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治學與司馬相如的崛起,為華陽國帶來了不少新的改變。
制度上,漢武帝開始在蜀郡設置都尉,即漢朝自有武力。與之搭配的,則是華陽各郡縣開始築城。
而蜀志在漢武帝年間最後的記錄,就是將都尉擴增為兩部。
一主外羌,一主漢民。
一個有趣的小八卦,史記裡面寫了32次羌字,漢書則寫了188次。其實你很容易發現,從漢武帝時代開始,這個字才大量的出現跟被使用。
西羌原本就是一個統稱而已,但很明顯的,漢武帝開始試圖在「蜀中」分出漢羌。這個情況舉比較知名的,可能跟三國東吳的山越較類似。
戰國到漢初,被正名為羌的區域主要是西涼。那裡是梁州,華陽國也是梁州。
蜀羌一開始的名稱是「羌僰」,也就是司馬相如跟唐蒙去收服的區域。司馬相如篇說了,有的服,有的不服。
漢武帝置兩都尉,就告訴了我們,此地糾結不可解。如果盡皆降漢,那一都尉了事--這是漢武帝原本的企圖。而如今,漢武帝承認西南之民的不可征服。
這或多或少跟當時對匈奴戰爭進入瓶頸,以及進行了大宛討伐戰有關。
大漢朝的國力,來到了臨界點。
《華陽國志》裡,西漢的最後一條記錄,便是漢宣帝在蜀郡富人之鄉「臨邛」增設二十所鹽井,並設鹽鐵官。
衰弱的大漢朝,希望從蜀郡榨出油水來幫助自己。但我幾乎可以肯定,這會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事實上,漢武帝也沒搞定的「南中諸羌」,在他死後就掀開了起義的帷幕。
很多事情,越懂越有趣。
簡單說一下,一開始是南中二十四縣反,「水衡都尉」招募吏民與蜀地亡命擊退叛軍。
中國史非常愛用「招募亡命」的筆法。這個意思其實是,人民已經不想或不能為政府作戰了。於是,三年後,南中又反,都尉再次迎戰,就失敗了。
基本上起義成功,但雖然天高皇帝遠,隔年漢昭帝還是派來了天使再戰。
昭宣之治,先昭後宣。
這樣錯置著講更容易看出因果:臨邛富人在昭帝時還沒有背棄漢朝的意思。不論是財力,或是他們在朝中四方的子弟,都仍然是漢朝的頂梁之柱。
當時的執政官霍光不能不救這個「超級偏鄉」。
這次的天使名叫田廣明。這是個很有手段的人。田廣明跟當地的「渠帥」合作,大破叛軍,隨後將這名渠帥封為「鉤町王」鎮守當地。
這段小故事有兩個有趣地方。
一是水衡都尉跟渠帥,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又是一次河運線路上的反亂。
第二是戰功有虛:漢朝沒有贏。
當他們封渠帥為王附屬於漢朝底下,其實就表示漢朝已經決定放棄南中治權了。
除此之外,田廣明也收羅了不少戰利品。
今本《華陽國志》加寫了四個字「富埒中國」,但考據者(不是我)認為同一件事在其他史冊中並無此語,當為後人所加。
加這四個字,意思就是戰利品被帶回中原。不加呢?原始的狀況極有可能是,田廣明拿來「犒賞」巴蜀支援此戰的鄉民們。
這傢伙真的很厲害吧?
事實上,南中也因此獲得了二十年左右的安穩,但我們上面也看到,漢朝對於蜀郡的索求暴增。到漢成帝時(昭宣元成哀平亡),夜郎王跟鉤町王引發的南中戰爭,終於不可收拾。
從過去司馬相如傳,我們知道一件事:臨邛富人對於把南中收進來成為自己的交易區,是很有慾望的。但巴蜀其他地方,則對這部分反感。
隨著漢朝逐步退出南中,也可以假設,臨邛富人仍然跟鉤町王保持一定程度的同盟關係。當漢朝對臨邛提高了「稅收」,臨邛對於南中交易的需求,相對也會提高。
目前就假定衝突升高的原因為此好了。
而這場衝突,也吸引了漢朝前來當和事佬。
這是我認為假設成立的原因:講真的,西南偏遠地方幾個蠻王打架關大漢朝屁事,匈奴王打架(單于在王之上)漢朝會去插手嗎?
也就是說,鉤町王肯定在鬥爭中處於劣勢,但他要跟漢朝求援仍然不現實。相對的,臨邛富人按照一直以來上達天聽的管道,漢朝政府就不能不出手了。
崩壞點也就在這裡。
當時還是王莽的叔叔王鳳執政,但他派來的使者,遭遇了重大的失敗。夜郎跟鉤町都不滿意漢朝提出的解決方式,翻桌子了。
沒辦法,王鳳只好派兵進行鎮壓。
雖然沒有多加描寫,也可以推估一如往常,又是沒拿到好處的巴蜀鄉民來給人作嫁衣。
這一次,王鳳派去的漢軍,由朝廷權貴何霸為首,曾為金城司馬的蜀郡人陳立為輔。
說是這麼說,事情基本是陳立在處理。
金城就是天水那邊,是西涼。這是一個西涼與蜀郡的連結,所以特別提一下。
透過整個狀況的描述,我們已經知道,陳立根本不可能叫得動巴蜀甚至臨邛的人民來從軍作戰。事實上,他也是用了計謀,先斬殺夜郎王,然後勸降各部落,共討夜郎國,來平定這次叛亂。
好啦,我們來把這邊所有的線索一次收斂。
後來王莽立新,南中大反自立,細節就不說了。
看過光武傳奇就知道,劉秀最後的敵人,是蜀之公孫述。
公孫述不是蜀人,自三輔而來為官。但非常有趣的是,他沒有住在自己的官邸,而是選擇住在了臨邛。
財動天下,誠不欺我。
司馬相如以來,說是臨邛牽動著華陽國的變化,實不為過。
這也是我一直都喜歡的題目:我們在歷史上,往往看著皇帝,看著英雄。其實誰能為皇,誰做英雄,得看背後的「金主」怎麼動作。
臨邛從司馬相如開始,放了一條長線,釣著千里之外的大漢朝廷,藉此凌駕在巴蜀各地之上,來征服南中,獲得更多的利益。
漢朝有漢朝的事情要做,南中人有自己的想法,巴蜀各地亦然。
這個不完全的控制,就隨著漢朝放棄南中,又希望臨邛給出更多金援,終於敗壞。而最後臨邛人搞出了一個獨立政權,與天朝決裂。
有了這個脈絡,我們就可以來看《蜀志》的總結。
「蜀自漢興,至乎哀平,皇德隆熙,牧守仁明。宣德立教,風雅英偉之士,命世挺生,感於帝思。」
這就跟前面說過的巴國和南中一樣,蜀國也是很多人都在給漢朝服務當官。
「於是璽書交馳於斜谷之南,玉帛踐乎梁、益之鄉。而西秀彥盛,或龍飛紫闥,允陟璿璣,或盤桓利居,經綸皓素。」
因為當官受封的人很多,所以斜谷道是一個熱鬧非凡。
再來是名人列表,第一司馬相如,第二楊雄楊子雲,就不一一列出。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列表一路走到三國。
故「漢徵八士,蜀有四焉」。
當出現這樣的厘語,我們不用去想比例是否正確,只要知道蜀人對兩漢政治有多麼巨大的影響就可以。
第二段則是說明,秦國滅蜀,始皇統一,都大量將豪族遷入蜀地。蜀人富得流油後,不重周禮漢規,但卻非常具有「榮譽心」,就是因為被大量秦人的文化所影響。
「漢家食貨,以為稱首。蓋亦地沃土豐,奢侈不期而至也。」
奢侈不期而至,寫得太好了。
《華陽國志》的開章,到這邊差不多就結束。我是雜取巴志、漢中志、南中志、蜀志,四志在「郡縣篇」之前的文字。
郡縣篇就跟你各位的高中地理差不多,當然,並非無用,只是無聊。
我必須說這段旅程極有收穫。巴蜀一直很有錢?得證。巴蜀跟中國之間的關係,也透過《華陽國志》呈現了脈絡出來。我還在這邊建了一套自己的上古史觀,挺開心的。
隨著西漢篇結束,《華陽國志》回歸到傳統史書,以紀傳體的方式呈現後續。將來有機會再接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