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國志(九)-巴蜀的復仇】

2024/03/1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回到巴志來,前情提要一下。

巴人是勇猛強悍的民族,周朝以前的第一傭兵團。

巴地物產豐饒,人民純樸,原本都是給蜀人服務的,但周王室將其收為子。

這裡開始就變成「巴蜀世代爭戰」了。

在蜀地仍閉門自爽的期間,巴國已經加入了春秋末戰國初的縱橫。當秦展開侵蜀戰爭時,巴還算是個秦國小幫手。不成想,狼子野心的張儀,隨即建議「既得蜀,復吞巴」。

但巴人善戰啊,不像蜀人拔了五丁就像沒牙的老虎。

張儀施展的是,降龍十八掌之群龍無首。

他把巴王邀請回了秦國,隨即派人接管巴國,列為秦國郡縣。剛好這手段,跟上一篇提到漢朝接管南中的方式,有87%像。

跳一跳,時間很快來到劉邦入漢中為王。

字少卻精,華陽國志說,漢王劉邦的領土,其實包含巴蜀漢中,幾乎是總領華陽了。

過去讀史記我並不懂這個。

兩點,一是項羽不知巴蜀價值,只想把劉邦趕去邊疆深山。

這是主流認知。

反過來說,如果項羽很知道呢?那他封給劉邦的地區,幾乎已經是可以跟自己「共天下」的程度。

相比之下,關中遭到項羽燒殺擄掠,殘破不堪。

認真說起來,項羽是把「秦國」切成四份,分給劉邦與三秦。

劉邦所得,遠大於三秦任一。完全是童叟無欺。

再說「王秦降將以距塞漢王」,以前看好正常,但懂巴蜀事就知道塞個屁。

順江而下,數日便可直取楚都。

項羽可是打算回去的。

也就是說,「項羽分封不公」這件事,很可能是劉邦陣營打出的口號。

這樣看,用「總統滿意度」來講應該好理解。

同一個政策,有人滿意有人不滿意。不滿意的可以找到一百個講法來批評,滿意的也可以找到一百種說法來支持。

好,重點就是,巴蜀支不支持劉邦?(是這樣嗎?)

巴人范目支持。他親自去見劉邦,表示能為劉邦召募強悍的巴兵。只要劉邦願意帶他們去「滅秦」。

這群巴勇士配合劉邦攻破三秦,就回家了。

劉邦去跟項羽決戰,沒有他們。

非常合理的設定,太棒了,開華陽國志就是為了這個。

譙周他們就是巴人。

這個故事完全解釋了巴人想要幹什麼。

誰幹我們,我們就幹誰。

范目也是一個坐地起價,先撈了個縣侯,又請劉邦除七姓租稅。

「羅、朴、昝、鄂、度、夕、龔」。

別的不認識,巴東羅氏略懂。羅憲嘛,可羅憲不是襄陽人嗎?

前面華陽國志就說過了,荊益一體。而且他如果不是本祖巴地,要在譙周門下也不容易的。

回說劉邦即使福利放盡,范目還是帶著一眾巴兵退走了。最後,劉邦只留下了巴人鼓舞士氣的歌舞,稱作「巴渝舞」。

等劉邦一統天下,就從巴蜀各切了一部份,在北邊設廣漢郡。而漢武帝又從巴蜀各切了一部份,在南邊設犍為郡。

妙。

廣漢郡的設置很明顯,跟前面的敘述相結合,其實就是「漢法不及巴蜀」的意思。

其中,又以巴人的獨立性質更高。

是的,同一個時間段,蜀國在做甚麼?

蜀國沒有無當飛軍,有的就是錢糧,遂成劉邦大後勤。

「蕭何發蜀、漢米萬船,南(舊各本作西,廖本改作南)給助軍糧,收其精銳,以補傷疾。雖王有巴蜀,南中不賓也。」

有個小地方注意到嗎?大後勤除了蜀,最重要當然是「漢中」。

劉邦被封漢王,但志在反殺這沒有疑義。可當時蕭何就勸他,應該先好好治理漢中。

建議看一下《裨海紀遊》,其實這個狀況,巴蜀就彷彿淡水諸社,滿山遍野。清廷雖有淡水駐軍,亦不能治。

郁永河到台灣,也沒有去找淡水駐軍幫忙。能幫上忙的,就是張大。

送禮給錢,張大肯幫,那淡水諸社就只要撒點糖(物理,不是比喻),人馬就給你找來了。

人馬就是比喻了。

要注意的是,找來人馬也不是「為國盡忠」。

大家都是對等交易,只是我要一斤米,你要一個承諾。

巴地的模組記的就是這麼詳細。蜀人?只怕雖不中亦不遠矣。

協助劉邦,不會是無償的。

那麼我們的漢中(張大),又是什麼樣的立場呢?

資訊少,但也夠。

給劉邦駐守漢中的田叔,除了持續提供幫助,還在南鄭興建了王宮。

這是「首府之議」。

剛好,總是那麼剛好,上禮拜吧?才說到「周公作雒」。

「今聞築雒之民,四方和會,功成事畢,不聞多死。」

首都座落,會帶動多少經濟活動?

大量的人力,木材石材,運輸,要吃飯,要穿衣,要鍋碗瓢盆,要娶妻生子……

欸,為什麼台積電帶房價上漲,孤兒院不帶?因為台積電上班的人,口袋都麥克麥克(現在沒人知道這意思了吧)。

當大官王侯都要聚集過來,你看到的是百姓勞苦,人家看到的是加班費咧。

這是討論歷史包括但不限於中國的常見盲點。

大興土木,是功是過?

錢給到位就是功。

心情爽了就是功。

劉邦打了個贏,即使後來廢除定都漢中之議,但錢也好。承諾也好,想必巴蜀漢三地,都是給到位的。

順帶一提,蜀漢可以提供軍資人力源源不絕,其實真的就是破解了「巴蜀偏遠蠻荒」的說法。

華陽依然天府,但漢法不及,不因其廢。

而是華陽的人們,沒在跟你大中國那一套。

224會員
80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