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坊珈琲店手記:把在這裡的時間,變成重要的時間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一輩子只專注做好一件事情,一做就是三十八年,這樣的故事在日本彷彿很常見,我們習慣以「職人」尊稱這些始終如一的專業者,用敬畏的心情接近這樣一位職人的雜記,在變化速度如此巨大的此刻,我們似乎更嚮往某些舊時代才能存在的姿態,告慰怎麼樣辛苦都無法順應時代潮流的我們當代人。

大坊勝次先生在東京青山開設了「大坊珈琲店」,他很誠懇地寫下,身為岩手縣盛岡的鄉下人,來到東京的銀行就職後的第一印象是:在確定被錄取的那一刻,終有一天會辭職的念頭已萌芽。原來某些事情被決定時,才會第一次看清全貌。

大坊先生稱之為要件,而不是天賦。要件的組成可能是人格特質、生命經驗,但絕非他多懂咖啡或者多懂爵士樂,因而開設了一個專門播放爵士樂的咖啡店,是這樣的故事,反而更令人想接著看下去,既然不是天賦而支持著夢想,後天成形的要件反而是大多數普通人你我所更容易遇到的情況。

因此,「大坊珈琲店」即使是咖啡專門店,大坊先生也不希望這裡是咖啡通聚集的店,只要覺得這裡的咖啡好喝就行了;希望這裡不是熟客大聊特聊的店,只要保持一種彼此知會的默契,不論新舊客人都享受靜靜待著的店......他的宣言相當震撼:

「沒有一個人是特別的」必須貫徹到底,沒有人有特別待遇。說白一點,就是不親切、不說話、什麼都不做。

多少時刻,我們也會有想要窩在一個這樣的熟悉卻疏離的空間,有安全感卻不會被打擾的棲地,雖然曾經開過店的我沒有做到這樣的風格,但是我非常能明白大坊先生想堅持的平等性,是一種很重要的生活態度,尤其當成為名人匯聚的咖啡店之後,仍持續專注在咖啡與空間氛圍的維持,不過度傾向服務名人或熟客的平等姿態,保持平靜的,持續敞開店門,歡迎所有想進來的人們。

感覺每一個人都把在這裡的時間,變成重要的時間。我為此感到驚訝,也深受感動。
咖啡店既不是職場,也不是家庭,而是讓人從自己的角色中解放出來的場所。

態度是有的,但內涵也是有的,大坊先生年輕時是文藝青年,生活隨筆裡也能看見他對藝術的鑑賞與獨特的品味,總在這些細節處的講究,仍保有日本傳統文化洗禮的儀式感,對花道、茶道、陶藝與繪畫的感受,其實一定也在店內擺放出自我風格的美感,可以堅持下去,他謙虛的說因為他只知道如此一種方法,但若無支持性的消費,我想沒有人可以強大的恣意妄為而無所求的吧。

算一算大坊先生也七十多歲了,在寧靜而無礙的午後讀完這本小說,彷彿喝到了他緩緩一滴一滴地用法蘭絨布滴煮出來的醇厚咖啡,餘韻猶存。

大坊珈琲店手記:把在這裡的時間,變成重要的時間

大坊勝次|新經典文化|2021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力的沙龍
41會員
166內容數
單純閱讀,馬力的私房景點
馬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本文探討廢文與散文的差異,並以村上春樹的《村上朝日堂》為例,反思現代社會中追求流量與個人價值的迷失。
Thumbnail
2025/04/29
本文探討廢文與散文的差異,並以村上春樹的《村上朝日堂》為例,反思現代社會中追求流量與個人價值的迷失。
Thumbnail
2024/10/25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對於料理的熱愛以及我對渡邊真紀的書籍《理想的廚房生活》的心得。
Thumbnail
2024/10/25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對於料理的熱愛以及我對渡邊真紀的書籍《理想的廚房生活》的心得。
Thumbnail
2024/10/22
這篇文章探討了樸慧胤在森林中過的生活實驗,透過簡約生活反思金錢與幸福的關係。作者分享了她的隨筆與哲理,並揭示了放棄傳統工作與追求物質的生活,讓她重新找到安穩的生活方式。這本書提出了面對生活中不確定性的勇氣,鼓勵讀者在資本主義的框架下找到舒適自在的存在方式。
Thumbnail
2024/10/22
這篇文章探討了樸慧胤在森林中過的生活實驗,透過簡約生活反思金錢與幸福的關係。作者分享了她的隨筆與哲理,並揭示了放棄傳統工作與追求物質的生活,讓她重新找到安穩的生活方式。這本書提出了面對生活中不確定性的勇氣,鼓勵讀者在資本主義的框架下找到舒適自在的存在方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輩子只專注做好一件事情,一做就是三十八年,這樣的故事在日本彷彿很常見,我們習慣以「職人」尊稱這些始終如一的專業者,用敬畏的心情接近這樣一位職人的雜記,在變化速度如此巨大的此刻,我們似乎更嚮往某些舊時代才能存在的姿態,告慰怎麼樣辛苦都無法順應時代潮流的我們當代人。 大坊勝次先生在東京青山開設了「大
Thumbnail
一輩子只專注做好一件事情,一做就是三十八年,這樣的故事在日本彷彿很常見,我們習慣以「職人」尊稱這些始終如一的專業者,用敬畏的心情接近這樣一位職人的雜記,在變化速度如此巨大的此刻,我們似乎更嚮往某些舊時代才能存在的姿態,告慰怎麼樣辛苦都無法順應時代潮流的我們當代人。 大坊勝次先生在東京青山開設了「大
Thumbnail
日本產品設計師,秋田道夫的書”設計好心情”,是本很有襌意的講設計的書,他的書一頁是大標,另一頁則是內文相當的好閱讀。 這本講設計心態的書相當的有透明感跟空間感,內容不重口味,好像看了等於沒看,但是你久久再看一次會發現他講的東西很容易現實而且相當的有營養。 很像是豆腐或是白開水的書。 但是就
Thumbnail
日本產品設計師,秋田道夫的書”設計好心情”,是本很有襌意的講設計的書,他的書一頁是大標,另一頁則是內文相當的好閱讀。 這本講設計心態的書相當的有透明感跟空間感,內容不重口味,好像看了等於沒看,但是你久久再看一次會發現他講的東西很容易現實而且相當的有營養。 很像是豆腐或是白開水的書。 但是就
Thumbnail
坂本龍一的「音樂使人自由」一書裡頭曾經提及七八零年代許多日本知名設計師如三宅一生、高田賢三、川久保玲、山本耀司皆已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當然,還有無數日本享譽國際的藝術家(如草間彌生、村上隆)漫畫家(手塚治蟲、鳥山明)、建築師(丹下健三、坂茂)更讓全世界見識到日本獨特的美學文化。 1978年,細野
Thumbnail
坂本龍一的「音樂使人自由」一書裡頭曾經提及七八零年代許多日本知名設計師如三宅一生、高田賢三、川久保玲、山本耀司皆已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當然,還有無數日本享譽國際的藝術家(如草間彌生、村上隆)漫畫家(手塚治蟲、鳥山明)、建築師(丹下健三、坂茂)更讓全世界見識到日本獨特的美學文化。 1978年,細野
Thumbnail
《只有這一次,談論大泉沙龍的事》(一度きりの大泉の話)/萩尾望都 小記之(1) ・關於好友「原田千代子」 ・向手塚治虫取材的漫畫《ケーキ ケーキ ケーキ》(蛋糕・蛋糕・蛋糕) ・認識增山法惠 ・前段與竹宮惠子《少年名叫吉爾伯特》中的歧異
Thumbnail
《只有這一次,談論大泉沙龍的事》(一度きりの大泉の話)/萩尾望都 小記之(1) ・關於好友「原田千代子」 ・向手塚治虫取材的漫畫《ケーキ ケーキ ケーキ》(蛋糕・蛋糕・蛋糕) ・認識增山法惠 ・前段與竹宮惠子《少年名叫吉爾伯特》中的歧異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日本比較年長的設計師好像都有一種童心未泯的感覺,或許也是因為這股簡單的能量才能造就現在從容的心境,此刻的我真的要好好跟大師們學習啊。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日本比較年長的設計師好像都有一種童心未泯的感覺,或許也是因為這股簡單的能量才能造就現在從容的心境,此刻的我真的要好好跟大師們學習啊。
Thumbnail
從前寫作上的多才多藝,要靠記憶,靠真材實料花了很多心力研究很多不同典籍才積累了一些起碼的知識,今天這些努力功夫卻垂手可得,是吾更適宜寫作?
Thumbnail
從前寫作上的多才多藝,要靠記憶,靠真材實料花了很多心力研究很多不同典籍才積累了一些起碼的知識,今天這些努力功夫卻垂手可得,是吾更適宜寫作?
Thumbnail
「正因為你很美好,正因為是如此美好的你, 才能夠理解那些一不小心就會錯過,微不足道卻觸動內心的事物。」—花森安治 自1969年起,日本老牌生活雜誌《生活手帖》持續連載至今的專欄<致美好的你>, 由《生活手帖》創辦社長、日劇《大姐當家》人物原型大橋鎮子女士擔任編輯, 寫下一年十二個月的日子中,
Thumbnail
「正因為你很美好,正因為是如此美好的你, 才能夠理解那些一不小心就會錯過,微不足道卻觸動內心的事物。」—花森安治 自1969年起,日本老牌生活雜誌《生活手帖》持續連載至今的專欄<致美好的你>, 由《生活手帖》創辦社長、日劇《大姐當家》人物原型大橋鎮子女士擔任編輯, 寫下一年十二個月的日子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