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y7m的侄女,抽到了公幼的名額,是喜是憂?
聽媽媽說我小時候身體不好,總是在看醫生,所以腦部發育比較慢。關於3歲前的事,我已經完全沒有記憶了,4歲時的記憶也相當模糊,都是一些破碎的片段,5歲上幼稚園中班時才有幾段比較完整的記憶。
民國七十幾年是沒有托育這種東西,是為了因應時代變化,配合父母工作時間衍生出來的育兒型態。
當我知道侄女要準備去公幼時的第一反應是「啊?還那麼小,連說話都不會,便溺都還不能自控,童年就要結束了?」
當然這有點誇張了,就是感覺怎麼那麼早就要開始社會化了,1y6m去托嬰時感覺還沒那麼強烈,只覺得她像是去外婆家玩個幾小時就回來而已,但上幼幼班不一樣,她就開始要有同學了,雖然還有4、5個月,中間也還有很多可能和變化,當下的心情就是有點猝不及防。
她媽也是抽好玩的心態,剛好符合資格就抽看看,沒想到就抽中了;畢竟還有更小的要照顧,也抱持著教育早點開始有好無壞,早點養成規矩,又可以減輕負擔的心態,甚至還擔心跟不上所謂的「學習進度」,真的是無鹽薯條,把自己的人生劇本給下一代接著演?
你搞清楚自己的人生劇本,不是父母的續集,也不是子女的前傳,更不是朋友的番外篇——尼采
當然我能理解弟弟和弟妹是有時間和經濟上的考量才做的決定,也再次體會到時間真的是人生最重要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