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國志(十)-文翁立學】

2024/03/1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西漢開張,華陽國贊助了劉邦,並且保持著奧妙的平衡關係。

但不論巴志還是漢中志,都出現了一段極大的空白,然後……

漢中志:「自(漢中守田)叔之後,世脩文教,有俶儻之士,異人並挺:鄧公抗言於孝景之朝,以明忠枉之情。
巴志:「自時厥後,五教雍和,秀茂挺逸。英偉既多,而風謠旁作。故朝廷有忠貞盡節之臣,鄉黨有主文歌詠之音。

敘述非常的類似。

簡單說,巴人跟漢中人變得非常受教,人才輩出,給漢朝歌功頌德。

蜀志雖然有個故事,但在轉折處也是輕描淡寫。

「高后六年,城僰道,開青衣。」

僰道是蜀國靠近南中的地方,「道」是蠻族自治區,這樣理解就行。

青衣查了一下史語所的資料,指的是「大渡河青衣江」。

應該說這句可以看出,呂后開始在往南推進。

為什麼?憑什麼?

班固的《漢書》說:「高后女主,不出房闥,而天下晏然,民務稼穡,衣食滋殖。至於文景,遂移風易俗。

這是一個很妙的理論,簡單說就是管仲那套:「衣食足後知禮儀」。

解釋起來沒那麼容易,這麼說吧,呂后跟文帝之間,發生了一次重大政變+兵變。設班固推論為真,那麼就顯示出,政令仍維持著一貫性。

這並非不合理,事實上除了諸呂,朝廷核心官員幾乎都是同一票人。漢武帝大概是第一個注意到,內閣也得跟著換才有用的統治者。

喔,關鍵人物就是陳平。

漢文帝繼位之後,把周勃跟陳平找來問天下事。

阿勃一問三不知,其實阿平也是。但阿平就跟漢文帝說,你要知道什麼,就找對應的官員來問,我可以告訴你該問誰。

漢文帝又說,大家都有主管的事務,那你們管什麼?

陳平答:管人啊你他媽白癡嗎?

喔他沒罵皇帝啦,他是說「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填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

非常具備管理學精髓的小故事,對吧?多少上台被質詢的官員不知道這故事你瞧瞧。

總之還是那句老話,中國政變,換頭不換身的情況,真的非常多。呂后跟文景看似政治立場不同,政策也有調整,但一貫性並沒有改變。治理天下的順序,也是從首都慢慢擴散出去。

到了漢文帝末年(漢書做景帝),就派出蜀地守,來「教化」華陽之民了。

這邊不寫「太守」,太守是漢朝設來管郡的。單字「守」是先秦之制,比較接近州牧的那個等級。想成東漢末三國的那種州牧更接近,基本是「王下一國之主」。

這個區別一部分是因為漢武帝把行政區越切越小:先秦的郡很大,漢朝的郡就小了。漢朝的州很大,隋唐就很小了。後面就道啊府啊的,算是一種行政區的通膨。

當原行政區(貨幣)已經小到不行崩盤了,政府就要再推一個新的。

以經濟學來說牽扯的範圍太廣就不說了。

就說這個蜀守文翁,本是盧江舒縣人(幾百年後出了個周瑜的地方),也是慢慢從察舉制度走上來。

那他的特色就是很有耐心,也很愛「教人」。

被派任蜀地,文翁先是引了都江堰的水加強灌溉。

其實今都江堰體跟他比較有關的樣子,李冰主要是在導水路,原本的「水門」也跟今天不一樣。

接著,文翁就開始「挑選弟子」。

「翁乃立學,選吏子弟就學。遣雋士張叔等十八人東詣博士,受七經,還以教授。」

這件事情你如果只看後半,其實就是西漢一般的察舉制度。

如果這麼單純,那就沒有嘴的空間。

事實上,文翁做了個創舉。

原本的學校,只供士人階級、官宦子弟就讀,然後一步步走進察舉制度中。

蜀地有沒有士人?基本上不能算有,貴族子弟也跟土人沒兩樣,不是舉不進中央,就是舉了也是廢的。

文翁也沒那功夫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以他設的學校,是直接招收蜀地的文學士:這東西我會這麼說:「優秀公務員」。

當時公務員的基本,你要識字,能做文章,明「漢法條規」,或許也要會一些算數。

框起來的部份,表示你「有興趣或學得快學得好」。

這種人,文翁就把他們組織起來,開了一個「長安取經團」,讓他們去學正規的「漢朝學問」,然後回來當教授。

要知道,蜀人並不是真的「蠻荒未開化」,他們只是文化跟漢人的「齊魯學術」不同。

這個新同學不清楚,漢文帝就是從齊魯取尚書回來開科舉的。而文翁在蜀地建立起的「漢學循環」,很快也被巴漢所採用。以至於形成我們開頭提到的,巴漢才人輩出,風俗大異的情況。

《漢書》把文翁的政策寫得相當仔細,一起來看。

基本上,長安取經團有三個走向。

第一當然就是去太學學經,第二則是學律令,上面我們也說了,肯定是有這方面興趣或專長的人才會送去。

第三,也是剛提到的。

「減省少府用度,買刀布蜀物,齎計吏以遺博士。」

蜀人的經濟概念比漢人好嗎?有可能,畢竟華陽是大中國「通有無」的起點。

論商,蜀人可能「自古以來」耳濡目染。但更重要的是,我一直強調,蜀地的「天文地理」優於中原。而這門學問,跟商業其實有一個共通處。

算數。

現在人識字算數就像吃飯喝水那樣自然,有啥好不會的。你說天文地理可能還需要高階數學,商業買賣又不用。

殊不知算始於計,光是計數就是人類重要的里程碑。算盤正是「方便計」,所以強於算。在中國的傳說中,發明算盤的人?也是史官。先秦到兩漢,中國沒有算盤出土,只有「筭籌」。

這鑽出去又是新宇宙了,放下。

說多不膩,史官其實是天文官,只是特殊天文名詞單位對於其他人來說沒有意義,所以主要「以事記」。史官記大事,「柱記」寫人事。要到南北朝,古華夏文化失傳後,史官才真正成為「寫歷史的」。

現在我們知道,蜀地學子入京,主要從事文學、律法、經濟三方面的職務。

這三塊的人才,說得誇張點,已經足夠組織政府了。

等到取經團學成歸國,文翁才讓他們走察舉路線:先當自己的幕僚,然後舉薦給中央。也是出了不少大官。

至於文翁所建的文學校,也有一些「招生秘訣」。說出來不值錢因為現在的政府就是這樣搞啊。

來當學生的,可以免除繇役。成績好的,文翁直接讓他們出補公務員,或者給好寶寶勳章。當時的術語叫做「孝弟力田」,有榮譽也有薪水,但沒有官爵。

欸現在有點在把前面《華陽國志》的概述詳細,古代學者的基本要求,見一知十,所以很多東西在轉錄之後會越來越精簡。我也不是在整理什麼論文,所以會出現前面說過後面又說的現象。

那些成為公務員的學生,文翁也常常會帶他們出巡,或者派任去鄉里宣讀政令的使者。

錦衣不夜行,富貴再三逼人,在推廣開來之前,蜀地已經是得花錢排隊才能進這新興「平民」學校了。

這樣應該把文翁學校,簡稱文學的制度之所以在華陽巴蜀漢成功的基本原因陳述出來了。

那如果你對漢朝史有那麼點熟悉,大概就會發現。文翁建立的制度,正是漢武帝「奪權」所用的辦法。

這是歷史一個很有趣的地方:當你設定了主視角,會發現各種流動都離不開主角。

相對當你要寫一個故事,除了主角,只要擁有一個「真實運行」的世界,你就會發現故事自己會往前走。

是的,巴蜀漢再一次撼動了漢朝的天下。

以「財」進士的新科舉,推動了漢武盛世。跟隋唐之後,以「才」進士的科舉不一樣喔。


過去讀西漢就覺得很奇怪,漢文是不世出的好皇帝,無庸置疑。但漢景不僅打過超大型內戰七國之亂,更是天災頻仍之世,就算文帝竇太后主休養生息了幾年,漢武能有財力支撐起大漢天威嗎?

更何況漢武帝大幅抽換政府體系欸。

如今文翁學制,無疑是一盞明燈:更新政府體制跟財源,實是一體之兩面。

你的國家,你所在的地方政府,這些年是不是也有過「政黨輪替」的現象呢?就「漢武文翁」公式來看,進行交替的組織越大,帶來的財源也就會越豐富喔。

只是,領導者拿這些錢做了什麼?帶領國家人民往什麼方向前進?

嘿,到底是漢武帝造就了大漢天威,還是大漢天威造就了漢武帝,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

接下來在《華陽國志》到尾聲之前,我們先來看在「文翁立學」下誕生的奇人--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將會帶著我們,更進一步了解當時華陽國與漢朝天下之間的關係。

224會員
80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