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背後所醞釀的道德危機《AI×人類演化未來報告書》

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背後所醞釀的道德危機《AI×人類演化未來報告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因為AI在這2年內出現許多突破性的發展(像是可以產出以假亂真的圖片,甚至能輸入文字就產出一段短影片),讓人類開始意識到AI不再只是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情境,而將是真正能改變人類生活的重要變革。

也讓原先只有在投資、新創圈內談論度較高的AI技術開始慢慢廣為人知,連我身邊一些本來沒有在關注相關資訊的親友也吸收到愈來愈多AI的知識。

隨著AI的快速發展與擴展到更多領域的人,自然也出現不少對此感到不安和擔憂的人,而這其實都是正常的現象,過去工業革命時也有人對新技術感到憂心,所以AI這個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很陌生的全新領域,自然也無法避免的令人擔憂。

raw-image

無法接受AI發展的原因

這裡作者歸納出以下幾點,當然並沒有將所有無法接受的原因都寫進來,而是整理過後最多人不能接受的原因如下;

  1. 人類害怕失去工作機會。
  2. 有道德方面的擔憂。
  3. 人類會擔心AI可能不受人類的控制。

相比人們害怕失去工作機會,我覺得更多的是人類大多是害怕變動、喜歡安穩的生物,就像一些長輩在面對電腦、智慧型手機的出現,感到棘手、不願去學習一樣。因此工作機會並不一定會消失,而是大家能不能去學習新技能來應付這個變動快速的世界。

另外道德方面的擔憂,源自於如果大家未來都依循AI的判斷,那麼人類的多元思維可能慢慢被限縮,變成大家都只有一種思想,就像現在時常會有人討論如果社交媒體(如臉書、推特)都餵給使用者一樣的資訊,慢慢的也會讓大家的思考模式變得更趨近資訊提供者所想要發展的方向,這一點相比上面的擔心被AI取代,我覺得更加值得我們戒慎恐懼。


這本書談論AI的內容方向

我原先預期這本《AI×人類演化未來報告書》將會是談論AI技術對我們的影響,結果發現它更像一本談論哲學的書籍。

這麼說應該會讓很多人看到這裡覺得無法理解,說白一點是它不純談AI技術也不是只講AI能提升我們工作效率等務實面的事情,而是讓人去深思AI將對我們的生命、健康等等面向造成什麼樣的實質影響。

像是當一個人的身體器官通通都不是自己原本擁有的,那這個人還是當初那個人嗎?又或者當一個人的精神與思想可以在死後出現在網路上,那這個人還算是真的活著嗎?

這些問題真的是讓我邊看也是邊思考到寒毛直豎, AI的發展或許在未來真的有機會超越生死,就像是我國前幾年轟動全國的換臉事件,或是靠AI技術能讓我們延續生命,再加上很多科幻電影都有演到企業將可以複製死者的人格後,讓在世的親友能跟該人格聊天(這其實已經有美國新創公司在實行這樣的業務)。

那麼當你的親友在過世後,你卻還能透過網路來跟對方聊天就彷彿他還在世時那樣,只是他的身體不再存在,可是精神卻永遠活在網路之中,那麼已經過世的親友是真的離開我們嗎?還是他其實還活在我們的生活裡呢?

這些問題真的很赤裸也很真實,更值得我們去深思,我們到底想要透過AI將我們人類帶往怎麼樣的世界。

 

最後,這本書其實是偏向對AI發展感到樂觀的書籍,希望讀者們可以正面去面對AI的發展以及對整個世界的影響,當然裡面也不免有稍稍提到如果AI發展方向出現失誤,也很有可能會造成世界極大的衝擊跟傷害,可是整體我讀起來反而有很多值得我去反覆思索的地方,讓我不斷去探究我到底期待AI能為我做什麼、能為這整個世界做什麼。


avatar-img
悅陽財經閱讀筆記
167會員
177內容數
熱愛閱讀,現創作內容為:讀後心得、投資理財、課程心得及原創長篇小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悅陽財經閱讀筆記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雖是在探討日本因為高齡化,導致各產業缺少勞動力的議題,但也是在向台灣預先示警,因為日本現在所面臨的困境,和台灣並沒有差別,甚至未來我們也會遇到一樣的難題,面對大缺工的時代來臨,我國又能如何透過日本作為參考,找出一條解決之道。
「值得堅持不懈的困難事情絕對很多,而韌性與毅力都能讓你撐下去。只因為艱難就放棄是不會成功的。然而,堅守不值得的艱難事情一樣不能讓你成功。」 剛好我前陣子對人生有許多迷惘,所以當閱讀到這本書時就格外有體悟。 「關鍵是辨識出何時要堅持,何時要走人。」 這句話就是這本書想要傳達給我們的宗旨,我們從小
雖然這本書的書名乍看之下,會讓人比較不好意思在公開場合閱讀,但其實書中對於如何選擇還有投入空間的消費市場、推出熱賣的商品,有許多很有意思的商業觀點。 且這些觀點不只適合有創業夢、準備創業的讀者,我自己覺得也能運用在投資標的的挑選以及創作的主題上,是一個不想創業、沒有創業夢也能藉此得到啟發的一本書。
這本書雖是在探討日本因為高齡化,導致各產業缺少勞動力的議題,但也是在向台灣預先示警,因為日本現在所面臨的困境,和台灣並沒有差別,甚至未來我們也會遇到一樣的難題,面對大缺工的時代來臨,我國又能如何透過日本作為參考,找出一條解決之道。
「值得堅持不懈的困難事情絕對很多,而韌性與毅力都能讓你撐下去。只因為艱難就放棄是不會成功的。然而,堅守不值得的艱難事情一樣不能讓你成功。」 剛好我前陣子對人生有許多迷惘,所以當閱讀到這本書時就格外有體悟。 「關鍵是辨識出何時要堅持,何時要走人。」 這句話就是這本書想要傳達給我們的宗旨,我們從小
雖然這本書的書名乍看之下,會讓人比較不好意思在公開場合閱讀,但其實書中對於如何選擇還有投入空間的消費市場、推出熱賣的商品,有許多很有意思的商業觀點。 且這些觀點不只適合有創業夢、準備創業的讀者,我自己覺得也能運用在投資標的的挑選以及創作的主題上,是一個不想創業、沒有創業夢也能藉此得到啟發的一本書。