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成立的ETF,月中完成募資,下個月才要正式上市,這幾天的新聞就一直圍繞著「破發」這話題。
破發:市價跌到比發行價還要低,假設發行價10元,市價9.99元,就可稱之為破發。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破發本來就是可能會發生的情況,若無法接受,代表可能不適合做為投資標的。
還沒上市也就還不能買賣,不管這時候的市價是漲還是跌,一般投資人都無能為力,因此「現在」不需要過度關注。
先不考慮「內線交易」這狀況,個股是可以從「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等不同方式去分析、預測接下來的走向;ETF要做到同樣的事情難度高很多,因為ETF是追蹤多個個股,假設某ETF的成分股有10個,再假設有辦法在時限內完成分析 x 10,接下來的問題,要怎麼確認這10個成分股彼此間的漲跌,對ETF的市價有什麼影響?
ETF英文原文為Exchange Traded Fund,中文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是一種由投信公司發行,追蹤、模擬或複製標的指數之績效表現,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開放式基金。
假設成分股01~10全部漲停,ETF會上漲;成分股01~10全部跌停;ETF會下跌。
ETF的設計,本身就較不適合去採用「低買高賣以賺取價差」的方式去操作。
不是不行,而是難度較高。如果做得到,為什麼要選擇相對高風險、低報酬的ETF,而不是相對低風險、高報酬的個股?
不管是因為發行商、名稱好聽、價格便宜、選股邏輯、配息週期、...,至少要有一項自己滿意的點,否則入手以後,很容易因為外在因素影響,做出不恰當的決策,導致損失。
沒有買過高股息ETF,沒試過不知道好壞在哪,聽別人說不如自己試。剛開始,也是先單筆購入一張ETF以後,隔了7個月才開始定期定額。
妄想以10元買入,預期上市後會快速漲到12元或13元,達到預設目標就立即賣出,資金投入15天~30天可以獲利20%~30%,投資報酬率相當驚人。後來想想,如果真的上市後15天內可以有這麼高的漲幅,那麼長期持有應該是更好的選擇。
投入金額不高外,也是閒錢中的閒錢,沒有質押股票也沒有理財貸款或是信用貸款,就算上市後連續跌停到下市,心疼歸心疼,但不會對生活有任何影響。
運氣不錯,趕在最後一天開戶成功,中午12點多完成申購,下午3點多扣款成功,順利解鎖人生新成就「申購IPO」。
配息穩定:穩定的配息 -> 穩定的金流,增加持有部位,提升每月收入。
淨值穩定:穩定的填息 -> 穩定的淨值,選股邏輯有效,可以長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