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了一條對的道路,跟那一條道路為你帶來好處,這中間是有時間差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週五,我重聽哈佛商業評論的 Podcast,有一集是專訪啟點文化的執行長 裘凱宇,其中他說到一句話,讓我感受頗深。


你走了一條對的道路,跟那一條道路為你帶來好處,這中間是有時間差的。


開始時間 42:33


以下我 Highlight 幾句話:

我以前不懂什麼叫時間差,我以前總覺得我只要做了一個對的決定,明天就要有成果,但天底下沒有這種事。


就像我不可能今天聽了哈佛管理學,我明天就變得會管理,但是我如果今天不聽,我就無法預期有一天我會。


如果你現在很茫然的話,只要你心中一直有那一團火,一直有那一團渴望,就像我當年一樣,我好像要怎麼認識一個人,怎麼影響一個人,怎麼透過影響一個人也圓滿了自己的這件事情,變成是我的事業,變成是我生命實踐的東西。只要你有這種渴望,而且你有跟我類似的渴望,而且你發現你做的事,你選擇的路,那份渴望在你心中,越來越強烈,那基本上就是靠近了。

為什麼我們變得越來越不耐煩?

其實我們都明白,很多事情並不是今天做了什麼,明天就會立刻看到成效。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會忽視這一個現實。

或許是因為科技的進步讓我們習慣於快速得到答案,像是當我們向 AI 提問,AI 可以在數秒內給出一篇幾百或幾千字的回答。儘管目前 AI 回答的正確性仍是個問題,但我們獲取資訊的軌跡已經從歷史時期的查字典、翻百科全書、看論文等紙本文件,到上一世代的上網 Google 搜尋、觀看 Youtube 影片教學,現今的 AI 技術,無疑是節省了我們大量時間。而這樣的便利,使得人們的耐心也相對減少了。

我不禁想起,(據說)小時候我曾經搖了幾分鐘呼拉圈,然後便迫不及待地問媽媽:「我變瘦了嗎?」這個故事正好反映了我對於即時結果的過份期待。



做有累積的事

其實保持耐心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在人生進展上。持續投入具有累積效果的事,就像運轉飛輪,儘管開始起步與達到最大靜摩擦力之間需要耗費許多能量,可能會因為感到辛苦而想要放棄,不過一旦跨越那一到門檻,飛輪開始運轉,隨著時間累積,小小的進步會逐漸產生指數成長。

飛輪效應可以應用在許多領域,無論是個人成長、財務累積,還是企業經營。一個人可以同時運轉多個飛輪,在不同情境下切換適合的成長模式。只要這些飛輪與你的價值觀一致,它們不僅能帶來進步,也會讓你在這過程中感到滿足與快樂。


捷思筆記訂閱方案

訂閱「捷思筆記」,避免錯過高價值、實用的知識筆記。

  • 月訂閱方案:$99 / 月。
  • 年訂閱方案:$999 / 年,現省 189 元!
  • 兩個方案皆享有首次訂閱享第一個月 1 元體驗優惠!


訂閱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eseri 捷思艾瑞
45會員
47內容數
數位工具設計師 專為個人與小商家打造的 Google Sheets / Notion 模板 幫你省時、省力,專注在更重要的事 把痛點變知識,把知識做成工具 知識 × 工具,讓生活更清晰
Zeseri 捷思艾瑞的其他內容
2024/10/19
幸福不等同於積極的心態,也不等同於沒有消極的想法,而是一種無欲無求的狀態。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過度自我評價可能引發焦慮和壓力,導致人們忽視生活中的小確幸,進而喪失對生活的熱情。應該重視日常生活中正向情緒的頻率,而非偶爾感到強烈快樂的時刻。珍惜日常中的小確幸有助於提升整體幸福感。
Thumbnail
2024/10/19
幸福不等同於積極的心態,也不等同於沒有消極的想法,而是一種無欲無求的狀態。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過度自我評價可能引發焦慮和壓力,導致人們忽視生活中的小確幸,進而喪失對生活的熱情。應該重視日常生活中正向情緒的頻率,而非偶爾感到強烈快樂的時刻。珍惜日常中的小確幸有助於提升整體幸福感。
Thumbnail
2024/10/17
人們常因社會壓力而對自己說謊,壓抑真實感受以迎合外界期待。對自己說謊較容易被合理化,常以保護自己為理由,導致忽視內心的真實聲音。人們在判斷他人真偽時,較為敏感,但對自我的檢視常常缺乏同樣的標準,導致難以察覺自我謊言。承認自己對自己說謊需要勇氣,因為需要面對自己不完美和脆弱的一面。
Thumbnail
2024/10/17
人們常因社會壓力而對自己說謊,壓抑真實感受以迎合外界期待。對自己說謊較容易被合理化,常以保護自己為理由,導致忽視內心的真實聲音。人們在判斷他人真偽時,較為敏感,但對自我的檢視常常缺乏同樣的標準,導致難以察覺自我謊言。承認自己對自己說謊需要勇氣,因為需要面對自己不完美和脆弱的一面。
Thumbnail
2024/10/13
年輕時遇到波折有助於累積經驗,讓未來更從容面對困境。平穩的生活雖令人嚮往,但並不現實,無法避免挑戰和挫折。面對壓力,獲得自信和成就感比僅僅經歷困難更為重要。不應該過度偏重生活的某一面,平衡工作與生活需要靈活調整。 你會選擇年輕時過著平穩的生活,還是願意在年輕時經歷一些
Thumbnail
2024/10/13
年輕時遇到波折有助於累積經驗,讓未來更從容面對困境。平穩的生活雖令人嚮往,但並不現實,無法避免挑戰和挫折。面對壓力,獲得自信和成就感比僅僅經歷困難更為重要。不應該過度偏重生活的某一面,平衡工作與生活需要靈活調整。 你會選擇年輕時過著平穩的生活,還是願意在年輕時經歷一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男人困境 19 要脫穎而出,你得使用複利的力量   大學的時候決定從機械領域慢慢轉進行銷產業,是因為那時候認為工廠的工作千篇一律,沒有變化,很無聊。   結果我現在的生活好像也是千篇一律,每天健身、寫作、閱讀、放鬆休息看廢片,看似每天做一樣的事情,只不過這中間還是有些微的分別。   或許
Thumbnail
男人困境 19 要脫穎而出,你得使用複利的力量   大學的時候決定從機械領域慢慢轉進行銷產業,是因為那時候認為工廠的工作千篇一律,沒有變化,很無聊。   結果我現在的生活好像也是千篇一律,每天健身、寫作、閱讀、放鬆休息看廢片,看似每天做一樣的事情,只不過這中間還是有些微的分別。   或許
Thumbnail
最近心情有點心煩意亂,無意間在書店發現這本書,書名吸引我拿取,仔細計算一下,以人均八十歲來看,真的只有四千個禮拜,想起來有點雞皮疙瘩,靠近奔三的我,心裡免不免俗地覺得人生黃金時間,也開始進行倒數了...
Thumbnail
最近心情有點心煩意亂,無意間在書店發現這本書,書名吸引我拿取,仔細計算一下,以人均八十歲來看,真的只有四千個禮拜,想起來有點雞皮疙瘩,靠近奔三的我,心裡免不免俗地覺得人生黃金時間,也開始進行倒數了...
Thumbnail
生活和工作中經常需要等待,例如,當你等紅綠燈的時候,可能會感到不耐煩;去全聯超市結帳時,看到排隊人龍也會讓人感到不安;而在和家人或重要的人一起等待時,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地拿出手機並不停地滑動;此外,電腦開機或啟動軟體的過程緩慢,同樣會引起心煩;去醫院看到人潮排隊繳費及領藥的場景,也容易讓人感到不安。
Thumbnail
生活和工作中經常需要等待,例如,當你等紅綠燈的時候,可能會感到不耐煩;去全聯超市結帳時,看到排隊人龍也會讓人感到不安;而在和家人或重要的人一起等待時,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地拿出手機並不停地滑動;此外,電腦開機或啟動軟體的過程緩慢,同樣會引起心煩;去醫院看到人潮排隊繳費及領藥的場景,也容易讓人感到不安。
Thumbnail
不管你是否準備周全,還是排練多少次,有些事真的就是靠北難,而現況多半老是這樣。現代世界持續以飛快的速度變化,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不過,我們是人類,演化的速度不像高科技一樣快。
Thumbnail
不管你是否準備周全,還是排練多少次,有些事真的就是靠北難,而現況多半老是這樣。現代世界持續以飛快的速度變化,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不過,我們是人類,演化的速度不像高科技一樣快。
Thumbnail
現在的職場已經沒有絕對的「穩定」,只有穩定的能力,不會有穩定的工作,「終身學習」已經是每一個職場人應該具有的標準配備
Thumbnail
現在的職場已經沒有絕對的「穩定」,只有穩定的能力,不會有穩定的工作,「終身學習」已經是每一個職場人應該具有的標準配備
Thumbnail
人類圖中,接近天王星對分的時間,(通常是一個人的38-43歲之間),是一個人的人生換幕階段,我們說,如果一個人沒有走在自己的軌道上,會在這段時期因為各種情況轉換跑道,回到真正該發展的主題上。 不自覺加速度:
Thumbnail
人類圖中,接近天王星對分的時間,(通常是一個人的38-43歲之間),是一個人的人生換幕階段,我們說,如果一個人沒有走在自己的軌道上,會在這段時期因為各種情況轉換跑道,回到真正該發展的主題上。 不自覺加速度: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人,又或是,你就是這樣的人 明明約好了一個時間見面 但總愛拖延出門的時間,結果沒有一次可準時赴約 對於人而言,時間的感知分兩種, 一種是 客觀時間,另一種是 主觀時間, 前者就是鐘錶上的時間,每個人一天24個小時, 而後者則是根據自己主觀感受,自己對時間的看法, 一個夠成熟的人,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人,又或是,你就是這樣的人 明明約好了一個時間見面 但總愛拖延出門的時間,結果沒有一次可準時赴約 對於人而言,時間的感知分兩種, 一種是 客觀時間,另一種是 主觀時間, 前者就是鐘錶上的時間,每個人一天24個小時, 而後者則是根據自己主觀感受,自己對時間的看法, 一個夠成熟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