店的我沒有做到這樣的風格,但是我非常能明白大坊先生想堅持的平等性,是一種很重要的生活態度,尤其當成為名人匯聚的咖啡店之後,仍持續專注在咖啡與空間氛圍的維持,不過度傾向服務名人或熟客的平等姿態,保持平靜的,持續敞開店門,歡迎所有想進來的人們。
感覺每一個人都把在這裡的時間,變成重要的時間。我為此感到驚訝,也深受感動。
咖啡店既不是職場,也不是家庭,而是讓人從自己的角色中解放出來的場所。
態度是有的,但內涵也是有的,大坊先生年輕時是文藝青年,生活隨筆裡也能看見他對藝術的鑑賞與獨特的品味,總在這些細節處的講究,仍保有日本傳統文化洗禮的儀式感,對花道、茶道、陶藝與繪畫的感受,其實一定也在店內擺放出自我風格的美感,可以堅持下去,他謙虛的說因為他只知道如此一種方法,但若無支持性的消費,我想沒有人可以強大的恣意妄為而無所求的吧。
算一算大坊先生也七十多歲了,在寧靜而無礙的午後讀完這本小說,彷彿喝到了他緩緩一滴一滴地用法蘭絨布滴煮出來的醇厚咖啡,餘韻猶存。
大坊勝次|新經典文化|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